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空气一样,对于无处不存在的电磁波,人们的眼睛也对其“视而不见”。虽然如此,人类还是不断发现其踪迹,掌握其规律,为人类服务。19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研究电磁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波理论。他认定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推导出了电磁波与光具有同样的传播速度。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之后,人们又进行了许多实验,不仅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发现了更多形式的电磁波,它们的本质完全相同,只是波长和频率有很大的差别。人们称波长从1毫米~1米的电磁波叫微波,这正是林为干一生执著研究的最爱。
微波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一门技术科学,相比于其他波段的电磁波,微波具有安全可靠、抗干扰能力强、沿波段传播衰耗小等优势,在雷达和通信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雷达不仅用于国防,同时也用于导航、气象测量、大地测量、工业检测和交通管理等方面,而通信在现代卫星通信和常规的中继通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30年代,雷达的发明是无线电技术的重大突破。雷达又称为无线电测位,是利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来测量远处静止或移动目标的距离和方位,并辨认出被测目标的性质和形状。其实,早在 1887 年,赫兹进行验证电磁波存在的实验时就曾发现:发射的电磁波会被一大块金属片反射回来,正如光会被镜面反射一样。
1897年夏天,波罗的海,晴空万里。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在“非洲号”巡洋舰和“欧洲号”练习船上直接进行5千米的通信试验时,发现每当联络舰“伊林中尉号”在两舰之间通过时,通信就中断。波波夫在工作日记上记载了障碍物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并在试验记录中提出了利用电磁波进行导航的可能性。这可以说是雷达思想的萌芽。随后的 1921年,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发现了短波可以进行洲际通信后,科学家们发现了电离层,短波通信风行全球。
直到1934年,英国科学家R。W。瓦特被一个偶然观察到的现象吸引住了,他发现荧光屏上出现了一连串明亮的光点,但从亮度和距离分析,这些光点完全不同于被电离层反射回来的无线电回波信号。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弄清,这些明亮的光点显示的正是被实验室附近一座大楼所反射的无线电回波信号。瓦特马上想到,在荧光屏上既然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被建筑物反射的无线电信号,那么活动的目标如空中的飞机,不是也可以在荧光屏上得到反映吗?根据上述的设想,瓦特和一批英国电机工程师终于在 1935 年研制成功第一部能用来探测飞机的雷达。后来,探测的目标又迅速扩展到船舶、海岸、岛屿、山峰、礁石、冰山,以及一切能够反射电磁波的物体。
Communication),即使用微波进行的通信。微波通信不需要固体介质,当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时就可以使用微波传送。微波进行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好并可传至很远的距离,微波通信由于其频带宽、容量大、可以用于各种电信业务的传送,如电话、电报、数据、传真以及彩色电视等均可通过微波电路传输。微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即使面对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微波通信一般都不受影响。
雷达和微波通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显示出了它的巨大威力。战后美国,微波技术发展迅速,在美留学的林为干清楚地意识到微波技术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毅然选择了以微波技术研究作为毕生的事业追求。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所做的博士论文“一腔多膜微波滤波器”发表在美国应用物理学报首页,影响很大。回国之后,林为干的科学研究继承了他博士论文的良好开端,继续行走在电磁理论、微波技术、光纤技术、电磁辐射与散射等领域的世界学科研究前沿。
哪怕是在“文化大革命”十年这样的颠倒错乱时期,哪怕是人生遭遇种种无端猜忌打击,林为干始终没有放弃最初的梦想,那就是为中国的微波技术的普及、微波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每一分力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被提到了“四个现代化”事业的重要位置。林为干在春天里获得了新生,播种希望,不知疲倦,兢兢业业辛勤耕耘,迎来了金色的晚秋,收获着丰硕的成就。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深感国内无线电技术,尤其是微波技术教育的落后,教材、参考书的缺乏,林为干根据自己长期在一线的教学实践经验,出版了4本专著:《微波网络》(国防工业出版社,1978)、《微波理论与技术》(科学出版社,1979)、《电磁场工程》(国防工业出版社,1978)和《电磁场理论》(邮电出版社,与助手合作,1984年)共计380多万字。
其中,《电磁场工程》一书着眼于电磁场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解决了无色散的传输线,特别是特种截面的同轴线;填充不均匀介质的波导的传输;球面波及弯波导等一系列问题,对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学生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与此类同,《微波网络》等著作也从科研发展和教学实际出发,理论结合实践,紧跟科技发展潮流。《微波理论与技术》一书曾获得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电磁场工程》一书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图书。这 4本凝聚着林为干无数心血的著作的出版对提高我国电子科学技术教学研究队伍的理论水平起了重要的作用,并在我们设立学位制度后成为研究生学习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