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8207800000004

第4章 东方人讲整体,西方人讲个体(1)

1.东方人相互依赖西方人独立自主

西方人的思维使西方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倾向于独立自主,互不依赖,他们崇尚独行侠式的处世方式,敬重个人英雄;而东方人长期以来习惯于相互依赖,习惯靠众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

美国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丹尼尔·布恩的父亲说过,只要他的视野范围内能见到邻居家的烟囱,他就要搬家。人们主动避免依靠任何他人、任何集体的状况。施舍是令人讨厌的字眼,它意味着在一个强调个人作用的社会里的无能为力,所以只有在迫不得已时穷人才同意接受救济。

德国家庭培养的孩子从一出生就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婴儿单独住在婴儿房,任孩子哭闹无人答理,母亲只负责定时喂奶、更换尿布。不等婴儿满月父母就推着童车带孩子到街上或公园里散步,大人也从不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

有学者曾对的17名来自欧洲各国的同学作过调查,其中70.58%都由父母资助完成大学学业,23.52%靠政府贷款,5.8%靠奖学金完成学业。他们所有人的共同之处是工作后决不再依靠父母,而是自己还贷款,自己攒钱成家立业。

德国人的这种做法与西方的儿童从小就被教导要有独立自主的精神有很大关系,18岁成人之后原则上就要离开父母闯天下。所以在成人前,家庭和学校都教育子女为自己将来的独立生活作准备。这些都是基于西方文化的价值观。

欧洲大学的开放意识也非常强,注重与外界的联系。如瑞典的BTH工学院就建在软件园的旁边,软件企业的人员可以到学校来听课,学校里的大学教授也可以直接为软件企业做项目。这里的学生入学时也无年龄限制。在该学校的本科生中有一位42岁的大龄生,是工作多年后认识到教育对他今后发展的作用又回到学校的。其实西方很多学生并不是从小学一直读到博士,而是断断续续,边实践,边工作,再求学,再工作,追求的实际效果,不徒虚名。这些学生的做法与他们的独立精神是有很大关系的。

与西方人独立自主的思维习惯截然不同,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东方人则有相互依赖的思维习惯,这种依赖主要体现在子女与父母的相互依赖上。

中国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和父母在一起,孩子一啼哭父母马上就抱起来,使孩子从一出生就养成很强的依赖性。孩子过了百天才能抱到户外,而且从头到脚都要穿戴整齐。等孩子再大一些时,家中有好吃的、好玩的都让孩子优先,更增加了孩子的优越感,中国的父母一直要帮助子女成家立业后才算基本尽完做父母的义务,而子女以为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

中央电视台报道过这样一对母女,女儿离家到北京上大学,母亲就抛下自己的丈夫和工作到北京专门陪女儿。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每当女儿上课去了,她就进宿舍为女儿打扫卫生;女儿要练琴了,她就在旁边守着;女儿的衣服自然全都由她包了,等于她成了女儿的免费保姆。这是子女对父母的依赖,但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父母对子女的难以割舍。如果女儿将来工作了,甚至出国了,难道她还要再跟着去吗?

现在国内有很多所谓的“空巢”老人,明明身体健康,生活无忧,却百无聊赖,天天坐在家里等着儿女上门,儿女不上门就怨天尤人,或者把关注的重心转移到孙辈身上,尽溺爱之能事。这些老人不是真的孤独,是他们不懂得如何独立地生活。他们习惯了和儿女在一起的生活,也习惯了为自己的子女无私奉献。

有一对七十多岁的老人,生活在农村,养大了四个儿子,帮他们都盖了房子成了家。有一天,老太太到城里我家做客,跟我说:“老头子今年顾不上来看你了,他在家里忙,天天放羊!”这么大年纪了还出去放羊?这对老夫妻,为了儿子的婚事花光了自己所有的钱,到四儿子结婚,就不得不借钱办事了,一对老农民竟然欠下了七八万元的债务。没办法,老头儿只好给村子里放羊,每年收入七八千元用于还债。那天,老太太还“乐观”地跟我说:“快了快了,再过几年债还清了,我们就可以好好养老了。”这就是典型的中国父母,替儿女拉车拉了一辈子,人生都快走到尽头了都不能喘息。

西方人独立自主和东方人相互依赖的思维差异同时也体现在东方人紧密的家庭关系和西方人松散的家庭关系方面。

中国自古以来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注重家庭伦理。在中国,一直重视每个人在社会与家庭中的位置,几乎每一个家庭中的成员都有特定的称号,如我们用伯父、叔父、姑父、姨父等称呼来表示不同的关系,而在英文中上述关系则只用一个“uncle”就打发了。在成年之后,纵使他们已离家自立门户,但在逢年过节时,铁路、公路和飞机运输中常有一票难求的现象,这足以证明现在的中国人以家庭为中心的观念并无太大的改变。

西方文化由于一直强调尊重个人的观念,所以他们从小就接受了“独立精神”的教育。从中学到大学开始,很多年轻人离开家庭,以打工方式自食其力,社会中显现出来的独立个人的现象极为普遍。同时,在家庭的关系方面相对松散,对家庭和亲戚的感情也很少表现出过分依赖。例如美国父母们就十分尊重子女们的行动自由,在大原则的范围之内,任子女们自由发展,所以美国人大部分都表现出很浓厚的个人色彩。

西方人独立自主和东方人相互依赖的思维差异还体现在其他一些方面,比如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习惯群居,中国人爱热闹,喜欢人际交往,喜欢大声说话,我们都说麻将是中国人伟大的发明,适合大家一起玩,很符合中国人的习惯;西方人喜欢独居,喜欢跟耶稣对话,他们发明的高尔夫,则符合西方人的习惯。

2.东方人恋家,重亲情西方人家的观念淡漠

东方人对亲情特别看重,由此引申出来对家和故土深深的依恋,一曲抒发思乡之情的《故乡的云》唱了又唱;西方人对亲情远没有东方人那么依恋,家的观念也比较淡漠,四处漂泊对他们来讲是一种对人生的历练,更有人愿意把四处游历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东方人的这种对家庭和亲情的特殊感情也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传统社会的自给自足经济体系使得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习惯于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和“老婆孩子热炕头”,社会关系以家庭为基础,可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东方人重乡土人情,依恋故土,依恋家。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除非发生大的灾难或战乱,中国人一般不会背井离乡,所谓“父母在,不远游”,这和美国人一生平均搬家十几次乃至几十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土地的依恋和崇拜渐渐转化成了对土地及其附属的乡村的特殊情结。民间广为流传的“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以及“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说法就是国人重视乡土观念的生动体现。

东方人重乡土人情还有这样一个典型例证:一位荷兰的妇女怎么也想不通,同他结婚14年,感情上还算和美的中国丈夫,不但偷偷地把老家的孩子和亲戚弄来荷兰,还在临终前把几乎所有财产都留给了十几年来未曾见面的中国的前妻。

东方人就有这么个特点,恋家,喜欢待在一个地方,即便是那些移民的人,他们仍旧是老老实实地待在他们客居的那个国家里面,老老实实地发展他们的事业,争取他们的生活地位。其中中国人表现最为突出,中国人的表现真的像这个“国”字,喜欢矜持地将自己围起来,喜欢家的感觉,把自己好好地蜷在这个温暖的窝里面,好好地生活。

讲到用词,东西方的差异更是十分明显。

中国人将社会家庭化,不仅把“国”与“家”两个字合称为“国家”,还把友好城市成为“姐妹城市”,将士兵称为“子弟兵”,把当官的称为“父母官”,把河流称为“母亲河”,全都带有家庭人性意味;而西方人不但在文字上将“国”与“家”严格区分开,称“国”为“country”、“state”、“nation”,将家称为“family”,而且在社会生活上,也不会以东方式的家庭化来衬托政治思想。

曾有一位在国外读MBA的中国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有一个同学是澳洲的本科生,来到我们MBA班里面交流,其实主要是因为我们这里用英语上课。等到毕业的时候他竟然连澳洲都没有回,就直接本科毕业了。他在读书的时候就开始在上海实习,毕业大概半年之后去了英国,在那里工作了半年,然后又回到上海工作。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又去了荷兰工作。才一年半的时间,他的工作经历就够丰富了。我告诉他如果我是老板,我是不会用他的。他气坏了,说我小气。我告诉他这不是小气,因为我觉得他在我公司也不会待多长时间,与其这样,我宁愿聘用一个能把公司当成自己家的人,心里更踏实,也更节省成本。”

这位国人所说的心里踏实其实就是中国人普遍的对家的那种根的感觉,东方人不能理解那样飘来飘去的人到底在做什么,也不相信他们会安心工作。

东方人的这种心理在他们的消费观念上也得以充分体现。中国人有钱一定是先买房或建房,否则心里不踏实,这是一件大事。年轻人找对象时也得先问问对方有没有房;可西方有相当一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买房,租房住,有钱就去旅游度假、健身、看电影、吃馆子、买花。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法国人愿用买最后一块面包的钱买一朵玫瑰插在妻子头上。这在东方人看来自然是有些过分浪漫了。

东方人对房子的情有独钟其实就是对家和故土深深的情结,这种情结如此之深以至于他们连死了都希望自己能够葬到故土。而西方人生性自由率直,随处漂泊,很少以故乡为念。

3.东方人看重环境西方人忽视环境

西方人看重环境中的物体,常常把物体周围的环境忽视掉;而东方人往往会通盘考虑,更看重物体所处的环境。

日本庆应大学心理学研究人员几年前就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让日本人和美国人分别观察了一些木制的金字塔状物体,并告诉他们,这些物体名叫“daxes”。

接着,两组人又分别看了两盘东西:一盘盛的是其他形状的木物体,另一盘盛的是其他材料制成的金字塔状物体。

当被问及哪个盘子里有更多“daxes”时,美国人也不管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便指向了金字塔状物体。日本人则恰恰相反,他们不考虑物体形状,而是指向了盛有木制物体的盘子。

研究人员认为,实验结果显示了人们在感知世界时的基本差异。美国人感知的世界由不同形状的物体组成,因此在思考问题时便由“解析思维”(analyticmind)主导;而日本人感知的世界由相关物质组成,因此由“整体思维”(holisticmind)主导。

简单来说,西方人大多关注具体问题和细节;东方人则主要从整体结构思考问题。换句话说,可以将这一思维差异比喻为:西方人看到的世界是直的平行线,而东方人看到的世界是圆的。

另一位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教授(RichardNisbett)也指出,这种思维差异还包括东方人和西方人看待周围世界的方式。

由尼斯贝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比较了中美学生在观察图片时的眼睛转动。这些图片由物体和特定背景组成(例如草原里的一头狮子)。心理学家发现,美国学生专注于中心物体(狮子),而中国学生花更多时间观察背景(草原),透过环境看物体。

在另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让这两组学生观察并形容印有池塘和鱼的照片,结果美国学生多是把注意力放在池塘里的鱼上。比如,美国学生会说:“看起来有一条鱼正游向右边。”而中国学生则倾向于关注池塘周围的情况,他们会说:“有一个湖或池塘。”

心理学家解释:“中国人生活在相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有固定的角色关系。因此,关注背景对有效的职能运作非常重要。相比之下,西方人生活的社会约束较少,强调独立性,他们可以较少关注环境。”这就是东方人和西方人明显的思维差异。

打个比方来说,美国人看到的东西不是黑的就是白的,而中国人可以从中看到更多灰色阴影的存在。当他们同时看一张照片时,美国人把注意力放在了照片中间的物体上,而中国人则把整张照片看做一个整体。

美国有位心理学家设计了另一个实验来观察这种差异是否存在着视觉上的因素。研究人员记录了两组学生看图片时的眼球活动情况。其中一组是欧裔美国学生,另一组则是纯粹的来美留学的中国学生。实验中每张图片的内容在真实的背景下都比较突出,比如说在树丛中的一只老虎。研究人员发现,结果仍是如此:美国学生花了很多时间把注意力放在了图片中间的事物上,而中国留学生的视线则放在了图片四周,试图寻找其中的联系。

心理学家们在观察美国人和日本人时还发现,当他们和自己的小孩一起玩玩具时这种差异也很明显。一位美国母亲可能会对她的孩子说:“比利,给你辆小卡车,看它闪闪发光还有四个轮子。”相反,一位日本母亲可能会说:“我把小车推给你,然后你推回来,如果你把车扔到墙上的话,墙会哭的哦。”美国母亲把注意力放在了小车上,而日本母亲则把小车同周围的事物联系了起来。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思维的取向性便很容易灌输给下一代,这种差异也随之更加根深蒂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