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第一个人依然在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看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他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你成功的高度。对于一份普通的砌墙工作,这三人因为有不一样的心态,所以最终取得了不同的成就。
人可以通过工作来学习,可以通过工作来获取经验、知识和信心。你对工作投入的热情越多,决心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当你抱有这样的热情时,上班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工作就变成一种乐趣,就会有许多人愿意聘请你来做你所喜欢的事。工作是为了自己更快乐!如果你每天工作的8小时,都好像是在快乐地游戏,这是一件多么合算的事情啊!
卡耐基说:“如果一个人不能从工作中找出乐趣,那不是工作本身枯燥的缘故,而是他自己不懂得工作的艺术。”
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一个人对于工作感到没有兴趣或苦闷,都是由于他自己的缘故,并不是工作本身所造成的。
心理学家提醒你
态度决定一切。要想干好一项工作的前提就是要对这份工作本身充满着热情,一旦心情愉快起来,就会全身心投入,本来乏味无比的事情会变得妙趣横生,这正是为什么有的人觉得工作是快乐的。
我们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也是在完成自身,更是在创造未来;我们要看到我们工作的重要性,以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面对工作,做好能做的事。
职业倦怠:工作引起的厌倦情绪
邢先生MBA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保健品生产企业。从销售员干起,五年后成为公司销售总监,公司此时通过“创业板”成为上市公司,但遗憾的是邢先生并没有赶上公司股改。几年下来,邢先生业务顺风顺水,优良的业绩也使他获得了不菲的收入。
但邢先生仍然感到不满意,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公司对邢先生考核的是年销售净利增长率,越往后对自己越不利;二是自己不是原始股东,总觉得是在为别人卖命,心里总有一种失落感。
2006年,某快消品公司向邢先生发出邀请,请他做市场总监,并承诺给予股份期权。面对诱惑,邢先生决定尝试一下。然而当他真正上岗时,却感觉力不从心:因为行业属性的差异过大,此前的客户积累与新工作几乎看不到延续性,这意味着他要从零开始。客户的漠视,上级的压力,使邢先生不堪重负,一年后他卸任再次回到保健品行业。
像案例中的邢先生一样,当一个人对工作没有了热情,感到自己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说明产生了职业倦怠。这时转型更应谨慎。邢先生因为没有深思熟虑,结果转型失败。
职业倦怠(jobburnout)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下降的综合征,它的多发群体是从事需要不断地同病人、客户和公众进行频繁接触的职业的人。职业倦怠带来的不良情绪直接导致的后果是高旷工率和低效率,还会造成同事之间的关系恶化、家庭问题以及个人健康问题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Maslach和Leiter于1997年提出了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认为当员工与工作在工作负荷(workload)、控制感(control)、报酬(reward)、团队(community)、公平(fairness)、价值观(values)六方面不匹配时,就容易产生工作倦怠。工作负荷不匹配表现为工作过量;控制不匹配表现为个体对工作资源没有足够的控制权;报酬不匹配表现为经济报酬或生活报酬不能令人满意;团队不匹配表现为员工不能与周围的同事建立良好关系或者个人与社会缺乏联系;公平不匹配表现为工作量、报酬或升迁机会的不公平所引起的情感衰竭;价值观不匹配表现为个人不认同组织的价值理念。
早期理论认为,工作倦怠的形成源自某种特殊形式的工作压力。但随着工作倦怠情形的扩展,它与工作压力之间的区别就更为明显了。有一种观点是,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主要是在经历时间上有区别,前者较多情况下是独立、零散、短时的,而后者则是应激源持续作用的结果;但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产生在时间上并没有较大的间隔,它们同时存在并相互重叠;也有观点认为,工作压力通常具有普遍意义,但工作倦怠更倾向于某种特定的情境。
卓铃在一家公司做行政人事经理已经五年了,每天从早忙到晚,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卓铃的工作能力得到了老板和同事的认可,可卓铃感到自己越来越疲惫。周末如果没有加班,也不会出去找朋友逛街,而是在家里整整睡两天。她总感觉自己睡不够。
卓铃感觉工作又忙又单调,也想过换个新环境,但现在公司的待遇、福利都不错。近半年来,卓铃觉得越来越疲惫,每天好像行尸走肉一样上班下班,她抱怨说,过去没啥钱,也没啥职位,生活好像很快乐,现在有房有车,也有点地位了,可是生活却觉得不快乐。
卓铃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长期从事没有太大变化的工作,工作上没有了新的增长点,失去了原有的兴趣所致。这也是职业倦怠的表现之一。职业倦怠也称为职业慢性自杀,患上此症的人,其职业生涯会在无聊失意中逐渐枯萎,直至“死亡”。
消除职业倦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打破心理的界限,做自己的主人。很多人抱怨工作任务太繁重,没有时间想自己该想的,做自己该做的。其实,这是惰性形成了内心的界限,把你限制在一定的活动范围内;
(2)转移情绪,消除怨气。良好的心态是生活快乐的秘诀,心理学家告诫: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不要带着怒气去工作和生活。再聪明的人也会因为情绪不良而失败;
(3)和和睦睦万事兴。在公司里活得最不开心、工作做得最差的往往是那些人缘不好的员工。著名心理咨询专家唐汶告诫大家做人要把握以下“五不”原则:倚老不卖老;弹性不固执;幽默不伤人;关心不冷漠;真诚不矫情。放下架子,你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心理学家提醒你
患上职业倦怠的人,首先应该静下心来,暂时不为烦恼困扰,理性思考自己。其实引起职业倦怠无外乎两个方面,外因是公司和社会大环境,内因则是自己的职业规划及职业心理。如果是外部环境引起的,应主动适应环境,或者重新适应工作岗位;如果是内因问题,那么就要从自己的职业定位、规划以及职业心理方面去找原因了。
上班恐惧症:为什么星期一不想去上班
事例一:刘先生长假后第一天上班,早上出门时,明知道要迟到,就是赖着不想走,一会儿看看水龙头、煤气有没有关,一会儿检查所有电源插头有没有都拔掉。出门后还不甘心,为了确定家门上没上锁,走到楼梯口又折回去。上了车,心开始发慌,觉得胸闷、头晕、气短。心里明白,自己什么毛病都没有,只是不愿面对工作带来的压力。刘先生做市场销售,随时都得关注市场动向,头脑高度紧张,总觉得休息不够。
事例二:李小姐是做寿险销售工作的,平日里忙得团团转,连上厕所都是疾步行走。好不容易盼个长假,能不好好疯狂一下吗?熬夜看碟,通宵K歌,商场血拼,每天睡到自然醒……享受着没有职场压力的逍遥。
放假前,李小姐就把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旅游、逛街、K歌、聚会、看碟……七天下来,平日的生物钟完全被打乱,整个人像散了架。第一天上班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身子坐在办公桌前,脑子还停留在假期里,根本无法正常工作,走起路来像个“摇摆女郎”。
如同案例中的刘先生和李小姐,总有人在假期结束后的上班第一天觉得哪里不对劲:工作仍然是那份工作,却看什么都不对劲,心情特别烦躁,身体上也跟着闹起了别扭,瞌睡连连,永远也睡不醒。
偶尔对上班产生恐惧的心理,是正常的。但如果是长期一提到“上班”就充满了恐惧,甚至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上班恐惧症也称为“星期一恐惧症”,是对上班或工作情境感到畏惧,而且越临近上班时间,这种畏惧情绪越强烈,心理紧张程度越高,忧虑越多。上班时会出现焦虑、恐惧的情绪,并伴有头痛腹痛、食欲不佳、全身无力等症状,不能马上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许多人在心理上会本能地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
对于普通人来说,经历了短暂的周末休息后,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有所放松,从休息状态再次恢复到上班状态,本能上来说是有所排斥的,需要一定时间适应和恢复工作状态。因此,星期一的焦虑状态有其必然性。再者几乎每周周一都会是最忙碌的时间,一周之内的日程大多会在周一排出计划,而工作安排得铺天盖地的周一则必然是最繁忙和身不由己的,这一天的压力也是最大的。周一的恐惧和焦虑其本质还是出于对工作造成的各种压力的恐惧。周末短暂的休息仍不足以化解职场人群的压力。工作压力的增加强化了现代人逃离岗位进行休息的渴望,从深层次里透视出他们的焦虑感。
从个性上来讲,此类患者多是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与社会接触较少、心理素质存在缺陷、在人际交往上存在一定问题的人。同时,他们考虑问题又比较多,放假后思想松弛使他们可以胡思乱想,从而影响了心理健康,如不及时疏导、治疗,必将对日后的工作表现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丧失很多好的工作机会。
孙先生每年都回武汉过年,每年都赶初七飞机回北京。但今年,却延至初八还没动身。他告诉记者,回到公司第一天,往往也干不了正事,大家逗逗利市,相互“恭喜发财”一轮,就已经要下班了。“一年难得休几天,多陪陪孩子,初八‘怠工’,不误事!”
而平时是“空中飞人”的郭先生则更舒服,腊月二十八就开始请假,现在还跟父母在泰国晒太阳呢!
和平时上班开小差不同,对此有心理专家认为,这种“积极怠工”不会影响工作效率;相反,还有助于缓解“节日综合征”。所以,不能主观地指责这些“金领”在“磨洋工”。“他们脑子里的‘弦’绷得太紧,不少人已经是亚健康状态”,而初八怠怠工,正好调适一下自己,让身体像汽车一样,慢慢给油,缓缓加速。“大家都知道,突然把油门一踩到底是很伤车的。”
不过,如果你害怕这种积极开小差的方法会让老板不爽,最好的办法还是抓紧时间“收心”,从生活到作息都要调整,将心态调整回工作上去。
其一,调整生物钟。长假期间玩乐过度,甚至通宵打牌娱乐,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因此,要努力调整生物钟,早睡早起,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同时,加强锻炼,多做运动,使身体能够适应快节奏的工作;
其二,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散散步、听听音乐,或者喝杯咖啡,不要强迫自己马上投入较复杂的工作。
一般来说,长假过后需要三四天的调整期,如果暂时找不到工作的感觉,上班族们也不必太焦虑。
心理学家提醒你
如果在上班之前真的出现焦虑、恐惧情绪,不要盲目应对,以免引发更多的恐惧。专家建议说,可以在长假的最后一天,从节日状态中走出来,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情;上班前的这一天尽量吃清淡一点的饭菜,让塞满鱼肉的肠胃也歇歇;最好不要再出门游玩,可以在家做一些家务列一列工作计划,比如,明天上班应该做些什么。假日最后一晚应保持充足的睡眠,恢复工作时的起居时间表,身体好自然精神就好。
心理测试
你是哪种上班族
请在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择最合适你的一项。
1.你认为一个人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主要取决于:
A.命运、机遇。B.奋斗。C.两者同等重要。
2.当你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矛盾、挫折时,你的态度是:
A.说不上有什么明确态度。
B.寻找加以改善的条件。
C.调整自己,努力适应。
3.面对生活的不公正待遇,你总是:
A.不知不觉陷入失望中。
B.总结教训,重新开始。
C.向周围人发泄,脾气大增。
4.对你来说,在兴趣相同的情况下,你喜欢:
A.轻松的工作。B.紧张的工作。C.体面的工作。
5.对现任工作所抱的希望是:
A.干得和大家差不多就行了。
B.干出成绩,出人头地。
C.干得比一般人好,但不必要冒尖。
6.你公司需要一个管理某项工作的负责人,你认为自己可以胜任这项工作。那么你:
A.当仁不让,积极争取。
B.让干就干。
C.没兴趣,让干也不想干。
7.晚上你正在学习时,突然停电了,你怎么办?
A.赶忙查询停电原因,设法排除故障。
B.待在屋里等待来电。
C.时间不早了,上床休息。
8.你知道有漂亮的姑娘(小伙子)正在迷恋、追求你心爱的小伙子(姑娘),你怎么办?
A.向她(他)挑战。
B.并不在乎,一如往常。
C.心甘情愿,退避三舍。
9.你在学习中有一门功课尽管努力了,仍不能超越别人,你怎么办?
A.在其他学科上竞争取胜。
B.尽管不行还是继续干。
C.感到不行,认输。
10.你比较喜欢下面哪个情境?
A.百米冲刺。B.行驶在大街上的公共汽车。C.月光下的漫步。
分数分配:
得分分析:
1.10~18分:成就动机弱。你对自己的工作近于麻木态度。
2.19~38分:成就动机中等。你非常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但眼光短浅,宜放远眼光。
3.39~50分:成就动机强。你有伟人理想,只要坚持,多做尝试,就会与成功更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