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全解
7842900000263

第263章 贺新郎

蒋捷

梦冷黄金屋。叹秦筝、斜鸿阵里①,素弦尘扑。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正过雨、荆桃如菽②。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湧起弹棋局③。消瘦影,嫌明烛。鸳楼碎泻东西玉④。问芳踪、何时再展,翠钗难卜。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绡画幅。怕不是、新来妆束。彩扇红牙今都在⑤,恨无人、解听开元曲⑥。空掩袖,倚寒竹⑦。

“注释”

① 斜鸿阵:谓筝上雁柱斜列如雁阵。② 荆桃:即樱桃。菽:豆。③ 弹棋局:弹棋是古代的一种博戏;棋局,棋枰,其形状是中间隆起,四周低平,故高隆的中心部分以“似琼台涌起”来形容。李商隐《柳枝》诗:“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④ 鸳楼:鸳鸯楼,宫中楼殿名。东西玉:又称“玉东西”,酒杯名。⑤ 红牙:漆成红色的牙板,打节拍的乐器。⑥ 开元:唐玄宗年号,正值唐朝盛世。⑦ 倚寒竹: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语译”

重返黄金屋的梦想早已冷却。可叹她昔日弹奏过的秦筝上,斜列着的雁柱和根根丝弦都已蒙上了灰尘。要是她的精魂还能化作娇小的黄莺儿飞回去的话,一定还能认出那纱窗上旧有的绿色,也许还能看到一场春雨下过,樱桃已结出了如豆的颗粒。这憾恨呵,是永难平息的,你可知道?就像玩赌博用弹棋局上有一座玉台隆起,它的中心是不平的。我的身影已消瘦得可怜,便嫌烛光太亮,照见了自己。

鸳鸯楼上玉酒杯已经打碎,散落在地,我问你消失的芳踪何时再能重现,我用翠钗占卜,也得不到回答。我打算将你额前横着纤云般宫眉的芳容,用丹青描绘在生绡上,以完成一幅画像,恐怕那也只是旧时的装束,不是新流行的式样。彩绘歌扇、红牙檩板,如今都还保存着,恨就恨没有人还能听我再唱开元时代的歌曲了。我无可奈何地以翠袖掩面而哭泣,当天寒日暮独自倚在修竹旁的时候。

“赏析”

这首抒写故国之思的词作,利用了词体传统的婉约风格进行构思,写得很有新意。作者虚构一位已消逝了的美人,其身份像是皇后或公主,作为已灭亡的故国的象征。而把自己设想成她昔日亲近的侍儿女伴,尚留在现实世界里,苦苦地思念着她的女主人。

首句“梦冷黄金屋”,便交待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和处境。李白诗云:“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妾命薄》)阿娇即汉武帝的陈皇后。这“黄金屋”,可以视作南宋繁华往昔的象征;如今早已是梦断难回了,就连主人弹过的秦筝,也尘封土积,成了遗迹,睹物思人,能不凄然?炎帝之女溺海后,化作精卫,这里想像其精魂“化作娇莺”自好,她并非决心要填平东海者,却又是承“秦筝”“素弦”想来,所谓“弦上黄莺语”(韦庄《菩萨蛮》)是也。古人闺房居室喜绿窗纱,故有“绿窗人似花”(同上)、“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等语。认出旧居已令人动情,更兼“荆桃如菽”,春色可怜,自然情更不堪。蒋捷喜欢描写樱桃,其《一剪梅》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数句,颇为人们所传诵。这些美好的想像中不能实现的愿望,都为下文积蓄着感情。“此恨难平君知否?”在通篇都以婉曲含蓄的语言来表述中,出此一句直抒胸臆的话,尤显得感情分量的沉重;再用反问句,又加比喻以强调之,可知它是全词的主旋律。

下阕以玉杯破碎兴起人亡,颇具悲剧色彩(日语尚称“牺牲”为“玉碎”)。“芳踪”已逝,“再展”之期“难卜”,此女伴无可奈何之时也。古人占卜,往往只简单问是非吉凶,所以花可占卜,钱可占卜,翠钗亦可占卜。重来既无望,遂思手绘其肖像以作存念。“宫眉”二字,再点其昔居禁中身份。“生绡”是未经水煮的丝织品,专供作画之用。“怕不是、新来妆束”句,又有深意。作者不愿随波逐流以趋时尚之志趣,于此可见。“彩扇红牙”,唱曲所用之具,昔曾侍奉女主人,今已无用武之地,因所习开元旧曲,已“无人解听”矣!多少感慨,写出故国之思竟已无人理解的悲哀!所以唯有如杜诗所写之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自甘贫困寂寞而已。“掩袖”已说悲啼,更着一“空”字,愈见其处境之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