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欧阳修诗词选
7582900000022

第22章 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题解】

这首词一作南宋女词人朱淑真的作品。但南宋初曾慥的《乐府雅词》里面已经收录了这首词,归于欧阳修名下。曾慥选词道德标准很严,欧阳修词中不少写男女情爱的作品,都被他认为是后人故意栽赃污蔑欧阳修为人的伪作,不收入《乐府雅词》。这首词得以收录,说明的确是欧阳修所作。这首词构思巧妙,语言明快如话,“月匕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传诵的佳句。

【句解】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上阕是对去年约会的回忆。开首两句写约会的时间和地点。去年元宵节的夜晚,花市的灯火一片通明,明亮如白昼。元宵节在古代是十分热闹的节日,许多平日被深锁于闺阁内的女子,在这一天晚上也有街头漫游、赏灯赏月的机会。李清照在《永遇乐》词中,就深情回忆过“中州胜日”汴京元宵夜的盛况:“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而这样的夜晚,也往往为青年男女的相遇相恋提供了可能。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这两句写相会的场景。一轮圆月挂上了柳枝的梢头,相爱的人儿相约在黄昏之后。作者略去了对恋人约会的具体情景的描写,只用一个“约”字,即轻轻带过当晚情事,整幅画面显得温馨而淡雅。可以比较一下李煜记他与小周后欢会的《菩萨蛮》词:“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描写固然细致人微,却不免流于艳情,格调不高。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下阕写今年物是人非,情人不得相见。还是这样的元宵佳节,还是这样如昼的灯市.柳枝梢头挂着的,还是这般美好的圆月。然而去年那个欢会的人已经不在。物是人非,主人公不由得泪水滴落,打湿了衣袖。“依旧”的月和灯,和不再“依旧”的“去年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评解】

这首词从语言到构思,都显得朴素单纯,明显受到民歌的影响。上阕只截取去年元夜欢会的一个场景,下阕只截取今年元夜悲伤的一个场景。而这一年间悲喜交织的情事,中间发生的种种变故,作者一概省略,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这种处理正如国画中的留白,于不着一语处,更显得余音袅袅。明末清初金圣叹评点这首词说:“看他又说去年,又说今年,又追叙旧欢,又告诉新怨。中间凡叙两‘元夜’,两番‘灯’,两番‘月’,又衬许多‘花市’字,‘如昼’字,‘柳梢’字,‘黄昏’字,‘泪’字,‘衫袖’字。而读之者只谓其清空一气如话。盖其笔法高妙,非人所及也。”(《金圣叹全集》卷六)

有研究者认为,这首词脱化于唐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即脍炙人口的“人面桃花”那首诗。其实,如果把它当作作者本人对青年时期一段恋爱的回忆,岂不更加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