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记者札记
8362800000004

第4章 初版序

我和梁衡同志相识的时间较晚。1982年春,我调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当时他在山西记者站当记者,无多来往。而山西在全国并不属科学、教育最发达的省份,对《光明日报》来说,不是主要的供稿基地。但是不久,我发现从山西发来的稿件往往占据头条或要闻位置,特别是几篇批评报道,敢于说话,切中时弊,一时为读者称道不已,这不能不引起我对他的注意。就如地形对一个战士的作用,工作地域也常常很能影响一个记者的命运。能在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写出好新闻,就像在地形不利的情况下打胜仗,这考验着记者的本事。现在,梁衡同志把他在《光明日报》时期的新闻结集,并于每篇后附一个写作“独白”,取名《没有新闻的角落》,这对新闻研究和新闻写作都是一件有趣和有意义的事。

这本书值得一读,特别值得青年记者和通讯员阅读。一是书中许多稿件为我们保存了我国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十年中这一段历史的珍贵资料,如关于拨乱反正,关于平反冤假错案等。时间愈久,这些材料将愈显示出它们的价值。二是可以看出,这些稿件是下了工夫的。作者本是一个散文作家,所以他又是以对待艺术创作的态度来写作新闻的。关于新闻与文学间的关系,本书把握得很好,有创造性,值得借鉴。三是书中的四十多篇“独白”,或叙写新闻的采写经过,或补充原稿的背景,但每篇都能超出原稿,归结到新闻理论或写作技巧上去,这种发自内心的、边讲边议的研究方式,使读者感到亲切,许多意见也中肯。总之,这本集子给我们提供了新闻写作的一些思路。

这本书取名《没有新闻的角落》,本意是指在那些不大出新闻的地方写出来的新闻,我特将此书推荐给读者,是想让青年记者和通讯员学会怎样在困难的情况下抓新闻,并努力写出好新闻。

杜导正

1989年8月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