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层领导读本
9204600000037

第37章 掌握灵活多变的领导方法(2)

领导者或管理者向员工授权时,有八个问题需要注意到:

(1)“因事择人,视能授权”,一切以被授权者才能的大小和水平的高低为依据。

(2)对被授权者进行严密的考察,力求将权力和责任授权给最合适的人。

(3)必须使被授权者明确所授事项的任务,目标和权责范围。

(4)所委托的工作,应当力求是被授权者感兴趣,乐于完成的工作,双方应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所授的工作量以不超过被授权者的能力和体力所能承受的负荷为限度,适当留有余地。

(5)一般只能对直接下属授权,绝对不能越级授权。否则,会造成中层领导的被动,增加管理层和部门之间的矛盾。

(6)不可将不属于自己权力范围内的事授予员工,否则势必造成机构混乱,争权夺利等严重后果。

(7)尽量支持被授权者的工作,被授权者能够解决的问题,授权者不要再作决定或指令。

(8)凡涉及有关全局问题的,如决定组织的目标,方向和重大政策等,不可轻易授权。一般应由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最后由高层领导直接决策。

总的来说,领导者把目标、职务、权力和责任四位一体地分派结合适的员工,充分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工作,是用人的要领。

人们都知道授权的重要,但有的能授好,有的却授不好,为什么呢?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授权者的态度。比较正确的态度应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看重员工的长处。任何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如果授权者能够着眼于员工的长处,那么他就可对员工放心大胆地予以任用。如尽看员工的短处,那他就有可能由于担心员工的工作而对其加倍操心。这样,员工的工作勇气就会降低。员工缺乏工作上的勇气,其做事的成功率就会很高,所从事的事业也不会有多大希望。所以,身为领导者,对于员工不妨先用七分的眼光去看长处,再用三分的眼光去看缺点,以强化自己对员工的信任感。

第二,不仅交工作,而且要授权力。领导者将本部门的工作目标确定以后,需要交付员工去执行。既然如此,就有必要将其相应的权力同时授给员工。一般来说,将工作委托给员工去干,这一点是不难办到的,因为这等于减少自己的麻烦;将权力授给员工,就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这意味着对自己手中现存权力的削弱。不过,凡明白的领导者都深知职、责、权的不可分离性,因而在授权方面总是干的干净利落。身为领导者,应该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人,把权力愉快地授给承担相应工作的员工。当然,所授的权力不是没有边际的。最重要的是两权:即员工对有关问题包括人事任免可以作出决定的——决定权;对有关的人可以发号施令,让其做特定事情的——发令权。这样,员工会因此感到上司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为了不辜负这种期望,就会一心一意地去拼命工作。

第三,不要交代琐碎的事情,只要把工作目标讲明白就可以了。否则,人的自主性不易发挥,责任感也会随之减弱。作为一个领导者,对待员工最忌讳的就是“妈妈嘴”唠叨个不停,使人无所适从,不知怎么办才好。

第四,对员工不应放任自流,要给予适当的指导。身为一个领导者,决不应该以为授出了权力就万事大吉了。他应该懂得,尽管权力授给了员工,但责任仍在自己。如果只把权力授了出去,就可以对后果不负责任,或者进行评头品足,那么员工的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将权力授出之后,还应该对其员工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指导。若是员工走偏了方向,就该着手帮其修正。如果员工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就应该给予指导和帮助。只有这样,员工的信心才会更加坚定。

不事事包揽,不一竿子插到底,不越级,不错位,不揽权,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该办的事,这样的领导才会轻松而游刃有余。

四、别做完美主义者

不要等到所有的情况都完美以后,才动手去做,那样的话你可能一事无成。

在我们的周围,你会发现一些人,他们才智过人,工作能力也很不错,而且又非常勤奋,工作起来常常什么都有可能忘了。但是,他们就是出不了什么成果,眼看着比他们在各方面都差一些的人成果都十分显着了,他们却依然默默无闻。

寻找这类人之所以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他们的才华虽然说不上盖世,但比起我们常人却超出了一截,他们的脑筋也很灵光,工作也够勤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有可能是个“完美主义者”。

你可能要说:“完美主义”不好么?回答是:不好。如前所说,这些人之所以不能取得成绩,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不是他们缺少能力,而是他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不能克服自己追求完美的意念与冲动。他们想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这当然是可取的,但他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总是想使客观条件和自己的能力也达到尽善尽美的完美程度然后才会去做。因而,这些人的人生始终处于一种等待的状态之中。他们没有做成一件事情不是他们不想去做,而是他们一直在等待所有的条件成熟,因而没有做,他们就在等待完美中度过了自己不够完美的人生。

比如,他想写一篇关于某一方面的论文,他首先会在尝试几种、十几种,乃至几十种方案之后才去动手写论文。这么做当然是好的,因为他可能在比较之中找到一种最佳的方案。但是,在他开始写的时候,他又会发现他选择的那种方案依然有些地方不够完美,多多少少还存在着一些错误和缺点。于是,他就将这种方案又重新搁置起来,继续去寻找他认为的“绝对完美”的新方案,或者,将这一论文的选题又放下,又去想别的事情。实际上,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完美”的,他要寻找的这种东西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种人总是不愿出现任何一种失误,担心因此而损害自己的名誉。所以,他的一生都在寻找的烦恼中度过,结果什么事情也没能做成。

如果你不相信这一点,你可以从你的人生档案中找出你拖延着没有做的事情,没有完成的项目或者课题,这样的事情你可能也会找出一大堆:搬了新家窗帘还没有装,所以没有请朋友来家里玩;这篇文章的构思还不是非常成熟,所以还没有写;这只现价30元的股票原想等掉到5元钱再买,但它一直掉不到5元钱,所以就一直未买,等等。归纳一下你会发现,你一直在等待所谓的条件完全具备,你好将它做得尽善尽美。可是,你可能会发现社会上同样的事情有些人的方案或者条件还不如你的成熟,但他们的成果已经问世,或者已经赚了一大笔钱,你又会因此而烦恼。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你患上了“完美主义”的毛病。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表面看起来相当精明能干的人,到头来却一事无成,在人生的道路上坎坷颇多,进退维谷。

你还可以做这样的试验,把手头的某项工作交给你的两位部下,一位是完美主义者,一位是现实主义者,看看他们面对同一工作会有哪些不同。等他们的方案提交上来,你会发现,完美主义者可以一下子给你提供十多种可能的方案,分别说明其可行性与利弊得失。但是他无法确定哪种方案最好。而现实主义者则不然,他可能只有一种方案,也就是他要实施的那套方案。在聪明才智方面,他比不上前者,但他能够制定一套很实在,并且马上就可实施的方案。

所以,在人生中,无论是对待工作、事业,还是对待自己。他人,我们不妨做一个适度的妥协主义者,而不要做一个完美主义者。因为完美主义者有可能什么事情也没有做成,而妥协者却会多多少少有些进展。

请记住:不要等到所有情况都完美以后,才动手去做。如果坚持要等到万事俱备,你就只能永远等待下去了。同时,对待自己也要宽大些,不必追求永远绝对完美。这样,你不但少了许多烦恼,同时,你会发现,你的工作、事业在一个较短时间就会有很大的发展。

五、培养良好的耐性

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老板在这样工作:放在老板桌上秘书整理好的文件被他翻得一塌糊涂;老板嘴里谩骂不已,围着桌子走来走去,满脸涨得通红,而他所需找的那张写着客户电话号码的纸条正静静地躲在地上。

如果这个时候,某个下属恰巧进来例行公事,找老板批个条子盖个章什么的,会出现什么场面呢?

“真烦人!没看我正忙着呢!等到下午再来吧!老板会咆哮起来。

我们还常常听到有些老板经常对人抱怨:“真是累死人了,忙得不得了。”说话时满脸凄楚,似乎偌大个公司就只有他一个人在工作似的。

上述两种老板,无论暴跳如雷抑或怨天尤人,都只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样的老板缺乏最基本的品质——耐性。

还有些这样的老板:他们日理万机但又游刃有余,从容不迫地把每件小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脸上挂着永远的微笑;当下属来例行公事时,他们还往往幽默几句活跃气氛。

是否具有耐性,不仅是老板们事业成功的素质要求,同样是老板能否与下属愉快相处的基本保证。

“泰山崩于前而神色不改”才是将帅风度,有耐性的老板会使下属感到亲切、有力度,而且也有利于老板集思广益;你有耐性,下属才会、才敢提些良好的建议给你,或直言不讳地指出你的缺点。最忌讳的是当某个下属给老板提一个可行性建议时,老板不等下属把话讲完,就极其不耐烦的将其打断:“算了,算了,我知道。”如果老板这样做的话将会深深刺伤下属的心,下次再有什么好的建议也不会告诉你。没有耐性的老板往往能最直接的破坏他与下属的关系,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被动的境地。

(1)他们会为某件不顺其心意的小事而大发脾气,或喜怒无常,只顾自身的情绪发泄而丝毫不体谅下属的感受。下属只有敬而远之。

(2)对前来例行公事的下属感到厌烦,进而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这种老板偏执地认为这种芝麻大的小事下属应完全自行解决,又何必来烦我呢?殊不知,下属之所以前来找你汇报或请你裁决某件事,正是对老板你尊重的表现。老板在呵斥下属或不耐烦之神情外露时,不仅刺伤了下属的心,同时也是对自己权威的极大忽视。

(3)没有耐性的老板往往表现得特别忙,其实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老板工作效率并不高。他们把自己该做好的事情搅得一塌糊涂,做事丢三落四、拆东墙补西墙。

(4)没有耐性的老板还往往遇事以抱怨、埋怨下属为主,不能正视自己在决策方面的失误,不勇于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在责怪下属时失去起码的礼貌和风度。

一旦老板陷入这样一个怪圈,会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也会将与下属的关系搞得空前紧张。

日本西武集团总裁堤义明每天早晚各要做半个小时的“神观想”。所谓“神观想”有点类似我国禅宗的“静坐”。

“先生,你每天是这样忙碌,为什么不多休息,还要做“神观想”呢?”有一次记者问堤义明。

“难道非得睡觉才算是休息吗?我每天所做的“神观想”就是最好的休息,况且这样做还有许多远远超过睡眠的价值呢。”堤义明笑着说。

“那有什么价值呢?”记者不解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