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都可以是尖子生
生命如同璞玉,如果未经打磨,可能永远只是石头的芯子而已;所有连城的价值,若一开始被视而不见,就可能永远不见天日,被尘封、被埋没。这是人生的悲剧,更是教育的悲哀!然而,一旦遇到了慧眼和巧手,一切都会不同。作为教师,所有的智慧、最高的智慧,都与“发现学生”有关。
教育没有什么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法师!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要唤醒他们的潜力和灵感并持之以恒!
教师怎样才能成为魔法师?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学生的潜能”的研究成果引起我们对传统学生观的审视和反思:在教师的眼中,不应该有“差生”,每个学生都是尖子生!
美国学者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主要阐述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同时拥有多种智能,如自我认识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等,只是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从而使得每个人的智能和个性各具特色。
多元智能理论警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学生观:传统的单一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的学生观,只重视了学生的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即所谓的智商。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长项,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树立“每个学生都是尖子生”的学生观。
有位班主任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带的是初中班,有一位叫李兆胜的学生,初二时,数学已有点跟不上;而且脾气倔,不但跟几位老师顶过嘴,甚至有一次还跟老师闹对立,把教室的锁眼塞上火柴棒,导演了一出全班进不了教室的闹剧。初二下学期,他因跟一个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打架,被学校给予了“留校察看”处分,某老师还想赶他出校门。但是李兆胜同学也有不少优点:作文写得很不错,语言流畅、活泼;讲演有气魄,曾代表班级以《做军事家是我的理想》为题参加讲演,获得学校第一名,又代表学校获市演讲比赛中学组第四名;工作上,他有组织能力,是“孩子王”;篮球打得好,是校队的主力队员。鉴于以上特长,我斟酌再三,没有放弃他、推他出校门,还重用他:让他当班里的体育委员,让他参加演讲,给他施展才能的机会。他心想:自己受了处分,没被开除,反而受到老师的信任,一定要干出个样来,不给班主任和学校丢脸。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到初中毕业,并应征入伍到了某军区,后来被保送到武警高等学府——当上了中尉警官。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苟同了那位老师的意见,把李兆胜赶出校门,那么,他只会堕落下去。国家的富强需要多方面的建设人才,在校期间个别学科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或纪律性稍差的学生,不等于体育、绘画、公关、音乐、实际能力等方面都不可造就。教师不可见木不见林,放弃对一部分学生的教育,扼杀千里马。作为教师,应时刻记住:玉不琢不成器。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策略,捕捉和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再调动和利用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从而促进和带动每个学生弱势智能的发展,最终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因此,班级里不应该有所谓的差生存在,作为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
世俗意义上的差生往往是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不突出,导致成绩不好的学生。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不要单纯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判一个学生。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崇尚张扬个性,倡导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简单地分数只会使人忘记天赋的原始含义,扼杀大量的人才。用多元价值判断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才能打开学生那久已封闭的心灵窗户。
安妮·沙利文在教育既聋又哑的七岁女孩海伦·凯勒时写给家人的一封信可以使我们受到启发,她的信是这么写的:
“我现在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既要规范和控制她的行为,又不能伤害她的心灵。我只能非常缓慢地、一点一点地进行,并试图赢得她的爱。”
确实,正如鲁迅所说:“辱骂和恐吓绝对不是战斗。”诚然,最让教育者头疼的“差生”往往自我认识能力和自制力比较差,常常会出现屡教不改的现象。对此,相当一部分教育者只是一味的责备,甚至以侮辱“差生”人格为代价企图唤醒他们的自尊。羞耻之心是人的道德底线,羞辱、恐吓长此以往会导致“差生”自尊心的麻木甚至休克,造成自我放弃,破罐子破摔,甚至还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以特立独行、违背教育者的“旨意”来反抗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对班级个别逆反心理比较强的学生,教育者特别是班主任应该不急噪,不愤怒,更不要孤立,不要放弃;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以尊重、鼓励、爱心、耐心为武器,去寻找那把能打开他心门的钥匙,做他的朋友。
我认为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对所谓“问题学生”和“差生”的教育应该遵循下面几点策略:
1.就事论事,不提旧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更需要倾诉,更需要真诚的聆听,更需要给他们申诉的权利和机会。
2.避免“晕轮”,一视同仁。受晕轮效应的影响,教育者往往武断地根据“差生”成绩不好就忽略了他的其他优势智能,容易把人看死。
3.以毒攻毒,创造机会。“差生”更需要成功的体验,更需要证明自己,更需要体现自己的价值,更需要尊重和信任。最好的做法是创造机会,提供环境,发展“差生”的优势智能,给他压力,使压力变成动力。如身体运动智能发达,贪玩的“差生”可以让他当体育委员,教师帮助、鼓励他获得成功。在“差生”悦纳自己、重拾自信之后,再引导他把这种信念、情感向学习等方面迁移。
4.爱心、耐心、责任心永远是教育“差生”的传统武器。
爱心:爱是教育的润滑剂,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对“差生”要雨露均泽,要一视同仁。班主任要继承儒家“有教无类”的泛爱精神,要发扬佛家“普渡众生”的博爱精神。教师的爱如春风化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师的爱应该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耐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收获的是精神成果,对人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反复的熏陶和渗透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作为教师不能轻易放弃“差生”,要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从学生细微的进步中体味乐趣。人是世界上思想最复杂的动物。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人。而且每个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又是在时时刻刻变化的,所以要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要协调班级同学的关系,而这些都离不开耐心。
责任心:韩愈在《师说》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一个班主任教师,除了承担教学任务,扮演人类文化传承者的角色外,还要做一个管理者,管理班集体,管理学习;一个组织者,组织教学,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一个心理医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一个社交高手,要协调同学之间的关系,要做“家校”联系的桥梁,要做学生和科任教师之间的纽带。对国家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知识分子的良知负责,这份责任心,是扮演好这些角色的基础,更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差生”的充足理由。
总之,作为教师和班主任,只要我们观念正确、方法得当,富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就一定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尖子生。
学校不单是尖子生的学校
曾在媒体上见过这样两篇报道:
●“等级在7A2B以上或总分在700分以上,且语数英三科总分在440分以上者,报考我校奖励5万元、免交3年学费;高中毕业时若考上重点大学,另奖励3万元……”这是最近泉州某中学在媒体上刊登的高中招生广告。
●虽然离“小升初”还有3个多月,但记者近日在一些实验小学采访时发现,不少重点中学已提前行动,“潜入”小学里寻觅成绩优秀的尖子生,特别是特长生,一旦相中就和学生及家长私下谈判,以种种优越条件把学生提前“挖”走。
一位实验小学的校长告诉记者,这些重点中学寻找尖子生的方式一般有3种:一是去各种奥数、奥语班探察情况,听老师或学生介绍;二是关注在各种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特长生,他们往往是最“抢手”的人才,比如在去年举行的一次计算机竞赛之后,某重点中学立即把视线瞄准了5名一等奖的学生,打听到电话号码后,随即与家长联系;再者就是通过举办冬、夏令营等,网罗学生参与,从中发现优秀者,再展开“攻势”。还有的学校和小学订有“条约”,每年选送一批品学兼优的保送生。
据了解,这些重点中学为了确保“挖人战略”万无一失,往往采用多种渠道打动对方,如和家长谈判,以“不交钱”进特长班等优厚条件晓之以利;再和学生谈,带学生去学校参观,展示这是最有利于他今后发展的地方;有的甚至还和家长“订合同”,列清条款以免反悔另择其他学校。在这样强大的“攻势”下,很难有学生及家长能抗拒得了诱惑。这位实验小学的校长坦言,实行就近入学或电脑派位后,重点中学生源良莠不齐,为了能招徕优秀学生而用心良苦,完全可以理解。毕业的小学生能直接升入好学校,他们也很高兴。但这场优秀学生争夺战也的确给学校带来了不少麻烦,大多数优秀的学生或考外国语学校,或被暗中挖走,导致了学区内的中学招不到优秀生源,常常会对小学表示不满,让他们也很为难。
当然,类似的报道还有很多。比如,以丰厚奖学金“抢英才”,以诱人的承诺“招状元”,渐成各学校选拔录取的新景观。对于多数考生家长来讲,这种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一些无法承担高额学费的尖子生而言,这笔钱可以免除他们求学及发展的后顾之忧。至于学校,能够“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保证家境贫寒的尖子生无生活压力之忧,不致因高额学费而影响学业发展,实在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这种吸引尖子生报考的做法,不可否认是对人才的重视,称得上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一些问题,尚需要进一步的商榷。
其一,此种招生背离了应有的教育规范,不得人心。据调查发现,对于学校抢生源的做法,大多数人都十分反感,不少家长和考生都埋怨说,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而在这场尖子生抢夺战中唱主角的学校和老师,也是满腹苦水:学生的呼声是,给我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家长的抱怨是,别再拿孩子的事来烦我了;老师的控诉是,教学秩序受影响谁来负责;校长的无奈是,每天跑招生如何务正业。
其二,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何谓优秀人才标准,什么是优质生源?高分考生乃至状元,是否就是名副其实的“精英”?单纯的经济手段或诱人的承诺,能否吸引优质人才?而每个学校都力争在自己所能达到的范围之内尽可能多地“掐尖”,无疑会埋没更多人才。
其三,学校不惜重金招揽尖子生报考,就能如愿以偿吗?这样做,不否认保障了极个别学生的权益,但同时也损害了大部分学生的权益。事实上,学校一边在重奖,同时也在高收费。而中等教育收费的失序状态,不仅使不少学子的求学梦破灭,家长们钱花得也不明不白,已经招致民怨沸腾。可以说,目前最需要投入的,不是招揽尖子生的奖学金,而应是如何将天价学费降下来,让每一个有潜力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学、成得了才。
其四,众学校吸引尖子学生的做法,实际上也折射出不合理的招生竞争。据了解,有些地方高中学校的“优质”初中毕业生争夺战在每年4月份就拉开了序幕。在这场无声的战争中,各校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方面,一些学校通过“收买”、“拉拢”、“行政干预”等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游说”或“威逼”学生及其家长“就范”。另一方面,学校与学校之间也暗中较量着:你给尖子生3万元,我就给5万元,你给5万元,我就给8万元,甚至10万元、20万元。大家都在抢好生源,那些抢不到好生源的学校,教师的积极性、教育教学心理也会受到影响。
各校之所以倒贴钱也要抢到尖子生,看重的就是尖子生带来的巨大效益:尖子生在考试中能创造好成绩——能提高本校学生在名牌大学、重点学校的就读率,从而使学校的牌子更响亮,进而能吸引更多生源,同时择校费和赞助费的价码可以开得更高——最后,学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其五,这反应了一种明显的教育不公。这种做法的背后就是利益驱动,它不仅违背教育科学规律——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抢来的,而且是在人为地制造教育不公。
首先,能够抢到尖子生的一般都是城市学校、重点中学,它们利用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争夺到优秀生源,得以进一步强化自己的优势,可以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办学条件越来越好;而农村学校和普通学校则陷入恶性循环,办学条件越来越差。结果就是少数学校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了大多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利益,更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利益。
其次,尖子生享受特殊待遇在学校内部也是一种不公平,在损害大多数普通学生的利益。一方面,教育对待所有的学生应该是一视同仁,给尖子生开辟特区,表面上是“因材施教”、“分层教育”,实质上是“有类无教”。另一方面,当前,各公办高中的教育经费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国家财政拨款,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一个是学生交的学费。尖子生住豪华套房也好,拿生活补贴也好,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和其他同学交的学费。
因此,我们必须对尖子生的炒作保持清醒的判断。尖子生不过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对尖子生的过度追捧,必然会导致应试教育的积重难返。事实上,看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不是靠尖子生来撑门面,而是要看是否全体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这才是教育的初衷。作为学校,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教育质量的提高上,而不是耗费大量人力、智力、财力在不正当竞争上。而要破除人为的“掐尖”,现在迫切需要改革的是评价制度,不仅是改革对学校的评价制度,更要改革对学生的评价制度,不能总是单纯地以高分“说话”,不能总是让选拔制度陷入“高分教育”的泥潭。
总之,作为学校和教师,我们必须记住一句话:教育公平是每个学生都应该享有的,学校并不单是尖子生的学校。
精心呵护尖子生
有位教师讲过这样一件事:
刚吃过午饭,从食堂往办公室走。一路上,边欣赏着美丽的校园,边看着孩子们开心地嬉戏。
走到三楼楼梯时,“哎呀!……”一个小女孩迎面撞在我的怀里,中了个“六合彩”。随之而来的,是一群孩子跟在后面。我把这几个孩子拦住了,再仔细一瞧,令我大失所望!是我们班里的几个女生,一共7个。
这是怎么回事?我感到有些莫名!于是,7个女生被我叫到办公室,问其原因。毕恭毕敬地站成了一条直线,算是对我的尊敬?还是害怕我?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