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全解
7842900000088

第88章 洞仙歌

晁补之

泗州中秋作①

青烟幂处②,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③,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④。水晶帘不下⑤,云母屏开⑥,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⑦。更携取胡床上南楼⑧,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注释”

①泗州:治所在临淮,今江苏泗洪东南,盱眙对岸。徽宗大观四年(1110),晁补之出党籍,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上。②幂:音密,笼罩,覆盖。③寒:寒蝉。④蓝桥:在陕西蓝田县东南,唐裴航巧遇云英并与之结为夫妻处。⑤ 水晶帘:串连水晶编织而成的帘子。⑥云母屏:由云母石装饰制成的屏风。⑦流霞:神仙喝的酒名,泛指美酒。⑧胡床:坐具,即交椅。南楼:用《世说新语》典故:晋庚亮在武昌,与诸佐吏殷浩之徒乘夜月共上南楼,据胡床咏谑。

“语译”

在青烟笼罩之处,在碧色的大海上,飞升起一面明亮的镜子。长夜里,在寂静无人的阶台上,躺着桂花树的影子。露水带来凉意时,有多少寒蝉的叫声乱成一片。汴京遥远,只有通往与佳人相会的地方的路倒是很近的。

水晶帘子未放下来,云母屏风也敞开着,淡敷脂粉的美人正沉浸在清冷的月光里。等到月儿把许多光明都投入金杯之中,天将晓时,便将它与美酒一起喝尽。我们还要搬了交椅上南楼去,一同观赏白玉做的世界,看那银光普照千顷大地。

“赏析”

毛晋谓此词系晁补之之绝笔。其《琴趣外篇跋》云:“无咎虽游戏小词,不作绮艳语,殆因法秀禅师谆谆戒山谷老人,不敢以笔墨劝淫耶?大观四年,卒于泗州官舍。自画山水留春堂大屏上,题云:‘胸中正可吞云梦,(亦作“醆”,酒器。)底何妨对圣贤(称酒之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有意清秋入衡霍(山名),为君无尽写江天。’又咏《洞仙歌》一阕,遂绝笔。”有人因词中有“蓝桥”“佳人”之语,遂以为此写作者“与妓女往还以排遣日月”,未免唐突词人。唐宋士大夫狎妓固属寻常,或借红巾翠袖以寄托失意牢骚,然此词除“神京远”等语外,实无愤激怨怼之言;无咎磊落卓奇,不作绮语,岂有临终之咏,及念念不忘青楼红粉之理?观佳人之居,水晶帘卷,云母屏开,其人淡妆轻抹,孤芳幽独,又岂是艳妆浓抹之乐籍女子可比。诗人吟咏明月,以美人寄兴者颇多,此“虽有涉于篇什,实不接于风流”(李商隐语)也。

词以月出写起,描摹中秋清景如画。以“神京远”二句,说自己官游僻远,名利之心已淡,此处虽无京城佳节之热闹,亦不乏人情之温馨。以“蓝桥”故事引出“佳人”,写一位贞静高雅的美人形象,在无从考实其身份的情况下,不妨视作词人的一种理想志趣的寄托。末了,以举杯邀月,共度良宵;登楼咏谑,一览中秋月色下之神奇世界作结,所写景观,呼应发端。故苕溪渔隐赞其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李攀龙亦云:“此词前后照应,如织锦然,真天孙(织女)手也。”(《草堂诗余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