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系统解剖学实习指导
8914700000016

第16章 内分泌系统

实习项目一、目的要求

1.掌握内分泌腺的组成,及其与外分泌腺的区别。

2.掌握垂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分部,了解其功能。

3.掌握甲状腺的形态、位置。熟悉其毗邻。了解被膜与甲状腺悬韧带及其功能。

4.熟悉甲状旁腺、肾上腺和松果体的位置及形态,了解其功能。

5.熟悉胰和胸腺内的内分泌组织,了解其功能。

6.熟悉卵巢和睾丸内的内分泌组织,了解其功能。

二、教具准备

(一)标本

1.湿整颅底和颅正中矢状切标本(示鞍隔、垂体)。

2.完整标本(示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胰、卵巢和睾丸)。

3.游离脑(示松果体)。

(二)模型

全身内分泌腺。

三、实习内容

观察步骤及方法:首先明确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及组成(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在完整标本上观察内分泌腺(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和松果体)和内分泌组织(胸腺、胰腺、睾丸、卵巢)的位置、形态及毗邻关系,理解其临床意义。内分泌系统的实验应以所分泌激素的作用为主线,结合组织学特点进行观察学习。

(一)内分泌腺

1.垂体

在湿颅底标本上,观察垂体窝上方的鞍隔及鞍隔上的小孔,小孔内有漏斗通过。去除鞍隔观察垂体的位置及形态,将垂体取出,观察垂体的大小(似黄豆)及分部(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理解垂体分泌和释放的激素及其功能和临床意义。垂体肿大时可压迫周围的哪些器官?产生何种相应症状?

2.甲状腺

在颈部标本上,甲状腺贴附于喉和气管上部的两侧及前方,常呈“H”形,由2个侧叶和峡部组成,查看侧叶和峡部的位置,理解气管切开时对峡部的影响。

左、右侧叶上达甲状软骨的中部,下抵第6气管软骨环水平。两侧叶之间的峡部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的前方,有时自峡部向上伸出一个锥状叶,较长者可达舌骨。甲状腺峡有时缺如,使左、右侧叶分离。用镊子在甲状腺表面分离其被膜,外层较致密的是甲状腺鞘,其中部分纤维将侧叶及峡部固定于喉和气管上称甲状腺悬韧带,理解为什么甲状腺肿大时会随吞咽上下移动。甲状腺囊极薄,可伸入腺体实质,囊与鞘之间为囊鞘间隙(外科间隙),内有血管及其分支,理解甲状腺的功能及临床意义。缺碘或肿瘤导致甲状腺肿大时可压迫周围的哪些器官?产生何相应症状?

3.甲状旁腺

在颈部标本上翻起甲状腺,其背面有2对黄豆大小的腺体即甲状旁腺。上对甲状旁腺较恒定,可在甲状腺侧叶后面中、上1/3交界处寻找;下对不恒定,要注意甲状旁腺的数目及位置变化较大,有时可埋入甲状腺实质内,寻找辨认困难。理解甲状旁腺的功能及临床意义。临床上做甲状腺次全切除时,一定要保留甲状腺侧叶的后部,目的是避免甲状旁腺被切除。

4.肾上腺

在完整标本上,于壁腹膜后方寻找肾筋膜,肾筋膜内包裹有肾和肾上腺而形成筋膜鞘。在筋膜鞘内于肾的上方寻找肾上腺,左侧呈半月形,右侧呈三角形,外覆被膜,由皮质和髓质构成。肾上腺前面有不太明显的门,是血管、神经、淋巴管等出入的门户。理解肾上腺分泌激素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5.松果体

在幼儿脑正中矢状切标本上,于第三脑室后方和背侧丘脑上方可见松果体,呈绿豆大小的椭圆形小体,并借其柄连于第三脑室顶的后部;成人松果体已钙化,丧失其功能,理解松果体分泌激素的作用及钙化松果体在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中的意义。

6.胸腺

在幼儿整体标本上,胸腺位于胸骨柄后方和上纵隔的大血管前方,常为长条形不对称性的两叶,有时可向上突至颈根部,成人后通常被结缔组织替代。

新生儿及幼儿时期胸腺的体积较大,随年龄增长继续发育至青春期,性成熟后最大,而后逐渐萎缩退化,成年后腺组织被结缔组织、脂肪等替代。胸腺也属淋巴器官并有内分泌功能,理解其分泌激素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二)内分泌组织

理解胰腺、睾丸、卵巢内的内分泌组织所分泌的激素。

四、复习思考题

1.内分泌腺具有哪些结构特点?

2.内分泌系包括哪些器官和组织?

3.甲状腺在形态和位置上有何特点,临床检查时如何加以辨认?

4.与维持血钙平衡有关的是哪个内分泌腺,它的形态、位置如何?

5.肾上腺和垂体各位于何处,如何分部,各部有何功能?

五、重点掌握

内分泌腺的组成;垂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分部;甲状腺的形态、位置、毗邻;甲状旁腺、肾上腺和松果体的位置及形态。

(云南中医学院武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