书城文学书香国税
9468400000131

第131章 品味书香

韩晓隆,男,汉族,1964年1月出生,甘肃省庆城县人,大学学历,1983年2月参加税务工作,198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庆城县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钟爱并勤于文学创作,2011年以来担任庆城县国税局机关读书协会会长。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甘肃经济日报》、《西部发展报》、《陇东报》及《甘肃国税》等系统内外媒体发表文学作品十余篇,多次参加省、市国税系统主题征文活动并获奖。

韩晓隆

大概是从认识文字开始,我就与书有了不解之缘。

父母皆非鸿儒,发小近乎白丁,家里没有书香,没有墨韵,有的只是泛着丝丝燥热的土腥气,我那灵窍之鸿蒙开辟之初,却做了情种,为书而深种情根。

孩提时期,当同龄孩子在山间地头奔跑嬉闹、上树捉鸟下河摸鱼时,我更愿意独处一隅,静静地翻弄着那些早已泛黄的,散发着淡淡油墨味的,在他们看来不当饭吃不顶钱花的纸纸片片,倒是激情四射,性情愉悦,神清气爽。

为了读那一本好不容易求借来的书,我废了寝、忘了食,行也读、卧亦读,门前的小树记忆着我额头撞青的淤痕,桌前的油灯见证着我熬红的双眼。从简笔画的小人书到经史子集、从手抄稿到印刷书籍,时时沉浸在文字里不能自拔,情感随主人公跌宕起伏,竟丝毫不觉得累。

农村孩子物质世界是匮乏的,但因为那些书,我的精神世界一直都很充实。

如今,我早已成了一名国税人,书香伴着我一步步成长,伴着我在城市的喧嚣中旋转。在整理好枯燥的文件之后,在朋友们欢聚之余,在生活中的任何一段百无聊赖的时候,就会想起曾经读过的书,想起那些踌躇满志的男主人公和别有忧愁暗恨生的女主人公。于是就想起上学时自由自在的生活,重温那种天真烂漫的心情。或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捧一本书,泡一壶清茶,点一盏心灯,听一曲清乐,挥一笔墨意,持卷低吟,在书香的氤氲中,一洗尘心。任阵阵茶香飘逸空中,那淡淡墨香沁人心脾,此刻,便仿佛感觉已拥有了整个世界,唐诗的典丽,宋词的俊逸,工作中的疲倦早已随着书香墨韵荡然无存。

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自己的过程。当自己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面对深邃的文字,品味潜藏在文字后面的人生哲理,就认识到个人是多么渺小,人生是多么短暂,多么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也是这个时候,对自己的评判才更有可能趋于正确。不时提醒自己不能沉沦于歌舞之中,迷恋灯红酒绿,此时,心中没有些许杂念,心无旁骛,仿佛人于树下坐禅,又仿佛置身于雅韵的世外桃源,美哉,快哉!时不时,因书中情节的跌宕起伏而喜而悲,书做伴,就算明天将要面对多少挫折与困难,此时也不惧了。有书为伴,梦中也有笑……

那一缕悠悠墨香,在岁月的长河中流淌,诗经的现实,楚辞的瑰丽,宋词的端庄,元曲的缠绵,散文的哲思,小说的跌宕,都稳妥地伏在背上,代代相传。

这么多年,在书中虽然我不曾见颜如玉,未得到黄金屋,亦无求于千钟粟,但是心灵因它而丰沛,人生因它而生动。只要脚踏实地,在自我的轨道上践行人生,无怨亦无悔。

抬头遥望清月,任思绪飞扬。徜徉在书的海洋里,一路走来,素手为桨,宣纸为舟,泛波于千年前唐诗宋词的烟波浩渺中。随手从词里斟杯清酒,便能盛满离人的眼泪;书页间点曲轻歌,便能唱尽万古的痴情。横渡书里书外,细读古文,轻吟诗词,携一身古典情韵,生活就多一分灵动一份飘逸。

感谢甘肃省国家税务局开展的“善读书、净心灵、强素质”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如一缕清风,吹去了八月黄土高原上的燥热;如一汪新泉,给陇东大地注入了活力。读书活动为我们搭建了平台,让我有了更多机会和充足的理由接触书本,不论是名家经典还是政治专业书籍,都成为我桌前枕边的常客,工作之余随手拈来,信手可得,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习惯。

读好书,可以揭晓迷离的过去;好读书,可以抵达遥远的未来。

读书明理,品味书香。

作者单位:庆阳市庆城县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