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全解
7842900000087

第87章 忆少年

晁补之

别历下①

无穷官柳②,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罨画园林溪绀碧③,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④。

“注释”

①历下:山东历城县。②官柳:官府种植的柳树,亦泛指大道两旁的柳树。③罨画:画家称着色的图画为罨画;罨,音掩。绀:深青带红的颜色。④“刘郎”二句:唐刘禹锡因改革事败,被贬朗州,十年后,召还京师,有诗讥朝廷新贵云:“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当权不乐,再贬播州,易连州,徙夔州,又十四年,始返京,作《再游玄都观》诗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语译”

望着这无穷的道旁杨柳,乘着这无情离去的画船,是我这无根漂泊的行客。远处的南山尚随船移,为我送行,只是这高高的城头把行者与留者隔开了。

历下的园林如彩色图画,溪水青红深碧,料想重来时,这一切都成了陈迹。我这个仕途坎坷的刘郎,鬓发都已经这样了,更何况桃花的颜色呢!

“赏析”

晁补之仕途多波折,不是贬官,便是调动,多次转徙各地。因而,在离别历下时,想起刘禹锡的遭遇来了。

头三句均以“无”字领起,跌宕排比,离去之事、依恋之情,一一叙出。以“南山”之望若“相送”景象,衬托“高城人隔”,船去无情,正写出多情人之怅然若失心态。林园溪水,绚丽如画,别后犹记心头,自然盼能“重来”,只是不知须经几多岁月,那时必定已“尽成陈迹”了。这一句顺理成章地逗出结尾两句所用的刘郎看桃花的典故来。刘诗中桃花不能持久,这一意思不变,但说法和角度都变了。词以人之双鬓与花之颜色两相比较,推陈出新地用典使事,既灵活,又妥帖。晋桓温见所植之柳合围,有“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之叹,晁无咎竟于无意中作了翻案文章,说桃花之“薄命”更胜于人;刘郎鬓已成丝,桃花颜色,自不问可知。在这里,“桃花”应是词人在历下生活中留下的种种美好回忆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