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绽放于人类之树的一朵鲜花,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无论面对怎样迷离的尘世,都应始终是一面诚信的大旗!教师要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廉洁从教,让全社会满意。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看看他们的眼睛,如星星般明亮,如泉水般清澈,是那样的纯洁,那样的坚定。在这样的纯洁面前,哪怕说错一句话都是对他们的亵渎;在这样的坚定里,更多的是对老师的执著和无比的信任。所以我们要任尔东西南北风,咬住“诚信”不放松,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不歧视,不体罚,以自己的诚信去洁净千万学生的心灵。
二、培养学生道德上的自觉
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就是要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解除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并要让学生包括尖子生们认识到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双重影响。从诚信教育的层面来看,学校应该从小做起。除了要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书本上有关诚信的内容外,还应该把社会当作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大课堂,教育学生要用科学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去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现象,让学生逐步树立起“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诚信教育,不应把起点仅仅放在要不要诚信上,而应该让学生思考怎样建立诚信,使社会多些诚信,让学生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设计诚信社会,由此培养学生独立思想和精神自由,培养学生道德上的自觉。
三、建立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加大失信成本
“狼来了并不可怕,失去诚信最可怕。”信用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基,谁都不愿也不敢与没有信用的人打交道。我们通过建立学生个人的信用档案,对学生个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记录和监督,并利用信息网络和信用档案,把“失信者”曾经的“失信”行为记录在案,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个人进行各种惩罚。建立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加大失信成本,可以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从而树立起“失去诚信,寸步难行”的新风尚。
一滴水能够折射出太阳的七彩斑澜,举手投足可以显示出一个人道德素养的高低优劣。教师要引导尖子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不说谎、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做起——见微知著,只要在诚信的道路上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相信诚信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完善的人格将会达到,而迈好诚信第一步,会使孩子受益一生。
诚信不仅是道德问题,而且是一种法律意识,是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修养。漫漫人生旅途需要我们一步步走好,不管途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教育学生们千万别忘了诚信。诚信不意味着傻气,它意味着我们愿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生活。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将人生这部大书写好,让我们生活的酒更醇、歌更好、花更美。
让尖子生做个守规则的人
相信许多人都看到过这个故事:
一个周末,3个中国人正在篮球场上打篮球。这时过来了4个外国小伙子,提出要和中国人一起打半场。中国人同意了。但新的问题出现了:中国人只有3个人,而对方却是4个人,怎么打?结果4个外国小伙子几乎连相互看一眼都没有,便走到罚球区,一个接一个地拿起球就投篮。两轮过后,投球最少的那个小伙子咧咧嘴捂着头,默默地走到场外,另外3个则与中国人打起了半场赛。
相信凡是读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心生许多感慨。
让人感慨的不是别的,就是他们“让规则看守一切”的意识。
在有的国家,人们守规则的做法是很出名的。他们守规则的认真劲,在我们的眼里都有点“傻帽儿”、“死心眼”。
一群大学生在德国某城市的街头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在马路上两个并排着的公用电话亭上分别贴上了“男”、“女”两个大字,然后退到一边观察。结果发现、前来打电话的人都严格遵守所标的使用类别,决不混用。男电话亭前排了好几个等着打电话的人,却没有一个到女电话亭上去,尽管女电话亭闲着。一个法国人见了说,电话亭又不是洗手间,分什么男女。德国人说,既然标明了男女,总该是有原因的,就先遵守规则再说吧。
一个去过德国的朋友告诉我,他在德国考察期间,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德国人很守时,说是几点就是几点,几乎一分不差。每次乘车外出,司机总是按预定的时间,早早将车停在那里等着。
最近读到一篇《小是重要的》的文章,其中的一段所讲的是一个大学生的做法,让我感受很深。
怎么贴海报
玛莎是北岭分校二年级的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打工,此外还在校学生会做些义务工作。这一天,学生会交给她一项任务,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张贴几十张“文化节”海报。学校的标志性公共场所都有广告栏,所以玛莎很快就贴得差不多了。当她再回到学生会,准备贴完最后一批海报时,发现广告栏已经贴满了。怎么办?
那天我正在学生会所在的“Union”转悠,这里是校园生活的一个中心。看到一个姑娘在广告栏前站了好久,我以为有什么好事预告,连忙走过去凑热闹。搭上话才明白,玛莎遇上了这么一个小小难题,我不禁脱口而出:“广告栏里有几条东西早过时了,贴上去没什么问题。”玛莎回答:“我不确定。”我心想,这姑娘真笨,连上上星期的活动都记不住。再说,有些学生的卖车租房交友信息,几乎每一处广告栏上都贴着,将其覆盖一二又有何妨?跟她一建议,回答更绝:“他们会投诉的。”这下我不管了,就找了份报纸坐到旁边去看。只见玛莎走到Union的露天中厅里,在四周的木柱子上比划着。个别学生会在那上边贴或钉东西,但很不雅观,柱子也被弄得“惨不忍睹”。我暗想,你不也得这么干吗?是不是这样就没人投诉?玛莎比划了一会儿就走开了。她到底想怎么办?好奇的我决定看下去。
玛莎回来了,拿了很多新东西。她先用彩色的塑料布将一根根木柱子包起来,用透明胶封好口,然后再在塑料布上面贴上海报。她干得一丝不苟,不一会儿,所有的柱子上都贴好了,一派鲜活生动又整整齐齐,既利用了空间又保持了清洁,看起来很有艺术效果,将来取下来也非常方便。
我看着玛莎的“作品”,心里不禁浮起阵阵涟漪。玛莎既没有用“学生会”的名义覆盖掉个别学生的“私有空间”(虽然这些“私有空间”远不如“文化节”对学校有用),也没有随随便便去占据公共空间。她不是想着怎么脱离规则求方便,而是想怎么在规则之内求创造。
在许多公共场合注意观察一下,便会发现不守规则的人比比皆是。城市中道路口设置了红绿灯,可还得有警察把守,有时还不只一位警察,为什么?就是专门对付那些不守交通规则的人。
这种不懂规则、不守规则的行为,已经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
规则意识的淡漠,在一些学生包括尖子生的身上也表现出来。
曾在某媒体上看过这样一篇文章:
学校里有两位外籍教师,他们担任六年级的英语教学。有一年,在外籍教师的帮助下,学校组织了20多个成绩优良的尖子生到澳大利亚参观那里的学校,并且和澳洲的孩子进行了交流。在澳洲的中学里,孩子们之间没有生疏感,相互之间交流得很好,带队的老师也感到很高兴。
很快到了吃饭的时间。学校实行的是买饭制,于是学生们一起到餐厅中排队买饭。餐厅中的各个窗口都标有类别,有高年级窗口,有教师窗口,他们还特别为中国学生开辟了一个窗口。每个学生窗口前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买饭菜的速度很慢。
紧邻中国学生窗口的教师窗口没有一个人,于是,有的中国学生建议到那个窗口去打饭。结果,他们当中便有人跑到教师窗口,很快,中国学生个个都打好了饭。
他们回转身来,发现澳洲的学生们仍然在排着队,没有一个到空无一人的教师窗口打饭。中国学生都感到奇怪,难道这是校规?
带队的中国老师带着这个疑问,询问了学校的副校长。副校长说:“这不是我们的校规,但这可能是个习惯。”这位老师还是觉得奇怪,学校里竟然有这种习惯,这不是太迂腐、太不灵活了?
后来,他又问了澳洲同学这个问题。一位读初二的澳洲男孩告诉他:“这是规则,规则不就是让人遵守的?否则要它干什么!”他听了,汗颜不已。
那位老师回国后,说这是去澳大利亚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学生,对自己也是极深刻的一课。
我们的尖子生缺少什么?素质教育应如何搞?从上面的文章中,是不是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谁都希望安静平和地过日子,谁都希望生活在一个文明、秩序井然的社会中。
现实情况是,许许多多的人感到生活得很累。
为什么?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良好的秩序和规则。
在没有良好秩序和规则的环境中,有时你要做成一件事很困难,甚至要付出几倍的努力,搞得你疲惫不堪。有时,你会觉得生活缺少安全感和预期性,你会时时感到生活的无奈。
在这种无奈面前,你要实现自己的想法,要做成某件事,成本(包括物质和精神的)无疑会大大增加。
成本增加的不仅仅是个人,还有整个社会。
道理不难明白。单就维持交通秩序来说,在一些大城市,尽管有红绿灯,但路上到处是警察,有的路口有三四个。这么多警察是要拿工资的,发工资的钱哪里来?自然是纳税人的钱。
在我国,许多系统或方面运行成本都很高。由于不讲究卫生,所以环卫工人很多;由于摆摊不按规则,所以工商、城管的人很多……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导致政府机构的臃肿和税收的增加,也就是纳税人的负担加重。
转了一个圈,不守规则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后还是落到了不守规则的人身上(当然也包括那些守规则的人,他们更冤枉)。
要降低社会的运行成本,提高社会运转效率和人们的生存质量,就要让守规则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习惯和行为规范。
但是,靠什么来建设一个“规则社会”?换句话说,怎样才能以尽可能小的成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树立起民众的“规则意识”?
事实上,我们不是缺少规则,而是缺少遵守规则的人。
最可怕的不是没有规则,而是明知有规则却不遵守。
如何让人们守规则呢?
以往,我们太相信个人道德的自我约束能力,过分地依赖于个体的自觉,过高地相信了教育的力量。
实践证明,这是我们在建设“规则社会”上的一个失误。
道德不是万能的。
教育也不是万能的,无论是社会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指望道德自我约束和教育的感化,不如指望外部规则的强制规范;从人性的优点出发设立供人们去自觉追求的目标,不如针对人性中的弱点来扎起“篱笆”。
新加坡的文明是举世闻名的,同时,其严厉的惩罚措施也是有名的。如规定在地铁里不准吃东西或喝任何饮料,违者罚500新元(相当于3000元人民币)。还有,不准吃口香糖,否则罚款也不是个小数目。
美国社会的文明也是人所共知的。在那里,罚款也是无所不在的。一位去美国考察的教育专家对此深有感触。
在国内,不少人对美国的交通秩序、社会规范非常羡慕,其实,这是罚出来的规范。
停车自动交车位费,看上去人人都非常自觉。一下车,第一件事就是往自动收费投币器里投硬币。其实,几乎每一个美国人都清楚,负责监察停车费收缴的女警察每天处罚的工作是有限额的,每个州的规定略有不同,但大概都要完成六七十张罚款单。你可以不投硬币,但一旦落网,便处罚271美元,够你停上几年车的费用。
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美国人也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不拘小节。譬如,你家门前的草地剪得不好,如果邻居认为已经影响到他们房产的价格,他就可以告你,政府派人来剪了,开一张罚单,你就必须付账。虽然自己的家产归自己所有,但该怎么做,却是万万马虎不得的。给我们上课的全美国际商务联合咨询公司的洪女士,自己门外的一棵百年橡树被龙卷风折断了,因怕伤害小孩子,就请林业公司锯掉了,结果政府马上寄来了一封信告诉她,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说明,就要被罚款。美国有些州的法律规定,雪后必须在4小时内把自己的门前打扫干净,不然一旦行人发生事故,就要负赔偿责任。美国的法律法规细到不能再细的程度,而又总是动真格的,总是在经济上让你“动心”。
有些时候,你可能也逃过了罚款,但人不死,债不烂。如果有一天你的不轨行为被发现,那新账旧账一起算,一般人是难以招架的。有位台湾人到美国去的时候带了两万美元未投关。20年后有人告发了他,结果被处罚了20万美元。
在这样的惩罚面前,谁还敢以身试法呢?
有不怕被教育的人,但没有不怕被重罚的人。
相比之下,我们的处罚就显得太软弱无力了。
在国民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国民接受教育的能力和认同规则的能力还比较低的今天,更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和机制保障。
那么,怎样让学生学会守规则?让尖子生学会守规则?
面对社会上种种不守规则的现象和人,面对社会群体规则意识的淡漠,要让学生包括尖子生学会守规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次,在一个拥挤的路口,我看见一个穿着入时的女士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横过马路。看着母女俩在车流中七拐八拐,我着实为她们捏了一把汗。我在想:为什么就不能等信号灯绿了的时候再过呢?这位母亲示范给孩子的是什么呢?假如孩子想到要等信号灯绿了再过,她能向母亲提出来吗?即便提出来,母亲能听吗?
面对这样的校外环境,学校应该怎样做?
假如说学校无力改变社会,但在校园内创建一个“规则说了算”的环境,这是学校应该做和能够做到的事情。
我们来看看20世纪90年代发生在剑桥大学的故事:
在一次考试的过程中,有个勇敢而极富创意的考生突然提出,要监考的学监为他提供点心和啤酒。接下来是这样一段对话:
考生:我要求您现在给我拿点心和啤酒,先生。
学监:很抱歉,不行。
考生:我坚持我的要求,先生。我不仅是请求,而且是命令您现在给我拿点心和啤酒。
这个同学同时出示了一份剑桥大学校规的复印件。这套校规是在400年前用拉丁文订立的,名义上永远有效。他指出其中不引人注意的一条:参与考试的所有考生,有权在考试过程中得到点心和啤酒。
惊讶之余,学监不能再表示异议。他临时拿来了可乐和汉堡包为替代品。那个机智过人的学生一边舒服地又吃又喝,一边答完了他的试题。
5个星期之后,剑桥大学给予这名考生罚款5英镑的处分,理由是:在考试过程中,该考生并没有按照校规带上佩剑。
如同在社会上一样,对待学生,也应当贯彻一种“法制”的精神,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可以运用规则来保障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要接受规则的约束和裁判。在规则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而人人守规则的结果,又会为人人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