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珍藏的时光:灵武园艺试验场文学作品集
7834000000114

第114章 绿荫下的思念

徐宁贤

我的爸爸徐新唐,浙汀省水康市象珠镇人。1959年从部队回来的他,响应政府号召带着我们全家四人(我爸爸、我妈妈、我姐和我)随着支宁大军来到了宁夏灵武县。因为我妈在永康合作社是做衣服的,所以到了灵武就分派在县城的服装厂工作;而我的爸爸则分派到了灵武园艺场工作。当时的园艺场还是一片荒沙、坟地,只有几间非常零星的小房子。在园艺场工作的职工们住宿都先安排在城里,几家人挤在一问屋里住,那时的条件可真是太艰苦了!

我爸刚到园艺场就是支青中的骨干,他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我们那时候还小,早晨起床的时候爸爸早就出门工作去了,晚上睡着了爸爸都还没回来。我们就问我妈:“爸爸为什么那么早就要上班?”妈妈说:“你爸爸早早地出去是要到外面捡牛粪、驴粪,再拿到场里去种苹果树。”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只知道他一直都在为园艺场建设忙碌着,也记不清有多长时间没有看到爸爸了。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睡梦中被爸爸的咳嗽声惊醒了,我们都爬了起来,看着爸爸瘦瘦的脸,心早真是又难受但又很高兴。难受是爸爸太辛苦了,高兴的是我们总算看到爸爸在我们身边了,我们的眼眶都是那种又咸又甜的泪水。爸爸却是笑呵呵地对我们说:“快了,快了,种的苹果树已经长大了,明年就要结果了!”是啊,看着自己亲手在一片荒芜土地上栽下苹果树就要结果了,那心情能不高兴吗?

后来,园艺场一天天发展起来了。爸爸先后担任过一队队长、三队队长、机务队队长、场部管理员、会计等职务。他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都是那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爱场如家,爱果树如生命。关心职工,帮助职工解决工作、生活及家庭上的困难。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场里职工给我爸爸起了个绰号叫“老解决”。

最让我感动的是爸爸在园艺场工作了几十年,在果园里没有吃过一个苹果!我高中毕业了,下乡来到园艺场。第一天爸爸就对我说:“到园艺场干活不能随便吃任何水果,哪怕是别人给你吃也不能吃。”我说:“知道了!”开始的时候,干活休息时他们都拿苹果、桃子给我吃,我都说不要了。可是时间长了,哪有不吃的,你不吃他们还说你是假正经,偷着吃饱了。所以说,这么大的苹果园里干活不吃一两个苹果是没人相信的。

后来我已经结婚了,在园艺场的学校上班,那是爸爸在三队当队长,我们也都住在三队。在下班骑车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三队里的一位老职工,在边走边聊中说起了爸爸。他对我说;“丫头,你爸真是个好人,也太老实了。他平常在园子里检查果树,口渴了就在园子里的渠水掏几口解解渴,也不捡个落果吃。”我听后又是心疼又是生气,我回到家里对着爸爸大喊大叫:“爸爸,你是一个大傻瓜,园子里那么多落果捡一个吃又怎么了,为什么要喝渠水?”爸爸却是严肃地对我说:“哪怕一个落果它也是园子里集体的,个人怎么能够随便吃呢?你这个老师是怎么当的?”说得我无话可答。他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又受人尊敬的人,我知道,爸爸是我的骄傲和自豪。

1985年的春天,爸爸终因积劳成疾病倒了。在这之前二十几年中连一片感冒药都没有吃过的爸爸,经医生检查得了严重的胃病、肝病。在五月初的时候医生做了胃部切除手术,我在病房陪护爸爸,他醒过来的时候我听到的笫一句话却是他用微弱的声音问我:“今年霜冻严重吗?果树有没有冻伤?”我知道他已经离不开那个园子了,不管什么时候。

爸爸在医院休养的这段时间里,我成了他的情报收集员。我将园子里发生的人和事,都一一告诉了爸爸。在医院看护他的时候,我们谈的都是园子里的事情。果树的长势怎么样?苹果丰收了吗?销路怎么样?价格怎么样?

我深深地知道,他的心已经全部放存在那个从一片荒芜沙土变成一片绿洲的园子里了,牵挂着的是那园子里挂满枝头的丰收!我想最能明白爸爸心里的人,除了他的女儿还有那园子里的一棵棵果树。

1989年农历正月十八,爸爸还是离我们而去了,离开了那个他最最舍不得的园子去了。那时他才58岁,园艺场的领导和职工为爸爸开了追悼会,对爸爸无私奉献的工作做出了高度的肯定评价。尽管他从来都不善于表达,但是他的那份执著、认真、负责,都成了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再回首,23个年头已逝。但是我仿佛在昨天还和爸爸您一起在园子里工作,一起生活在那片绿洲之中,你工作及生活中的身影、笑容、言语无不是历历在目。我知道,我哭了!在想您的每个瞬间,我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泪水。我没有华丽的语言表达我对您的思念,也没有赞美的诗句来描述你对园子的感情。爸爸,你让我们的感动都在一生朴实工作的每一个不经意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