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美哈密
8119900000030

第30章 我的村庄-紫霞

走我的路在别人的土地上,归属的情结,我们踏着家园的足迹……

吟唱着诗人读不太懂但又很感动人的诗句,勾起了自己欲说还休、欲罢不能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满是欢笑、满是无忧的简单纯朴的村庄情结。

我的村庄已经很古老了,处在巴里坤盆地的腹地。村庄的北面是戈壁大山,南面是一片湿地。所以,那里水草丰美。曾经,村庄就在蒲类海的沿岸,只是现在因为蒲类海水位的下降,才离村庄越来越远了。好在湿地有不断往外涌水的泉眼,泉水慢慢汇集成一条大泉水河——大河,所以,这里的村庄也就叫“大河”。其实,大河并不大,因为它只是湿地的水流汇集而成的一袭轻柔的玉带一样的水流。似流非流的大河,默默地灌溉着这一方土地,人们自然也就逐水草而居,一字摆开,形成了今天这样的格局。

因为这里水草丰美,我们就在水草中捉迷藏、捉鱼、掏鸟蛋——惊慌的野鸭,叫声无奈又凄厉的小麻雀,挖达子萝卜、锁阳、蕨麻、黄狗卵卵,这一切构成了我生命中永恒的山川河流图。

在离村庄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大河唐城。大河唐城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唐代景龙四年(710年),是驻屯巴里坤的伊吾军所筑,由主城和附城构成。主城已荒废千年,一切早已停滞、风干、没了生命。1982年—1983年,先后在古城出土的文物有铜罐、铜镜、铜佛、陶制品、石磨等,今日的古城依稀还可以看到当年的壮观和雄伟,岁月的沧桑巨变。古唐城就像一位老人,留下了许多斑驳陆离的记忆,身体却被时光渐渐掏空,只在那里证明着村庄的古老。

村庄的周围都是耕地,汉代以来,村庄就有了驻兵屯田,唐代的古城更是证明了这一点。村庄还有个形象而贴切的名字——甘露川。清代时,这里更是进行了大规模的屯田,关内来的“兵屯”“犯屯”“户屯”各路屯垦大军,共同开发了我的村庄“大河”。乾隆年间,这里有良田万顷,丰收后麦垛连绵,高接云端,也就拥有了“屯稼堆云”的八景之一的喜人景象。

小时候的夏天,村庄里的孩子们是要挖猪草的,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相约去挖一筐猪草。一路上,走着笑着玩着,谈着班上的趣事,小的跟着大的,大的照顾着小的,一切都是约定俗成的。有时候,我们会玩得忘了主要任务,尤其是到了秋天快要收获的季节,我们会偷偷溜进地里拔沉甸甸的青稞头,或者摘一兜子豌豆角,吃胀了肚子,然后再生出许多花样,烧着吃、烤着吃。点燃了麦草,村庄的上空顿时弥漫着浓烈的麦草和青稞的香味,我们会在火灰中扒拉出烧掉麦芒的青稞头,趁热在手心里使劲揉着,皮和麦壳脱离,一口气使劲吹,手心里剩下绿攒攒的青稞粒,鲜嫩可口,带着甜味和焦煳味,很惬意。

村庄的人们都是亲戚,大爷、大妈、叔叔、婶婶,鸡犬相闻,相处得很和谐。小伙伴很多,整天黏在一起,没有忧愁、没有烦恼,吃饭的时候,都是急忙回家,端着饭碗很快又凑在一起,饭菜都差不多,揪片子、面条子或者拉条子,挤在某一家的厨房前面,坐在小板凳上、石头上,只要是能坐的地方,大嚼大咽。大人们在屋子里大声骂着“养到街上了”?而我们则是边吃边说,话题大多是议论游戏中谁最机智、最勇敢、最讲义气,也有小伙伴因为达不到这种“最”,只好坐冷板凳。匆匆吃过饭之后,我们会疯狂而执着地投入捉迷藏、号嗦、踢沙包、攻城等游戏中,吵着闹着、紧张激烈,“华灯初上”的时候,才依依不舍地各自回家。

桥头上坐着村上的几位老大爷,井台边的白胡子六爷有很多故事,历史的、神话的、鬼怪的,讲得最多的就是他们打土匪的故事,白彦虎、马仲英等。大多数的时候老人们都是在那儿晒着太阳,静静回忆着过去很多坎坷和经历。尤其是到了冬天,慵懒的阳光照着消磨时间的老人,白杨树上的鸟儿们成了老人们忠实的朋友,老人就如村庄的一个坐标,人们都习以为常了,直到过了冬天,沐浴阳光的老人中有的再也没有坐在桥头和井台边的时候,我们才会觉得村庄和自己都会若有所失,这种心情会持续很久,一直到现在。

我的村庄,有着快乐和苦难的一切记忆,有过一次又一次的兴盛和一次又一次的衰落,有过悲也有过喜。伴随着共和国的历程,“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破四旧”“文化大革命”,等等,村庄的故事从来没有中断过。在我看来,60年代初的支边、兴边之举,大批从江苏、湖南等地来的支边青年,给古老的村庄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鲜的血液,这个艰难的融合过程,给村庄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力,使古老村庄的生命得以延续。封闭的偏僻村庄,有这样一群人,带着各自的文化拥入村庄,村庄理所当然地拥有了一种精神文化的气象和气魄,古老的村庄经历了衰落的考验,获得了重生,一座二渠水库、一座团结水库,已成为村庄向往和追求的精神象征。

岁月匆匆,转眼我已成人母,村庄的桥头依然坐着白胡子老大爷,只是从先前的爷爷辈换成了现在的父辈。村庄已不像以前那么热闹了,孩子们随着打工的父母进城了,那片土地再也没有“屯稼堆云”的景象了。土地的产出,远远不够村人的物质需求,人们有了现代化的种地、收割的工具,还有专门承包浇水、种地的行家把式解决外出打工人们的后顾之忧。古老的村庄只有老人们固守着,在他们眼里村庄就是天堂,城市的生活有太多的不自在,村庄一草一木他们都很熟悉,甚于熟悉自己。也许,明天邻居的儿子又搬进城里,这些他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不过就是多两个固守村庄的老人罢了。寂寞的村庄成就了城市的发达,城市中有很多漂泊的村庄人,他们的根永远在这里,村庄是他们涌集力量的地方,不管土房泥窗,不管多么简陋贫穷,有属于自己的一份土地、两个老人、一处家园的时候,他们心底的热情、他们身上的力量、他们头脑中的智慧都会喷涌而出。我的村庄所有的灵感都来自那条不起眼的大河,缓缓流淌的泉水哺育了村庄的一切,没有大河就没有村庄。清晨,站在草湖边,望着袅袅炊烟,望着喷薄而出的太阳,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地,心里涌动着、升腾着生命的美好和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