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秦相吕不韦
9223900000029

第29章 却敌

次日凌晨,渑池地面的风停了下来。五国两方几十万军队所在的方圆几十里的空间,按现代气象学的术语,是处于一个低压地带。清晨起来,大家几乎同时起火造饭,炊烟难以散去,每一个营寨都被浓烟所笼罩。

而等几十万大军吃罢早饭,联军一方照盟主楚太子的要求,大家吃饱饭,按时辰出营的时候,风从西北方向吹过来,不但很快吹散了笼罩在各个营寨的浓烟,而且把原野夜间留下的混沌之气一扫而光。当联军中的楚军、赵军和魏军在秦军营前列开阵势的时候,整个宇宙都变得清亮无比,何况秦军营前这一弹丸之地呢。故而,楚军和赵军的旗帜显得格外醒目,整个队形——楚军、赵军在前,魏军在后,成犄角之势——也一目了然。

楚军和赵军开始擂鼓——鼓声震天,开始鸣号——号角呜咽。

但是,热闹了一阵子,不见秦军出营应战。

楚太子传令过来,力命廉颇率赵军向秦军营寨发起突击。

秦军放箭,赵军被迫折回。

此时廉颇急向乐启道:“快派人回营,让乐开将军严守大寨,防止秦军袭击。”

魏军中的郑会也感到情况不妙,遂向身边众将道:“抄后路!

秦军不出,抄屁后路!”他下令,“原地不动!”

赵军连着冲击了三次,都被秦军弓箭手阻击了回来。

就在赵军第三次被迫撤回时,楚军的探马急促进入方阵向楚太子报告:“报告太子,大事不好——秦军抄我后路,攻进我营寨了……’’

楚太子大惊,即刻下令:“回军!”

楚军奔回营寨。刚到营寨,军士报告:“秦军已经退去,可烧着了我军粮草……”、楚公子又大惊失色:“快i基扑救……”

救火没有家伙,也找不到水。指挥失灵,大家你挤我,我挤你,乱成了一锅粥。

就在此时,杀声连天。楚军众军士惊叫:“秦军又杀回来了!”

两军展开了肉搏。

楚军不再列阵,而是回营去了,这廉颇看到了。他断定秦军去袭击楚军营寨了。他下令赵军成方队形,以静待变。

不多时,有探马向廉颇报告:“秦军烧了楚军粮草,趁楚军全力扑救粮草之时,秦军杀了过去……”

廉颇下令:“去楚寨……”

乐启急问:“将军要救楚军吗?”

廉颇道:“如不救援,联军休矣,且楚太子必疑我与秦军串通……”

魏军方阵中郑会也得到了报告:“秦军袭击楚军营寨,楚军回营,秦军撤走,但烧了楚军粮草,趁楚军全力扑救粮草之时,秦军复又杀人楚营……赵军去楚营救援了……”

郑会下令:“全军急速回营……”

赵军在廉颇率领下杀人楚军营寨,加入混战之中。

楚太子见到了廉颇,远远喊道:“谢老将军……”

清早起了风,石勇甚为高兴。他率领的韩军悄悄到了秦寨之侧。等听到前面鼓声震天、号角齐鸣之时,石勇下令韩军向秦营急驰。

就要接近秦军营寨时,忽听炮声震天,随后,埋伏着的秦军四面杀来。

石勇大叫不好,急促下令:“顶住!顶住!”

两军开始混战。

秦军攻人楚垒,是由蒙骜将军率领的。在鏖战正欢之时,蒙骜接到了王龅将军的将令:“火速鸣金。”

蒙骜照办了,但回营后问吕不韦:“胜势已成,为何收兵?”

吕不韦道:“我需专灭楚军,保全赵军。如此混战,赵军必伤,于我后续之事不利……”

蒙骜捉到了赵国的将军乐启,吕不韦吩咐蒙骜道:“拘于营中,好生照料……”

当日秦军撤离后,楚军修整了营寨,安排了受伤的士兵,勉强做了一顿午饭,大家吃了。清点人数,楚军死亡和失踪超过了两万人,几百辆战车失去了战斗力。秦军随时都可能袭来,粮草大半都被烧毁,将士们个个垂头丧气。还好,午后,赵军给楚军送来了一些粮草,魏军也给楚军送来了一些粮食。友军的关心和支持,令楚军将士得到了安慰。

楚太子的大帐中,楚太子、廉颇、郑会、石勇正在议事。四国军队楚军和韩军损失最大。当日韩军潜入秦军营后,要烧秦军营寨,秦军早有准备,韩军受到伏击,双方混战,韩军已经损失了数千人。这边打着,那边秦军又点着了韩军的营寨。韩军闻讯撤回营寨去救火,路上又中了秦军埋伏。韩军大乱,秦军乘机拼杀,韩军损伤过半,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楚太子、廉颇、郑会、石勇各自讲了本军的情况,没有人不明白,这一仗联军又败了。

楚太子不再提他制定的那套“只有胜算,没有败因”的计划,而是强调“胜负乃兵家常事”,他道:“今日受挫,明日复起,君子报仇,三年未迟……”

这话郑会第一个不爱听,遂道:“别的先不要讲了——商定撤军之策要紧。”

楚太子道:“秦军得胜,今夜必乘胜来袭。来袭,必三更前后。我的意思是,我等趁秦军未来之前撤走,且各军共同行动,彼此首尾照应,以防秦军各个击破。”

这回讲得有些道理,大家表示了赞同,商定二更时分,各军悄悄拔营,魏军在前,楚军、韩军随后,廉颇主动提出赵军断后,各军首尾相顾。议定后,大家散去。

三国将领离开不大一会儿,楚太子随即下令:“立即拔营!”

众将听后吃了一惊,问道:“约好二更拔营,我如何先动?”

楚太子冷笑了两声,道:“兵法日:兵不厌诈。又日:出其不意。我之先动,此之谓也。你们没有看到吗,两军阵前,秦军袭我,凶神一般,我军危在旦夕。可赵军一到,秦军即刻收兵,是何道理,不可不察。等二更,那就是等秦军到来……”

众将问:“太子疑秦军、赵军合谋吗?”

楚太子:“小心为妙……”

不无道理。一将问:“那魏军和韩军呢?”

楚太子听后道:“这样的道理,我们懂,他们也会懂……不要愣着了,快去布置……”

众将离开了。

回到营中,廉颇下令做拔营的准备,然后自己坐在帐中,思考着联军撤离后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廉颇的目标是,第一,尽可能完整地把赵军带回去。第二,尽可能使整个联军少受损失。

出征前与赵王争论以及前后的情景,时不时地出现在他的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