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战秘史之闪击!闪击!
8426800000017

第17章 曼施坦因计划的形成

此人正是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坦因。两年后,他在东线战场大显其手,但是现在,他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参谋长。

1939年10月初,陆军统帅部的计划经过希特勒的稍加修改,定名为“黄色计划”,并很快下达到各指挥部。但是,拿到该计划没两天,曼施坦因就提出了不同的声音。

曼施坦因后来回忆说:“对于这次作战命令中所决定的计划,其最初的反应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照我看来,陆军总部的战略意图,就其本质而言,完全是模仿1914年著名的‘施里芬计划’。我至少感觉到这是一种耻辱,我们这一代的人居然不能做出一个较好的计划来,还要去照抄老文章,尽管这是出自像施里芬那样名家的手笔。何况这个计划我们过去早已试用过一次,而且敌人对于它的再用,也已经有了充分的警戒。”

以上是为曼施坦因原话,但此公人缘极其不好,连和他最亲近的手下都承认,曼施坦因太憨直,不会取悦上级,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元帅、总参谋长哈尔德上将都非常不喜欢他。

1939年10月下旬,曼施坦因的新计划终于完成。老曼很自信,立刻递交给勃劳希契元帅亲视。

结果,计划被驳回;再递呈,再驳回;再再递呈,再再驳回。往返6次,曼施坦因一无所获。

并且,曼施坦因想通过陆军统帅部转递希特勒亲视的文件,也被扣押下来。终其原因仅仅是因为哈尔德上将讨厌曼施坦因吗?

不,绝对不会这么简单。因为此时的陆军统帅部根本就不愿意与西方国家作战,他们建议希特勒和西方国家达成谅解,进行和平谈判。

陆军统帅部的高官们甚至已经做出了除掉希特勒的计划,并誓言与纳粹党势不两立,某些密谋者已经开始在中立国家同西方各国进行秘密接触。

英国人显然对这一提议很感兴趣,甚至做出保证,只要希特勒死亡,西方国家愿意与“新”德国政府进行和平谈判。

在这些密谋者把一切都规划得井井有条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即谁亲自动手去除掉希特勒。

大家都怀着期待的目光看着哈尔德上将,因为他是倒希派的头目嘛。可是这个哈尔德是一个老滑头,一点敢作敢当的觉悟都没有。他觉得这事儿太担风险,就跑去找勃劳希契元帅。

一向胆小怕事的勃劳希契元帅更是没有这种勇气。近来许多史学家以此为由,来证明勃劳希契和哈尔德缺少果敢和决心。

但我认为,他们并不是害怕希特勒,而是倒希派不得不承认一个既定事实:除了希特勒,没有人能驾驭德国,假如希特勒被杀死,德国将会陷入混乱。

陆军统帅部虽拥有军权在手,但西方国家或者苏联趁着德国内乱,来个浑水摸鱼,这种责任谁也担当不起。既然没人愿意承担风险,于是这个推翻希特勒政权的秘密计划,就这样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勃劳希契只好转变策略,他先接受了希特勒的决定,然后从长计议,慢慢说服希特勒接受他的看法。为争取时间,勃劳希契自以为聪明地采取了拖延的办法,他以在波兰的德军主力需要时间调防和补充为由,屡次推迟了进攻发起的时间。进入冬季后,他又以天气不佳为由,要求将进攻推迟到1940年春天。

关于这样的推迟在整个1939年秋季,就有15次之多。在1939年11月5日与希特勒的一次会谈中,勃劳希契再次以军队准备不足为借口要求推迟进攻时,遭到了希特勒的严厉斥责。

勃劳希契当时愚蠢地提出:“在波兰的军队缺乏进攻精神,甚至有些部队存在‘兵变’以及前线的无组织无纪律现象。”甚至还拿1939年陆军的情况与1918年第二帝国崩溃前夕的陆军状况作比较。

希特勒一开始还默默听着,最后突然触电般地从椅子上蹦起来,勃然大怒,大声叫嚷“堂堂陆军总司令竟如此给陆军抹黑,简直不可思议”。

这句话简直戳到了勃劳希契的痛处,谁想给自己的部下抹黑啊,还不是你逼的?但他铁了心要与希特勒抗争到底,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希特勒反唇相讥道:“谁发动兵变,是哪一支部队无组织无纪律,报上番号来。”勃劳希契无言以对。

这次会谈据说很恐怖,希特勒甚至要求其他人员都出去,他与那个可怜的陆军总司令在房间里对吵。争吵到何种程度无人知晓,但据哈尔德事后回忆:“第二天勃劳希契仍然不能连贯地说出话来。”

勃劳希契元帅副官的说法就更诡异了。他说:一天晚上执勤的时候,听到元帅在房间里说话,他以为元帅醒了,在叫他,就推门走进屋去,却发现元帅仍然熟睡,但口中念念有词,仔细一听,原来他正在梦中和希特勒吵架呢!

说到底,其实从一开始发布糟糕的作战计划,到“曼施坦因计划”受到阻挠,都是因为陆军统帅部根本不愿意同西方国家打仗,勃劳希契想用一蹩脚的进攻计划表明,陆军统帅部似乎已用尽了全部的智商捣鼓出来。如若要打,只有这昏招,来逼迫希特勒就范,以期盼希特勒能回心转意,同意和谈。

但是,希特勒已决意和西方开战,昏招都拿出来使,勃劳希契大感意外,于是就拖。所以这个时候,曼施坦因不合时宜地跑出来,拿个新进攻计划给希特勒看,不是存心坏勃劳希契元帅的好计吗?

当然,曼施坦因是不了解内情的,所以大惑不解。他通过不同渠道,不断向希特勒递呈,最后勃劳希契元帅被彻底搞烦了,于是心生一计:他下令把曼施坦因提升为38军军长(一个步兵军)。

这样的提升其实是明升暗降,曼施坦因之前担任A集团军群参谋长,虽然无直接指挥部队的权力,可是拥有合法的发言权和制订计划的权力。勃劳希契元帅彻底受不了他的执著,飞起一脚把他踢出了参谋部,来了个眼不见为净。

但是,弄巧成拙,希特勒突然表示:出于对陆军的尊重,他要亲自召见新成立的5个军的军长,曼施坦因也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