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系统解剖学实习指导
8914700000017

第17章 循环系统(1)

第一节心血管系统

实习项目一、心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和各腔结构。

2.掌握心的传导系,熟悉心的血管分布和体表投影。

3.掌握心包的形态结构。

4.了解心壁结构。

二、教具准备

(一)标本

1.打开胸廓前壁的标本。

2.离体心(包括完整的和显露各腔的心标本)。

3.心脏动、静脉标本。

4.心脏模型(显示心腔、心的血管、心传导系统)。

(二)挂图

循环系统总论、心相关内容挂图。

三、实习内容

(一)心的位置、外形

观察胸腹部前壁打开的标本和纵隔模型,心位于中纵隔内,居两肺之间,膈肌之上,外面包有心包。前方对向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平对第5~8胸椎。

翻开心包的前份,可见心似倒置的圆锥体,心尖钝圆,朝向左前下方,心底较宽与大血管相连,朝向右后上方,心的长轴约与正中矢状面成45°角。

心约2/3在正中线的左侧,1/3在正中线的右侧。右缘圆钝而近垂直。左缘钝而斜。下缘较锐,位置水平。前面在胸骨体和肋软骨的后方,称胸肋面。

后下面贴附在膈上,称膈面。

将离体心放在解剖位置上,配合心模型观察,其形态可描述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四条沟。观察各形态结构的位置和组成。在心的胸肋面右份,可见一沟,顺右下方追索至下缘,旋转心脏,可见此沟在心底与膈面交界处,然后向左上行,绕左缘的上端,向上向前到前面,除了肺动脉基部之外,几乎绕心一周,此沟叫冠状沟。在胸肋面近左缘处由冠状沟发出伸向心尖右侧的沟,称前室间沟。在膈面近右缘处可见自冠状沟发出伸向心尖的沟称后室间沟。此两纵沟在心尖切右侧处汇合,两沟可以作为左、右心室在心表面的分界。

心被心间隔分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四部分,观察各部分所在位置和结构。

右心房构成心的右缘及心底右侧一小部分。右心房上方连上腔静脉,下方连下腔静脉。右心房向左前方的突出结构为右心耳。

在右心房的左下占胸肋面大部分区域的是右心室,几乎构成下缘的全部;向左后上延伸的一大血管叫肺动脉干。

前、后室间沟左侧,冠状沟以下的区域为左心室,它占膈面大部分和胸肋面小部分,构成心尖和几乎左缘的全部。

在心的右后上方观察,心底的大部分由左心房构成。左心房近似四边形,左、右两侧各有两条肺静脉通入。在肺动脉干的左侧,左心房向前突出的结构为左心耳。

(二)心腔

把已切开的离体心放在解剖位置上。

1.右心房

右心房壁薄,打开其前壁,观察其内部,壁内形如梳齿的肌肉小嵴,为梳状肌。后壁表面光滑。右心房前下方有右房室口,此口通入右心室。右心房腔的后上方为上腔静脉口,后下方为下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的前缘有下腔静脉瓣。

在右房室口与下腔静脉入口之间有一小的开口为冠状窦口,其后缘有一半月形冠状窦瓣。右心房的内侧壁中下部有一卵圆窝,为胚胎时期卵圆孔闭合后的遗迹。其前部心内膜深面为房室结。

2.右心室

将右心室前壁向下揭开,可见室腔呈锥形。其有两个出入口,即右房室口和肺动脉口。观察右房室口,可见此口周缘有三个近似三角形、质软而薄的瓣膜,即三尖瓣,分别为隔侧瓣、前(尖)瓣、后(尖)瓣。各瓣的尖端借几条细索状腱索连于心室壁上的锥形乳头肌。漏斗部或动脉圆锥向左上延续,其出口为肺动脉口。自肺动脉断面及右心室观察,可见肺动脉口周围有三个半月形的瓣膜,即肺动脉瓣。

3.左心房

在心底处找到左心房,打开其后壁,其内表面大部分光滑,只有左心耳部分有梳状肌。左心房的前下方有左房室口,此口与左心室相通。左心房的两侧各有两个肺静脉口。

4.左心室

翻开左心室壁可见室腔较长,呈圆锥形,尖向心尖,底有两口,左房室口位于左后方,位置较低;主动脉口位于右前方,较左房室口稍高。找到左房室口,可见其周围附着二尖瓣,分别称为前(尖)瓣、后(尖)瓣。左心室以前瓣为界,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

左心室流入道的室壁比右心室的室壁厚,其内表面也有肉柱和乳头肌,乳头肌借腱索与二尖瓣的尖端相连。考虑:对比左右心室的结构,有何异同?

流出道内壁光滑,左心室出口为主动脉口,其周围附着有三个半月形的主动脉瓣。从升主动脉腔内观察,可见每个半月瓣与其相对的动脉壁之间有一小空隙,称主动脉窦。

(三)心的构造

1.心纤维性支架

心纤维性支架又称心纤维骨骼,为心肌和瓣膜附着处的纤维性结构,包括左、右纤维三角,四个瓣膜纤维环。其中右纤维三角又称中心纤维体,有房室束穿过。

2.房间隔

房间隔为左、右心房之隔,房间隔是倾斜的,右心房在隔的右前方,左心房在隔的左后方。自右心房观察房间隔,可见在下腔静脉入口的左上方,有一椭圆形的浅凹,名卵圆窝。

3.室间隔

室间隔为左、右心室之隔。室间隔大部分由厚的肌肉构成,称为室间隔肌部,在隔的上份;主动脉口前方的部分则较薄,称为室间隔膜部。

(四)心传导系

心传导系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氏(Purkinje)纤维网。心传导系具有自律性和传导性,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导冲动,控制心的节律性活动。在心传导系模型上观察各部分的位置。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根部与右心房交界处的界沟上端心外膜深面,是心的正常起搏点。

房室结:位于右心房冠状窦口的前上方,埋在右心房的心内膜的深面。

房室束:又称His束,由房室结发出,走向室间隔,在室间隔肌部上方分为左、右束支。左束支穿过室间隔,循室间隔左侧面的心内膜深面下行至心尖,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壁的心肌;右束支循室间隔右侧面的心内膜深面下行,经节制索至前乳头肌根部,再分支分布于右心室壁的心肌。

(五)心的血管

营养心的动脉为左、右冠状动脉,心壁的静脉血绝大部分经冠状窦回流入右心房。在心标本和模型上,观察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程、分支和分布。观察心静脉的汇聚方向,冠状窦的位置、形态和注入部位。

1.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发自主动脉左窦,经肺动脉干与左心耳之间向左前行,出左心耳下方分为前室间支和旋支。前室间支循前室间沟前下行绕心尖切迹,至后室间沟与右冠状动脉后室间支吻合;旋支循冠状沟绕心的左缘向后行,至心的膈面。

右冠状动脉:在离体心配合模型中观察。先在心的胸肋面、冠状沟的右侧份内,可见有一条动脉即右冠状动脉。向左上追索其至升主动脉根部,再从升主动脉管腔内观察,可见右冠状动脉自主动脉右窦发出后,经右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达冠状沟内向右下行至心的右缘,绕右缘转向膈面,于房室交点处分为两支:①后室间支循后室间沟前下行,走向心尖;②左室后支向左行,分支至左室膈面。

2.静脉

心的静脉多与动脉伴行,经冠状窦汇入右心房。

冠状窦:在心的膈面观察,可见冠状沟内有一条粗短的静脉,即冠状窦。

它汇集心大、心中、心小静脉的血液,开口于右心房。翻开右心房的壁,在下腔静脉入口与右房室口之间,找到冠状窦的入口。

心大静脉:起于心尖,伴左冠状动脉的前室间支循前室间沟上行,斜向左上进入冠状沟,伴左冠状动脉的旋支转向心的膈面,延续为冠状窦。

心中静脉:在心的膈面观察,可见此静脉起于心尖,伴右冠状动脉的后室间支循后室间沟上行,汇入冠状窦近右端处。

心小静脉:起于心的右缘,沿冠状沟后行汇入冠状窦的右端。

心前静脉:为右心室前面三四条小静脉,跨过冠状沟,直接开口于右心房。

心最小静脉:为心壁内的小静脉,直接开口于心房或心室腔。

(六)心包

在未切开心包的标本上观察。可见心的周围有一个膜性囊包裹,此膜性囊状结构即是心包,可分为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它的最外层由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叫纤维心包,其向上与大血管的外膜相延续。翻开已切开的心包,可见纤维心包的内表面和心的外表面很光滑,此即浆膜心包,分壁、脏两层。其中,衬在纤维心包内表面者,称浆膜心包壁层;于心外表面者,称浆膜心包脏层,即心外膜。浆膜心包的壁层和脏层之间的腔隙叫心包腔。心包腔在升主动脉、肺动脉干的后方与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之间的间隙,称为心包横窦。心包腔在左心房后壁、左右肺静脉、下腔静脉与心包后壁之间的腔隙,称为心包斜窦。

四、复习思考题

1.填空题

(1)心位于胸腔的纵隔内,约____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____在右侧。

(2)右心房是心腔中最右侧的部分,共有三个入口,即____、____和____;右心房的出口为____。

(3)左心房的前下部有一个出口称为____,通____。左心室向右前方突出的部分称为____。

(4)心包可分为____和____。

2.名词解释

动脉圆锥;心的传导系;卵圆窝;冠状窦;窦房结;心包腔。

3.问答题

(1)简述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及分布。

(2)简述左冠状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及分布。

(3)心脏各腔各有什么出口,各出口的周缘附有什么瓣膜?

(4)简述心的外形。

五、重点掌握

心的位置、外形;心两面、三缘的构成;各心腔的出口和入口;各出入口周围的结构;防止血液逆流的结构;卵圆窝;动脉圆锥;心包;心包横窦,心包斜窦;心传导系的组成及位置;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程与分布;冠状窦。

实习项目二、肺循环的血管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肺动脉、肺静脉的行程。

2.掌握动脉韧带的概念。

二、教具准备

1.打开前壁的胸部标本。

2.离体心、肺标本(显示肺动脉、肺静脉)。

3.心脏模型(显示肺动脉、肺静脉)。

三、实习内容

(一)肺动脉

肺动脉干,短而粗,起自右心室肺动脉口,经主动脉升部前方向左后上方斜行,到达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经左、右肺门分别进入左、右肺。肺动脉与主动脉弓间有动脉韧带,为胎儿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

(二)肺静脉

在离体肺,肺静脉位于肺门前部,左、右各两条,出肺门后注入左心房后壁。

四、复习思考题

肺动脉干,短而粗,起自____,经主动脉升部前方向左后上方斜行,到达主动脉弓下方分为____和____。

五、重点掌握

肺动脉、肺静脉的行程;动脉韧带。

实习项目三、体循环的动脉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分部及各部的分支。

2.掌握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尺动脉、桡动脉的分支、分布;熟悉它们的行程。

3.掌握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位置与功能。

4.掌握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和分支;了解其意义。

5.掌握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分布。

6.掌握髂内动脉的分支;子宫动脉的行程与交叉。熟悉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的起止。

7.掌握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的分支;熟悉它们的行程。

二、教具准备

(一)标本

1.打开胸、腹部前壁的标本(示主动脉及分支)。

2.头颈部标本(示头颈部动脉)。

3.上肢动脉标本。

4.下肢动脉标本。

5.男、女盆部正中矢状切标本(示髂总、髂内动脉分支)。

6.手、足动脉标本。

7.上肢、下肢动脉的灌注标本。

(二)挂图

全身动脉相关内容挂图。

三、实习内容

在打开胸、腹部前壁的标本上观察,主动脉自左心室发出,先斜向右上,再弯向左后,沿脊柱左前方下行,穿膈主动脉裂孔入腹腔,至第4腰椎下缘处分为左、右髂总动脉。其依行程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降主动脉又以膈的主动脉裂孔为界,分为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

(一)升主动脉

升主动脉起自左心室主动脉口,向右前上行至右侧第2胸肋关节后方延续为主动脉弓。其起始部发出的两个分支即左、右冠状动脉。

(二)主动脉弓

在打开胸、腹部前壁的标本和头颈部标本上观察。主动脉弓是主动脉升部的延续,弓形弯向右后方,在第4胸椎体下缘处延续为降主动脉(胸部)。由主动脉弓的凸侧发出营养头、颈和上肢的血管。自右向左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长约4~5cm,经气管前面,向右后上方斜行,在右胸锁关节后方分为右锁骨下动脉和右颈总动脉。

1.颈总动脉

右颈总动脉发自头臂干,左颈总动脉直接发自主动脉弓。两动脉均上行至甲状软骨上缘水平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膨大称颈动脉窦,窦壁外膜中含有压力感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