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谁敢动中国的奶酪
9193100000008

第8章 中国军队:铸造钢铁长城(7)

以西方的观点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并未阐明以某种“主战略”去指导其行为并处理国际事务。确实,中国领导人集中精力处理其内部关系,特别是必须要维护国家统一与内部稳定的条件。我们可以从诸多高级领导人官方声明,政府的一些计划编制文件及政府方面的一些观点来推断,最接近中国“主战略”的目标是其国家发展战略,其目标是全面发展国家实力以便北京能够达成其长期目标。邓小平早在七十年代初即以“四个现代化”理论描述了这一发展战略。由江泽民领导的中国领导集体继承了这一发展战略。

制定这一发展战略的基础在于中国确定:在“和平与发展”为世纪主题及世界大战将可以避免的形势下,综合国力中的经济是最重要,最本质的成分。基于此,中国将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在科学与工业方面提高技术水平,探测开发中国的陆地与海洋自然资源,并确保中国获取全球资源。

尽管这一发展战略将经济实力界定为综合国力中最重要成分,中国亦在改革开放同时发展军事力量,保护经济发展;保护国家利益;及支持中国能够最终成扮演大国角色或成为亚洲大国的政策。在联合国军队进驻科索沃以及包括1999年5月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之后,中国官员们开始认真考虑,重新安排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提升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中防御发展的重要性。

为增加国力的物质即“硬性”成分(自然资源,经济,科技及国防)的发展,分析家们相信,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宗旨在寻求提高政治,外交及经济成分中“软性”的国力成份,以确定国家物质力量的效国。精化其国家政策及决策能力;改善对外政治,外交,经济及军事关系;增加其在多边活动中的作用与贡献,包括联合国(UN),世界贸易组织(WTO),东盟(ASEAN)地区论坛(ARF)及亚太经合组织(APEC);参照全球规范提高其国民个人收入促进国家发展;及提高其国民的个人社会生活质量,包括与世界先进国家相应的健康与教育等寻求增加其“软性”的国际实力。

中国对美国安全政策趋势的批评或许真实地反映出其部分领导人对华盛顿“牵制”及“包围”中国努力的安全担忧。美国怂恿日本扩大其防御范围,中国认此举将破坏地区安全。然而此类批评的提出是出于中国这样一个结论:即中国认为美国政策是要建立一个旨在“制约”中国欲发展物质(硬性)和精神(软性)等国家实力因素及中国欲成为亚洲大国的“国际”环境。中国相信可能利用现阶段进行“和平时期的建设”并已经着手发展其综合国力,因为中国认为它所面临的是冷战之后一个良性的安全环境。

2、中国的安全战略

中国正在寻求成为东亚地区国家中的卓越国家。仍在制定一项地区安全政策,旨在保护其在台湾,南中国海的主权利益,及其他外围地区的经济利益,并同时促进地区稳定。

在安全战略上,中国的优先事项是预防台湾在永久“独立”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其长期目标是在一个中国的条件下最终统一。中国还将探索对日本与美国之间始终在增长的军事合作的认识,防止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与此同时,中国将继续评估其得益于日本技术,贸易及外资的利益。维护朝鲜半岛的稳定亦将是北京的地区安全目标。中国其他重要安全目标在于东亚,包括发展及布置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尤其是与此有染的台湾;维护其在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的要求;经由东盟(ASEAN),亚太经合组织(APEC)及东盟地区论坛(ARF)类似机构提升其政治及经济利益。

中国在这一地区的作用将因其良性调节与华盛顿之间的关系及对美国与韩国,日本及澳大利亚关系的理解而得到发展。中国很可能继续将促进其与俄罗斯“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安全利益集中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两个新兴的核国家,而北京又渴望南亚次大陆的稳定。在中亚地区,北京在努力同相邻国家发展能源,贸易及密切的政治关系的同时,仍对正统伊斯兰教对新疆的传播、渗透怀有担忧。

在亚太以外地区,中国寻求提高其作为大国的地位。在进行双边外交的同时,它亦试图扩大它的作用并加强其在国际的声音。北京亦在寻求经济契机及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仍将把阻止台湾追求国际社会的承认放在最先。中国密切注意其在诸如欧洲,中东,拉丁美洲及非洲等地区的政治存在及经济存在;然而中国并无在上述地区建立军事存在的决心。

关于台湾问题,特别地,中国政府郑重声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要求台湾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作为旨在达成最终统一的谈判基础。中国坚持台湾应(同中国大陆)进行“政治对话”,以使台湾岛在“一国两制”形式下最终与大陆统一。中国亦谴责台北旨在扩大其国际认可的行为。作为(这种行为)其中的一部分,台北拒绝北京“一个中国”的说法,并要求北京在同等的基础上同台湾接触。台北矢言在中国(大陆)达到与台湾相同的经济和民主发展的水平时统一。在过渡时期,台湾相信两方应集中讨论诸如文化与教育交流,两岸商贸争端的解决等技术上和程序上的问题。台北亦在积极研判北京在国际间孤立台湾的努力。

不论大陆还是台湾,均声明寻求和平解决统一问题。中国的领导人拒绝放弃对台使用武力的权力。如果台北宣布“独立”,又或者某一外国介入台湾的内部事务,那么中国将考虑对台使用武力。在过渡期间,中国将继续为防止此类偶然事件做军事上的准备;而且中国还将试图影响台岛的政治发展并防止台湾步向法理上的“独立”。

尽管中国拒绝放弃对台使用武力,一贯强调其和平达成国家统一的愿望,希望同台北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达成协议。中国人士了解,同台湾开战将对经济和政治造成破坏。中国的重要国策就是在和平与稳定的环境下优先保障经济改革与发展。为此目的,一直避免可能威胁其经济增长及海外市场,外国资金及技术。在同台湾军事冲突的初期,北京将冒经济持续发展及政治声誉遭到巨大破坏的风险,这将尤其体现在那些与中国相邻且有悬而未决的领土争议的国家。但是中国使用武力的决心并不会因此动摇。

3、中国的军事战略

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军事战略的中心一直处于对东南部侧翼潜在的意外军事冲突事件进行准备的阶段,尤其是在台湾海峡及南中国海地区。中国的军事战略一方面强调其获得对抗台湾及周边军事力量的能力,同时也准备对付美国在任何冲突中可能施加影响压力的能力。

北京的军事战略强调陆军在中国周边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的条件下快速展开,战之能胜能力。波斯湾战及(科索沃)联合武装使北京认识到必须提高解放军的能力,对抗拥有先进资讯技术及远程精密制导武器的敌手。中国对于日益急迫的军事技术革命的理解增加了为达到打一场高科技战争能力的急迫性。

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计划是要建立一支有足够力量对付地区内任何一个对手,维护领土完整,保护国家利益,维护内部安全,阻止台湾步向法理“独立”的任何行动,阻止入侵。

如果战争是不可能避免的,那么中国将控制并限制冲突规模,但将投入足够的军事力量和战术,在外部力量进行军事介入,对外贸易和外资尚未受到破坏之前达成军事解决。

如果第三方军事介入与中国的军事冲突,那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进行严厉打击。

二、中国军事学说及武装力量构成的发展

1、中国军事学说的发展

传统上,中国的防御战略及军事计划由必须保证数量众多的军队以成内部及外部大范围的任务而优先确定。最近十年来,中国一直努力缩减并调整军事力量。

十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中心已从打大规模的陆地战争。毛泽东式的“人民战争”转变到打一场中国周边地区的小规模地区性局部冲突。中国“积极防御”学说宗旨是“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但最好还将其描述成“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此种学说强调对中国陆地和海岸地带的意外事件做出迅速反应,尤其是要对东海和南中国海的战略封锁做出迅速反应。如果此类关于中国利益的冲突在上述战略封锁情况下发生,中国料想同技术上更先进的对手诸如美国或日本对抗。此外,未来中国军力发展计划,军事训练及备战行动,以应付有美国介入的台海战争的假想情况为依据。

2、军队结构的现代化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优先定位于导弹,航空及海军,但陆军快速反应部队亦包括在内。其战略称之为建立一支能够对局部热点地区进行快速反应的精锐部队,争取对陆地,空中,海上,空间及作战区域电磁领域的优势。

中国军事的现代化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防御资源的效用,国防工业的能力,外国技术和武器的运用,最终依赖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对于上述体系的整合能力。

即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得到它想得到的现代武器装备,整合这些系统,培训指挥人员,训练装备部队掌握使用这些现代武器装备也就是一项困难的任务。

技术落后的中国军队正致力于研究针对美国弱点的战备和武器,中国以美国为假想敌的发展计划包括:(1)利用资讯战(例如侵敌方的电脑)和非正规的游击战及特殊行动,向敌方作业系统发动毁灭的打击,并避免和私自方发生重大正面冲突。中国似乎有兴趣研究如何把电脑病毒散播到外国的网络作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中国有能力渗透防护不佳的美国电脑系统,可能会利用电脑网络攻击行动来攻击特定的美国民用及军用设施。(2)发展导弹打击能力。目前中国唯一能射达美国本土的导弹系统是CSS-41CBM型洲际弹道导弹,目前已兴建十八座地下导弹发射井,中国还正在发展反辐射地对空导弹及可藉道路运输移动的机动洲际弹道导弹。(3)确认美国将维持世界唯一超强地位。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呼吁建立一个多极世界,中国将无限期挑战美国的单极世界。

三、台湾海峡的安全形势

中国未来攻击台湾的可能性很小,但为因为应台湾海峡爆发战争时美国介入的可能,中国增加了瞄准台湾的短程导弹的数量的质量。中国短程导弹数目预料将持续增加,目前在大陆东南部署相当一个旅的M9导弹部队,而且可能很快将增加一支M9导弹部队。另外,未来几年大陆预料将可能藉卫星辅助导航系统提高这两型导弹的准确性。

尽管中国有选择地进行军事现代化,解放军未来五年联合作战能力仍然非常有限;而台湾在制空和反登陆方面都将保持优势。至中期2005年一2010年,中国军力将进一步提升,但高昂的代价和作战能力上的缺失仍将阻止它对台动武。只有到了2020年后,大陆军力的整合及新装备的运用才会逐渐成熟。

在空军方面,在未来20年内空军的海空战力尚不足以主宰台海优势;不过政治家指出,大陆数量庞大的战机、军舰以及核子潜舰,有能力对台湾实施海空封锁,而且也分析,如果台湾采购不到最新的武器装备,那么台海双方的战力差距还会越来越大。中国军队将在20年后将取得台海优势,而且中国军队可从三栖登陆、海空封锁和空中核打击对台造成极大威胁。

海军方面,现时中国拥有六艘核子动力潜舰,一旦结合数量庞大的两栖登陆舰和巡逻艇,同是协同空军战斗机、轰炸机,未来可能以此对台岛实施海空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