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华兵书宝典
9206200000008

第8章 孙子兵法(7)

厉:磨励,此处是反复计议的意思。

诛:治,此处引申为研究决定的意思。

阖(hé合):原指门扇,此处指可乘之机。

践墨随敌,以决战事:破除陈规,随着敌情的变化而变化,以决定自己的作战方案。践:通“划”,铲除的意思。墨:墨守成规。

【译文】

孙子曰:按照用兵的法则,兵要地理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圯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区,叫散地。进入敌国浅近纵深作战的地区,叫轻地。我军得到有利,敌军得到也有利的地区,叫争地。我军可以往,敌军可以来的地区,叫交地。三国交界、先到就可以得到诸侯列国援助的地区,叫衢地。深入敌境、远离城邑的地区,叫重地。行于山林、险阻、沼泽,凡是难于通行的地区,叫圯地。进入的道路狭隘、退归的道路迂远、敌军能够以其少击我之多的地区,叫围地。迅速奋勇作战就能生存、不迅速奋勇作战就只有死亡的地区,叫死地。因此,散地,不宜作战。轻地,不宜停留。争地,不要在被动情况下进攻。交地,部队的联系不可断绝。衢地,则应结交诸侯。重地,就要掠取。圯地,就要迅速通过。围地,就要运谋设计。死地,就要奋勇作战,死里求生存。

所谓古代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敌人的部队前后不能策应,主力和小部队不能互相依靠,官兵不能互相援救,上下不能协调,兵卒溃散而难以集中,与敌交战阵形也不整齐。合于利就行动,不合于力就应该停止。请问:“假如敌军人数众多、阵势严整地向我进发,要用什么办法来对付它呢?”回答是:“先夺取敌人的要害,这样就能使它听从我的摆布了。”用兵之理贵在神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候,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戒备的地方。

大凡对敌国进攻作战,其规律是,越深入敌境,军心士气越要专一,敌人越不能取胜。掠取粮草于丰饶的田野,全军就能够得到足够的粮食;休整部队不使疲劳,提高士气积蓄力量,部署兵力巧设计谋,使敌人无法判断我军的意图。置部队于无路可走的境地,虽死也不会失败退却。既然死都不怕,官兵就都能尽力而战了。士卒深陷危险的境地就不会恐惧,无路可走军心就会稳固,深入敌国军队就能团结,迫不得已就坚决战斗。因此,这种条件下的军队,不须整饬就能注意戒备,不须强求就能顺利完成任务,不须约束就能亲附拥戴,不须申令就能遵守纪律。禁止迷信而消除疑虑,至死也不会逃避。我军士兵没有多余的钱财,不是厌恶财物;没有人贪生怕死,不是厌恶长寿。作战命令发布的时候,士兵们坐着的泪湿衣襟,躺着的泪流满面。把他们投入到无路可走的绝地,就会像专诸、曹刿一样勇敢。

善于统率部队的人,能使部队像“率然”一样。“率然”是常山的一种蛇。打它的头,尾巴就过来救应;打它的尾巴,头就会过来救应;打它的身子,头尾都过来救应。试问:“可以使军队如同‘率然’一样吗?”回答是:“可以。”吴国人和越国人是互相仇恨的,他们同船渡河,遇到大风,互相救援就像一个人的左右手一样。因此,缚住战马、掩埋车轮,是靠不住的。使部队上下齐力勇敢如一人,这是管理的方法问题;使强者弱者都能发挥作用,这是利用地形的问题。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全军携手如同一人,这是因为形势迫使它不得不这样。

统率部队这件事情,要冷静而幽邃,公正而严明。要能蒙蔽士卒的视听,使他们对军事行动毫无所知。变更作战部署,改变原来的计划,使人们无法识破;改换驻地,迂回前进,使人们推测不出你意图。主帅与部属约期出战,如同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样不能后退。主帅与部属深入诸侯国内,如同击发弩机射出的箭矢一样一往无前。烧掉船只,砸毁军锅,对待士卒如同驱赶羊群,赶过去,赶过来,他们不知要到哪里去。聚集全军,把他们投入危险的境地,这就是统率军队的要务。九种地形的不同处置,攻防进退的利害得失,官兵们的不同心理,这些都不能不认真研究和考察。

进攻敌国作战的规律是:进入敌国愈深,军心就要愈稳定而是专一;进入愈浅,军心就愈容易涣散。离开本国进入敌国作战的地区,是绝地;四通八达的地区,是衢地;进入敌国纵深的地区,是重地;进入敌国浅近的地区,是轻地;背靠险因前阻隘路的地区,是围地;无路可走的地区,是死地。所以,散地,我就要统一官兵的意志;轻地,我就要使营阵紧密的相连;争地,我就要迅速迂回到敌人的后方;交地,我就要谨慎防守;衢地,我就要巩固与临国的交往;重地,我就要补充我的军粮;圯地,我就要迅速地通过;围地,我就要堵塞缺口;死地,我就要显示死战的决心。所以,军事上的情势就是:被包围就要抵抗,迫不得已就要拼死的战斗,陷入危险的境地就会听从指挥。

不了解诸侯各国的战略动向,就不能与他们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湖沼等地形,就不能够行军;不使用向导,就不能得到地利。这几方面,有一方面不了解的话,就不是霸王的军队。凡是霸王的军队,进攻大国,就能使其军民来不及动员集中;威力施加于敌,就能使其无法同别国进行结交。所以,不必争着同天下诸侯结交,不必在诸侯国培植自己的权势,只要伸展自己的战略意图,威力施加于敌国,那么敌国的城池就可以攻破,国都就可以毁灭。施行超越常规的奖赏;颁布打破常规的号令;指挥全军如同指挥一个人。给予任务,不说明企图,只告知有利条件,不说明危险的因素。把士卒投入亡地才能转危为安,陷士卒于死地然后才能转死为生。军队陷入险境,然后才能夺取胜利。所以,指导战争这件事,在于谨慎地观察敌人的战略意图,集中兵力于主攻方向,出兵千里斩杀其将,这就是所谓用巧妙的方法取得成功。

因此,决定作战行动之日,就要封锁关口销毁符证,禁止敌国使节的往来,在庙堂秘密谋划,作出战略决策。敌方一旦出现间隙,就必须迅速乘机进入。首先夺取战略要地,但不要轻意约期决战。破除陈规,敌变我变,灵活决定自己的作战行动方案。因此,战争开始行动之前要象处女那样沉静,诱使敌人暴露弱点,战争展开之后要象脱逃的野兔一样迅速行动,使敌人来不及抵抗。

火攻篇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①,二曰火积②,三曰火辎③,四曰火库④,五曰火队⑤。行火必有因,⑥烟火必素具。⑦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回宿⑧者,风起之日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⑨可从⑩而从之,不可从而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注释】

①火人:焚烧敌人的人马。火:动词,焚烧。

②积:积蓄的粮草。

③辎:指敌军被服、军事装备及车辆等辎重之物。

④库:指敌军所贮的装备、军饷、财物等库藏。

⑤队:指敌军粮道、交通及转运设施等。

⑥行火必有因:实施火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因:依靠、根据,此处指依靠、根据的条件。

⑦烟火必素具:进行火攻的器材必须经常准备好。烟火:火攻器材;素:经常的意思。

⑧四宿:指二十八宿中箕、壁、翼、轸四个星宿(xiù秀)。古人认为月球行经这四个星宿时多风。

⑨极其火力:火力最旺的时候。

⑩从:跟随、跟从,此处指顺其势发起攻击。

以数守之:等候火攻的条件。数:指前文所说“发火有时,起火有日”等条件。

绝:隔绝、断绝的意思。

夺:剥夺,此处指焚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