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香
沉香是一种混合了树胶、树脂、挥发油、木材等多种成分的固态凝聚物,体积不等,形状各异。能形成沉香的植物主要是瑞香科沉香属(Aquilaria)的几种香树,如白木香等。
沉香质地密实,密度大者入水能沉,故古代常称“沈水香”、“水沈”、“沈香”等。“沈”字俗用而为“沉”,故也称“沉香”。沉香也称“木蜜”、“蜜香”,盖言其香气特征。
天然沉香的成因复杂且多偶然性,没有哪棵香树一定能结香,自然结香率约为10%左右。其成因,多为树的根干部位由于虫蛀、外伤等使真菌侵入寄生,而引起树体内的一系列变化,使树胶、树脂、挥发油等成分聚积而形成“香结”。时间久,品质更佳。若香树死去、倒伏,有的仍然能够结香,其品质往往更高。天然香树一般要到10多年以上才有发达的树脂腺并形成“香结”,而“香结”还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成熟”。有的沉香往往有数百岁以上的寿命。
由于成因复杂,所以沉香的个体差异很大,对沉香品质的鉴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从许多方面作出考察,如香气品质、树脂与油脂的含量、是否“成熟”等等。
古人常以能否沉水作为鉴别沉香的一种方法。入水能沉者,称“水沉”、“沉香”;次之,大半沉水者,称“栈香”;再次,稍稍入水而浮于水面者,为“黄熟香”。能泛出黄色、褐色、深绿色或黑色的沉香,以及点燃时能有沉油沸腾的沉香,其树脂与油脂的含量也较高。另一个较为重要的标准是“成熟”程度。例如,香树根干倒伏于泥土或水泽中,经年累月之后自然形成的“熟香”优于那些人为砍伐采取的“生香”。
在传统香中,沉香有“调和诸香”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味最重要的香药。如在中药里,甘草能“调和诸药,使之不争”,常被喻为朝廷中协调朝政的“国老”一样。沉香在传统香中有调和众药,使之药性相和之功,故被誉为“香中国老”。
沉香也是一味名贵药材,有降气除燥、暖肾养脾、顺气制逆、纳气助阳等功效。还是上等的雕刻材料,古朴浑厚,别具风韵。
沉香中有一个特殊的品类,称“奇楠香”、“棋楠香”等。奇楠较软,富有韧性和粘性,“削之如泥,咀之如腊”,其碎屑甚至能捻搓成球,入水半沉半浮,质地不如沉香密实脆硬。常温下,沉香味淡,而奇楠则有明显的香甜之气。同为沉香属,沉香性属阳而奇楠属阴,薰烧时,沉香香气稳定,奇楠则多有“变幻”之感。
我国出产沉香的树种白木香,曾广泛分布于海南、两广等地,但现已数量稀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越南、柬埔寨等国均产沉香,资源也近枯竭。近年沉香已开始人工种植栽培,并取得一定效果。
海南黎母山沉香品质最优,蔡绦《铁围山丛谈》云:“占城国(越南)则不若真腊国(柬埔寨),真腊国不若海南诸黎峒。海南诸黎峒又皆不若万安、吉阳两军之间黎母山,至是为冠绝天下之香,无能及之矣。”
二、檀香
檀香取自檀香科檀香属(Santalum)树种,主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太平洋岛屿等地。
以木质芯材为主,越靠近树芯或树根的材质越好,含油量也越高。
檀香树是生长最缓慢的树种之一,通常要数十年才能成材,也是一种“娇贵”的半寄生植物。虽然其树根也能从土壤中吸取少量营养,但主要是靠根状吸盘吸附在寄生植物的树根上获取营养,没有了寄生植物,檀香树也无法成活。
檀香在东西方都广受欢迎,是制香的重要香药。也是一味重要的药材,有理气和胃、改善睡眠、安和心智等功效,历来为医家所重视。檀香精油可消炎去肿、润肤护肤、防止蚊虫等。
檀香木还是一种高档的雕刻材料,可制成雕像、念珠、扇骨、箱匣等物。
三、龙涎香
龙涎香取自抹香鲸属(Phyester)动物抹香鲸消化道内的分泌物。因数量稀少,功效独特,常被誉为“灰色的金子”。龙涎香在阿拉伯语中的发音近似“ambar”,中国古代音译为“阿末”香,后来也将产阿末香的鲸鱼称为“抹香鲸”。
抹香鲸体型巨大,潜水可达千米以下,喜欢吞食巨乌贼、章鱼等,但这些动物体内有些坚硬、锐利的部分(角质喙等)难以完全消化,还会划伤鲸鱼的肠道。在这些残存物的刺激下,其消化道内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分泌物(龙涎香物质),可医治肠道的伤口并将那些尖锐之物“包裹”起来。这些分泌物常常与角质喙等残存物一起从鲸口吐出,或在鲸鱼的尸体腐烂后散到海中。刚刚排出的“龙涎香”为偏黑的粘稠物,有浓重的腥臭气。经阳光曝晒,空气的催化,海水的浸泡后,会渐渐变硬而成为蜡状的固体,杂质越来越少,颜色越来越浅,由最初的偏黑色变为灰褐色、灰色,最后近于白色。腥臭味消失,并出现香气。一般说来,其形成往往需要几十年以至上百年的时间,在海上漂浮的时间越长,颜色越浅,品质也越好,故白色的龙涎香最贵重。
龙涎香并无明确的芳香,而是一种含蓄的、难以指明的气息。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合入其它香药,使整体香气得到增益并使香气更为持久。龙涎香的烟气有很强的聚合性,古人谓之“翠烟浮空,结而不散”。所以,高档香水也用龙涎香作定香剂。
四、龙脑香
龙脑香取自龙脑香属(Dipterocarpus)树种的树脂。龙脑树的树脂干燥后可形成近于白色的结晶体,古称“龙脑”以示其珍贵,也称片脑、冰片、婆律、瑞脑等。液态的龙脑树脂,古称“婆律膏”、“油脑”。
天然龙脑晶体小者为细碎的颗粒,大者多为薄片状,以片大整齐、香气浓郁、无杂质者为佳。状如梅花片而“色如冰雪”的龙脑为上品,古代也称“梅花脑”;品级差些的颗粒,状如米粒者常称“米脑”;晶体颗粒与木屑混在一起的,常称“苍脑”。
天然龙脑质地纯净,薰燃时香气浓郁且烟气小,在东西方都被视为珍品,古代还常用作“国礼”。中医把龙脑归于“芳香开窍”药,认为它“芳香走窜”,内服可开窍醒神,适用神昏、痉厥诸证,外用可清热止痛,治疗疮疡、肿痛、口疮等疾,《本草纲目》记载,用纸卷捻起龙脑,烧烟熏鼻,还可治愈很多头痛病。
龙脑香也常用于美食。夹有龙脑的槟榔是南洋贵族们的上等食品,中国的宫廷御宴有燕窝配龙脑的“会燕”,宋代著名的贡茶“龙凤茶团”也使用了麝香和龙脑。
五、麝香
麝香为雄性麝属动物麝香腺的分泌物。麝属动物有原麝、马麝、林麝、黑麝、喜马拉雅麝5种,常称麝鹿。喜欢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和高原上,一般单独活动,嗅觉、视觉、听觉都很灵敏,胆怯、机警、行动轻捷,善于奔越悬崖峭壁,是一种很“灵”的动物。麝香囊位于雄麝肚脐后方,香腺分泌的初香液在香囊中经过数月的贮存和熟化,即形成粉状或颗粒状的“麝香仁”,质优者常呈颗粒状或不规则的圆形,光亮油润。将香囊取下,阴干,即为“毛壳麝香”。
中国使用麝香的历史悠久,也是麝香的原产地和主产地。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里已经有了“麝”字,《山海经》也有关于麝鹿的记载。麝香是名贵药材,药效神奇,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脉搏、血压等均有显著影响,可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等。西药也常用麝香作强心剂、兴奋剂等急救药。
麝香的气息浓郁且经久不散,但并无“芳香”之感。若以微量麝香与其它香药搭配使用,则能使香气更为稳定持久,并能产生一种特殊的灵动感和“动情感”。
六、丁香
丁香,是取自桃金娘科蒲桃属(Syzygium)植物,丁子香树的花蕾。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现在主产于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等地。
丁香树原产于南洋热带岛屿,也称“洋丁香”,树多高达10米以上,花蕾有黄、紫、粉红各色,未开的花蕾晒干后即呈红棕色。除了花蕾和果实,其干、枝、叶也可提炼丁香精油。
古代把丁香含在口中以“香口”,又有“芬芳口辞”之说。并借公鸡善鸣之意,称之为“鸡舌香”(另一说法是其状如鸡舌)。又因丁香圆头细身,状如钉子,也称“丁子香”。
“香口”是丁香的一大特有功效,汉朝尚书郎向皇帝奏事时要口含鸡舌香,后世便以“含香”指在朝为官或为人效力。
丁香也是重要药材,能杀菌、镇痛、暖脾胃、温中降逆、补肾助阳,更是治口臭的良药。现在仍用于制作牙膏、漱口水、肥皂等物,以其杀菌功能治疗龋齿、溃疡、口臭等口腔病。饮酒前服用丁香,还可增加酒量,不易醉酒。
七、乳香
乳香是取自橄榄科乳香属(Boswellia)树种的油胶树脂。
采香时,在树干上割出伤口,伤口处便会渗出乳液状的白色树汁,几周后便凝固成半透明的乳头状、泪滴状或不规则的团块。质地坚脆,遇热则软,与水共研能成乳液,若在口中咀嚼,则碎成小块,软如粘胶。
阿拉伯语中的乳香是“乳汁”的意思。中国古代早期称之为“熏陆”香,后来称“乳香”是意译。
乳香与没药堪称是西方使用历史最悠久、最重要的两种香药,广用于宗教、养生、医疗、美容等方面。乳香也是西方最重要的一种薰烧类香药,气息典雅而烟气明显,很适于营造神圣的气氛,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罗马神庙的各种宗教活动中常要薰烧大量乳香。
《圣经》所提及最多的香药就是乳香与没药,书中的许多“雅歌”以各种方式赞美了这两种香药。《圣经·出埃及记》中用于薰烧的“圣香”,即是用乳香、香螺、白松香和苏合香制成。
乳香很早就已传入中国,也是传统香最重要的香药之一。除了用于制香,乳香也是常用的中药材,可行气活血、消肿生肌,用于治疗多种病症。
在历史上,阿曼的佐法尔地区曾是中国乳香的重要供应地,也是“海上丝路”的重要港口。今天的阿曼依然盛行薰烧乳香,商场、酒店、咖啡馆,处处都能见到飘散的香烟。也使用乳香制作的香水。
八、苏合香
苏合香取自金缕梅科枫香树属(Liquidambar)树种的香树脂。其成品为半透明状的浓稠膏油,呈黄白色,或更深的棕黄、深棕色。密度较大,入水即沉,质地粘稠,“挑”起则连绵不断,也称苏合油。用渗有树脂的树皮等作成固态的称为苏合香。
苏合香是重要的芳香开窍类药材,能开郁化痰,行气活血。今绝大多数治心绞痛的急救中药都含有苏合香成分。《本草纲目》言:“苏合香气窜,能通诸窍脏俯,故其功能辟一切不正之气。”著名的中成药“苏合香丸”就是用苏合香、檀香、安息香、沉香等制成。
苏合香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树脂类香药之一,最早出现在汉代香方中,魏晋南北朝的上层社会也倍对之倍加珍视,如梁武帝《河中之水歌》中有:“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九、安息香
安息香取自安息香科安息香属(Styrax)树种的香树脂。多为扁球形颗粒,或压结成团块,大小不等,呈橙黄色至深棕色,断面呈乳白色。质地坚脆,遇热则变软。
安息香最早是从西域安息国(今伊朗一带)传入,安息是音译,后世则借其祛除病邪的功能而为名。如《本草纲目》载:“此香辟恶,安息诸邪,故名”。古代也将安息香树称为“辟邪树”。
安息香在西晋时已进入中国并成为制香的一种重要香药。但它本身不宜单烧,适合搭配其它香药,“能发众香”,使整体香气更为醇厚、持久。安息香也是一味常用药材,有开窍、清神、行气、袪痰等功效,可用于治疗中风、昏迷、心腹疼痛、腰痛等症。
安息香现在主产于老挝,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等地。
十、降真香
降真香取自豆科黄檀属(Dalbergia)植物根干部的芯材。如小花黄檀(D.parviflora)、印度黄檀(D.sisso),也称降香,鸡骨香。其质优者颜色呈紫红,又名紫藤香。纹理致密,香气浓郁,还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在酒中浸泡数十年也不会腐烂。
降真香是传统香的一种重要香药,道教尤为推崇,认为其香可上达天庭,常在斋醮仪式中用来“降神”,故得降真之名。《海药本草》记载:降真香,“拌和诸香,烧烟直上,感引鹤降。醮星辰,烧此香为第一,度箓功力极验”。降真香还可止血、定痛、消肿、生肌,治疗折伤刀伤。
十一、郁金香
“郁金”一词在古代的用法不统一,约东汉之后,数种芳香植物都曾被称为郁金,如:郁金(C.aromatica)、姜黄(C.longa)、莪术(C.phaeocaulis)等等。这些植物也常称“郁金香草”。“郁金草”,形似美人蕉,高约一米,块根赤黄芳香,常在冬季或早春挖取,分布于浙江、四川、广西、云南、陕西等许多地区。郁金也是常用中药材,有理气、活血、和胃等功效。
另一类“郁金”是指不产于中国的“进口”植物,使用植物的花。例如,鸢尾科番红花属(Crocus)植物番红花(藏红花、西红花),其实际产地为欧洲的西班牙等国,常由印度运入西藏,再转运至内地,故得藏红花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