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7565800000033

第33章 走出教育尖子生的误区(3)

严格要求的另外一个作用是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不良行为及过错行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而惩罚引起的是个体自尊心的降低。在中国文化中,受到各种形式的惩罚,都被看作是奇耻大辱。如司马迁说“……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同屈)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中,“不辱理色”就是在道理上和颜色上都没有受到屈辱;“不辱辞令”就是没有被人用文辞教令来申斥;更严重的惩罚如“诎体”即捆绑起来;“易服”即换上囚犯的服装等都是刑罚,更无法维护自尊了。从这个意义上看,如果说宽容和尊重给予学生的是当时的愉快和自尊心的满足的话,那么,严格要求所给予学生的是他们在以后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得到尊重所需要的品质和行为方式。

教育教学中严格要求尖子生,其根本目的是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信仰、价值观和道德认识提供标准,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合理的行为方式提供标准。在严格要求中,应遵循几个相应的原则。

原则一:维护学生尊严

虽然学生在一定阶段内是受引导者,但学生首先是一个人,而且由于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老师尤其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否则严格要求将失去应有的效果。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心态教育学生,不讽刺,不挖苦,也不威胁;不搞人身攻击,也不以敌对的态度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自尊,从小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并以行动维护自己的尊严。

原则二:务必实事求是

严格要求是与表扬相对的评价方式,张冠李戴、混淆黑白都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伤害,有时甚至是无法弥补的。在严格要求之前,教师必须弄清事实真相,不急于下结论,待真相大白后,方可视其情节处理。在同时批评几位学生时,或是针对不同的事件,教师不可宽严不均,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冤枉委屈者,也不纵容违规者。

原则三:考虑学生差异

不同的学生,其心理承受能力不尽相同。性别不同,年龄差距,性格差异,人际环境,家庭背景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的差异。老师在批评学生时,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不能生搬硬套,不讲策略。甚至当这个学生性情出现反复时,老师也要认真观察,分析原因,以求因势利导,选择最佳批评方式。

原则四:力求就事论事

学生是身心发展不够健全者,教师在实施严格要求时要讲究单一性,做到就事论事。教师要找准问题的实质,弄清学生究竟错在何处,然后对症下药。相反,不要秋后算账,将学生以前的错误累加起来,数罪并罚。

原则五:引发学生思考

严格要求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思想受到震动,并转变其行为。老师在批评学生时,会找准理由,以理服人。如果学生一时难以转过弯来,也要尽量解开学生的心理症结,引起学生的自我思考。一旦学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错误,必将进行自我反省,促成行为的矫正。

原则六:彰显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如果一个教师风度翩翩,知识渊博,又有着对学生的关爱之心,那么学生更易于接受该教师的严格要求和教导。相反,教师总是言出法随、令行禁止,学生未必会从内心接受批评。

不要迷信“师严”

我们说,教师在“爱”学生和尖子生的同时,也应“严”字当头。但有的教师却又常常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教不严,师之惰”。有的教师过于迷信这话,殊不知这话也有可能害人。因为这种传统思维方式的最大问题是把“不严”和“懒惰”死死挂上了钩,反过来理解,教师的“勤”就必然要表现为“严”了。很多校长和老师真的就是这么理解的,于是他们的干劲就都用在“严”字上了。殊不知前任的“严”可能给后任埋下炸弹,而且很多老师的“严”是以教育方法贫乏为前提的,一旦“严”法不灵,就束手无策了,剩下就是两个极端:一个,“我和你们拼了”;另一个,撒手不管了。

教育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科技含量很高的工作,怎一个“严”字了得!

有位教师在网上写了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

今天我气愤极了。

晚自习班级无老师,我因到班级有事,结果发现班长刘××同学正在班里大喊大叫。我阴沉着脸进了教室,对刘××提出了严肃批评,并责令他明天早上在全班同学面前检讨!

处理结束后,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他上次英语测试的成绩,他一直不吭声。我生气了,并叫他站起来。他只是勉强站起来,并没有回答我。我更加生气了,叫他到门口站着。他站到门口后,我让李老师联系他的家长,准备把他送回家反省一周!李老师在打电话时,他在吐痰。我简直气愤到了极点。

后来,刘××的事情,主要由李老师来处理,表面上是联系车子,准备送他回家,实际并未采取任何行动。

我这时倒很想听听班级其他同学的意见。张××代表全班同学首先找到了我,说:“给他一次机会吧。”尔后班级的吴××、朱×、陈××、曹××等都分别找到我,为他求情。主要表达几个意思:一是处理不该这么重;二是是否给他一个机会,因为下周要月考;三是他家庭情况特殊。我说:“你们所讲的我都考虑到了,不可能改变处理决定的。你们有什么意见,可以在日记中表达出来,就是骂我几句,我也不怪你们!”

半小时后,我开始读同学们的日记,有的同学说我暴政,有的说我是大坏蛋,有的说想揍我一顿,等等。

晚上下班之前,我特地找到李老师,叫他安排两个同学密切注视刘××的去向,有什么情况立即汇报!并和李老师交流了如何处理的意见。他说,以前班级之所以比较难管,主要是刘××管不了。

昨晚刘××写了一封信给我,除了检讨外,他主要表述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一个封闭的人,他是一个压力比较大的人,他是一个不善于和人进行语言交流的人,他是一个家庭比较特殊的人等等。

今早开了十分钟的班会,主题是刘××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处理刘××?二是为什么处理得这么重?三是为什么同学们说情,我改变主意?会后,由刘××书面检讨,以完成昨天的第一个处分决定。

会议刚刚结束,他的养母就来了。我和她到办公室交流了一会,主要谈了刘××由于年龄大(已念过初三,回头念初一),静不下来,学习不专心,成绩有下滑的趋势。我建议她带他回去开一个家庭会议,主要和刘××彻底地交流一下,以摸清他的思想状况,提出一些明确要求。明天早上再把刘××送来。回来以后,我抽时间再和他交流。

思考:

在处理刘××的时候,其实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是尖子生,又是班长,但要想把这个班的纪律整顿好,肯定要牺牲个别人的,哪想到被刘××碰到了。我想,等这件事过去以后,我会把他的损失好好地补回来!

关于对“刘××事件”的再思考:

一、对学生,班主任有没有让其回家反省一周的权力?

二、执行力的体现必须建立在班级有一定的执行文化上,而在这个班,执行文化形成了吗?没有。

三、用牺牲一个人来增加班级纪律的执行力,方法是否有问题?

四、如何进一步拉近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在此之前,我和同学的关系是较近的,已走进一些同学的心里)或许这件事后,他们的心扉又有可能对我封闭。

五、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做好刘××的工作?

结果:刘××的母亲帮他转到职中去了。

这位教师的处理方式其实是有问题的。

他的主要失误并不是“过急”,而是在处理整个事情的过程中,几乎完全没有科学研究,而且缺乏人文关怀。

“发现班长正在班里大喊大叫”,起码应该问一问,他为什么这样,他是在什么情境下这样做的。这是最起码的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

可是这位老师问都没问,就批评,就让他检讨。

这样当老师,不是太简单、太容易了吗?这是典型的非研究型管理。

激动起来,谁都有大喊大叫的时候,包括尖子生也包括我们老师在内,因为我们都是人。学生在课堂上大喊大叫,当然是错误的,但是情境不同,处理的方式是不应该一样的。不了解其情境,怎能处理得入情入理?怎能让大家服气?

接下来,这位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他上次英语测试的成绩,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这跟他大喊大叫有直接关系吗?教师让学生当众报出自己的学习成绩,合适吗?

我看不出这两件事之间的逻辑关系,我只能这样猜想:这位老师原本不想具体分析这个孩子的问题,而只想用权力压服他,用他的成绩来寒碜他……

可见,学生说他是“暴政”,事出有因。

看来教师对这个班的班风并不了解,对学生情绪并不了解,对这个班长的个性和心理状态也不了解。有句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却敢于在如此“不知彼”的情况下贸然“执行纪律”,那就只有赤裸裸的权力了。我真替他捏一把汗,幸亏他遇到了比较老实的学生。但他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学生中威信肯定会大大降低。这也就意味着,将来学生对他的反抗会更加激烈。等他遇到一个完全豁出去的孩子时,这出戏可就没法唱了。很多像他这样工作的老师后来都碰了大钉子,弄得狼狈不堪。

班长在班里大喊大叫,把他叫到办公室,平心静气地问问他为么这样做,搞清原因再处理,有何不可?如果情有可原,让他跟同学解释一下也就行了,何苦闹成这样?老师们只知道杀一可以儆百,却不知道,弄不好杀一可能激怒一百。这样说不是怕得罪人,而是希望少出点“冤案”,希望老师能营造自觉的纪律,而不是靠恐惧维护的表面服从。

愿各位老师慎用手中权力,以免变成“教书的警察”。

“偏爱”不可忽视群体

不管承认与否,在教育实践中,“偏爱”尖子生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偏爱”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

被别人关注,受别人重视是每个人永恒的追求,尖子生如此,其他学生也不例外。

下面这个案例就让我们体会到了这一点。

我讲《孔雀东南飞》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让学生讨论后举手发言。每次最先举手的都是叫强的一名男生,他的语文成绩较好,对问题的分析也头头是道,并且他总是在其他学生还没想好时就举起了手。我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加上思考的时间过长也影响教学进度,于是每次只要他举手,我就点他。这一节课似乎就只有他在发言。

上第二节课时,我发现强的同桌都换到别的座位上去了,并且当我再次点强回答问题时,学生中发出了不满的声音。我马上意识到可能其他学生感觉受了冷落,心里产生了不满,于是,在这节课上我就多点了几名学生发言,局面暂时好了一点。

课后我想了很多,有些学生回答问题确实不能令人满意,学习还不用功,但他们就是要老师重视他们,而我又不能为了迁就他们打击一些成绩好的、积极性高的学生。应该让他们明白:要得到别人的关注,就必须自己努力变得优秀。

又是一节语文课,在上课前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我杜撰的:苏格拉底是一位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善于用谈话的方式教育青年。有一次,一位年轻人很沮丧地找到苏格拉底诉说自己的苦衷:我和我的哥哥受着同样的教育,有着同样的生长环境,同样是一表人才,可是无论在哪里他都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而我仿佛被人遗忘了一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苏格拉底想了想说:你常常在晚上看夜空吗?你仔细看那满天的星星,就会明白了。故事讲完了。于是我就问:这个青年究竟明白了什么呢?我让强身边的那个学生回答。学生们都很聪明,他们似乎明白了我讲故事的用意,这个学生说:“他明白了千里马需要伯乐来发现。”“哦,他在批评我没有发现他的才能,以后得多给机会让他表现。”另一名学生自告奋勇站起来说:“要让别人关注,自己必须发出更强的光,必须做那颗最亮的星星。”“说得真好!我们八十一名学生每人都是一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亮点和长处,但是只有做最亮的那一颗才能让别人关注,我衷心希望每位同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一颗更亮的星星。”学生们群情激昂。这个故事收到了预期效果。我也把每个学生当成一颗星星,尽量地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以后的语文课学生学习积极性似乎更高了。由此我体会到:关注每个学生,让他们有受重视的感觉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不禁想起了另一个故事:

在美国,有一位教英文的布朗小姐,长得非常漂亮迷人。一次毕业典礼上,布朗小姐吻了好学生查理的额头,以示特别嘉奖。然而,这不公平的待遇引起了几个男生的不满。其中有一位大声质问布朗小姐,为什么只吻了查理而不吻其他学生?布朗小姐回答说:“查理比较优秀,是一个出色的学生。”

为了布朗小姐的这个吻,此后,这个发问的男孩开始努力拼搏。44年后,他当选为美国第33任总统,他的名字叫杜鲁门。而被布朗小姐吻过的查理则成为杜鲁门政府负责出版事务的首席秘书。有一次,杜鲁门让查理转达他对布朗小姐的感激,他说,就是布朗小姐当年的这一吻,刺激他永不服输,最终入主白宫。

因为个性接近或责任的需要,教师对某些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偏爱”或“偏向”是正常的,但是教师的“偏爱”或“偏向”不能伴生排他性。也就是说,教师对个别学生的“青睐”或特殊“照顾”要以公众感情能够接受为底线,否则有可能使你“偏爱”或“偏向”的对象陷入被孤立的窘境。结合上面的例子,我们最好经常问一问自己:

我喜欢一个非常出色的孩子,这个孩子的出色是集体公认或钦佩的吗?他出色的表现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呢?还是我刻意提拔的结果?他能成为大家的表率吗?

我总是格外关照某一个学生,大家都认为他应该受到关照吗?大家会认为我的做法是必要的和值得的吗?他能因我的关照从而获得大家的关照吗?

我对个别学生的态度能代表集体意志吗?

这最后一问尤为重要。如果你的“偏爱”或“偏向”能够被公众认为是正当的,那你就理直气壮地去“偏爱”或“偏向”吧。

“完美主义”要不得

有人问一位著名雕塑家雕塑的秘诀是什么,他回答:“这还不好办!你找来一块石料,把多余的东西去掉就行了!”人们把这种思路迁移到教育中来,以为教育学生就是把他们身上的缺点统统去掉,于是他就完美了。这是很大的失误。须知人不是石头,人能主动发展,而且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有成就的人都不是没有缺点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点,这与雕塑的路子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