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贫客怎么玩
757200000009

第9章 贫客玩天涯(9)

啰唆了这么多,小生只是想说,这寺庙文化大有乾坤,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在国家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中,寺庙及相关设施约占一半,授之“历史文物的保险库”当之无愧。寺庙建筑与传统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同时,寺庙文化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筑、绘画、书法、雕刻、音乐、舞蹈、文物、庙会、民俗等。

如此,知道过院在玩家看来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了吧?

许多庙宇择建于名山胜地,而且祭祀的都是千古流传的历史人物,每座庙宇都有其历史渊源、传说和典故。信步在这悠久的宗教文化遗产中,细品名人和书法家的手笔,惊叹于古人智慧的结晶。以三原城隍庙为例,可谓殚土木之功、穷造形之巧。本人一直是唯物主义者,但喜欢往这些地方跑,原因已细表过,但不得不再强调一遍:庙宇的建筑,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城隍庙古建筑群以均衡对称的正统方式,把楼、殿、廊、庑亭等40多个单座建筑,按主次布局在纵横轴线上,全部建筑琉璃盖顶、雕梁画栋、结构严谨、肃穆壮观。山门前歇山一字形水磨砖影壁,高十余米,中间镶嵌有透雕的“鲤鱼跳龙门”。影壁前铸有2万余斤重的一对铁旗杆,铁龙缠绕、气宇轩昂。山门东西八字墙上有“苍龙训子”和“鱼龙变化”的砖雕,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正门前建造一座12米高的歇山牌坊,坊额上书“威灵昭应祠”,坊上木雕“龙戏珠”、“凤还巢”、“狮子滚绣球”等吉祥图案,给人以博大雄浑之感。牌坊北面是城隍庙山门,高15米,又称“八卦悬顶无梁门”,因无梁檩,由十根明柱支撑,因在悬柱和八组斗拱方位上雕绘着太极图和八卦符号而得名。大门通内的中轴线上,有三米宽青石路贯通南北。

山门内东西两边是牌廊,镶嵌有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石刻,因其表志尽文畅,书法飘逸,雕刻精湛,故有“三绝碑”之称。向北的第三道木牌坊,上书“陟降在兹”,下雕有“尧王访贤”、“岳飞赶考”、“李白醉写”等典故,形象生动,立体感强。向北的第二道石牌坊,额上石刻“明灵保障”,竖匾上刻“监视”二字,额坊上雕着“十八学士登瀛洲”、“三顾茅庐”等典故,造形典雅,雕刻别致。

石牌坊北面是戏楼,为九脊歇山式建筑,建造精致,风格各异。在额坊、雀替等构架上木雕着“苍龙戏鳌”、“凤鸣朝阳”、“龙吟虎啸”、“威狮祥麟”等飞禽走兽,神态自然有趣。

穿过戏楼,来到中院。院内殿庑周环、曲屋连属的东西18间廊房内有唐代出土文物和历代瓷器陈列展览。中院两边的钟鼓二楼,高均为14~15米,为三重檐十字歇山式建筑,楼体承托在12根明柱上,上有3米琉璃“高明”,挺拔醒目。昂头上木雕着龙、凤、狮、象等,整体庄重,结构严谨而造形典雅,形似故宫角楼而华丽有加。第四道木牌坊位于中院,是全庙最大的一座,上刻“明灵奠佑”,坊上斗拱重叠,奇巧精密,木雕满棱,有“八仙过海”、“圯桥纳履”、“女娲补天”等典故,昂头上雕刻着58个童子,形制俊秀各异。

美哉,壮哉,神乎哉!三原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距今有600余年历史,站在这600年历史前,我看到了现代人的愚蠢,譬如那个楼歪歪。呜呼,哀哉!

每个古老的城市大多有城隍庙。说完城隍庙,再说说清真寺。西安的大清真寺声名远播,自然不用我多费口舌。敕造的木质塔楼早已在时光的风蚀里陈旧斑驳,只是依然矗立着,在满院的花树间掩映成趣,三步一亭五步一塔,游人济济却有着暮色般的温馨寂静。

觉得外国人是新鲜东东的这时可以目不暇接了,不同肤色、不同国别的外国友人们大多会对你报以友好的微笑,自然你也别吝啬你迷人的一面,这里似乎还有点为国争光的风采,呵呵。当然,为国争光的其实是大清真寺的建筑、布局、庄严及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