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书香国税
9468400000130

第130章 落在记忆里的书香

朱泽清,男,汉族,1964年8月出生,甘肃省环县人,1983年2月参加税务工作,199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甘肃省华池县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热爱读书,勤于学习,从事政务管理工作之余钟爱文学创作,担任华池县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以来,树模范,立典型,在全局营造出了“善读书、勤学习”的良好氛围。

朱泽清

读书二字,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多读书难,善读书难,坚持读书更难。我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在那个年代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有如影像早已漫漶不清的老照片,只留下了一点依稀的影子,难以辨认,也难以追寻。但读书的快乐时光,却落在我的记忆里永难忘怀。

那个时代书籍是很稀缺的资源,能看见的就是千篇一律的几本,我因为家境贫寒,能接触到的更少。唯一可以阅读的就是几本教材,也许是小孩天性使然,对天天见到的东西却提不起一点兴趣,引不起一丝想象。

直到小学三年级,我第一次发现书里有好多的故事。那天我一个人在家,渴了,想找点水喝,见桌子上有一水壶,就搬来一个凳子,踩上去拿。那时候我的个子没有桌子高,平时是看不到桌子上有什么东西的,当我踩着凳子抓住水壶的一刹那,我望见桌子上有一本发黄了的小书,上面写着繁体字“杨子荣”。我想,以前听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原以为杨子荣只是戏里有,怎么杨子荣会出现在这本书里呢?于是也顾不得倒水,把书拿下来开始翻看。那书没有封面,也没有封底,只有在书背脊上几个模糊的字《林海雪原》。

这是我第一次读繁体字的书。在后来的一年里,那本书让我翻了个乱七八糟,第一次在书里读出了那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什么土匪黑话,郑山炮、八大金刚,凡是反面描写的东西,就像神话故事里的七十二变那样引人入胜。

印象中陪我度过童年的第二本书,是繁体字竖排版的《三国演义》。这也是让我最着迷的一本书,至今仍记得书页间那淡淡的油墨香。繁体字很难认,但有了一年多读《林海雪原》的经验,许多字可以顺下来。那种古代的白话文读起来和仄押韵,好看极了。崔三是我的同桌,他和我一样被《三国演义》迷了心窍,整天在语文或者数学课本下面放一本《三国》,装模作样地学习,其实是在读小说。直到被老师骂了一顿,给了个大鸭蛋才罢休。唯一的好处就是后来上中学学习文言文,学那些“之”、“乎”、“者”、“也”的用法,简直易如反掌。那崔三后来学习一帆风顺,仕途坦荡。至今仍然能写一手漂亮的文言文。

我记忆中《向阳院的故事》,是当时最畅销、最有影响的一本书,写的是一群街头巷尾的小孩子,在一个老爷爷的组织下做了好多好的事,抵制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那故事设计出奇的精巧,让人回味无穷。

这本书风行之后不久,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都成立了“社会主义向阳院”。现在有些落后的小城镇,还可以在老墙上找到当时向阳院黑板报的标语。那时候小孩子不读书,念到初中就准备下乡,所以到处是在外面疯跑的学生,“向阳院”的风行,给这些疯跑疯玩的学生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归宿。于是有人把孩子们组织起来搞点活动,读书学习、打扫卫生、捡粪、栽树……确实非常快活。

记得当时读《红岩》最佩服的是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在监狱中跑出来就很不容易了,还能把当时的事情编成故事讲出来,了不起。只是那故事太悲惨,给童年留下了太多的阴影,最刺激的是疯子华子良和成刚在监狱的下水道通道里约会,讨论党的秘密计划的场景,后来就经常梦到自己钻地道,怎么也出不来,直到吓醒。

那时候崇尚英雄,无论是课本还是小说,都渲染那种大无畏的英雄主义。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刘胡兰,都是战争年代的英雄。杨子荣、朱老忠、许云峰、江姐,是小说中的英雄。但无论是实际的英雄,还是小说中的英雄,都成了人们生活中的榜样。于是许多人都有一种遗憾,恨自己没有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否则就会像英雄们那样,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生命。

不管外界如何变化,童年仍然是充满快乐的,那时候批“师道尊严”,所以可以不必上学。逃课可以美其名曰“革命无罪”,打架可以说成“造反有理”。今天,每当我看到现在的孩子们被小书包压得喘不上气来,真的不明白自己的童年是“幸运”还是“不幸”。

跟我同时代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藏书的习惯,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书满满当当一书柜。以前工作之余,一杯清茶,一卷好书,优哉游哉半日清闲。后来工作渐忙,像这样的好日子越来越难得。倒是网上也搜罗些自己喜欢的好书,但总难静下心来,细细想来,却是少了一些油墨的清香,还有当初的乐趣与悠然。

作者单位:庆阳市华池县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