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贫客怎么玩
757200000010

第10章 贫客玩天涯(10)

他们抚摸着每一处雕花的窗棂,满眼肃穆的钦敬。

我想,无论是何种肤色哪片土地上的人,对美好和虔诚的信仰都会心生敬意,无论现世如何,此刻所有的躁动都化为片刻安宁。

全寺总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寺院内有建于17世纪初高达9米的木结构大牌坊,牌坊琉璃瓦顶,异角飞檐,精镂细雕。东西走向成正方形,共分四进院:第一进院最东边影壁正面镶有三方菱形菊莲图案,檐下砖雕斗拱,宏伟壮观,古建木牌坊竖立中央,异角飞檐,牌坊顶部琉璃覆盖,蔚为壮观。该牌坊建于17世纪,南北两侧各有厢厦三间,内部陈设明清古式家具。经过五间楼进入二进院,中央竖立石牌坊一座,三门四柱,中楣匾镌刻“天监在兹”,两翼各为“虔诚省礼”和“钦翼照事”。往西10米,南北各竖砖雕镶嵌“冲天雕龙”碑一座,往西是“敕赐礼拜寺”的“敕赐殿”。殿内有石碑七通,碑文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和汉文。第二进院还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和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真迹,笔力飘逸,走笔遒劲,字型匀称,堪称书法杰作。第四进院内有面积约1300平方米的殿堂,可容纳千余人做礼拜。殿内有画400余幅,书以阿拉伯文图案,构图各有千秋。

清真大寺的建筑形式、基调一派民族风格,然而,寺院内的一切布置又严格按照伊斯兰教制度,殿内的雕刻藻饰、蔓草花纹装饰都由阿拉伯文套雕组成。中国传统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如此巧夺天工的结合,令人叹为观止,它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伊斯兰文物之一。

十几块钱的门票,如果贫客们想逃票的话,赶做礼拜的时候从正门往西10米的中门进入即可。

再说说这个八仙庵,西安最大的道教观院。八仙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八仙庵就坐落在长乐坊间,每逢初一、十五,那里香客云集,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偶尔来了兴致也可以去逛逛,带回些针头线脑的小玩意儿。

其实,更多的是喜欢步入八仙庵的那条百十米的古玩街,大大小小的古玩,铜镜、屏风、古书、文房、铜剑、陶罐、花瓶、玉坠儿……一时半会儿数不过来,怎么说呢,恍惚间似有旧时的味道,鼻尖是遥远的潮湿……

赶上花开的季节,后殿的院落里牡丹花开了,依偎在棕榈间颇有点小女人的婉约风情,和这里的肃穆相映成趣,别有一番风味。

八仙庵相传建于宋代,元、明、清各代屡次翻修。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到西安避难,曾赐1000两白银,命八仙庵道长李宗阳修建牌坊,并赐八仙庵“敕建”二字,高悬于庵前门领之上。新中国建立后,当地政府数次拨款整修。

八仙庵现占地110亩,由山门至后殿,分为三进。山门外,有清光绪二十年砖砌大牌坊两座,门外的影壁上刻有 “万古长青”四个大字。山门两端,钟、鼓楼分立左右。第一进殿5间。第二进分前、后二殿。第三进正殿门楣上悬有慈禧太后亲笔题写的“洞天云籍”四字匾额。大殿两侧,是东西跨院。东院有吕祖殿和药王殿。

每逢农历四月十四、十五、十六日,八仙庵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庙会,四方香客云集于此,盛况空前。

据传,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求道时,在甘河桥遇吕洞宾祖师授“五篇灵文”而得道,故称全真十方丛林,皆修遇仙桥以示纪念。

院正面为灵宫殿,殿内正中供奉着道教的护法神玉灵官的彩色塑像,青龙、白虎两将军的彩色塑像分侍两侧。第二进院的正面为五开间的八仙殿,为八仙庵之主殿,是道观日常举行盛大宗教活动的场所。殿内正中奉祀着东华帝君。两侧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的“八仙”泥塑彩像。

第三进院的正面为斗姥殿。殿门正面悬有慈禧太后所书的“洞天云籍”四字匾额。殿内正中奉祀着斗姥元君,两侧分别为北斗七星中的文曲、武曲、贪狼、破军等星君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