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调整。调整是社会组织根据相关公众的情况,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方案或目标,避免、平息冲突或争执,以维系双方和谐的关系。一般表现为让步、修正、协商。这一类的案例,除了大量出现在谈判中外,平时在很多公众场合也经常出现。如某城市一位公交售票员,每当车进站时,看到车站乘客拥挤,就调整自己的工作用语,向窗外乘客招呼说:“乘客同志,很抱歉,让您久等了!请依秩序上车!”乘客们会在一片无声的谅解中,秩序井然地上车。车子开动后,车厢里流动着一串串对话:“谢谢,请招呼买票。”“请买两张。”“别客气,票请拿好”……可见,调整后的对话使双方关系相当和谐。
第三,合作。合作是社会组织与相关公众就某一个共同利益而相互配合,联合行动,协同完成任务。一般表现为联合主办、协办等。
公众协调的内容有利益协调、目标协调、态度协调和行为协调。而利益协调是最本质的,目标协调是利益协调的指标化、具体化。态度协调是指在认知和情感这两点上与公众协调,是为行为协调打下基础。这里,重点讨论利益协调和目标协调。
第一,利益协调。利益协调是指社会组织与相关公众为某一个共同利益而协调。利益协调在操作上首先要清晰认识各自的利益所在,其次要寻找双方共同利益的结合点。以谈判为例:谈判中的基本问题,不是双方立场上的冲突,而是双方的利益、需求、欲望的冲突。谈判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和双方利益而达成的某种协议。例如:有两个人在图书馆阅览室争吵了起来,原因是一个想开窗,一个想关窗,他们为了窗户应该开多大而争论不休。图书馆管理员走进来,问其中一位为什么要开窗?回答:“让空气流通。”又问另一位为什么要关窗?他说:“避免噪音。”那位管理员想了一下,然后,打开旁边房间内的窗户,这样既可让空气流通,又可避免噪音。由此可见,不能只注意双方陈述的立场——“开窗”和“关窗”,而应该从“空气流通”和“避免噪音”这两项双方潜在的利益出发,达成一种解决问题的协议。因此,明智的解决方法是利益协调,而不是针对立场。因为任何一种利益一般都有多种可以满足的方式;在对立立场背后,双方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和冲突性的利益,然而共同利益是可以用来协调冲突性利益的。
第二,目标协调。目标,即人们行为活动在一定阶段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目标协调是指社会组织目标与相关公众目标的一致性。进行目标协调,关键要抓住制定目标和实施目标两个过程。制定目标时,要充分了解相关公众的目标,只有在“利他过程中实现利己”,才能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实现。而实施目标时,要对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目标距离和冲突及时加以调整,才能平衡双方的利益。以企业内部公关为例。有的企业家用“期权”、“期股”的方式来凝聚人才就是一种很好的目标协调。它是使目标和激励一起运动,目标是激励的目的,激励是保证实现目标的手段,两者相互作用,共同运动,以达到企业和人才目标一致,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又如组织目标的协调。组织目标是一个组织预定在一段时间内努力争取达到的所期望的未来状态。目标应包括任务、目的、标的、数量及时限。它可以是一种产品,也可以是一种服务。不可否认,任何组织都存在着不利于目标实现的因素,但一个健全的、有效的组织总是力图消除这些不利因素,一个正确的方法,就是使组织目标活动形成一个大反馈循环过程。这样,就能不断协调、沟通和提高,使组织目标的实现活动从一个阶段转入下一个阶段,直至取得更大的绩效。其反馈、协调、沟通的循环活动如下图所示。
公众协调主要有以下方法。
第一,可以使用“A-A”式平行沟通。A-A式平行沟通,来源于人格结构的PAC沟通理论。PAC沟通分析,是人的三种自我状态的简称。其中P(ParentState)表示父母状态,A(Adult State)表示成人状态,C(Child State)表示儿童状态。
应当澄清的是,这里的父母、成人、儿童不是实际的指称,而是指心理、素质、行为等多种因素形成的三种差异境界,也即抽象意义上的概念,分述如下。
P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其言语和行为往往是支配性的、评价性的、批评性的,甚至是跋扈的。A状态以理智和稳重为标志,其言语和行为往往是不卑不亢,充满自信和理性,富有教养,并具有分析、理解和平等精神。C状态以冲动和变化无常为标志,其言语和行为往往是创造性的、自发性的,有时是任性或粗暴的,表现为遇事无主见,要么感情冲动,要么绝对盲从。
在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中,哪种心理状态占优势,就会在沟通中出现哪种心理状态与沟通行为。假设有人问:“今年贵公司举行了几次订货会?”请看两种不同说法。
第一种:“共举行了三次”;第二种:“无可奉告”。
第一种沟通方式是A-A式的平行沟通,沟通双方关系是平等的,因此,沟通会继续。第二种沟通方式是非A式交错沟通,沟通双方的关系由非预料中的回答而引起对抗,气氛较为紧张,沟通无法继续。这种沟通方式,违背了平衡理论原则,是公共关系沟通中的大忌。
可见,由于A状态的思考符合理智和逻辑,而P和C状态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和反应往往并不一致。因此,最佳沟通方式是A-A式,即双方均以成人状态参与沟通,这种沟通显然是一种理性、友好、有效的沟通。其次是有A状态参与的各种沟通方式,而没有A状态的沟通,往往会使信息交流中止或发生冲突。
第二,要注重情感沟通。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于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心境与态度的体验,是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平衡理论的主要思想之一就是在沟通中诉诸情感,增进情感的互动和思想的交流,彼此认同,从而产生亲密感,达到关系的平衡。现代公共关系广告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来改变诉求方式。例如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在40周年店庆之际,曾相继构思推出了三类广告语。
例1:穿在一店,美在一店;例2:不惑之年,赤诚之心;例3:不愁货比货,更愿心贴心。
从沟通效果看,第1例给人一种主观认定式的单向意识,有“自吹自擂”之嫌。第2、3例体现了一种“顾客至上”的意识,站在双方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的角度上,传递一种情感信息,其方式是通过自己对他人的奉献,来达到他人对自己的偏爱,让人听后感到亲切、温暖,增加了对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的信任感。
在语言交际中,运用情感沟通和理智沟通相结合的方式,常常能产生即时效应,特别是在演讲中其效果往往更佳。一般来说,在刚开始沟通时,应当诉诸情感,引起听众情感上的振动和激发其兴趣,然后可以侧重于理性说教,使听众进行较深刻的思考,以形成持久、系统的观点。例如,一位着名的心理学家应邀赴青少年劳教所登台演讲,对于台下听众他思忖了两种“称呼语”。
第一种:“青少年罪犯们”;第二种:“因一时的无知、触犯了法律的青少年朋友们”。
由于他采用了第二种“称呼语”,效果极佳,甚至使一些青少年罪犯感动得潸然泪下,此例说明情感振动有极好的效应。美国学者曾结合竞选演讲进行实验研究,比较情感和理智在选举时对选民们行为态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情感的号召常常比理性的号召作用更大。
下面我们来谈谈公众协调在公共关系中的作用。
第一,协调内部公众,增强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公共关系中的内部公众主要包括组织员工、股东、员工家属等,这里重点讨论员工关系的协调。
公共关系中协调员工关系关键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21世纪是一个全面“软化”的时代,以人为本是一种软管理,它主张把提高效益的重心转移到挖掘人的潜能上来,从而营造一种和谐的团队氛围,增强组织的凝聚力。这种公众协调是以人为本的富有文化内涵的管理策略,主要表现为三层意思。
必须重视人的情感、情绪等软因素。日本企业很重视员工的情感、情绪,为此专门设立“健康管理室”,员工有了情绪,可入室发泄。“健康管理室”的第一间挂着一面大镜子,启发你自己认识自己。第二间挂满各种哈哈镜,启发你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不要用哈哈镜看人,第三间室内安装了弹力球,当你打球时,球会反弹回来,启发你待人要和气。第四间室内扎了一个傲慢的草人,吹胡子瞪眼的,启发你不要傲慢。再接下去是一条长廊,两面挂了许多彩照。一面宣扬好典型,一面展露了许多不好的行为,启示你应该怎样做人。最后是一个摆满鲜花、环境幽静的客厅,让人心情舒畅,此时对立情绪已经化为和解自责的心态了。
在中国有的企业也设有出气室,企业的主要领导轮流挂牌值班接待,为员工宣泄不快创造条件。一个人当他处于不顺利的时候,紧张的情绪往往会压抑着理智的思考。只有让他发泄出来,才能恢复理智,正常思维。
必须确立人的支配地位。人是最大的生产力,是生产力中的主体。在生产力的诸多因素中,人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这一条已是毋庸置疑。高度的社会化分工,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又使工作者产生压抑和乏味之感。因此,必须使员工在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同时,又享受到一种乐趣。比如可以在工艺过程、岗位安排、目标管理诸方面,根据是否有利于员工发挥工作热情和聪明才智的原则,加以调整。这样才能真正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使员工产生一种归属感。
员工既是被管理者,更是管理者。在以人为本的协调管理中,这一条是核心。
它包括三方面:一方面是淡化权力观念,强化权威思想;另一方面是倡导众人参与管理;还有一方面就是模糊雇佣关系,竭力挖掘员工的积极性。组织和员工结成“命运共同体”,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第二,协调外部公众,建立和谐的组织生存发展环境。“环境适应性”原理告诉人们: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中施加作用和影响组织,社会组织也可在不断协调、不断适应中施加作用和影响于环境。协调外部公众,可以使组织处于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通过“突发事件”、“顾客投诉”、“产品滞销”、“商标抢注”等事件的协调处理,组织整个公共关系状态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总之,组织面临各种环境因素并不都是被动的,也有能动的,那就是通过协调关系,改善环境。
在很大的程度上,组织的周围环境是组织本身的任意创造。组织可以选择它所处的环境,并主观地限定它所选的环境。换言之,组织可以主动地自行决定改善环境的措施。因此,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协调外部公众是为组织建立了一种和谐的生存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