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亚洲:马来西亚(世界我知道)
8936100000013

第13章 文化艺术与生活(2)

到15世纪末,出现了兼具印度与阿拉伯文学特长的马来文学,其代表作有《拉玛王传》、《武迪曼传》和《穷人传》等。此外还有具民族形式和王朝编年史色彩的创作,如《马来纪年》、《汉都阿传》、《霹雳王朝史》及《巴塞诸王史》等,其中的《马来纪年》不仅是马来西亚的一部重要的史书,而且颇具文学价值。据说该书完成于1614年,编者是柔佛苏丹阿老丁三世的弟弟拉惹梦苏。

马来民间文学同步发展,其体裁包括神怪故事、寓言、列传及班顿。

班顿是民间流行的一种传统抒情诗,一首4行,文字优雅,前后押尾韵,先喻后寓,寓含哲理,而且适合于民间对唱形式,双方可合可抗,交互性强,是民间文学中的瑰宝。

马来西亚新文学的发展,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期标准,可分为战前、战后、独立以后三个时期。

战前时期

在殖民主义的摧残下,马来文学发展十分缓慢。直至19世纪阿卜杜拉·蒙西的传记、游记等作品问世,才有了较大的变化。阿卜杜拉被看做马来新文学的鼻祖,作品有《阿卜杜拉游记》、《新加坡之火》等。

身处殖民统治阶层的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现实地描述真实世界,民族精神贯于其文,而且其文字多为易被大众接受的白话。阿卜杜拉·蒙西的作品标志着马来文学的新阶段。

但此后,马来文学又有半个多世纪的沉寂。20世纪初,中东掀起了伊斯兰教现代化运动,马来亚一些宗教知识分子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通过文学作品抨击宗教保守势力,反映民族觉醒和社会进步的要求。

曾当过寥内王室随从的谢德·谢赫·宾·阿勒哈迪和文书出身的阿赫马德·宾·穆罕默德·拉西德·达鲁是这时期马来新文学的代表人物。

谢德于1925年改写了一部以阿拉伯国家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法丽达·哈努姆》,塑造了一个争取个性和思想解放的妇女法丽达的形象,表现了妇女要求解放的主题。阿赫马德·达鲁于1928年创作的以马来亚本土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她是莎尔玛?》,同样描写了敢于摆脱封建势力束缚的新女性,它通过社会冲突展示人物的性格,在表现妇女争取自由解放方面较前者进了一步。

20世纪30年代,民族新闻事业以槟榔屿和新加坡为中心,有了很大发展,短篇小说也应运而生。阿卜杜勒·卡贾伊是这一时期着名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马来亚进步知识分子要求改变落后社会状况的愿望,有鲜明的民族主义倾向。这一时期,哈伦·阿米努拉锡创作的长篇爱情小说《吉隆坡的茉莉花》,歌颂了马来亚青年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立志改革社会的理想。阿卜杜拉·西迪的长篇小说《让我们战斗吧》也属这类作品。

30年代末,马来文学开始显露出较明显的反殖民主义色彩。伊萨·哈吉·穆罕默德是这时期着名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大汉山男儿》勾画了两个英国殖民主义者的贪婪嘴脸,表达了马来亚人民对他们的憎恨。

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疯子玛特勒拉之子》明确揭示殖民主义是马来亚社会贫穷的根源。伊萨于1967年获得“文学战士”称号。

马来亚诗人朋谷受印度尼西亚诗歌的影响,于1934年发表了诗5首,是为马来新诗的开编。这时新诗仍受旧式民歌“板顿”、“沙依尔”诗的影响,格调低沉,感情缠绵,却包含了时代新的社会内容。新诗或对民族贫困和社会的不平发出哀叹,或流露对乡土的眷恋,表达对祖国的赞颂,并开始迸发出要求独立的呼声。如朋谷的《叹息》、阿布·萨玛的《我的祖国》、乌姆巴的《祖国的呼声》等。

总之,战前的马来文学已表现出民族主义的精神,反映了现代知识分子要求改革社会、摆脱愚昧和拯救国家的热忱。

战后时期

随着战后当局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到来,在印度尼西亚文学发展的影响下,马来文学也进入新的时期。1950年8月,作家哈马扎、马苏里、马斯、罗斯美拉、季米·阿斯马拉等在新加坡成立了“五十年代作家行列”,亦称“五十年代派”。他们的宗旨是“发展和提高马来亚文化与文学”,“进行文学革新”。他们多在“为社会而艺术”的口号下从事创作活动,作品大多反映战后马来亚社会的贫困和劳动人民的怨恨,同时表现了革命者争取国家独立的决心,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因而有“被压迫者文学”之称,在马来西亚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五十年代派”的作品以短篇小说和诗歌居多,代表性的有克里斯·玛斯的短篇小说集《前仆后继》,乌斯曼·阿旺的短篇小说《心声》和诗集《浪潮集》、《刺与火》、《天边》,马苏里的诗集《时局的色彩》(1962),克里斯·玛斯等9位作家的短篇小说合集《鲜花怒放》等。

在“五十年代派”作家之中,哈马扎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但未形成主流,他的作品如长篇小说《家是我的世界》(又名《私生子》)偏重于艺术技巧,有唯美主义的倾向。

独立以后时期

1957年马来亚独立后,政府积极鼓励用马来语进行文艺创作。在“五十年代派”的影响下,出现一批新作家。他们的作品大多描写底层社会的贫困、帝国主义的奴役以及现代建设和种族融合等。1958年以后,马来西亚语言图书局开始举办文学创作竞赛,进一步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发展。

阿·萨玛德·赛义德的长篇小说《莎莉娜》是一部获奖作品,这部小说标志着马来西亚文学走向新的繁荣。小说描写了一个少女被日本帝国主义者侮辱后沦为妓女的遭遇,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作者获得“文学战士”称号,并于1979年在泰国获东盟文学奖。夏嫩·阿赫玛德的长篇小说《满路荆棘》,描写了一个9口之家的农户遭遇天灾的痛苦经历,作品获得文学奖,作者亦获“文学战士”称号。其他获奖的长篇小说还有哈山·阿里的《流浪汉》,阿雷纳·瓦蒂的《环》、《人质》,易卜拉欣·奥玛尔的《偏僻的村庄》,卡蒂佳·哈西姆的《白鸽又在飞翔》,阿卜杜拉·侯赛因的《连锁》,安哇尔·里查万的《艺术家的最后光阴》等等。

这时期的短篇小说有18家作品选集《对抗》(1968)和17家作品选集《奖》,汇集了40年代末至70年代的作品60篇。这两部选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优秀短篇小说之大成。诗歌方面,50年代末期出现了追求形式主义美的“朦胧诗派”,其诗作内容晦涩难懂,代表人物有扎查里、努尔、阿明等。这时期诗歌创作的主力仍是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五十年代派”诗人,如乌斯曼·阿旺、马苏里等,以及新成长起来的一批院校诗人,如加西姆、阿赫马德、格玛拉、瓦哈卜·阿利、基哈蒂·阿巴迪等。院校诗人的作品在题材方面有新的开拓。60年代中期出现了标榜不落任何流派窠臼的三诗人──拉迪弗·默希丁、巴哈·扎因、穆罕默德·哈吉·沙勒,他们的诗歌创作和文艺思想在70年代以后的马来西亚诗坛有一定的影响。拉迪弗·默希丁的《湄公河》、巴哈·扎因的《真情之延宕》、穆罕默德·哈吉·沙勒的《有识者游记之二》等都是风靡一时之作。1979年出版的诗集《时代小桥》,汇集了从30年代至70年代马来西亚着名诗人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特色。

马来西亚的戏剧创作,在60年代已由传统的“邦沙万”剧发展到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现代剧。加拉·迪瓦塔的《瓦顶与沙峨树叶的屋顶》,乌斯曼·阿旺的《从星星到星星》、《肯尼山上的客人》,加拉姆·哈米迪的《厄运》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剧作。剧作家萨哈罗姆·侯赛因创作的历史剧《丹戎布德里的驼子》也是在马来亚地区颇具影响的优秀作品。

3.璀璨的当代美术

由于在英国殖民地时代,工业制品大量流入,一些传统艺术和工艺不可避免地衰退了。与此同时,新的艺术却在传入,例如油画和水彩画。最初,马来西亚艺术家效仿西方风格,但独立之后,一群新的艺术家自立起来,创造了他们自己的与伊斯兰教一致的抽象派。此派最着名的三大画家是:拉蒂夫·莫西丁,他以土着人为主题,并以他们的生活环境为灵感;赛义德·阿马德·贾马尔,是抽象派的冠军;三人中最有名的要属易卜拉欣·侯赛因,可以在兰卡威他的画廊和工作室里看到他的线性抽象艺术。

在经济繁荣的19世纪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一群新的艺术家浮现,他们的作品供不应求:拉斐·甘尼的“住景”、黄海昌的关于移民的史诗系列、艾哈迈德·泽基·安努尔的迷烟肖像画、李珠福融合东西方的可视化语言。一些新人在国外留过学,给当地传统带来了新视角。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艺术家为了看起来“时尚”,刻意要和本地主题区别开来。然而,独立40多年之后,马来西亚艺术家们上了年纪,在融合本土和外来影响继续从事马来西亚艺术的时候,他们发现了自己的根,最终成就了他们自己独特的风格。

第三节 特色体育与休闲

马来西亚拥有森林覆盖的山峦、巨大的山洞、汹涌澎湃的河流和神秘深邃的海洋,对于追求惊险刺激的游客来说,这里就是他们挑战极限的胜地。

马来西亚的高原森林是那些河流上游的发源地,湍急的水流飞溅着泡沫,冲进一条条河流之中。有些水流会渗到具有渗透性的石灰岩山峦中,形成巨大的山洞。因此,这里既是激流橡皮艇和皮划艇运动的绝佳地带,又吸引着人们前来进行洞穴探秘。有些山洞洞口极小,并且经常被浓密的树叶遮盖,所以相当惊险刺激。

1.户外运动

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能够从不同侧面挑战人的体力与意志,这片地带却常常被大众所忽略。

马来西亚天气炎热,气候多变,时而烈日当头,时而倾盆大雨,人们在丛林中行走很容易感受到天气的变化。同时,热带雨林中不时出现的蚊子和蚂蟥都使得马来西亚人在运动时选择远离雨林。对于那些居住在城市中的马来西亚人来说,空闲的时候,一家人会去环境优美的公园,或者在城镇附近挑一处容易到达的海滩或瀑布,在那里进行家庭野餐。而那些住在乡下的人们,空闲的时间都花费在传统的艺术形式上,像放风筝和旋转陀螺等。

随着近年来马来西亚人到海外留学或是到国外旅游,人们开始接受新的观念,冒险运动逐渐在较年轻、较富有的马来西亚人中间流行开来。

对探险活动爱好者来说,雨林中所面临的最大困难要算空气湿度了,有时这里湿度甚至可达100%。另外,由于天气炎热,还会有脱水的可能,一些热带疾病如疟疾也会经常遇到。

最富有挑战性的丛林探险地当属马来西亚的内部山区。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半岛上中央山脉的山脊部分、沙巴州的克罗克山区以及沙捞越州的北部姆鲁山区。

许多较长的路线需要翻山越岭,花费几天的时间。如国家公园的大汉山的7日远足游和姆鲁山的4日游。备受游客欢迎的马来西亚最高峰基纳巴卢山(4100米)通宵游相对来说更有文化气息,但是非常辛苦。令人兴奋的田野风光位于半岛上柏隆地区中央山脉北部的广大偏僻地带,这里险峻的丘陵地形满是暗藏的瀑布,与沙巴州的萨巴玛里奥盆地一起,构成了马来西亚东部的边疆。

因为要走过泥泞的小路,穿过众多的河流(有时甚至要在石块间跳跃),所以徒步旅行时会对雨林的潮湿气候深有体验。然而,要想体验神秘的丛林,背着背包徒步旅行恐怕是最好的方式了,这样还有机会看到难得一见的热带野生动植物。因为有了当地奥朗阿斯里人和原住民做最好的丛林向导,还会有机会了解他们正在快速消失的独特生活方式。

2.山洞冒险

马来西亚到处都是极高的山,而姆鲁山则是洞穴探险的圣地。它拥有最大、最长的山洞,开发设施也最为良好。姆鲁山巨大的山洞为游客提供了极好的冒险、技术探险的机会。

马来西亚已考察过的通道的大部分都很潮湿,这些通道大约有200千米长,并且由于雨量的变化,水位有时会出现突然的大幅变动;如果地表是干燥的,则会积满厚厚的鸟粪。

这里有坚韧如同绳结式的壮观的回旋、收缩及伸展的地貌。在这里探险经常会在巨大的石笋旁攀过或是穿过窄窄的蚀石桥。虽然每年都会有国外洞穴探险队来这里考察探险,但还是没有人确切知道姆鲁山还有多少神秘的洞穴。

在马来西亚的北方还有一个叫做布达的地带,被美国探险队称为“一个富有水果、毒蛇和不朽的处女通道的完美伊甸园”。这里当属世界上最为壮观的洞穴群之一,其中的一个洞穴是东南亚地区最深的垂直落差的洞,另有一洞拥有垂直落差465米,成为本地区最壮观的垂直地貌。正是有了这样奇特的地貌,当地在布达建立了州立公园,并入姆鲁山国家公园。

3.攀岩

攀岩运动在马来西亚兴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一直被热爱探险但又期望花费较低成本的探险运动爱好者所喜爱。马来西亚的攀岩运动出现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它比传统的登山运动更易操作,另一方面是因为攀岩运动是政府“青年之友”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促使了人工攀岩的发展。

由于马来西亚开展攀岩运动的岩石表层都是石灰石,岩石突兀陡峭,钟乳石众多,因此马来西亚的攀岩运动过程极为艰难。同时,这些峭壁都很高,大约在100米左右,所以在攀登前一定要确定好合适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