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世的艺术
8032800000048

第48章 方圆处世顺其自然(6)

有禅诗说:“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佛家说,人心本觉,我就是我的上帝,天堂在我心里,快乐在我心中。真性情是人内在的素质。朋友之间,只有在真性情中才能获得真诚的友谊;异性之间,只有在真性情中才能获得纯美的爱情。人不能无情,无情便不能表现“性”,不能表现做“人”的本质。人性与人情,是做人的特征。人欲可以抑制,在有些时候还必须抑制;人情不能抑制,在每时每刻还必须保存,因为它是通往成功路上的驱动器。我们有时候听到某人骂别人没有人性,没有人情,没有人味,又说他无情无义,这是对人情的俗解。

一位人文学者说,中国的文化史,是一部充满各种感情的情史。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关关睢鸠,在河之洲”,这是爱慕之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隐逸之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轸民之情;慈祥的高堂,敦厚的兄长,温柔的妻子,娇嗔的情人,还有淘气的儿女和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是众生须臾不可缺少的温情。做人用一双情眼看世界。自然事事有情,处处动情。天虽无言,但四时行焉,百物生长,无处不是天情的流露。暂且撇开人世的儒学之说,而讲人世出世的佛家思想,也从不忽视人间这个“有情世界”。佛家主张“觉迷情”,迷情是愚痴,愚痴难以摆脱尘世的纷扰,因此必须依靠大彻大悟来自我觉醒,使自己大觉大正。大彻大悟是情之本体,情又是性之应用。情缘性生,性缘情见,抛弃情就不能见性。人如果没有性情,又怎么能称为人呢?

性情的流露,以真性真情为贵,性情里稍一掺假,做人就流于伪君子。伪君子对比真小人危害更大。只有在真性情中,才能看到真豪杰;只有在真性情中,才能看到真圣人。顺境时,只有在真性情中,才能看到真气象;困境时,只有在真性情中,才能看到真骨气。

人是有机会看到自我的真性情的,比如在失去一个挚友的时候,发现了自己从未发现过的能力;读了一本富有感染力的书,或者由于朋友们的真诚鼓励,发现了自己的内在力量。可以这样说,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通过何种途径,一旦流露出真性情,你的行为一定会大异于从前,你就会更加大有作为。

一个坚守诚实、公道和正义原则的人,即使周围的人都反对他,他也能屹立不倒,甚至毫不动摇,因为诚实、公道又正义的人必是流露真性情的人。林肯之所以对美国有那样大的影响力,不仅在于他具有种种天赋和才华,更是由于他能把公道、正义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保持真我而从不改变。

真性真情永不死亡,永不败坏,与高贵的神性和谐统一,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效能,获得自己无上的幸福。许多人并不深入真我,去开发那些供给身体力量的源泉,因此他们的生命往往是了无生气的。如果我们深入真我,那么就可以获得启发神性的活水。生命的活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做人要完成真我,显示真我,惟有自生至死始终保全这份与生俱来的真性情,这样才能获得生命的自由。

深入认识自己

欧阳修说:“君子修养品德,内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外要修饰自己的仪表。”苏洵说:“脸脏了不忘擦洗,衣服脏了不忘清洗,这是做人起码的常识。”按照这个常识做人,完成了自我的人格,才能被人看得起。要被人看得起,平时做人要端重,要庄严,要恭敬;不要轻佻,不要苟且,不要散漫。

君子不重则不威。人作为万物之灵,能超越自我,成就事业,这都要依靠自己去创建,依靠自己去奋斗。

做人如果可以深入观察自己,深入认识自己,唤醒自身沉睡着的潜能,那么,伟大无比的力量和奇迹将会因此而产生。唤醒潜能后,你会惊奇地发现,你和圣人没有什么不同,圣人和你也没有什么不同;你就是英雄,英雄就是你,英雄和你没有半点分别。不过,你又应想到,你之所以不能成为圣人,不能成为英雄,还是因为你没有全力以赴地挖掘自己,创造自己。发现这些原因后,你会懂得,做人应完善自我独立的人格。完善独立的人格是成就圣贤豪杰不可缺少的条件。

歌德说,人格是大地之子。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变化,如生活条件变化,家庭关系变化,职业变化,地位变化,或者受挫遭难,或者伤残,甚至大灾大难,但是无论什么情况,都应保持独立的人格,自尊自敬,自爱自重。自尊的人一定能自敬,自敬的人一定能自重,自重的人一定能自爱。自尊的人不会自卑,自敬的人不会自贱,自重的人不会自暴,自爱的人不会自弃。

颜回说:“尧是人,舜是人,有所成就的人就应该像他们那样受到后人的崇敬。”这就是自尊。陆象山说:“双手攀南斗,翻身倚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这就是自尊自重。陆象山又说:“天下的事情,是每一个人的事情。”这就是自敬自爱。人总要看得起自己,才能使人看得起我,才能产生一种无比的自信心。

(1)自尊

做人若要方正,只有自尊。自尊是自我规矩,自我规矩才能自成方圆。自尊不是自我夸大,惟我独尊。自夸的人狂妄,怪异,荒诞。做人要自尊,就是要自己看得起自己,在自己的心中确立这样的信念:天地赋予我的优势并不比别人少一分一毫,别人有的我也有。只要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精进如斯,成功就不会少我一分。做人不能自暴自弃,以至辜负了天赋的才华,辜负了人生的美好。

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人不断发展的动力。世界名著《简·爱》中的男主人公罗彻斯特身为庄园主,财大气粗,对女主人公说过:“我有权蔑视你!”他自以为在地位既低下其貌又不扬的简·爱面前,有一种很“自然”的优越感。但有着坚强个性,又渴望平等的简·爱,坚决地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她寸步不让地反唇相讥:“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自尊吗?不!我们在精神上是平等的!正像你和我最终将通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这番话强烈地震撼了罗彻斯特,并使他对简·爱乏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一个人只要不是情操低下、行为卑劣兼酒囊饭袋,那就无论能力大小、地位高低、条件好坏,都应有充分的自信,而不应自感低人一等。莎士比亚说:“如果我们把自己看成是泥土,那我们将会真的成为被人践踏的泥土了。”莎士比亚又说:“没有自尊就是自卑。”自卑的人,总是安于现状,安于平庸,不求上进,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其实,你的能力并不比别人差,你的人格并不比别人低,只要你肯自我发掘,自我奋斗,力争朝夕,终有一天会有所成就。

自尊和自大,没有任何关系。自卑和自大,却是一对孪生兄弟。自卑感与自大狂,是一物的两面,它们好像剃须刀片,两面都是伤人的锋刃。这个锋刃,不仅伤害别人,同时也伤害自身。不只是普通人自卑,就连许多伟大的人物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也存在自卑感,只不过伟大的人物能战胜自卑。你能战胜自卑吗?

(2)自敬

孔子教导弟子们说:“对人诚敬、有礼,就不会遭到侮辱。”这就是敬人自敬的道理!自尊的人,是一个自敬的人。不尊敬自己,如何尊敬别人?如何获得自尊?程颐说:“修养须用敬。”对身体尊敬,就不会怠慢;对心灵尊敬,就不会躁动;对行为尊敬,就不会放纵;对事业尊敬,就不会懒惰;对天地鬼神尊敬,就不会疏忽。尊敬也是恭敬。做人处处恭敬,就不会德不立,就不会业不成;做事处处恭敬,思想就会集中,精神就会专注。

诚实是天道的法则,恭敬是人事的根本。认为自己比别人尊贵,就会对别人傲慢;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就会拒绝别人的意见而炫耀自己。这种人,是得不到别人的尊敬的。

(3)自重

自尊是自重的标准,自重是自尊的条件。自尊的人也是自重的人。能看重自己,才能摆正自尊的位置。看自己的重量重于天下,就会自尊自敬。看自己的重量轻如鸿毛,就会无所不为,无所不顾。自重的人不自暴自弃,自重的人重视自己、轻视外物。被外物纠缠的人形体受劳累,被名誉纠缠的人心志受烦恼,被利益纠缠的人精神受伤害,被别人纠缠的人自身受摧残。所以老子说:“崇尚献身于治理天下的人,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不愿舍身治理天下的人,你怎么可以将天下寄托给他呢?”

远古时代,尧希望许由继承他的王位,许由认为自己没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因此没有答应尧的请求。许由这么做,是看重自身,更是看重天下。尧后来将天下交给了舜,在舜的治理下,国家繁荣昌盛,从而证明了许由的推辞是正确的选择。做人做到自重,身体就不会被外物拖累,就不会被物欲迷惑。不被拖累,不被迷惑,人自能守住一,守住中,守住道。

“醉里乾坤输万物,闲来万物更输谁?死生有命人何与?消长随时我不悲。”这首诗表明了人心的自重,表明了人心自有主宰。“汝等诸人被十二时使,老僧使得十二时。”赵州和尚这句禅语表明人心有主宰就不会因外物而发生改变。心不因外物有所改变,这只有自重的人才能做到。老子说:“重是轻的根本,静是躁的君主。”自重的人能领导别人,不自重的人被别人领导,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

(4)自爱

做人自爱什么?就是爱护自己的人格,爱护自己的名节。守住了名节则人格在,人格在则方圆成。

自尊自重的人,也是自爱的人。自尊自爱的人,从不自轻自贱、自暴自弃。懂得自爱的人,能自我保全。爱护自己的身体就能完善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晶行就能修养自己的品行,爱护自己的心神就能培养自己的心神。

做人要做到名节不亏,就需要自爱。庄子说:“圣人体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人,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这番话完全是自爱自全的道理。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身居陋巷,不改其乐”,不懂得自爱的人做不到这一点。

八仙之一的汉钟离曾作诗说:“露滴红阶玉满畦,闲拖象履到峰西。但令心似莲花洁,何必身将槁木齐。古堑细香红树老,半云残雪白云啼。虽然不是桃花洞,春至桃花亦满蹊。”这就是自爱。能自爱的人,心中另有一番天地;能自爱的人,“吾心中自有世界,世界尽在吾心中”。吕洞宾说:“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屈原行吟于江岸,向渔父倾吐心曲说:“沧浪江的水如果清洁,可以用来洗我系帽子的丝带;沧浪江的水如果浑浊,可以用来洗我沾满污泥的双脚。”这些名言表现出了不与浊世推移、自尊自爱的坚定志向。

培养男子汉的气概

项羽说:“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做人不但要自尊自敬、自爱自重,还要有这样的英雄气概。立志做大事的人,尤其要培养这种英雄气概。有英雄的气概,能创造出英雄的事业;有圣人的气概,能创造出圣人的气概。

孔子说:“君子看重仁义,小人看重利益。”看重仁义的人有超尘绝俗的想法,看重利益的人总是随波逐流,唯人马首是瞻,没有半点英雄的气概。谚语说:“气概只许英雄有,平庸不予半分毫。”放眼天下,举世滔滔只见普通生命在蠕动,没有一点英雄气概在流行。气概是天机的反射,气概是抱负的流露。气概中潜藏着无限的生命力和无穷的神奇。缺少气概,做人只会流于自夸自大。自夸自大是许多人的坏习惯,这样的人缺少英雄气概。我们能从一个人的身上看出他的气概,也能从一个人的气概中看出他的品质。所以只有善于培养一种出俗拔尘、超世超群的气概,才能成为一个出俗拔尘、超世超群的人物。

春秋时,成见对齐景公说:“你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我为什么怕你呢?”不怕齐景公,这是成见的气概。

公孙丑问孟子:“请问先生有什么特长?”孟子说:“我善予剖析别人的言辞,也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景春问孟子怎样才能称得上大丈夫,孟子说:“住在天下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正确的位置中,走在天下光明的道路上。志愿实现时,带领民众和自己一起走正道;志愿不能实现时,独自遵循正确的道路。富贵不能使自己腐化堕落,贫贱不能使自己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自己屈服变节,只有这样韵人才可以称得上大丈夫。”孟子又说:“每过500年,一定有圣明的君王兴起,其中还定有杰出的辅佐者。从周初以来,已经700多年了。算年头已过了500之数,论时势则是圣君贤臣兴起的时候了。也许是上天还不想让天下太平吧;如果上天想使天下太平,当今这个时代,除了我还有谁呢?”这些话语折射出孟子宽广的胸襟和浩然的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