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实务类课程因其与工作直接相关而更受欢迎
在对广告系已开设课程的调查中,调查结果与预期相差不大,学生普遍选择一些实务性的设计课程、策划课程、公关课程等作为对自己实际工作帮助较大的课程。具体比例如下(每个调查对象限选3门课程):广告策划与文案实务34.8%,电脑图文设计34.8%,公关礼仪与人际关系30.4%,市场营销26.1%,市场调查与分析21.7%,广告心理学21.7%,广告摄影21.7%,平面广告设计21.7%,媒介经营与管理17.4%,三大构成17.4%,CI设计13.0%,广告案例分析8.7%,网页制作与设计8.7%,广告媒体与广告客户4.3%,包装与设计4.3%,中外广告史4.3%,非线性编辑0%,广告法规与职业道德0%,专业英语0%。
通过这组数据我们看到,中外广告史、广告法规与职业道德、专业英语这些广告系学生的必修课程支持率竟然为0%,这恰好与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这类课程敷衍了事的态度相呼应。其实,这些课程对于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积淀专业底蕴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见学生对于专业的理解还有所局限,对广告行业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体悟不深。
企业发展的局限性决定了对广告人才需求的片面性,最终导致了社会包括学校对广告人才培养方向的片面性。
3.模块设置基本合理,与社会广告人才需求相吻合
广告系目前有三个专业模块: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多媒体广告。在设置这三个专业模块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地考虑到企业对广告人才的需求情况,随着企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更新。调查结果表明,这种设置与社会所需广告人才的状况基本一致,特别是多媒体广告模块,在网络时代的大趋势下,动画、Flash、多媒体广告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非常迫切,这一模块的设置为学生拓展了就业方向,紧跟时代潮流,符合广告行业的发展趋势。
四、结论与建议
(一)教学与实践脱节问题仍是社会、学校、学生三方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教学与实践相脱节,这是长期以来困扰教育界的老生常谈,不仅广告学专业面临这一尴尬局面,其他各学科也都为之头疼,但是一直都没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行业变化快,教学计划的调整没有办法跟上行业变化的脚步,尤其是广告学这种应用性非常强、发展又非常迅速的学科。市场一天一个变化,而教学计划最多只能一年一个变化,同时教学计划的频繁调整对于教学的稳定性是很不利的,会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这一矛盾不解决,教学与实践的脱节问题就无法根治。其二,教学队伍偏重科研与学术,与实践接触不多甚至完全没有接触。大部分教师都从一个校门到另一个校门,硕士、博士毕业后直接加入教师队伍,没有行业工作经验,从事教学工作后又潜心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行业实践活动。虽然对理论知识掌握扎实,对学术问题研究深入,但都是纸上谈兵,可以“传道”,却缺乏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其三,目前中国广告行业发展还不很成熟,特别是我系学生毕业后基本以浙江广告行业作为就业选择,浙江省虽然是经济发达的大省,广告行业的发展却比较一般,成熟的、知名度较高的4A公司屈指可数,多半是以设计为主的或者以买卖媒体广告时间、空间为主的单一型广告公司;企业对广告的需求也局限在简单的广告设计、制作与投放。
其四,三本学生历来动手能力强于科研能力,缺乏继续深造的意愿使他们形成了一种“理论无用”的观点,对专业的理解仅停留在广告技能培训的层面,从而引发“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不良后果。
针对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一些可行性建议:
1.理论课程设置应强化主干、突出特色、增加选修
广告学专业作为文传学院的二级学科,专业课程从大二才开始引入,这对于学生专业基础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建议将创意学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延伸入一年级,夯实专业基础。“创意”是广告专业的核心价值所在,应该强化其在整个专业中的作用和意义,围绕广告学核心价值推动其他课程发展,使“创意”成为贯穿各个教学层次、教学模块的课程,形成广告学的整体优势。
此外,目前有部分院校为了增强实践课程的学分、学时,盲目地削减基础理论课程。
这一做法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长久下去势必会大大降低学生的专业素养,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主干课程如广告学、广告史、广告法规、广告心理学等是广告的学科基础,如果没有这些理论知识的铺垫和积累,就会出现在工作中“开头不错但后劲不足”的现象,这些知识不会直接体现在工作环节,但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真正实力。至于改进学生学习支持度的问题则应通过学生专业素质和教师教学质量两个方面的提升来加以解决。总之,合理的课程设置应该是在保留主干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增开选修课来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选修课的设置可以以开放性为原则,根据实际需求随时予以调整。广告人才本来就应该具备市场营销、心理学、美学、公关、文学、外语、中西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这些领域的知识补充都可以通过选修课来实现,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未来趋向进行自主选择,从而有效地降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程度。
2.实验教学课程设置应强化综合、配套,实现多形式支持教学
专业技能是广告学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而提高专业技能的良好手段之一就是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在广告学专业课程中,有相当部分课程如广告摄影、影视广告制作、多媒体广告制作、电脑图文设计、网页制作等都需要在实验室完成。目前,即使就日常教学的角度看,广告系的实验室支持度基本处于饥饿状态,除了部分能够共享的教学内容外,基本不具备支持开展专业意义上的实验科目的实验条件。完善的、能够满足专业教学、科研乃至创业实训的实验室建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实验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兼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三个原则。目前在这方面已经有多所高校进行了积极的、有效的探索。例如,2005年以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系为主的全国26所高校出版了14种系列实验教材,涵盖了平面、动画、摄影、摄像、影视等众多与广告学专业相关的方面,对于我们设置实验课程是一个有益的参考。实验室建设应该坚持实验室内与实验室外、校园与市场相结合的原则,形成适应广告学不同模块实验科目需求的实验室,在满足教学需求的同时,也能满足创业、创新和经营的需求。建议在强化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引入全新的工作室体制,以使实验室不仅成为满足教学需求的平台,也成为满足专业科研和创业实训需求的平台,以使广告系师生都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得到有效提高。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广告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广告大赛的作用已经很好地彰显出来,通过广告大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也增加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机会,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也为就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资本。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和广告协会学院奖是省教育厅承认的全国性竞赛奖项,是省教育厅进行教学评估考核时的重要依据,学校应该大力支持,例如设置稳定、独立的专项竞赛经费,将竞赛纳入学校级别的领导和管理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