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层领导读本
9204600000043

第43章 中层领导开会与谈话的艺术(1)

一、如何做好会议的准备工作

有的人认为,开会很简单,通知一下,会就可以开起来了。持这种看法的同志,把会议的准备工作看得无关紧要,这是不可能开好会议的。实际上,开会容易,开好会难。只有精心组织,认真准备,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一般来讲,会议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会议预案、文件准备、后勤准备、思想和意见准备、会议通知及会前检查等五个方面。

(1)制定会议预案所谓会议预案,就是会议的筹备方案,是开好会议的前提。比较重要的,大型的。正规的会议,都要事先制定会议预案。它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①会名。会名要名实相符,妥贴恰当。会议名称不同,其性质、规模也不同。名称定得不准确,涉及到很多问题不好处理,因此,首先要给会议“正名”。

②会期。会期长短要取决于会议内容;选在什么时候开,要根据会议内容的缓急程度,工作安排情况和会议的准备情况。不应该事先毫无估计,开到何时算何时。

③出席人员。出席、列席会议的人数应有比较精确的计算,会议开到哪一级,哪些单位派什么人出席;需什么人列席,都应事先有个打算,一定不要无关的人参加。大型会议要专门成立“组织组”,负责考虑参加者范围、人数及名单分配。

④会议筹备人员的职责分工。担负大会宣传、组织、秘书、资料、后勤、保卫等各类人员,应人有专职,事有专人,既要分工明确,又要互相协作。

⑤会议议程及日程。议程是对会议所要解决和处理的问题的大体安排,一般需经大会通过,比较概略;而日程是对议程的具体分解,何时进行何项内容,比较详细。大型会议的议程和日程必须划分得很清楚,小型会议则将二者合而为一,统称议程,由主持人掌握。

以上是会议预案的主要内容。有些会议还有选举、发奖,摄影等活动,也应列入预案之中。预案要由领导提出主要意见,指定办公室起草,经领导讨论或审批,然后照此筹备。小型会议则不一定非搞预案不可,但也要作认真的和必要的准备。

(2)文件准备会议审议的文件材料,应在会前数日分送与会人员。请他们准备意见。特别是讨论重要方案,计划的会议,这一环尤为必要。为此,领导者要指定专人,经过调查研究,拿出方案;有时还要把方案的初稿分送下去征求意见,然后修改定稿。需要在报到时和会议期间发的材料也要事先准备好。会议文件一般不宜过多、过长。有些重要文件的形成,需要主要领导亲自参加,领导班子反复讨论。

(3)思想、意见的准备。对于研究工作、拍板决策的会议,这一环至关重要。会前要有“安民告示”,即把会议要讨论的主要议题通知大家,让大家充分酝酿,准备好意见,必要时还要给与会人员进行调查研究、搜集各方面反映的时间。这样,会议能够开得紧凑,问题讨论得彻底。反之,思想上毫无准备,到了会议上你想东,他说西,意见分散,议而难决,会议就容易“流产”。

(4)后勤方面的准备。大中型会议,首先要做出会议预算,经领导审定,财务部门批准,解决会议经费。住宿、车辆、膳食等,都要一一妥善落实,有的问题领导要拿出意见,并亲自过问。

(5)会议通知及会前检查。通知有书面通知、电话电报通知和口头通知,采用哪种形式,要视会议类型和当时情况而定。通知要将会议名称、内容、开会时间、会期,参加人员、报到地点、携带材料等交代清楚。书面通知发出后,有时还要责成秘书人员跟踪落实,检查会议参加人员是否收到了通知。能否出席。对会议的关键人物更应落到实处。对于重要会议。会前要反复检查落实。形式有领导人听取筹备情况汇报和现场检查两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以上五个方面,只是就一般会议概而言之。会议类型不同,其准备工作的内容就不同,复杂程度也有繁简之分。这些事情虽然并不需要领导者一件一件亲自去做,但却需要领导者去组织,去过问,去指挥落实。领导者对这些工作不筹划,不了解,不检查,想开好会议就只能是一种愿望而已。

二、如何主持“解决问题的会议”

所谓“解决问题的会议”,是指决策中心讨论实质性问题的工作会议,它是领导者最常运用的一种会议形式。能否主持好这类会议,是对领导者能力和作风的综合考验,也是会议成败的关键。

这类会议通常分五步进行:

第一步,用简洁明确的语言阐明会议的目的和所要讨论的问题;规定会议的范围,即把会议限制在一定议题之内,不讨论议题之外的事;交代一下会议的开法和时间上的要求。

第二步,把需要讨论的问题按重要性的大小和缓急程度排列一个顺序。

第三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逐一地讨论。每个问题最好拿出几种解决办法,从中挑选出最好的解决办法,或把几种办法的长处综合成一种新的办法,并预料实行这种办法会出现什么情况和结果,怎样解决。

第四步,这项工作如何付诸实施?由谁来做?什么时候完成?完成后以什么形式汇报和总结?

第五步,每一个问题讨论完毕,主持者作一次归纳,形成一个一致的意见;全部问题讨论完毕,主持者作简要总结,归纳一下会议的成绩与不足;强调一下有关问题;如果需要举行下次会-议,则同大家商定下次会议的开法和时间;如果需要将会议内容形成一个文件或纪要,则当场将承办人落实。

很显然,以上这五个步骤,只是一个一般性的程序。会议能否开得圆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议主持者能否做到以下几点:

(1)抓住重点,把握方向。主持者要牢记会议宗旨,带领大家朝会议目标努力。为此,要善于牵“牛鼻子”,区别有益的讨论和无关的争论,有用的发言和无用的废话。在某人的发言或众人的争论偏离会议主题时,主持者要用适当的方式及时提醒,引导大家书归正传,使会议紧紧围绕中心内容进行。在众多的发言中,主持者要把精力集中在选易于执行的解决方案上,对那些实际上不能执行的方案,不管说得多么头头是道,都在放弃之列,最多只能将其可取之点吸收到可行方案中来。

(2)掌握进程。哪个问题应当重点研究,讨论时间长些;哪个问题比较简单,时间应用得少些,主持者要心中有数,不能颠倒主次,大题小作,小题大做。问题讨论到什么程度算恰到好处,领导者要掌握“火候”,不失时机地转入下一个题目。

(3)民主作风会议要开得好,必须有一个宽松的气氛,使到会者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这种气氛能否形成,主要在于主持者是否有民主作风。主持人要把自己置于同大家平等的位置上,启发大家开动脑筋,毫无顾忌,毫无保留地发表意见。对大家的意见,主持者要善于倾听,体察异同,分析归纳,鼓励引导。不管个人发表的意见是否有被采纳的价值,主持者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适当的评价,因为它对全面分析问题总是有帮助的。主持者千万不要搞一言堂,更不能压制不同意见,强制大家迎合自己的观点。只有会议主持者具有这样的民主作风,才能充分发挥与会者的聪明才智,为问题找到好的解决办法;大家才能在以后讨论问题时继续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也只有这样,大家才能真正尊重和乐于接受会议形成的决议,积极地贯彻实施。否则就会使人感到,会议是在主持者的“逼迫”之下进行的,形成的意见是主持者强加给他们的,那么,大家就不会坚决地、自觉地贯彻实施。

(4)言简意赅的语言风格。会议要想取得高效率,必须使每个到会者都言简意赅。而想做到这一点,主持者能否带头做到言简意赅则是关键。如果主持者说话漫无节制,拖泥带水,其他与会者就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和你一起信马由缰,使会议松松垮垮;另一种是对会议毫无兴趣,认为你白白浪费了他的宝贵时间。如果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简单明了,在客观上立刻可以造、成会议的紧迫感,使大家的精神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会议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5)善于调解气氛。尽管会议要讲求效率,讨论问题要严肃认真,但也不一定搞得剑拔弩张,毫无笑意。事实证明,轻松的气氛有助于活跃思想,讨论问题。会议的主持者要善于制造这种气氛。每当出现僵持或气氛拘谨、紧张时,主持者应当发挥“幽默”的艺术,可以用一个不过分的笑话、俏皮话、笑声或友好的讽刺来解除紧张状态,使大家轻松自如地继续讨论。同时,会议要注意适当的休息。每过一两个小时,就应当休息一二十分钟,使大家紧张的神经松弛一下。讨论时间持续得太久,头脑就会处于抑制状态,效率反而不高。休息也有个时机问题。这个时机应当选在一个问题的讨论告一段落之时,而不是随心所欲,特别是不能在“节骨眼”上休息。

三、如何主持好政策性研究会

政策性研究会,也叫“产生思想观念的会”。平时运用的座谈会、调查会、咨询会、信息交流会,学术讨论会、政策研讨会。规划讨论会、方案论证会,征求意见会等,都属于这类会议。随着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演进,这类会议将会增加。

政策性研究会与布置工作、解决问题的会议性质不同,因而主持的方法也不同。一般主持好政策性研究会应注意的有:

(1)会议主持者和与会者是平等关系。在这种会议上,大家不论职务高低,官衔大小,一律平等,没有上下级关系。大家都要服从科学,服从真理,而不能服从和顺从哪一个人。会议主持者只有虚心倾听大家意见、以主持会议的形式为大家服务的义务,而没有压制不同意见、让别人随声附和的权利。为了使会议获得成功,会议主持者与其扮演主人的角色,还不如扮演仆人的角色为好。以一个谦恭的仆人角色来约束自己,就能够避免出现居高临下、主宰一切的现象。有些人认为自己既然是会议的执行主席,就有权控制会议,别人应当以他的意志为转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这种现象,是主持这类会议的大忌。当然,这并不是说,会议可以没有组织、领导和约束,漫无边际,信马由缰地开下去。但这种领导,是以引导的方式出现的,是“引而不发”,而不是以命令的方式出现的。

(2)要营造成一个自由发表意见的气氛。只有会议气氛轻松活跃,大家思想才能放开,问题才能摆开,各种意见才能发表得更充分,讨论也才更彻底。主持者要制造和保护这种气氛,努力使与会者之间互相尊重,坦率交流。当遇到别人的发言与自己的想法不同时,应当力戒冲动,要注意吸取别人意见中有益合理的部分。在争论问题时,应抱着商榷、探讨的态度,不要把自己的意见看得绝对正确,别人的意见一钱不值。更不要讽刺、挖苦、攻击、恶语伤人,那样就破坏了讨论问题的气氛。领导者了解这一点并身体力行,有助于会议气氛的民主化。

(3)主持人发表意见要慎重。有些会议,领导者的责任就是一个字:听。在这种会上,主持会的领导者不发表意见,只是在倾听中有目的地吸收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种方法往往在寻求新观念和搜集创造性建议方面十分有效。即使需要主持者讲话的会议,也不要过早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宁可等到别人提出同样的建议,也不能自己先说出,不等到会议进行一大半、各种意见明朗化,主持者绝不可表露声色。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自己有高见,但并不一定完善,可以用别人的意见来充实、修正、完善自己的见解;如果自己的想法并不高明,就更没有必要先讲出来,以免影响别人提出更好的建议;即使自己的好想法让别人讲出来了,自己尔后再表示谦虚的支持,对会议气氛也有好处,别人会看到这位领导者是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的。一定要防止家长式的小生产领导心理,仿佛自己不先讲个一二三四,就说明自己无能、水平低、不够掌握会场的资格。

(4)做好综合和总结。政策性研究会虽然不是在会上当场拍板,立即决断问题,但会议讨论的意见总得有个归纳。因此,主持会议的领导者要善于倾听各种意见,边听边比较,边分析,边归纳,仔细分辨各种意见的异同,找出它们的长处和短处,衡量它们的利弊,把有价值的东西吸收到自己的总结中来。如果感到问题讨论得不够深入彻底,就要及时提出问题,或用发言者的一个建议来引导大家继续讨论,使方案逐步趋于成熟和系统化。

最后总结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充分肯定会议的成效,乃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样有利于增强会议的团结气氛,也有助于今后使这类会开得更好。二是一定要把一切有价值的意见尽可能不遗漏地综合起来,给予肯定;即使完全未被采纳的意见,也应肯定它的价值,或表示在其他场合可供参考,这样可以使与会者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的意见受到了重视。最为忌讳的是,与会者发表了十条意见,领导者在最后总结时,却发表了一通早已想好的、与十条意见相矛盾的第十一条意见。这样,人家就会以为你自恃高明,刚愎自用,久而久之,大家参加这类会议的兴趣就少了,积极探索的空气就会窒息。三是一般不要“封口”。不要把某些意见说得十全十美,给予全面肯定;对另一些意见给予全面否定,这样不好。同时应明确表示,希望大家散会后还要积极思考,继续探索,领导者欢迎并随时准备倾听大家新的意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