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现的瓷窑遗址计有龙丫窑、六十头窑、马臀窑、碗窑墩和大松园一号、二号窑六处,分布在南山北麓连绵1500余米的范围内。青瓷碎片和窑具的堆积十分丰富。在瓷窑旁边均发现了汉代釉陶和几何印纹硬陶堆积,而且青瓷盘口壶、泡菜坛、双系罐等造型和装饰也与汉代釉陶的同类型器物相似,瓷窑所用的大型瓷具为筒形、钵形等支坯件的支具,也是承袭汉窑的。
均山窑青瓷品种常见的有钵、碗、盏、洗、壶、罐和泡菜坛。碗,广口浅腹,上腹近直,腹向内聚收;洗,直口宽平唇,平底;罐,多数是双系弦纹罐,也有直口宽平唇、肩安双复系、上腹圆鼓、下腹向内斜收的罐;壶,大盘口、短颈。器物的造型具有矮胖丰满的特点。瓷器的装饰因烧造年代的不同分别为弦纹、水波纹、斜方格网纹、联珠纹和铺首,耳面常常印人字纹。均山窑的造型和装饰具有与越窑相同的风格,所以陶瓷界有将均山窑列入越窑青瓷系统内。
瓯窑在今浙江省温州一带的瓯江两岸,因瓯江而得名,是浙江境内仅次于越窑的制瓷业集中地。瓯窑始烧于汉代,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到元代。
主要烧青瓷,产品有壶、碗、盘、洗、钵、笔筒、盒等。瓷胎呈色较白,白中略带灰白。三国西晋时胎质较粗,坯体没有完全烧结,到了东晋,胎质细腻,工艺有很大提高。唐至宋瓷胎呈灰白或淡灰白。三国两晋时釉色淡青,透明度较高,亦有少量青黄色和青绿色。南朝时釉色普遍泛黄,开冰裂纹,胎釉结合不好,易剥落。产品品种和造型大多与越窑相同,但也有特色产品,例如,东晋时期的牛形灯、褐彩盖罐和五联罐等,而三足洗、狮形烛台、蛙形水盂及随葬的明器极少生产。装饰比较简单,常见的有弦纹、莲瓣纹和褐彩,其中褐彩颇有特色,普遍使用于东晋至南朝的瓷器上,特别是那种绘长条形的纹饰,起笔细,收笔粗,为其它瓷窑所不见。
婺州窑婺州窑在今浙江中部的金华地区。秦汉时属会稽郡,孙吴宝鼎元年分置会稽郡置东阳郡,郡治设在金华山之阳,激水之东,故名东阳。隋平陈,结束南北分裂,将会稽、东阳改置吴州,开皇九年又分吴州置婺州。炀帝初改婺州为东阳郡,直至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东阳郡为婺州,隶越州。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金华地区各县三国至隋代的墓葬中出土了大批青瓷器,同时在武义县发现西晋瓷窑遗址。墓葬和瓷窑遗址中所出的瓷器,既与越窑不同,又和瓯窑有别,而与唐宋时期的婺州窑瓷器,在胎釉质地、成型和装饰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应该是婺州窑早期的产品。
三国时期的婺州窑青瓷,胎普遍呈浅灰色,断面比较粗糙,瓷土处理不细,而且没全烧结,玻化程度较差。釉层厚薄不匀,常常凝结成芝麻点状,一般呈淡青色,也有呈青灰或青中泛黄的,裂纹密布,在胎釉结合不紧密和釉面开裂处,往往有奶黄色的晶体析出,这是婺州窑青瓷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这一地区的土层为粉砂岩地带,瓷土散,而且矿层很小很薄,不易开采,因此在西晋晚期,婺州窑的手工业者就创造性地用当地遍地皆是、开采和粉碎都比较容易、并具有很好可塑性的红色粘土做坯料。但粘土中氧化铁和氧化钛的含量都较高,烧成后胎呈深紫色,影响青釉的呈色,所以就在胎的外表上一层质地细腻的白色化妆土,以掩胎色。由于胎外有化妆土衬托,所以釉层滋润柔和,釉色在青灰或青黄中泛出点褐色,但釉面开裂和析晶的情况较用瓷土做胎的瓷器更为严重。南朝时,婺州窑瓷器釉层遍呈青黄色,胎釉结合较差,容易剥落。
婺州窑所出瓷器种类比越窑瓷少。三国、西晋时以生产盘口壶、罐、盆、碗、碟、簋、笔筒、水盂、唾壶和虎子等日用器皿为主,此外还烧猪圈、鸡笼、鐎斗、谷仓、水井等明器。东晋以后则主要生产罐、壶、碗、碟、水孟和鸡头壶等,明器已经不见。南朝时碗、盏的数量增多,同时出现了盏托。
婺州窑自三国创烧以来,制瓷工艺不断改进提高,产品销售到江苏、福建等地。到唐宋时期婺州窑瓷场广布东阳、金华、兰溪、武义、永康、江山等县,成为我国青瓷较有名的产地之一。
德清窑德清窑在今浙江省德清县,故名。窑址在德清县境内已发现几十处之多,是黑瓷与青瓷兼烧,以青瓷为主而以黑瓷闻名的古窑场。是浙江地区最早黑瓷产地之一。烧造历史较长,上溯商周,历经汉、六朝,直至唐宋才停烧,影响很大。
该窑所烧黑瓷和青瓷,造型大体相同。产品有碗、碟、盘、耳杯、盘口壶、鸡头壶、唾壶、虎子、香炉、罐、盒、灯和盏托等,造型风格与婺州窑、越窑相似。特色产品有直筒形小盖罐、扁圆形盖盒和茶盏、浅盘形盏托配套的新型茶具等。为其它同期瓷窑少见。造型风格与越窑相似。
胎土的特点是:黑瓷胎中铁、钛含量较高,普遍呈砖红、紫色或浅褐色。青瓷胎一般呈深浅不一的灰色或紫红色。胎体外普遍施有化装土。
釉质方面,黑瓷釉色精者色黑如漆、釉层较厚、釉面滋润;粗者釉色呈黑褐或黄褐色。青瓷釉色有青绿、青黄、和豆青色,釉色较深,有较好的光泽。
装饰方面比较简单,黑瓷仅在器物口沿或肩腹部划几道弦纹,青瓷一般只饰几点褐彩。
北方地区
北方的青瓷东汉灭亡之后,中国就进入长期分裂割据的时代。因此,南方与北方在青瓷的发展方面很不平衡,北方青瓷的发展要晚于南方青瓷,在质量上大大不如南方青瓷,因此有“南方青瓷”与“北方青瓷”的区别,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烧瓷状况的主要特征。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青瓷种类比南方少得多,有碗杯、盘、高足盘、长颈瓶、玉壶春瓶、四耳罐、双耳罐、钵、莲花尊等。这些器物在造型上很有特点,与南方青瓷有着明显的不同。南方造型讲究,线条细腻流畅,北方粗犷豪放,胎体厚重,结构简练。有的大盘口径达40厘米。碗类器物腹体较深,底部收得很小,下带一圆饼形足。四耳罐一类作品比较粗短,分上下两部分制作,粘对起来成形,腹中部粘对一周凸起的粗棱,竖耳或横耳结实耐用,有的肩部、中腹或下腹部刻出突起的莲瓣,有的模仿当时的青铜器造型,质朴端庄。
胎体一般是灰胎或浅灰胎,坚硬厚重,有黑点和气孔。原料中铝含量很高,一般在26%以上,最高达33%;三氧化二铁含量比较低,一般在1%左右;氧化钛的含量较高,大都在1%以上。要求烧成温度较高,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青瓷烧到1200℃时还没有烧成熟,南方青瓷有的不到1200℃就成熟了。
北朝青瓷施玻璃质釉,比南方青瓷釉厚,光泽更强,呈灰绿色或黄绿色。多数只在肩部或中腹以上施釉,成蜡泪状的流釉现象比较普遍。用线刻莲瓣、联珠、禽鸟、兽头、神仙人物作装饰,如河北景县封子绘和祖氏墓中出土的仰覆莲花尊,颈的上端堆贴6个姿态不同的飞天,中部为宝相花图,下端是四个兽头和两组蟠龙,肩部六个直系,腹部凸塑成上覆下仰的莲花,上段3层,每层依次递长,第3层莲瓣最长,瓣尖向外微卷,每瓣还加饰一片下垂的菩提叶,下段仰莲两层,丰满肥壮。器腹以下收缩为向外微撇的高足,堆塑加刻划作出两层覆莲。器上有盖,与器身协调,也作出莲花装饰,与南方青瓷莲花尊相比,更显得宏伟气魄,并有金银捶揲的效果。经化学测试分析,北朝青瓷原料与南方根本不同,属北方瓷土。青瓷工艺虽不如南方成熟,但独具风格,为隋唐时期北方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山东淄博寨里窑位于淄川区寨里镇寨里村和大张村之间的高地上,是全国唯一已知的北方青瓷产地。窑址长宽均为480米左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1957年文物普查中发现,窑址表面是农田耕土,耕土层之下是40至100厘米厚的瓷片堆积层。1973年又进一步发现窑炉遗址,还有暴露在断崖处的大量瓷片。出土器类简单,多数是生活用具,主要有碗、罐、高足盘等,均为不纯正的青釉,造型厚重,制作工艺原始,窑具多用三角支钉,具有早期烧制工艺特点。碗的造型深腹、直口,与南方青瓷略同,外腹下部无釉,有些碗壁上饰有莲瓣划纹,粗壮质朴。罐为四系,曲腹平底灰胎,外腹下部无釉。高足盘呈豆形,下部无釉。寨里窑青瓷一般胎骨较薄,带灰白色,火候高,没有黑斑现象。釉面厚薄不一,釉色深浅不一,还原气氛控制比较差。窑址中还发现许多深浅不同的黄色铅釉陶片,为我国北朝铅釉陶器产地的认定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佐证。从造型、釉色和烧制工艺来看,寨里窑址年代上限可达北朝(公元420~589年),下限延续到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也有一些造型优美、装饰美观、釉色比较好的瓷器,代表了山东地区北朝晚期制瓷工艺的高水平。1982年,在寨里窑南面不到10公里的和庄发现一座北朝晚期石墓室,出土一件青瓷莲花尊,形体高大,釉色青中泛黄,造型新颖别致。口径13.1厘米,高59厘米,长颈,椭圆腹高圈足,喇叭口,颈饰八周弦纹,肩部四系之间饰四组模印宝相花纹,腹上部、下部和圈足外壁各堆塑一周仰腹莲瓣,腹部中间堆塑两周花草图案。这件青瓷莲花尊融实用器物与雕塑艺术为一体,华缛精美,堂皇庄重,是南北朝时期的艺术珍品。距寨里窑30余公里的临淄区大武北朝晚期崔氏墓出土的青瓷器,在造型、胎质和釉色上与寨里窑出土标本类同,可以断定崔氏墓中瓷器出自寨里窑。崔氏墓地中的几块墓志,明确记载为东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北齐天统元年(公元565年)、北齐武平四年(公元573年)。这更加使我们确信,寨里窑的制瓷手工业,早在东魏、北齐时期已经颇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