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切忌“听风就是雨”。《三国演义》中的长坂坡一战,刘备大败,正值他慌乱之际,糜芳跑来报告说,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也。张飞一听信以为真,大怒道:待我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尽管刘备告诫他:“休错疑了,子龙此去,必有事故。吾料子龙必不弃我也。”但张飞仍深信不疑,径自引二十余骑,到长坂坡追寻子龙问罪。幸亏简雍目睹真情并报给张飞,才使一场误会得以避免。类似事情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在同级领导之间,“听风就是雨”,不仅伤害感情,影响团结,而且也会孤立自己,影响工作。对此不可视之为“小事”。这里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
一是遇事三思而后行,多问几个为什么,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二是注意克服猜疑心理。猜疑心理人皆有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种心理与某些传闻结合,最容易促成“听风就是雨”。
三是注意警惕“第三者”。同级领导之间出现的“听风就是雨”,除了与本人的修养有关外,还与“第三者”的“添油加醋”拨弄是非有关。对此应特别注意。据说一次有个人告诉苏格拉底一件事,对方刚开口,苏格拉底就反问道:你要告诉我的话是真的吗?对方回答:“那倒不,是我听人说的。”苏格拉底又追问:它是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我知道了是否能防止贻害他人?回答是否定的。这时,苏格拉底接着说:“那么好了,先让我们把这件事忘掉吧!先生有那么多有价值的事情,我们没功夫理会这既不真、又不好而且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了。”苏格拉底的这种作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5)千万别嫉妒。嫉妒是一种病态心理,是人性中残存的动物性。大量观察表明,嫉妒是动物的本性。人类属于有理智的高级动物,按理说不应该有这种嫉妒性。但事实则不然,在多数人身上嫉妒心理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且不说三国时期周瑜对孔明的嫉妒,曹丕对曹植的嫉妒等,就是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同级领导之间也常有嫉妒现象发生,这既影响团结,又贻误工作。
俄国诗人普希金在一百年前曾说过:“嫉妒的发作,就好像黑死症、忧郁症、发怒,或者神经错乱一样,实在是一种病。”联邦德国一个心理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表明,嫉妒,特别是恶性发作的嫉妒心理,属于精神病理现象,必须严加控制。
同级领导之间发生的嫉妒气氛,分析其常见原因,就是自己不求进取或能力不如对方,又怕对方超过自己,而一旦超过了自己,就妒火中烧。似乎我不行你也不行才好。于是“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可见,嫉妒既是打击他人积极性,上进心的“矛枪”,又是保护自己怠惰和落后的“盾牌”。荀子曾指出:“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一个嫉妒现象严重的领导集体,常常是先进不“先”,落后不“后”,正气不高,邪气兴盛,团结涣散,“内耗”丛生,工作难有起色。
其实,与能力强与自己的人共事、竞争,益处要远多于害处。与能力强的同伴竞争、合作,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美国加州大学查尔斯·加菲尔德教授曾对各行各业一千五百名事业上有成就的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人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他们勇于与强者竞争,乐于集体协作。他们懂得,集体的智慧更利于解决棘手的问题,而不必担心别人胜过自己,更很少想到如何打败对手。
(6)“关键时刻送温暖”。同级之间平时在工作上、生活上互相关心、支持和帮助,无疑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当对方遇到困难,挫折或工作上出了“漏洞”,因而最需要你的关键时刻,如果你及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最有价值并最能产生“奇效”的。因为支持和帮助的价值与对方的需求强度之间存在着“正比规律”。
“关键时刻送温暖”就是指在对方最需要你的时刻及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它是与“雨后送伞”相反的“雪中送炭”。这样做,不仅能及时解决对方的困难或问题,还会使对方倍加珍视和感激。
同级之间需要支持和帮助的关键时刻表现在各个方面,如工作出了“漏洞”需要“补救”时,遇到难题拿不出主意时,新上任的领导情况不熟时,受到打击身陷逆境时,以及生活上遇到某些困难时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给予及时热情的支持或帮助,对方是难以忘怀的。
当然,我们说“关键时刻送温暖”并不意味着平时可以不关心其痛痒,而只是强调不要忽视放过“关键时刻”。
3.同级之间的批评艺术
同级之间开展批评是非常重要的。但要收到良好的批评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既需要有“团结-批评-团结”的良好愿望,又需要讲究艺术。
作为批评者首先应避免消极性批评。这包括:1)挑剔式批评;2)挖苦式批评;3)尖刻式批评;4)质问式批评;5)压服式批评;6)要挟式批评;7)笼统式批评;8)指责式批评;9)“马后炮”式批评。
其次要自问这样七个问题:
第一,我要批评的是哪一件事?明确我的批评是针对哪一行为而发的。切忌“千年谷子万年糠——一齐抖”。
第二,有可能改正吗?批评之前,必须衡量一下对方实际改正的能力,以及能否愿意去改。
第三,我的批评有益吗?能增进双方感情和团结吗?成功的批评应该能使对方感到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接受,并使其消除为自己申辩的心理。
第四,我期望对方改善到什么程度?有些人常把批评的重点放在对方“错”的地方,而忽视指明“对”应该是如何,因而常收不到积极的效果。批评失败的人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事后才发现我没有把要说的话全说出来”。
第五,我选什么样的时机,方式和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六,我能否对自己的批评意见负责任?现在能,以后是否也能?
第七,我的意思对方懂了没有?有没有造成误解或曲解?
此外,还要注意以下要点:
第一,要定准批评的目标。
第二,评语要尽可能明确。
第三,所批评的行为必须是可以修正的,如果根本不能修正,请免开尊口。
第四,用“我想”、“我觉得”来讲,不要用责备或傲慢的语言。
第五,必须使对方明白你之所以批评的原因。
第六,不要唠叨,话说得太长会使人厌烦,也不要用训话的口气。
第七,提出改正错误的条件和意义,使对方觉得改正有益。
第八,假如你心中不高兴,不可在言语态度上流露出来。特别注意不要流露讥讽、歧视、反感、敌意等情绪。避免做出捏拳头、瞪眼睛、皱眉头等发怒的表示,而应借表情、态度、声调等增加批评的积极效果。
第九,要善于表示能体谅对方的处境和感情。
第十,等候最适合的时机再发表批评,冲口而出的批评常不受控制,因而影响批评效果。
第十一,度之以君子之心,有助于消除对方的戒心和敌意。比如说:“我晓得可以对你直言,因为你欢迎这样做而绝不会计较”,等等。
第十二,一旦批评产生了积极效果,应立即表示赞许或感激。
第十三,批评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不可掺进个人成见。如果批评不当,很难引起共鸣。
第十四,批评的同时,要注意肯定对方的长处和成绩,增强对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使其主动承担责任或检讨问题。
第十五,要尽力使对方相信你不是“越界”去干涉他和有意挑剔他,而是真正在关心他。否则,即使你是出于一片好意,也常容易被对方认为你是“多管闲事”、“自以为高明”或“故意和他过不去”。
第十六,要注意对方的竞争心理和嫉妒心理,勿使对方感到你是“拆他台”或“与他争风”。
第十七,批评应尽量针对共同目标而发,措辞方面强调合作。
第十八,要强调对方的错误对双方都有危害,使其明白如果不改进,你也受他托累,改了对双方都有益。这虽有些埋怨的意思,但他决不会说你在“多管闲事”。
第十九,你可以同意对方的看法,但要让他明白别人未必同意。
第二十,“箭在弦上,引而不发”,以促使对方自觉、自悔、自新。
第二十一,“画龙点睛”,点到为止,切忌“画蛇添足”。
第二十二,善于以表扬代批评。这里表扬是策略,批评是目的。即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二十三,不宜作结论式或“定性”式评语。如“你不诚实”,“不正派”等等。
第二十四,善于融批评于闲谈、娱乐等“无形无意”之中,以防止或减少对方的紧张,戒备,抵触等心理。这有利于对方接受批评。
第二十五,批评中密切注视对方的反应。对方的反应一般包括:①分析批评的动机和价值;②品评批评的内容;③度量情绪成份;④注重重复出现的评语;⑤估量改正错误的能力;⑤权衡利弊。
第二十六,切记“人非圣贤”这句至理名言。有些错误要批评,有些错误要容忍,有些错误既要批评又要容忍,至少是暂时容忍。这样才更有利于同级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作为优秀的中层领导者,必须时刻从公司或单位的整体利益出发,从事业的大局出发,团结协作,并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使班子成员无论是正职还是副职,心都往一处想,劲都往一处使,这样的领导班子带出的团队才会无坚不摧,永葆旺盛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