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红楼之禛心俜玉
821500000247

第247章

雍正听了,不禁沉吟了片刻,道:“如今江南道盐课御史是戴铎,他原是我们的人,自是值得信任。”

黛玉道:“戴先生原是封疆大吏,当初亦是为了掌管住江南处的波动,他才亲自过去。但是,四哥,戴先生是有诸葛孔明之才的人,他志不在盐政上碌碌而为,他有心帮衬着你治理江山天下,何不召他进京呢?也好让他一展抱负。”

黛玉看人最透,即便是只见过几面的人,她亦能看透那人心中所想,更何况当初为雍正出山的戴铎?

“你说得极是,倒是我不曾留意过。”雍正不免心中更是沉思起来,凝神道:“那依你说,该当用谁掌管江南道的盐政?”

想了想,黛玉娇颜展开,道:“何必问我?我也不知道你朝中有谁可用。其一,必定是要廉洁奉公;二则,且也要有压制住那些豪商土霸的杀伐决断,方能稳稳坐在盐课御史的位置上;第三,一定要是你信任之人,不会变节的。”

雍正听了笑道:“听你说的,朝中竟也没几个是这样的人!”

忽而莞尔一笑,道:“我倒是有个极恰当的人选。”

黛玉眼儿闪亮亮的,调皮地道:“自然是咱们家的金佳士伦了,他在王府中还有什么是不知道的?原是个极肃然的人,颇得了你的几分真传,听说吓哭了不少小孩子,他携着敏慧赴任,再叫那拉氏风云一同前往,从中辅佐,势必事半功倍。”

雍正点点头,果然黛玉的心思与他相通,他想到了金佳士伦,她亦想到了。

黛玉笑道:“不管怎么说,敏慧原是皇家耽误了她,她如今又是极好的,金佳士伦又是你的心腹,光做个管家,实在是太埋没了他的才华本事,让他如龙入海,大展雄图抱负,岂不是好?敏慧毕竟又不是我们,不怕什么风言风语,如此一来,也堵住了那些笑话敏慧的嘴。”

雍正一手揽着黛玉,一手翻看着奏折,顺手写下了圣旨,将玉玺之印盖上,方道:“也罢,能信任的,也只有带过来的旧人,金佳是极恰当的,风云也好,通晓事理。如今朝野上的那些老臣,无不怀恨在心,想动朕之江山,不能委以重任。”

黛玉心知如今朝野纷争,胤祀虽不露声色,可是依旧蠢蠢欲动,心里正高兴着雍正得罪了那些老臣呢!

雍正看到黛玉的神色,便即明白,淡淡地道:“你很不用担忧,我的人,无孔不入,还有什么事情是不知道的?明日朕下旨,但凡朕之手足,改胤为允,允祀册封为廉亲王,赐廉亲王府邸,就让惠太妃到廉亲王宫中颐养天年去罢!”

黛玉微微一怔,随即淡淡地道:“也罢,前代尚有嫔妃到亲王府中颐养天年,你如此处置,在宫中我也少了好些烦恼。”

惠太妃既是康熙后妃,很该如荣太妃等人那样寂静度日,雍正自是不会亏待于她,偏生她心中不忿,每每不服宫中规矩,不愿意为自己统领,一个年玉香还不够,竟是总是拣康熙清醒的时候去啰唣康熙,请求选拔秀女,给她添人,请求康熙收回雍正的旨意,她不愿出宫到廉亲王府颐养天年。

康熙两道花白的眉毛冷冷一竖,招手叫星星道:“闹闹,翘翘呢?”

年老的人,总是喜爱叫着孙女的小名儿,总觉得两个孩子的乳名最是可爱,连同弘晖弘历,康熙都留在身边养活。

星月二人绝色天生,眉目如画,尤其是月儿,浑身竟透着一股馥郁之气,意态娴雅,极为灵秀,仰头道:“皇玛法,在!”

康熙斜躺在炕上,这几日倒是难得的清醒,冷眼看着地上跪着的惠太妃,只顾着与孙儿玩乐。

“上皇!”惠太妃低头饮泣,长指甲在衣袖下划过江南的绣缎,泪眼凝噎道:“臣妾陪着上皇已有五十余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臣妾已是无依无靠,原应在宫中陪着上皇,万岁爷却命臣妾移居廉亲王府邸中,这不合祖宗规制。”

康熙淡淡地道:“既然皇上下了旨意,你便随从,不用多说什么。”

星星清澈的童音也软软地道:“皇额娘说了,如今宫中寥落,皇阿玛也无心选拔秀女,诸位太妃居住西宫花园,未免寂寥了些,廉亲王爷原是惠太妃抚养长大,如今亲王府自是比宫中热闹些,惠太妃进府,便可含饴弄孙,何乐而不为?”

惠太妃一怔,康熙亦淡淡地道:“你在宫中为难皇后的事情,朕都听说了,既已退宫,就遵从着宫中的规矩,后宫事务自有皇后料理,身为太妃,不能为晚辈表率,失了体统,还多说什么?回去罢,尽早出宫,日后过年过节再回宫就是。”

惠太妃已是老妪,况且历经风雨也多,想起德妃之死,年玉香之罚,不禁黯然神伤,只得收拾东西出宫到廉亲王府中。

惠太妃离宫,黛玉竟是清净了许多,如今冬日天短夜长,也就吩咐人预备着待产的东西,闲了就陪着雍正,或者为宝宝做衣裳,毕竟这个宝宝,可是生在他阿玛登基后的,大家伙儿都是极期待的。

黛玉因想起宫中许多宫女皆是入宫多年,不比秀女还有十年放归的时候,极多白发苍苍的宫女唯与落雨梧桐相伴,不由得心中生了些怜悯之意,便与雍正商议,将宫中十年以上宫女放归,赏回乡银两。

此举让不少白头宫女感激涕零,尽皆来给黛玉磕头,包袱款款,终于踏出了围住一生的宫墙深深。

一名白头宫女的话让黛玉沉思不已,她说:“小的时候,只当宫中是天底下最风流富贵之地,心里艳羡得很,想着,什么时候能进去一遭儿就好了;年轻的时候,爱慕荣华富贵,终于等到了进宫,才恍然发觉,事情不像小时候想得那样简单。宫中品级分明,宫女之上便是才人女官,才人女官之上便是嫔妃,小小的宫女要想一朝得幸,原是登天之事。当人老了,花也凋零了,依旧郁郁宫中,无限寂寞为伴,可是回头却已是来不及了。”

黛玉长叹一声,对身边的敏慧道:“有人想进宫,有人想出宫,进了宫里的人想出去,没有进来的人想进来,也许,只有经历过了这些寂寞和凄凉的时候,她们才能幡然悔悟。”

宫中红颜凋零,青丝白发,历代以来的宫中野史,也都说了无数,可惜依然有人执迷不悟。

敏慧点头称是,沉吟了片刻,方道:“娘娘原是怜悯这些宫女,所以如此,只是,竟不怕外面的风言风语的?”

黛玉轻颦双眉,眼眸有神,“既然是风言风语,当大风吹过,不都散了?”

说得敏慧不由得一笑,扶着黛玉在宫廷中漫步,好活动着身子,预备新年的时候分娩容易些。

她脸上带了一些敬佩的神色,道:“宫外言语甚重,想来也是有心人故意为之,娘娘和万岁爷置之不理,反得好处。”

黛玉微微一笑,妩媚流光从眸中闪现。

星星红扑扑着脸颊跑了过来,大大的眼睛满是慧黠灵气:“皇额娘,闹闹不去上书房可好?”

黛玉闻言一怔,看着她玉额的薄汗,拿着手帕与她细细擦拭着,才道:“咱们这样人家,皇子公主六岁的时候很该进书房读书了,原也是图个知晓事理罢了。你既然不爱读书,也不好勉强你去,只是跟你皇阿玛说去,瞧他允许不允许。”

星星撇撇嘴,抱怨道:“皇阿玛最坏了,星星就是闹闹,闹闹就是星星,干嘛要与姐姐比啊?姐姐像娘亲,学得好,很多很多的东西星星都不会,她却会,真是的,可是星星不是姐姐啊,才不要学习琴棋书画,好累!”

她是大家的小开心果,才不要为了读书抓得头发都掉光了。

“哦,原来咱们家的星星竟是嫌累得慌,所以不肯学。”黛玉有些失笑,原是随意的事情,只弘历学业重些,他是嫡长子,将来的皇位是他的,他要承担百姓的疾苦,天下的重担,不得不去学习各种经史之才,至于两个女儿,却都随着她们自己的意思了,倘若喜欢便多学一些,倘若不喜欢,自是不能勉强。

星星扭扭身子,杏眼圆瞪,撒娇道:“皇额娘,皇阿玛最听皇额娘的话了,皇额娘告诉皇阿玛,星星不去上学好不好?”

黛玉宠爱地捏着她小俏鼻,道:“真是不知道你像谁!”

“自然是像皇额娘了,皇玛法也是这么说!”看到黛玉神色有些松动,星星自是兴高采烈起来。

提起康熙,黛玉心中不由得涌出一股伤心,不觉问道:“星儿,你皇玛法精神可还好?”

这几日有琴松也是住在乾清宫偏殿中,一时不离康熙跟前,听说又得了好药,如今精神只怕恢复些了。

星星点头道:“皇玛法今天精神好得很,也能下床走动了呢,还吃了两块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