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育创新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8921700000009

第9章 基于行业需求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建设(2)

实验教学方法上,推行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全程参与式的实验教学法。从查阅资料、实验准备到实验讲解、实验操作、结果分析等整个实验活动都由学生来完成,整个实验活动的实施主体是学生,教师仅仅是出题者、组织者、指导者和裁判员,充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督促学生认真预习理解每一个实验内容、设计思路和实验关键,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通过对实验结果与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讨论,加深对实验原理与实验理论的理解及实验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项目化训练、产学研结合方式实施素质拓展教学,拓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专业能力、团队协作、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二)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能力的考核,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自主地选择评价内容中知识与能力的不同比重,以及口试、答辩、课题研究与论文、作品制作、情景测验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充分利用网上教学平台,建立网上测试题库,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自主学习。建立利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习和能力素质发展的推动力。

有关“合作讨论式学习”形式的课程,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以讨论活动为载体,综合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履行小组职责情况、团队合作情况、课堂表现和知识理解情况、行文与表达的情况等(占总分的30%~50%),检验逻辑推理与验证能力,资料整理与表达能力,讨论主持与协调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加强对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实验课程考核主要包括理论、技能和实验状态三方面。实验理论和实验技能成绩主要根据课程性质、课程要求等采取笔试、口试和实验操作考试等方法进行综合评定,占总分的30%左右;实验工作状态主要根据学生的实验预习、实验设计、实验讨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进行综合评定,占总分的70%左右,强化对实验技能与实验过程的考核,引导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对于设计性实验,在评分过程中对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体现的创新性,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设立创新学习奖励分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创新意识。

(三)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技能的发展

着力创造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条件,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树立“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意识,全面开放实验室,每学期开学初,公布本学期所开的实验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计划及对实验预习与准备的情况,网上预约实验时间,实验中心确认后,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自主性实验强化“六鼓励”与“三允许”:鼓励学生自行选题,自行拟就实验方案,自行预备实验,自主实验,自主完成实验分析报告,自学自教;允许学生分次完成同一个实验项目,允许学生对于同一个实验项目采取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允许学生用同一个实验方法解决不同的实验问题。

建立健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设计规范与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近三年来,生物技术实验室年开放实验人时数达4万多。

(四)构建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平台,加强学校与社会和企业的联系

生物技术是一个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是训练学生独立工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实际生产过程,缩短课堂知识与生产实际的距离,使学生顺利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重视社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学院已与31家生物技术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适合学生实习、培训、开发互动的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紧密型实习基地,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作为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业,不仅需要学术水平高的教师,还需要有一批既有学术水平又有实际经验的师资队伍。学院聘请6位校外实习基地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指导学生实习、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等。

学生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项目进行毕业实习与撰写毕业论文。学院每年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让学生参与生产和科研工作,实行双导师制,由学院专业教师与实习单位专业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让学生参与教师与企业合作进行的科研和产品开发活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学院每年派教师下企业,合作进行科研和产品开发,并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近几年来,生物技术专业师生已与企业合作开发了10多个产品,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产生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如:与宁波市高桥镇合作,研究了蔺草的成花和逆转机理、抗席草螟转基因蔺草,培育“宁蔺一号”蔺草新品种;与宁波市紫云堂食品有限公司完成了紫菜多糖提取技术及紫菜调味料理新产品研究开发,合作开发紫菜多糖胶囊、复合营养方便紫菜汤料、紫菜沙司产品,等等。

四、课程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促进了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近三年来,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有200多人次,完成校级创业创新基金项目或校科研基金项目10多项,获浙江省科技厅“新苗计划”资助项目6项,获浙江省“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项和二等奖1项,学生在校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7篇。学生积极参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200多人获国家食品检验工等证书。

考研学生在复试中,较强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受到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老师的肯定。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实习期间,以良好的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实验室老师的一致好评,其中方永启同学毕业后留在了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目前他已成为该研究所的技术骨干。

基于行业需求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四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都高于90%(2005届100%,2006届93.6%,2007届90.2%,2008届94.7%),其中有10位学生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有多位学生自己创业开办公司。

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生物科学与技术的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和行政部门,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教学、生产管理等工作,他们较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赢得了实习单位及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上手快”、“肯吃苦”、“爱钻研”、“善创新”、“组织协调能力强”、“协作精神好”。

据2008年9月调查,前四届毕业生从事的岗位与所学生物技术专业相关的占59.1%,能胜任或基本胜任本职岗位的占97.72%,说明万里学子综合素质较强,适应性广,在许多岗位能独当一面,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初见成效。

(二)推动了生物技术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是实施培养方案的基础环节,它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的质量。几年来,我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免疫学、细胞工程等7门主干课程进行校级重点课程建设,并全部通过了学校的验收,其中4门验收为优秀。生物化学网络课程获第七届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软件评比一等奖。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生物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等3门课程列入省级精品课程;微生物学课程列入校级精品课程;动物科学等4门课程列入校级网络课程。

结合本校、本专业实际,编写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材,已出版浙江省“十五”规划等教材2种,自编实验教材5种。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应用能力培养的措施与实践”等相关教改项目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获宁波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通过鉴定1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通过浙江省教育厅检查1项(结果为本科三组排名第一)。发表“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等相关教改论文17篇。

以基于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为主要特色的生物技术专业于2007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生物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团队于2007年被列为浙江省教学创新团队,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

五、结束语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综合性整体建设,课程建设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浙江万里学院几年来以培养“理、工、商、贸”复合的高素质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了一体性的建设,构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推行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式相结合的理论教学方法,学生自我训练式与开放式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项目化训练与产学研相结合的素质拓展项目教学方法;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方法,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素质能力的考核,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课程建设改革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浙江万里学院成功的教学改革经验可为同类院校借鉴。

【参考文献】

[1]夏晓烨,段相林.课程建设的内涵、目标及相互关联.中国大学教学,2007(9):59-60.

[2]周秋莲.转变教育思想,培养创新型人才.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6(2):66-68.

[3]陈小虎,刘化君,曲华昌,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中国大学教学,2004(5):58-60.

[4]陆兵,宫衡,陈国豪,等.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化工高等教育,2003(4):78-82.

[5]韩雅莉.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内定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高等理科教育,2003(S2):25-28.

[6]韩新才.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广东化工,2008(1):118-120.

[7]闫中良.关于“生物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科技信息,2008(15):535.

[8]钱国英.以能力发展为核心,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浙江万里学院合作性学习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6):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