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公共关系学
8051900000004

第4章 导论:公共关系和公共关系学(3)

毫无疑问,公共关系史的研究主要应以公共关系自身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作为主要内容。但是,任何历史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发生的,历史都有着自身的发展空间和环境。研究公共关系发展史必须同研究公共关系发生、发展和变迁的环境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对公共关系史的深度研究将离不开对公众社会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乃至宗教背景的考察和思考。

二、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

尽管人们对公共关系学科性质的认识,仍在不断发展和深化之中,但把公共关系学看作一门社会应用学科,已经是一种共识。的确,公共关系学有很强的应用性,一方面体现在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上,另一方面可从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工作性质得到印证。美国公共关系学会教育委员会对公共关系专业人员提出过八种工作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资料的写作、编撰和散发,公关计划的策划和执行,演讲和宣传等等,这些工作全部是应用性的。

更确切地说,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应用学科,它涉及的学科十分广泛,其中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新闻学、传播学、管理学、舆论学、广告学、市场学和经济学等基础学科和应用性学科。正因为如此,关于公共关系学的学科归属问题,就像关于公共关系的定义一样,人们至今还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目前国内外较流行的观点有三种:(1)公共关系具有管理的职能,公共关系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因此公共关系学是管理学的一部分;(2)公共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组织的行为,因而公共关系学是组织行为学的分支学科;(3)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公共关系过程是一个交流、沟通、劝说过程,所以公共关系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应用领域。

上述三种观点各有其侧重点,分别强调了公共关系的管理职能、组织主体行为和传播过程这三方面,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由于公共关系的管理职能、组织主体行为和传播过程三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三种观点本身既是交叉的,又是统为一体的。然而,这种交叉统一性实际上揭示了一种学科性质,即简单地把公共关系学归属于某一学科,是有悖于该学科交叉统一性这一特征的。公共关系学横跨诸多学科这一显着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从这些学科各自的学科角度对公共关系现象和规律进行研究;任何单一学科都不可能独立完成对公共关系的交叉综合研究任务。综上所述,以公共关系理论、应用和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公共关系学就必定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交叉学科。

把公共关系学看作一门综合性的边缘交叉学科,并不是说公共关系学是上述各门学科的简单撮合,而必须失去带有公共关系学自身标签的独特专业理论和应用业务。公共关系学需要研究社会组织的一般行为,但重点是研究组织的交流、沟通、劝说行为;公共关系学需要研究组织的一般管理职能,但重点是研究组织的传播管理和信息管理职能;公共关系学需要研究一般传播活动,但重点是研究组织对其特定公众是如何交流信息的,如何沟通意义的,如何劝说态度的。事实上,大凡一个体系尚在发展、在自身扩延中的新兴边缘学科,其理论研究的相当部分总是要横跨多门学科,公共关系学也没能例外。但作为一门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它的理论、应用和历史必定有自己的独特内核。公共关系学自身的理论内核,就浓缩在前面所述的公共关系的定义中。围绕公共关系定义所进行的理论研究,如公共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基本类型,基本功能和基本原则,以及相关的职业伦理规范等等,是任何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总而言之,公共关系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具有自己的理论、自己的应用范围、自己的历史的较为成熟的边缘交叉学科。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公共关系学,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1923年,美国着名学者伯内斯撰写了《舆论之凝结》(又译《舆论明鉴》)一书,并在美国纽约大学首先开设了公共关系课,公共关系学从此诞生。此后,有关公共关系的研究文献和学术专着不断问世。

1947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成立公共关系学院,并授予公共关系专业学生硕士和博士学位。1948年,美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该协会规定,会员必须是“有信誉的”公共关系专业人员。1952年,伯内斯完成了《公共关系学》教科书的编写工作,标志着作为一门学科的公共关系学已经基本形成。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美国的公关从业大军已经执掌了全球公关的牛耳。如今美国有多家专业的公共关系周刊:其中包括《奥德威尔每周通讯》、《公共关系记者》和《公共关系新闻》;还有数家专业杂志,其中包括《公共关系月刊》和《公共关系季刊》;还有不断更新的《奥德威尔公关公司名录》。在此特别要重提专事提供公共关系和市场营销信息的奥德威尔公司,这家坐落于纽约麦迪逊大街上的公关信息服务公司,多年来一直向全球的公关从业人员全面、及时、较为客观地提供着全球公关行业的信息,预测公关行业的发展趋势。

美国对公共关系教育的重视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1973年,美国本书读者如想了解全球公共关系行业的情况和发展趋势,请浏览这一网站。

新闻教育协会公共关系部成立了公共关系教育委员会,1975年8月,新闻教育协会正式通过公共关系教育委员会起草的《公共关系教育大纲》。到20世纪末期,美国已有400所大专院校开设了公共关系学课程,61所大学有学位授予权,37所大学开设公共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13所大学设有攻读博士学位的公共关系专业研究生课程。美国公共关系专业课三分之一设于商学院、管理学院,其余大多在新闻或传播学院开设。美国新闻学院的公共关系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并有超过新闻编辑专业学生人数的趋势。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公共关系教育虽没有美国这般规模,但也设置了不少的公共关系课程,只是公共关系专业的设置较少。一般说,公共关系的教育和研究,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比市场经济不甚发达的国家要普及得多、深入得多。

从目前的学科水平看,美国的研究较为充分,并已形成多个学派。

但美国学者构造的公共关系学体系一般比较注重实用,超前的理论建树并不多见。

三、我国公关实践与学科发展

我国公共关系实践和公共关系学研究起步较晚,从1983年8月新华社成立中国内地第一家大型公共关系公司,同年9月深圳大学公共关系专业招生算起,迄今已有25年的历史。我国公共关系事业25年来风雨兼程,伴着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前进鼓点,取得了喜人、骄人的成就。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职业公关伴随着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在中国内地悄悄登陆。1983年,广州白云山制药厂成立了公共关系部,这是第一家设立专职公共关系岗位的内地企业,在中国拉开了公共关系这场一唱就是25年的大戏的序幕。25年来,经过大批公关职业人士、高校教师、理论研究者以及公关、广告和咨询类企业的不懈努力,公共关系专业知识逐步推广、普及,公共关系职业人员这一“岗位”及其作用逐步被中国企业所接受,被各级政府所认可,也受到社会公众的欢迎。作为一种劝说沟通活动和管理职能的公共关系,在各种组织继续顺应改革开放大势、努力共创和谐社会的新时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中国公共关系实践25年的曲折发展,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它们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的初创阶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普及阶段和90年代中、后期的实践阶段。21世纪已经进入第八个年头,公共关系正进入一个春光明媚的成熟期。跨入新世纪,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各种政策、法规进一步与国际接轨,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发展,高新技术和现代通讯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切无不为中国公共关系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当前,公关实践的空间迅速扩大。国际前十大公共关系公司已全部进入中国公关市场。国际公共关系公司无论是营业额和员工队伍均保持稳定发展。比如全球最大的一家提供公关行业咨询的爱德曼公关公司,2006年的雇员达2259人,当年有3.24亿美元进账,比上年度增长了23.9%。这一年,在美国最大的18家公关公司年收入都在千万美元与上亿美元之间于。国内公共关系公司继续快速增长。

2006年度中国大陆地区公共关系服务市场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整个行业年营业额估测为80亿元人民币,比2005年度的60亿元人民币增长33.33%,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等四城市仍是公关公司的主要集中地盂。

随着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大势,公关职业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普遍正式认可。作为一种职业,公共关系已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列入必须持证上岗的职业之内。2000年,正规化公共关系职业教育正式启动,至今上万名公关职业工作者参加了职业资格考试,大多通过并获得了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标志着公关业已正式走上了专业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与此同时,国内企业和各类组织的管理高层进一步注意到公共关系职能的重要性。国内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几乎都已设立了独立的公共关系部门,包括部分政府部门在内的愈来愈多的社会公共组织也先后设立了公关部或类似部门。

我们看到,全国各地信息化工程的迅猛发展为公共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需求和持续的推动力。

与公共关系实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今天获得这样长足发展的过程一样,公共关系的教育和学科发展同样也经历了一个引进、吸收、不断深化、不断成熟的过程。

有专家指出,我国公共关系学研究一开始就具备某种鲜明个性,在研究的初级阶段便有两个引人注目的“中国特色”:一是把公共关系实践、公共关系学研究同我国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二是十分注重研究如何在国际舞台上塑造中国的形象,特别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的步子走得比较快的城市,企业、政府及各种事业单位都较早地重视国际公共关系的开展。随着我国公共关系实践的普及和深入,公共关系教育、教材建设和理论研究也获得了可喜的进步。

目前,公共关系学历教育已经形成了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的相对完整体系。教育部把原由高等职业学校开设的公共关系职业教育推向普通高校,公共关系自学考试由部分省、市开设升格为全国统一考试,使公共关系专业教育具备了更广阔的空间。许多全国重点高校密切结合公关实践,调整充实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以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公关人才为目标,并使课堂教学和专业实习相结合,为国际和本地公共关系公司输送了一批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国际眼光、理论联系实际、合格的公共关系专业人才。

在经过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公关教材建设的引进、吸收阶段后,公共关系教材和专着的出版进入了新一轮的深化、提高和拓展阶段,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其特点是系列化教材建设初具规模,专业纵向发展(从公关理论到公关实务系列)、行业横向拓展(跨行业公共关系研究)出现了相结合的态势,出现了优秀教材一版再版和几十次印刷、专着比例逐年提高、译着比例相对下降的可喜局面。

业内专家指出,要提高中国公关业的竞争力,有赖于广大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当务之急仍然是公共关系学科研究素质的提升和普及教育的发展。从教育状况来看,当前公关教育仍多以基础知识教育为主,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专业公关公司的需要;我们的公关理论研究还需与公关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我国公共关系学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套更为合理、更为完整的专业公关教育和职业培训机制,要努力创建出真正既能与国际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理论和应用体系来。

2004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于2004年6月25日在北京举行,新华网以《公共关系在我国经济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引用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李道豫的话说:“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将全球投资发展重心转移到中国的同时,国内企业也陆续跨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在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中得到发展。而作为重要传播沟通工具的公共关系正日益被企业、非营利组织乃至各级政府所接受,在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报道称:“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砚农说,公共关系通过调研、策划、实施、评估以及一系列的咨询手段,为各类组织进行信息传播、关系协调和形象管理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和执行服务,在促进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与其公众沟通,改善市场环境,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