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不是由于美国人的善意或者恶意决定的,也不是由于美国人的冷战意识或者后冷战意识决定的,而是由美国的国家利益——它想在较长的时间内独霸世界,决定的。
十年内中国面临的军事挑战,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认为中国将是它的全球霸权的主要挑战者,而且它还同时认为,中国和它的军事实力相差悬殊,在可能发生的有限战争中,不足于给它造成巨大的伤亡。
这次撞机事件中,只要看一看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布莱尔的狂傲,就知道,有时候,接触和交往的效果并不是完全有效的。不久以前,布莱尔刚刚去了一趟北京,见到了中国军方主要人士。
国际学术界有一种理论,叫“合理冲突”。互为对手的双方都以为对方的宣言是在恫吓,怎么办?可以发生一些类似于小孩肢体冲撞的军事冲突,擦擦边球,互相近距离地查实对方的实力、顶尖技术能力、战争意志、战略底线。
中美军事冲突虽然危险,但客观上却有利于双方的决策者获取基本的战略资讯,避免作出非理性的、太离谱的判断。经此一役,布莱尔上将大概知道中国人不怯场了。至少可以避免犯传奇的麦克阿瑟将军在朝鲜所发生的误判:他压根儿不愿去想,中国人怎么敢派军队去朝鲜跟世界第一强国作战。
这次军机跟踪监视过程证明,中国空军是勇敢的,也是强大的,比传说的、外电报道的、想像中的要强大。在这个制空权制海权决定战争胜负的时代,这件事对军心和民心的振奋,是不可估量的。
一段时间以来,恐美症流行,当然事出有因。但是,美国人在伊拉克和南联盟身上屡试不爽的高技术武器和相关战略,并不适用于中国。二战以来,从纯技术角度,还没有事实证明,以航空母舰为基础的海空战略打击力量,在大国战争中同样有效。
假如中美发生直接的战争,美国过来的军事主力,是三、五艘航空母舰,美国必败。道理很简单,航空母舰在现代飞机和导弹面前不经打,航空母舰一沉,海空力量将全军覆没。航空母舰是用来对付落后的小国的,可怜美国人陶醉于胜利之中无法直面军事常识。
真正可怕的是美国的工业力量,它将把先进的军机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日本琉球,甚至直接进驻台湾,从这两块陆地轰炸中国大陆军事基地。早在二战结束前,美国的军机数量即已达五万架。但是这已经是全面战争,随时进入核战争边缘,走到这一步谁都沾不了便宜。“中美两国都是大国,都是综合能力非常强盛的国家,如果走到那一步,两国都承受不了,而且世界也承受不了。”一位分析家如是说。
单就高技术和炮舰政策来说,美国佬并不可怕,太平洋舰队并不可怕。布莱尔上将的牛气十足,是典型的非理性。这一切,美国的军事当权者并不相信,中国近十年的战略使命,乃是教会美国人相信“杀人一万,自损三千”的古训。
在中美两国的战略对抗中,美国真正可以制服中国的战略手段,不是美国的军事力量,而是对中国的全面经济制裁和交流隔离。这就是叶利钦最害怕的一招儿,把你赶出文明社会。
这一招,对于中国人来说,同样是最可怕的。但恰恰是这一招,并不能由美国的战略鹰派任意使用,美国社会的分权状态,将对好战势力产生战略性的制衡。
美国的资本主义需要中国的市场,人对实际利益的需求高于虚无缥缈的霸权产生的精神快感。和则两利,分则两伤,第一是指生命,第二是指经济。美国人民从与中国的正常往来中获得的好处,将远远大于与中国对抗的好处。美国的战略鹰派,那些从世界霸权中谋得出身的人士,是无法和人性对抗的。中国的市场,业已上升为保障中国国家安全的战略力量之一。它的本质是开放性的,它永远是开放性的,一封闭,市场则灭。
治国者的用心良苦,对外开放,与美国互通有无头等重要。在交往中,柔软、温和是必要的,这方面做的很好。但在不可避免的冲突来临之际,在原则、主权、尊严上,一步也不能退。一退就有示弱的嫌疑,将助长美国战略鹰派的强势心态。
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此等成就,必将逐步体现在军事实力的提升方面。90年代末期以前,军队“忍一忍”,绝对是有远见的。现在军费上升了,军事现代化加速,调整得很及时,表明了中国的大政方针不乱。
一般人很少想得到,自古以来,改革和军事有一种依存关系:商鞅变法,因为在军事上成功了,为秦国开拓了疆土,而人亡政存。王安石变法,财政上的成就没能体现在军事上,宋与西夏的战事损失数十万军队,最后人亡政息。
加强军事的地位,加速军事现代化,恰恰有利于军队国家化。轻视军事,倒是为在可能的动乱或者战败中军队干政制造机会。
在现代生活面前,先走了一步的美国人是中国人的老师。它教会了我们,不要相信软弱无力的绝对和平主义,要相信实力保障下的和平。它还教导我们,自由民主是可以和富国强兵兼容的。
在中国寻求富强、寻求自由民主的进程中,必须寻求军事战略领域的文明化、人权化、对外的人道主义和外在监控,以防止出现一种非常强大而又不可控制的军事战略力量,这是中国对世界应负的责任。
美国想拖垮中国、蚕食中国
美国想怎么拖垮中国?从这几年它的所做所为我们大概有一个模糊的认识。比对它拖垮苏联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出很多的共同点:
美国人最惧怕中国的是什么?
苏联和美国对抗的最强项是军事力量。尽管苏联的经济也很发达,但没有达到和美国对抗的程度。所以美国人知道,苏联人不会和它比经济只会比军事。于是,美国就大手大脚的在军事领域上和苏联比,一直到把整个苏联拖垮。当然美国的策略是军备竞赛,而不是直接的军事打击。
在对付中国的方式上,美国的策略也是大同小异:对中国的最强项进行蚕食式的攻击。直达把中国拖垮。
攻敌之强的好处是使对方没有防备,而且也不知防备。做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美国最惧怕中国的是什么?
不是我们的经济,不是我们的军事,也不是我们的科技,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人的国家和民族意识: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意识。这种意识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由于这种意识,中国尽管落后,但全民一心,可以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杀于马下。回首朝越战争就是最好的例子,对此美国仍心有余悸。因为,中国无论在军事力量,经济力量上都远不是美国的对手,所以美国人根本不用担心中国的军事和经济力量。但是美国人非常怕中国人,因为中国人一旦在美国面前完完全全地团结起来,美国远不可以战胜这样的中国。而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上对中国的挑战都会把中国人这种精神挑起来,那是美国不想看到的。
美国要在现在的国际国内(中国)形势下拖垮中国,唯有瓦解中国人的国家民族精神!一旦中国人失去了这种精神,中国不过是一盘散沙,不会对美国的目标构成任何威胁。就如满清末年的哪个样子,根本原因不是我们的武器不如列强,不是我们的经济不如列强,而是我们没有团结起来;中国很多人,但是谁也不信谁管,内部矛盾重重,人民各为生计,列强轻易就让中国屈服。美国就是想让中国人回到这样的状况中,那么中国就不攻自破了!
那么美国会怎么使中国人失去这种凝聚力呢?
首先是蚕食中国政府的威信,让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不断的下降。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从“五·八”事件开始,美国的目的并不是只想对中国挑衅,它的目的是制造外交事件,让中国政府不知所措,产生外交上的失误,让中国人觉得我们的政府没有在外交上维护我们的利益。其实现在的撞机事件也是一个意思。或许以后美国和中国还会有很多这样的事情。通过这些事件,美国并不想达到什么自己的目的,在这些事件上得到什么表面上的利益。只是想让中国政府失误,让中国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不停的下降,失去对人民的号召力!蚕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国内经济建设上取得的民望。使人民对她失去信心。从而对整个中国失去信心。这就是美国最大目的及利益。也是它最想看到的情况。
其次,是蚕食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如果中国政府没有看出美国的这些恶毒用心,而轻易的处理,没顾及到中国人的感受,那么通过这一系列的事件,美国就可以让中国人民觉得屈辱,而且因为无法摆脱这种屈辱感,使之变成民族的自卑。这样,就达到了它的目的。在心理上切切实实的瓦解中国人,使之失去对自己国家、民族的信心,转而变成对美国的惧怕。
攻其无备,旁敲侧击
要和美国对抗,或许说美国要拖垮中国,中国人往往把心思留意在如台湾问题、军事对抗、经济制裁这些观念上。但是谁会想到美国的这个用心?我们自以为的民族自豪感,民族凝聚力,或许在不经意之中就被美国蚕食而尽!就如俄罗斯的国家经济在不经意中被美国拖垮一样!某一年,我们的子孙不再希望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想到美国去,单单是出于民族感情的考虑时,那就是美国又一次成功的现象了!就如我们不会为一支每场必输的球队喝彩一样,我们也不希望自己是一个屡屡被侮辱民族的一员。美国的策略是不做大规模的对抗,在一些小事情上旁敲侧击地、一点一点去消磨掉中国人的精神。一旦这种被侮辱的感情日积月累下去,美国要达到其目的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因为在这些旁敲侧击的事件上,我们没有时间去作考虑,不会做深刻的反省。于是,慢慢的,我们就在不经意中被完全瓦解了。我们的人民十二亿的大部分,对政府失望、不抱期望时,我们就是苏联第二。失去了对人民的号召力,中国在实力上还不及俄罗斯;失去民族精神,那时候,美国想对中国怎么办就怎么办。
兵法说: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最经典的例子是什么?就是美俄相争。美国战胜俄罗斯,而且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刃血而使俄罗斯屈服,何等漂亮的一仗。兵法中“全国为上”,美国的策略是上中之上。现在它想把这种策略用到我们的身上了,可惜,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是牢不可破的,一次次的挫折只能使我们的国民更坚强、更成熟。苏联垮了,我们会从中吸取教训。从成功方面吸取,也从失败方面吸取。
二、中国:军事战略大转变
199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采用了新战略,准备打“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从传统角度分析,人民解放军实施的军事指导原则是“人民战争”,后来转变成“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这种防御性战略主要依赖大规模的地面武装力量,运用灵活的战术。之所以运用灵活的战术主要基于海湾战争给中国造成的警示。
“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最新一期《简氏防务周刊》说,1979年中越边界战争之后,中国的军事家开始重新估价“人民战争”的战略原则。在80年代中期邓小平执政之后,认为与前苏联的大规模战争不可能发生,所以就引进了“局部战争”理论。而后,人民解放军开始准备与有限的政治和军事敌对力量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1990年至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美国使用了高科技军事力量,人民解放军从中得到启发。
可以断言,积极防御并不仅仅限于中国边界以内。新的地缘战略环境也证明了战略观点转变的必要性。海湾战争结束之后,中国改善了与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
1991年,前苏联解体,对中国带来了很大冲击,中国开始在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事务方面与莫斯科调整关系。中国北部边界减轻威胁之后,人民解放军重点集中在台湾问题。中国还开启了从俄罗斯获得先进武器装备的大门。前苏联帝国的解体,证明了邓小平早期所作的论断无比正确。北京成功的修好了与邻国之间的关系。
中国外交目标旨在完备人民解放军的“局部战争”策略,正如上海5国会议所展示的那样。上海5国会议始于1996年,完全出于安全的目的。5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2001年乌兹别克斯坦加入变成6国)。在近十年来,军事外交也开始频繁起来,军事外交的动机越来越广泛。
美国与日本加强安全合作,尤其是1995年日本东京修订国家防御计划大纲同样引起了人民解放军的关注。这个军事联盟在冷战期间享有对中国的支持,但是在俄罗斯的威胁已经解除之后,美日军事联盟成为潜在的问题。
美日之间安全关系条约的范围扩大已经引起中国对解决台湾问题产生疑虑。人民解放军的谋士们不得不考虑,在其武力统一台湾时如果美国介入战争将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中国“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观点”,强调先进装备的有效性能,注重联合作战能力。最基本的是战略和战术的机动性,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供应。电子战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它也特别强调信息战。人民解放军的陆军力量也要作大幅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