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层领导读本
9204600000007

第7章 中层领导口才的锻炼(3)

领导者不是播音员,不需要那么专业的语音技巧,但是,作为领导也应该做得更好一些才是。由于中层领导经常要在群众或下属面前讲话,所以,说话的声音就显得很重要了。如果一个领导方言很重,或是声音难听,叫外来的人员听不懂,工作就很容易出现错误。

因此中层领导要努力掌握演讲时的语音特点。

首先,吐字要正确清楚。演讲者如果所讲出来的字不对、不清,听众就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在一个很庄严的大会上,人们肃穆地聆听台上领导讲话,但是,由于领导者的地方口音很重,使大多数听者不知所云,结果使本来可以在人们心头加重这种庄严气氛的讲话,变成了独角戏,在下面聆听的人们思想有所漂移。听众听不懂,不明白,何谈理解呢?领导者在讲话时一定要注意处理好“字”和“声”的关系。要尽量做到“字正腔圆”,娓娓动听。如果达不到这一要求,平时就要练习,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其次,声音要清亮圆润。如果说发音正确清楚,是声音表达的科学化,那么清亮圆润就是声音表达的艺术化。为什么有些人的讲话那么令人爱听,就是因为他在讲话中追求了声音的变化,让口中发出的声音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那么悦耳动听。声音要想清亮圆润,就要杜绝错误的发声。

一是不要叫喊。直白的声音越大,就越让人生厌。不但讲话者被累得筋疲力尽,声音粗糙、嘶哑,听众也是心烦意乱,产生抵触情绪。

二是不要漏气。讲话中如果每个字的发音不能饱满,经常有“气声”夹杂在其中,就会使讲话变得含混、无力、黯淡,有一种“漏气”的感觉。其实,漏气很多时候是由于讲话者的自信心不足造成的,对要讲的内容不熟,或是对要讲话的实质没把握,因而才会出现语言含混的现象。要改变这样的毛病,除了加强自身呼吸控制力以外,还要加强自身自信心的锻炼。

三是要减少鼻音过重的问题。有鼻音的字并不多,要注意适度。鼻音重了就会使讲话时显得混沌,听者不堪入耳。鼻音过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人的本身生理条件造成的,说话就是鼻音重;另一种是对字的发音没有掌握准,过度地使用了鼻音。前者应该说是一个人的习惯和天生的,改变是不容易的,后者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平时注意掌握每个字的发音特点,有意识地加以锻炼,是会发好这样的字音的。

四是要注意喉音。喉音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显得十分的沉重、生硬,很有“装酷”的感觉。由于使用喉音使讲话听起来缺乏音色变化,总是一个劲地“深沉”,所以也会让听者不喜欢。

五是要控制抖动。唱歌时的抖动叫跑调,就是声音摇晃不定,听起来极不舒服,说话也是同样,由于紧张或激动使呼吸强烈冲击声带造成了这样的抖动,纠正的方法是使呼吸有节制,避免气息强烈的冲击声带,力求声音的平稳。

第三,语调要富有变化。人是有情感的,人说话的声音和语调也是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的。演讲者是这样,听者也是这样,他们也会随着演讲者的情感变化而变化。所以,演讲者要注意运用语调的变化来吸引听众。

当演讲的内容庄重时,就应该用严肃的声音;当演讲的内容平和时,就要用舒缓的声音;当演讲的内容情感悲痛时,就要用沉重的声音;当演讲的内容情感激昂时,就要用高亢嘹亮的声音;当演讲的内容情感急促时,就要用短音;当演讲的内容情感惬意时,就要用长音,等等。以情发声、以声带情、声情并茂,只有做到这样,声音才是完美的、真实的、统一的,也才会使演讲者的语言的节奏十分优美动听。

当然,演讲者也要注意,什么都要有个度。如果把变化赋予装腔作势,那么就会流向其本意相反的方向。以情发声、以声带情、声情并茂绝非是故弄玄虚,一会高山,一会大海,一会又是微风徐徐,有如正在怒海狂涛的呼啸,骤然变成小溪潺潺般的轻唱,掌握得好就是成功的演讲,掌握得不好就是留给人家的笑料。在戏剧小品中看到的神经质的人不要成为现实中的你。

第四,声音要有力度,有耐久性。演讲者面对的是广大的听众,因此每一个声音都要传送有力,让每一个人都能听清你要说的每一句话。一定要克服那些讷讷之声,蚊蝇之语,要让听众从你的演讲中体会到一种力量。同时还要注意,在做到有力的同时,要把握住让这种力度坚持下去,不可成为虎头蛇尾,开头洪亮,最后没有了声音。

八、辩论的技巧

辩论并不是美国两党竞选时才有,辩论是无处不在的。作为部门带头人的中层领导,在本部门利益受损或与其他部门产生矛盾时,作为部门之首自然要出面据理力争或化解矛盾,需要辩论;当下属心有不满找你论理时,要辩论;当与客户产生纠纷,要维护自己团队的利益时,也要辩论,等等。

辩论既是智慧的角逐,也是语言的较量。在辩论中,若能巧妙地运用语言,能攻能守,进退自如,是可以形成强大的攻击力量的。悦耳的语音,多变的语句,引经据典,诗词警句,都可以成为辩论的炮弹。在辩论中应掌握以下几点:

第一,用词要严谨、恰当。词语是组成句子的要素,为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辩论者必须要注意词语的恰当运用。高明的辩论者总是用一个或几个关键的词语就抓到对方的要害,从而表达出别人说再多也难以表达清楚的观点。1949年4月,国共两党在当时的北平进行最后一轮和平谈判。但是,******为了争取时间,故意拖延谈判,迟迟不给当时在北平的国民党谈判代表回复结果。最后,中国共产党不得不下令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当解放军已经顺利过江的消息传到国民党谈判代表张治中将军耳朵里时,他不由说了一句:“真是天意如此!”******接过张治中的话说:“不,是民意如此啊!”仅一个字,将“天意如此”的组合变成了“民意如此”的组合,便有力地指出了对方所代表的国民党政府不得人心而必定走向失败的命运。

第二,抑扬顿挫的语调。所谓语调,就是指句子里声音升降、高低的变化和恰当的停顿。辩论中善于运用语调抑扬顿挫的变化,可以使你的讲话像歌声一样富有节奏感,即使是只有一分理,也因讲得娓娓动听而有理三分。反之,如果不善于运用语调的变化,即使是很有理的内容,也会让旁人听起来索然无味而得不到支持。在运用这样的语调中,要掌握如下几点:

首先,注意语调的停顿。停顿是指言语表达中词语间、句子间、段落层次间段的间歇。辩论者在辩论过程中要学会掌握停顿的技巧,停顿虽然是声音的暂时休止,却是听者思想活动的延续,更是感情的连续,通过停顿间歇地思考、消化、回味,更能够充分地感到比有声语言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力量。一句话中不同的停顿间歇,表达的意义也不相同。“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这句话,在不同的地方停顿,反映出的内容截然不同。比如可以说成:“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也可以说成:“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停顿所带来的语法关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有时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一事物,而采用停顿的技巧,以加强听众的注意力和重视程度。

其次,注意词语中的重音。一句话中要有许多词语,每一个词语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不会完全相同,有些词语比较关键,比较重要,需要强调;有的词语比较次要,不必强调。如果将重要的词语读重,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时把一些词语重读,还会产生相反的意思。比如:“我没说你拿了我的钱”这句话,如果我们把重音分别放在不同的字上,会产生八种不同的内容。强调“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是我说你拿了我的钱,是他们说的;强调“说”,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虽然我没用语言说你拿了我的钱,但我用其他方式指明你拿了我的钱;强调“钱”,这句话又变成了:你没拿我的钱,而是拿了我的其他东西,等等。试一下,很有味道。有时,重音还可以使语言更丰富,情感更饱满,有效地感染听众。

再次,注意语调的升降。语调的升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爱、憎等思想感情倾向。相同的一句话,内容完全一样,运用的语调不同,可表达不同的情感、态度和倾向。比如说:“你知道。”和“你知道?”这两句,前一句的尾音向下降,说起来语气诚恳,说明对方是知道某件事;后一句的尾音上翘,表达出怀疑的态度。

第三,体态举止得体。在辩论中,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有助于表达思想感情。这些身体语言一定要得体,要恰当地运用。

首先是手势的运用。手势是人们在口头交际中用来传递信息的种种手的动作,手势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如聋哑人的手语。还有人们根据自己的情绪和要有所指明的事物都会使用手势。手势也是中层领导体现魅力的一种方式。一些伟人的手势特征是人们十分熟悉的,列宁的手势是左手插在上衣上面的口袋里,右手向前伸出,有一种大无畏向前进的气势;******的手势是双手掐腰然后再抬起右手,轻轻地那么一挥,展现出领袖者藐视一切困难,敢于同一切强敌做斗争的豪情。

其次是表情的控制。人的表情很有意思,当你集中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表情是最真切的,那时,你的所有内心反应都集中体现在面目表情上。而当人做作的时候,表情都是装出来的,或喜、或忧、或哈哈大笑、或唏嘘呜咽,真的并不多。所以,当中层领导进行辩论时,要努力做到真情实意,不可矫揉造作。若让人看出有虚假的成分,也就没有了听者。

第四,机敏的反应能力。辩论时常常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这时辩论者要有相当快的反应能力,来机智灵活地处理遇到的问题。

人的品质决定了这个人的一生。胸怀坦荡,大度从容,以集体利益为重,遇事总是先替别人考虑,这样的品质,自然被人们视为君子,这样的人做了领导人们会十分欢迎和拥戴的;心胸狭窄,小肚鸡肠,遇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品质,自然被人们所不齿,这样的人即使坐上了领导的位置,也不会发挥领导的作用,不会有威信和拥戴者,徒有虚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