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全解
7842900000018

第18章 木兰花

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①。重头歌韵响琤琮②,入破舞腰红乱旋③。玉钩栏下香阶畔④,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⑤,点检如今无一半⑥。

“注释”

① 玉真:玉人,称美丽的女子。真,神仙。② 重头:曲家术语,词调中上下阕句式。声韵完全相同的叫重头。琤琮:玉的撞击声。③ 入破:曲家术语,乐曲至繁弦急响时,谓之入破。④ 玉钩:喻弦月。往往夕阳西下前,弦月已在天上,故“玉钩栏下”即新月悬挂的栏杆下。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诗:“始见东南楼,纤纤如玉钩。”又白居易《三月三日》诗:“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⑤ 赏花人:实指欣赏歌舞者,诗词中多以花喻舞妓歌女,用法与上一首中言“花间”同。⑥ 点检:犹言算来。

“语译”

池塘的水碧绿澄清,风吹来微暖惬意。初次见到佳人的情景我还记得:她叠唱曲子的歌喉,犹如玉声清脆,舞到繁音促节处,腰肢如一团红色的旋风。在纤月初上的栏杆下、芳香弥漫的台阶旁,我喝醉酒后,不知夕阳已将西沉。当时与我在一起赏玩歌舞美色的人中,如今还活着的,算来连一半也不到了。

“赏析”

此词亦写今昔之感。上片回想当年初识佳人,观赏其美妙歌舞的欢乐场景;下片慨叹如今旧友零落过半,自己唯借酒浇愁而已。

先写环境,是人事发生的背景。“池塘水绿风微暖”,可知当时正是春天。写春天而不言桃杏燕莺、垂柳飞絮,却淡淡着笔,只说水绿风和,取景颇有考虑。作为记忆中初次与“玉真”见面的背景,已将这位妩媚的乐籍中女子烘托得如同凌波仙子一般。接着,正面描绘她歌喉宛转,舞姿翩跹。两句作骈偶,对仗工丽。刘攽曰:“‘重头’、‘入破’,管弦家语也。”(《贡父诗话》)这里用专门术语成对自好,它给人的感觉是:观赏者既是行家里手,则其赞技艺高超的话必可信。同时句中还运用双声叠韵词来增强表达效果:“琤琮”,喻歌声之悦耳,用双声词;“乱旋”,状舞腰之炫目,用叠韵词。都是着力描绘,故有声有色。如此反跌如今之寥落境况,自能形成较大的反差。

下片写自己此时的行径心态。先说喝醉了酒,所以忘记了时间的早晚,以至不知不觉间已是新月在天、红日将沉。栏杆下、香阶畔,暗示本欲赏春景以解愁闷,谁知心有怨恨,酒不能消,反而醉倒其间。末了两句才说出醉酒的原因。“当时”“如今”也与上片之“记得”一样,所写之事是昔是今,交待得清清楚楚。“赏花”,如“注释”中所说明的,实即赏佳人、赏歌舞。这也补明上片所写的情景,是当时与许多朋友一道共赏的;可知是酒筵歌席上的事。往年的欢乐已难追寻自不必说,当时的旧友,如今竟也死了大半,这就难免不令人枨触万端,悲从中来;词人“烂醉花间”,良有以也。杜诗有“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之句(《赠卫八处士》),张宗则曰:“东坡诗:‘尊前点检几人非’,与词结句同意。往事关心,人生如梦,每读一过,不禁惘然。”(《词林纪事》)可知词写出了许多渐入晚境者所共有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