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术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无论在理论和技术上都相当成熟的学科。“只有向纵深发展才有出路”,林为干敏锐地把握到微波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20世纪80年代初,林为干就率领他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从8mm~3mm频段前端接收技术的全面研究,以及有源无源的关键电路的研究。到1987年已有4项研究获得部级成果鉴定,特别是宽带毫米波源,已达到 1986 年世界先进水平,被国内同行广泛应用,为开拓我国毫米波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林为干敏锐的前瞻性还体现在应用物理所的成立。“文化大革命”前夕,林为干主张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微波技术研究室,并报请二机部审批。在他的力主争取下,1979年,经过四机部批准,学校建立了应用物理研究所、高能电子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林为干任应用物理所首任所长,该所成为我国毫米波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力量。
其实,从发表在美国应用物理学报首页上的博士论文“一腔多膜微波滤波器”开始,林为干就不断地在微波研究领域乘风破浪,数十载辛勤耕耘,成就显著。其在闭合场理论、开放场理论和镜像理论方面的研究居世界前沿。
“一腔多膜微波滤波器”是闭合场理论方面的杰作,根据该理论制成的多腔多模滤波器和纸张测试仪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开放场理论方面,包括“传输线阻抗计算方法”、“三角波导理论”等,他发现的有介质平面上的双镜像现象,解决了电磁理论中的一个经典问题。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公认他把圆柱谐振腔的简并模的应用从两个扩展到五个,至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静电学新研究与混合颗粒媒渍电磁波理论》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这项成果采用的方法新颖,所得结果丰富,发展了电磁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1979年,林为干在椭圆直波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发表在《中国科学》(英文版)的《椭圆直波导理论》一文,纠正了国外的结论,成功地为我国制定椭圆波导尺寸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个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卫星通信地面站中。另外他对介质波导的深入研究,让我国激光传输理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林为干所取得的成绩还离不开他那源于内心的勤奋。林为干的勤奋在他的学生中间广为流传,常常还是大年初二就在办公室加班了。出差的时候,只要飞机一起飞,或者火车一开动,林为干就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书,开始埋头读书,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一项项科研成果,无不饱含着林为干的点滴心血,也奠定了其“中国微波之父”的地位。继 1978 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之后,1980年,时年61岁的林为干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院士。这充分肯定了林为干为我国电磁理论科学和微波技术的开拓和奠基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林为干还是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学会主任,美国IEEE高级会员、MIT北京分会主席。1989年,在林为干70周岁之际,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微波场论与应用研究论文选集》一书,该书收集了林为干近 40 年来在国内外一级刊物上发表的具有国际先进科学水平的微波场论与应用研究论文 40多篇,概括了林为干多年来主要的学术见解和重大贡献,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林为干的学术思想。著名电子科技专家孙俊人院士评价说:“该书是我国微波科学界的宝贵财富,对我国科学事业,特别是对微波理论以及传输技术的发展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1981年,重获新生的林为干又被委以重任,被任命为学院副院长,肩负起学院科研发展使命。在近四年的副院长生涯中,林为干为学校的科研工作奔波不停,为学校科研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当时,四机部副部长孙俊人院士分管直属高校教育,与林为干多有接触。孙院士有一次到学校视察,对林为干说:“你还是不要当副院长,好好做学问吧!”林为干欣然接受了这位同行领导的建议,将更多精力投身到酷爱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
对林为干来说,只有在微波科研中,才有他的梦、他的爱。
§§科学春天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历史的车轮来到了20世纪80年代。刚刚从浩劫中苏醒过来不久的中国,迎着朝阳,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开始一段新的征程。崭新的中国,正矗立在世界的面前。
随着国家科教事业的复苏,此时的林为干逐渐恢复了紧张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追溯到几年前,那是1980年的春天,成都,繁花似锦,大地一片生机盎然。在电子科技大学(当时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办公楼里,时任四机部部长的孙俊人院士对林为干说:您积淀深厚、学识过人,中国的电磁学需要大量的人才。您看看,您能不能辞掉现在的行政职务,专心做学问,教书育人,为中国电磁科学发展培养一些人才?
林为干沉吟了一下,爽快地说:好!
就好像 30 多年前毅然决然地踏上归国的征程那样,林为干深深感到,中国的科学事业又到了一个春天,必须有一批顶尖的科研人才投入到更高更深领域的开拓耕耘。就这样,他辞掉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的职务,专注于学术研究;中国的微波领域多了一位杰出的导师,中国的微波科学有了更多杰出的新生力量。
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天,林为干的在读博士生李大伟带着长途飞行的疲惫走出芝加哥机场,耳边是异国口音,眼前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李大伟忽然间觉得有些忐忑不安,手不由自主地在身上摸索,感觉到西装布料的柔软,耳边响起了恩师的叮咛:走出国门,咱们就代表着中国;在形象上我们不输给外国人,在学术上,我们更加不会!李大伟低头看了看身上的西装,想到恩师那双睿智的眼睛,轻轻地笑了一下,腰杆也在那一瞬间不由自主地挺直了。
此前,美国防撞雷达研究所在研制汽车防撞雷达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题——雷达系统中波导的传输不通畅。研究所广邀各国学者前往商讨解决的办法。一时之间,精英毕至,群贤云集。大家从各个方面对问题进行探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但是,却始终没有能够彻底解决。
在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人想到了在电子科技大学的林为干。于是,电话“丁零零”地响了起来……
李大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受老师的推荐,走出了国门,来解决这个难题。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大家不由得在心里打了一个大问号:他,行吗?
时间在等待中显得特别漫长,但是漫长的等待给了大家一个惊喜:李大伟将难题解决了,信号在波导中传输通畅!大家欢呼雀跃,惊叹于这个年轻人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超强的动手能力,也惊叹于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电子科技大学的微波研究水平。
对于林为干来说,李大伟只是20世纪80年代培养的一批优秀弟子中的一个。
曾令儒,林为干的第一届博士生,中国首批电子学博士,从东方红系列卫星开始到“神舟”飞船五号至六号,卫星和地面的检测数据传输技术、传输方案,都曾带头参与研究,业界将他称为“中国航天飞船的掌舵人”……
林为干与博士生喻志远和葛俊祥一起工作(摄于1994年)
祝宁华,1990年博士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1998年入选“百人计划”,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主要从事光波导器件及微波集成电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高速半导体激光器、探测器和调制器及模块的研究开发。1998年回国后获得 17 项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其中包括“百人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63”、“973”重大课题。
黄卡玛,1991年博士毕业,现任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1996年被评为“四川省跨世纪青年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99年被评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骨干教师”。
……
他们几位只是林为干众多弟子中的代表,从 1982 年开始恢复博士生培养以来,林为干一共为国家培养了博士生60多名、博士后5名,其中3名博士生因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受到国家表彰。这些弟子遍布海内外,在各高校、科研单位和公司企业辛勤工作,在微波电磁科学的前沿领域不懈探索,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电磁科学收获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