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8426800000028

第28章 外交较量

值得一提的是,当“施佩伯爵号”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停泊后,兰斯多夫上校便释放了舰上的英国船员——这些俘虏都是在历次袭击中抓获的。战斗爆发时,这些吓得瑟瑟发抖的船员就被关在船舱内,并奇迹般地毫发未伤。(他们内心是期盼英舰取胜呢,还是祈求德舰取胜?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后者。)

军事上打完了,现在又轮到政治上的较量。

自从“施佩伯爵号”抛锚那一刻开始,德国、英国代表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外交大战。他们在谈判桌上展开激战,代表们舌枪唇剑,互不相让。

德国驻乌拉圭大使指出,“战舰必须在港口修理好之后,才能恢复航海性能,因此要费一段时日,才能出海作战”。英国代表争锋相对,提出抗议,他们提醒乌拉圭政府,按照国际法规定,“交战国的战舰只能在中立国港口停留24小时”。

德方代表又认为根据伦敦宣言第十四条,“军舰受损和坏天气两种情况下,可以不应战”。但是,英、法代表则坚持说“施佩伯爵号”只是受了点小伤,完全可以出海。

夹在中间两面不是人的是乌拉圭政府。从利益上说,乌拉圭政府和英国有十分密切的经贸关系,大量英国商人也在乌拉圭投资经商,并有着强大社会影响力。可乌拉圭毕竟是中立国,不愿与德国公开闹翻。因此,精明的乌拉圭政府建议成立一个小组,来调查德舰伤势。

与此同时,兰斯多夫上校也加紧了战舰修理工作,他出高价邀请当地最大的船舶修理厂为“施佩伯爵号”进行修理,却遭到了该厂经理的拒绝。原因很简单——他父亲是法国人,某位亲戚也曾死于德军之手。

认栽吧,德国佬,即便跑到大洋彼岸也碰上仇家。

这时,乌拉圭政府的调查结果出来了,调查小组意见是:“施佩伯爵号”确实不能马上出海,兰斯多夫可以在港内修理3天,如若再赖着不走,就要扣押该舰至战争结束再予以归还。

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尴尬,兰斯多夫上校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希望尽快出港,再这样拖延下去,蒙得维的亚港外不知道又要集结多少英国军舰了(此刻,4艘巡洋舰、1艘航空母舰正从世界各地赶来);另一方面,他的战舰因无法得到有效修理,行驶出去也是死路一条。

无奈之下,兰斯多夫上校只好硬着头皮,拍了一封电报给海军总部征求意见。

其实,这是一封几近绝望的求救信。

这封求救信在海军总部引起了轩然大波,雷德尔元帅差点没被气死。他曾经三令五申,不到万不得已,不得与英国海军硬拼。现在倒好,“施佩伯爵号”自己找上门去,与皇家海军干了一架,被打得鼻青脸肿不说,还被封锁在中立国家的港口内。出海前,雷德尔元帅就已经给兰斯多夫交代了“巡洋战”的首要任务是破坏英国航运,而不是与英国海军决战。兰斯多夫当场就流露出不满情绪,他认为:作为一舰之长,看见敌舰就夺路而逃,太丢脸了。他并非不知道假如无法在战斗中战胜英舰,又无法摆脱英方跟踪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自始至终,他都是为荣誉而战。

但是,这也要了他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