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7565800000025

第25章 讲究教育智慧(5)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认为:“表扬是爱,批评也同样包含着对学生的爱。”有些学者也认为:“过度的严厉会造成恐惧,过分的温和会有失威严。不要严酷得使人憎恶,也不要温和得让人胆大妄为。”相信在教师和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尖子生的成长会更健康,祖国明天的花朵开放得会更灿烂。

巧借“他山之石”,给尖子生以动力

许多教师在谈到给学生以动力的时候,大多面对的是全体学生,部分针对的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没有专门针对尖子生的。这不免让人有点儿替尖子生抱屈。

其实,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大多数教师的确对尖子生给予了并正在给予着过多的偏爱,对他们的成绩投入了过多的关注,尖子生确实也领受着别人加诸在身的种种关怀,且他们的成绩也确实在众人的关照下一直名列前茅……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在尖子生的成长及学业上就不存在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容易遇到两种在学业上出现不同情况的、比较典型的尖子生。

第一种,我们暂且把它称为“间歇性自我否定”型。这样的尖子生表现出来的特征很明显。原本充满自信的他们,在某一时期,突然出现成绩不稳定现象,情绪也相对低落。这主要是由于过度的焦虑造成的,带着这样的情绪参加考试,成绩当然不会理想。于是许多孩子就错误的以为是自己退步了,情绪愈加低落。如这个时候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形成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实践中发现,越到最后临考时的冲刺阶段,越是这种现象的多发期。那么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多找这样的孩子谈谈心,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找到成绩波动的真正原因,再加以言语方面的激励与肯定,一般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第二种,称之为“高处不胜寒”型。顾名思义,这样的学生,成绩当然是尖子生中的领军人物。当成绩长期处于一定高度时,他们当中的某些人就发生了变化。变化也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沾沾自喜,不知身在何处;一种是茫然不知路在何方。第一类人,问题就出在他太自我感觉良好了,他需要的是一点点儿小挫折、小刺激。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不应采取直面批评的方式,因为在他自我感觉这么好的时候,批评是一点儿用也不会有,他根本就听不进去,弄不好还可能造成他的逆反,跟你对着干,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采取的方式应是“借他山之石”。

请看下面这个案例:

记得一年前,就有这么一个学生,他排名全班第二,年级成绩前五,自我感觉好得没话说。尽管还有一个多月就要中考了,但他上课时却仍然只听老师讲解部分,练习时觉得自己会了,从来不做,甚至也不会自学、进行拓展,让我们这些当老师的急的没法儿。许多老师正式、私下跟他谈了多次,让他改改这个毛病,效果均不明显。一天我上课的时候,他毛病又犯了,记完了该记的东西之后,就开始犯起了多动症,玩玩这,碰碰那,哪象一个马上就要初三毕业,参加中考的学生啊。头痛,是我的第一感觉;无力,是我的第二感觉……无意中,我冲着他随手指了一下那个班级排名第一,年级亦是第一的孩子,然后又指了指班级排名第三的孩子。嘻,奇迹出现了——他随我的手指逐个看去后,脸上的表情发生了变化,先是吃惊,接着是越发的凝重……然后问题也就解决了。以后再上课时,不用我再提醒,当他又坐不住时,自己就会下意识地去看看那两个他最在意的对手在做什么,斗劲儿可足了。最终中考时,他如愿以偿地被二中录取。

第二类人,问题出在没有方向上,感觉自己似乎已经走到顶点,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干什么。出现这样问题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学习失去目标,你只要帮他适时地再制定一些可以“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计划,让他再有一个可以冲刺、努力的方向即可。

总之,无论是对尖子生还是对后进生,无论我们采取何种方式加以激励,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我们的激励可以化为他们的动力,帮助他们无论是在学业还是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有效发挥共生效应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共生效应”。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人类当中也存在,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一个“共生效应”的杰出典型。根据这一原理,在尖子生培养上应培养造就一个尖子生群体,形成优生优培的良好氛围,形成群英荟萃的精英班或实验班,形成比学赶超、群雄逐鹿的氛围。

教师应该利用学校为包括尖子生在内的学生举办的各种学法交流会等契机,通过教师的介绍和评论,让班级的尖子们进一步认识其他尖子生的优点、特色,包括其他年级和其他班级的尖子生、以往毕业的尖子生的学习方法和作风,使其思想发生碰撞,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比如,一位王老师就是这么做的:

王海燕的习题笔记、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的失利和奋发,邱冬的志向和投入,陈卓的善于思考和总结,其他某些优秀学生在学法上的利与弊等等,尽管有的学生发言显得不那么生动具体和连贯,但是我仍然引导大家在交流会上注意领会其发言的实质和闪光点。在学习总结的班会上,我也往往过问甚至亲自安排尖子生的发言人选和侧重,主要是对其他尖子生提供激励和借鉴的条件,并且对发言者坦诚和无私的精神,予以充分肯定,并要求他们多相互交流,提出和分析问题,互相取长补短,营造一种互相竞争、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

尖子生对班级形成浓重的学习风气、对学生探索良好的学习方法有着潜在的作用,对尖子生,我们总是力求让他们发挥榜样作用的同时,再发挥辐射作用。其中座位问题也值得研究。有的教师将尖子生分散,安排尖子生与后进学生同桌,但觉得弊大于利。后来基本上安排水平相近的学生同桌,前后座尽量安排相对后进的学生;个别尖子生虽和水平略差的同学同桌,但前后座尽量另有尖子生,这样或许尖子生更能互相激励和借鉴;对后进学生来讲,平日学习不会过于焦虑,同时不影响他们课下请教问题。

除此之外,我们不妨再看看下面的做法:

2001年1月10日上午八点,北京一中实验部五年级的同学们在教室里兴奋而又不安地等待着一场不寻常的期末数学考试的开始。本该作为考场的教室失去了应有的肃静,同学们几个一堆儿正在叽叽喳喳地说着,不时还翻开书本或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这时,教师走进了教室,教室安静下来。教师宣布了考试要求:将全班同学中的尖子生和普通学生混合编组,每组一张试卷,在试卷上写清班级、组别及小组全体成员姓名;每一大题选做其中一组小题,全组合作完成,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20分钟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换阅卷,阅卷组负责给出成绩并签署全组同学姓名;被叫到的小组到贴有“数学考场”的教室进行口答测试及实践操作检查。

20分钟后,第一组同学走进了“数学考场”,首先见到的是坐在标有“考评组”标签桌子后面的本班同学;再环顾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各式的题目——有的标着“口答题”,有的标着“操作题”,有的标着“同学自命题”。除此之外,黑板上还醒目地写着这样两句话:“考试:主动求知的过程;考场:合作学习的乐园。”这时,考评组的一名同学手捧一个装有纸签的盒子走过来,热情地让同学们抽题。题目确定了,是一道口答题,全组同学马上进入状态,齐心协力、发扬团队精神开始研究攻克难题。准备时间到,考评组的另一位同学再次请同学们抽签,结果是那位抽到了“相信我自己”的同学在其他同学“我相信他”的目光鼓励下走上了讲台,代表全组同学完成这次口答测试。测试过程中,答题同学细心答题,小评委们认真倾听,偶尔还会提出小问题以征询更完备、更令人满意的答案,之后当场研究评出这一组同学共同拥有的考试成绩等级(优、良、及格、待及格)。

接下来,第二组、第三组……依次下来,有的组思维敏捷、语言表述流畅,直令小考官们为之拍手祝贺,有的组却被考官们追问得卡了壳、慌了手脚,还有的组近乎“离奇”的解题思路及高深莫测的语言表述,着实令考官们费了一番脑筋,还真把考官考住了……一场考试下来,被考的人减少了以往参加考试时惯有的紧张,第一次在考试时体验到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喜悦。考人的人在体会优越感的同时却平添了一种被考的压力。两天后,同学们再次走进原封没动的“数学考场”,开始了由同学们自己设计、主持、参与的考试讲评活动。一组原以为胜券在握却意外失手的同学,讲述了自己失败的过程及失利原因——没能发挥全组同学的积极性、配合不默契、没有合理地利用时间,之后正确地解答了那道难题,赢得了同学们赞赏的掌声。考试结束了,同学们拿到了一份考试成绩汇报单,上面记录了平时个人成绩和期末合作成绩两项内容。可同学们通过这次考试收获的又岂止是这份汇报单上的这几个优与良呢?这对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实践证明,“单苗培植”,拼命抓某个学生的方法难以奏效,“水涨船高”,在大面积的“高产田”里方能培植出好苗子。

总之,在尖子生培养中,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班级的“共生效应”,值得重视探索。

让尖子生学会合作

在我们的周围,常常有这么一个群体,由于成绩优异,我们称之为尖子生。他们常常是教师骄傲的对象,由于他们在许多方面都不需要老师操太多的心,因而老师也最容易忽略在某些方面对他们的关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更多的时候是老师去关注学困生的情况,而忽略了这类尖子生。

其实,仔细看看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许多尖子生往往在合作中并没有真正进行合作,也不会进行合作,其表现为:不会倾听,随意打断别人交流;唱独角戏,个人意见代表集体意见;不会评价,经常伤害同学等等。

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小组学习中尖子生是否发挥了他们的优势作用,是否真正合作,使小组合作真正有效地开展下去。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