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声平、黄峥、黄朝钦、余显仲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向纵深迈进和新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大众媒介经营管理的自主权也逐渐加大,这一领域的实际工作及与之相应的人才需求标准也在变化。为了解新形势下省内新闻单位经营现状和用人需求的变化,全面、准确地对我校新闻学专业历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进行跟踪调研,了解历届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以及各用人单位对该学科毕业生的评价和意见,2007年,浙江万里学院新闻学专业组织师生开展毕业生信息调查活动;2008年8月9日至8月16日,项目组继续在2007年调查的基础上,组织教师以及2005级、2006级部分学生分赴杭州、温州和宁波的多家单位调研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调研背景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势下,我国高校的新闻教育急剧膨胀。1994年,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到了2006年,全国已有460多所各类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点661个,在校生达到13万余人,每年的毕业生由20世纪80年代的数百人增加到现在的3万余人。新闻学类专业点“超常规”发展造成毕业生供大于求。2006年,据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何梓华介绍,在近3-5年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继续贯彻“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这意味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新闻媒体将维持现有规模,数量上不会有大的增长,因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将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
我校新闻学专业自2001年创办以来,目前已有四届毕业生,共380余人走上工作岗位,主要分布在全省各地。而就业形势的严峻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高校新闻教育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媒体需要的是新闻经营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而高校新闻学专业却减去了经营管理类课程,培养的是编辑人才,而非营销管理人才。这样的供需矛盾使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相对过剩”的局面。我校新闻学专业如何结合生源特点,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地方新闻院校自身的优势,实现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使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立足社会,服务社会,这就需要我们充分了解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及社会认可度,切实掌握社会用人单位对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对我们的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作进一步的完善。
二、调研目的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探索,我校新闻学专业现已形成由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素质拓展体系三大部分构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从“零距离”到“3+1”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教育界及用人单位的肯定。此次开展毕业生跟踪调研,主要是为了自摸家底,检验我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情况。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了解他们当前的职业发展状况,了解他们对新闻学专业教学情况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了解他们对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的评价和要求,了解我校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通过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了解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效果及其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同时,通过这一途径反思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使人才培养体系更趋完善,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调研设计
(一)调研方法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问卷分面谈、信件寄送和网上发放三种形式,访谈采用面访与电话访问相结合的方式;样本采集按照分群抽样与随机抽样结合的方法完成。
(二)调研对象
1.传播系新闻学专业2000-2003届共四届毕业生。此次调研对毕业生共发放了80份问卷,访谈15人次,回收有效问卷64份。
2.浙江省内(以杭州、温州、绍兴、宁波四地为主)相关的用人单位(以新闻媒体为主)40家。对单位共发放了4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5份。
(三)调研内容
1.面向毕业生调查的内容
(1)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包括专业背景(专业方向)、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政治面貌等。以便了解我们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知识、能力的提升情况,以及目前所具备的、与工作相关的能力或职业素养水平。
(2)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包括所在单位名称、单位性质、专业对口程度、适应新工作的时间、更换工作的频率、目前的薪酬水平等。据此可了解毕业生的大致去向,以及毕业后3~5年内的职业发展方向。
(3)毕业生对自身及学校教学与实践内容的主观评价。包括学校课程设置对职业技能的支撑程度、“3+1”实践教学模式与求职就业的关系、所学专业知识与目前工作的关联度、从工作角度评价专业课程设置的优点与薄弱环节等。据此可大致了解毕业生对专业学习的认可程度及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度,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2.面向用人单位的调查内容
(1)单位的基本情况。如单位所在地、单位性质、行业特征等。
(2)单位对我院毕业生任用情况及评价。包括已聘用我院毕业生的数量,对毕业生工作能力、专业素养、工作态度、个人品质的评价,继续聘用我院毕业生的意愿等。
四、调研结果及简要分析
(一)毕业生基本素质与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政治素养较高,走上工作岗位后大多有较积极的政治态度。在接受调查的64名毕业生中(其中2000级4人,2001级19人,2002级15人,2003级26人),党团员的比例达到96.9%(其中党员占54.7%,团员占42.2%)。
另外,在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上,受访毕业生的状况也较令人满意。比如,已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有近七成(68.8%,其中六级通过率为8.7%,四级通过率为60.1%),通过计算机国家一、二、三级考试共计占37.5%,通过省一、二级的共计占56.3%。这些基本技能为他们能胜任专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毕业生工作性质与专业对口情况
毕业生工作去向及其专业对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专业教育的成败,也能反映出人才培养定位与人才市场需求的适应程度。
在64位受访的毕业生中,工作单位类型主要分布为民营企业(34.4%)、事业单位(32.8%)、政府机关(12.5%)、国有企业(12.5%)。这种分布一方面比较符合我省民营经济发达的实际,另一方面也是我院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上立足地方特色,面向数量众多、需求较旺的民营企业培养企业报记者编辑和企业宣传人员的结果。
在问及目前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时,受访的64名毕业生中,认为完全对口的达34.4%,认为基本对口的达31.3%,二者之和达到65.7%。结合上文分析的“就业单位类型”,这两组数据大体说明主流新闻媒体(省、市、县级新闻单位,包括报、刊、广电、网络)之外存在较大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需求,还表明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向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三)毕业生找工作的难易度及工作适应情况
毕业生找工作的难易度在客观上与所调查地区的经济情况及就业总体水平有关,在主观上则更多地与专业教育的市场对接程度紧密联系。毕业生初次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长短同样与所受的专业教育水准有关,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毕业生的社会认知水平相联系。
调查显示,我院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中有96.9%在毕业后6个月内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其中毕业后马上工作的占78.1%,3~6个月内找到工作的占18.8%)。这在一定程度表明我们的专业设置及培养方向基本适应了生源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及人才需求状况。
类似的结果也在毕业适应(胜任)第一份工作的时间这一调查数据中显示出来,受访的64名毕业生中,93.7%的人表示在6个月内就能胜任手上的工作。这表明我们的毕业生在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实用技能的掌握上处于较高水平,也与我们一直坚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有直接关系。
(四)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及对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
此次调查的毕业生已工作时间跨度为1-4年。从调查结果来看,他们目前的收入水平与毕业之初相比已有大幅提高,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月薪在2000元以下者占70.3%(其中1500元以下者占50%),而目前月薪在2000~5000元之间的则占到76.5%(其中2000~3000元占35.9%,3000~4000元占20.3%,4000~5000元占20.3%)。这种收入水平的动态比较可较好体现职业发展的趋势,表明我院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前景较为乐观。
另一与薪酬水平相关度较高的指标是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环境的满意程度。调查数据显示,受访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环境总体满意度较高,回答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合计达到74.4%。这也说明,我们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状况有较为理性的认知,也与他(她)目前的就业状况总体较好有关。
(五)毕业生对就业成败相关因素的认识与评价
经过短则1年长则4年的适应社会的过程,毕业生已能从自己经历和见闻中初步认识并评价求职过程和职业规划的成败及影响成败的相关因素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从学校生活向社会生活的一次飞跃,也是一次人生价值的再定位和见识提升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并不太长的时间段里,毕业生有可能对读书时代的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也会更趋于理性和客观。这在我们的调查里也较多地反映出来。
在64位受访者中,有53位(占82.8%)认为在决定求职成功与否的众多因素中,个人综合素质和工作经历这两项远比学校专业课成绩、英语等级、计算机等级、学位、形象包装更重要,这虽有失偏颇,但明显较学生时代更为务实。
既然涉及个人综合素质,大学生涯的学习与生活经历无论如何是无法忽略的。在此次调查中,我们也试图分析学生在校期间担任学生组织与社团干部情况、毕业前参加的专业实践情况等因素与他们就业成功的相关度。
在64位受访毕业生中,毕业后6个月内找到工作的有42位,其中担任学生组织与社团干部的有27位。结合前面毕业生就业成败因素的判断数据,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担任学生组织与社团干部对于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有所帮助,并直接有助于求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