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三明市情概览
7490100000019

第19章 经济建设(1)

一经济总情

1.地区生产总值

1950年,境域地区生产总值仅8567万元,人均96.80元。195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5190万元。1950~1957年,国内生产总值递增率2.7%。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82267万元。1958~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6.4%。199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74.71亿元,人均2993元,比1978年分别增长3.02倍和2.29倍,年递增10.4%和8.9%。1950~99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2%。199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99.9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0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5.91亿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0.05亿万元。三个产业的比重为34.0∶45.9∶20.0。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406.23亿元,是1992年的4.1倍,年均比上年同期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1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2.6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50.47亿元。三个产业的比重为22.9∶40.0∶37.0。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39.2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422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84.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43.45亿元。三个产业的比重为15.8∶51.1∶33.1。

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50年,境域农业总产值8301万元。1950~1957年,农业总产值年递增率6.2%。1957年,境域农业总产值达1.213亿元。1958~1978年,农业总产值年递增率仅为3.9%。1978年,农业总产值达3.82亿元。1979~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递增7.6%。198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0.84亿元。1986~990年,农业总产值年递增8.9%。1992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38.04亿元。200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大关,达152.77亿元,比1992年增长1.14倍,13年递增率6.0%。201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7.92亿元。

其中,农业产值184.77亿元、林业产值84.79亿元、牧业产值43.77亿元、渔业产值16.95亿元。全市223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41.03亿元,带动农户69.06万户。

3.工业总产值

1950年,境域工业总产值仅523万元。1950~1957年,工业总产值年递增率31.8%。1957年,境域工业总产值达815万元。1958~1978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年递增率3.8%。1978年,工业总产值达9.862亿元。1979~199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年递增率14.5%。199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107.392亿元。200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总量达433.36亿元,比1992年增加3.4倍,13年年递增率12%。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9亿元。其中,八大产业实现增加值558.2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8.30亿元;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45.85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5.55亿元)。

4.建筑、运输、邮电、通信总产值

1950年,境域建筑、运输、邮电业等工业总产值仅510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5.24%。至1957年,境域建筑、运输、邮电业等工业总产值达1874万元,占社会总产值的.81%。1950~1957年,这些行业有较大发展,建筑、运输、邮电业产值年递增率22.6%。1958年,建筑、运输、邮电业产值6365万元;1978年,建筑、运输、邮电业总产值达2.18亿元。1958~1978年,建筑、运输、邮电业产值年递增率1.8%。1979~1992年,建筑、运输、邮电业产值年递增率.7%。2005年末,全市共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92个,从业人员2.55万人,固定资产原价7.44亿元,当年施工规模达到33.45万平方米,比1993年增长62.1%,年均增长4.1%;完成施工产值28.69亿元,实现利润2317万元。1993~2005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共180.44亿元,年均递增11.3%;全市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年均增长18.2%。2005年,三明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41.77亿元。1993~2005年,全市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年均增长18.2%。2012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2.46亿元;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79.82亿元。

5.商贸和住宿餐饮业总产值

1950年,境域商贸和住宿餐饮业总产值404万元。1957年起,境域商贸和住宿餐饮业总产值1293万元。1950~1957年,商贸和住宿餐饮业总产值年递增率18.1%。1978年,商业、饮食服务业总产值7291万元,比1975年增长31.9%,年递增9.7%。1958~1978年,商业、饮食服务业产值年递增率7.4%。1978年以后,三明逐步建立起以国营商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少环节的新的商品流通体制,促进商贸和住宿餐饮业的发展。1992年底,全市商贸和住宿餐饮业总产值6.739亿元,比1985年增长2.3%,年递增率8.96%。1993~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4.08亿元增长至108.42亿元,年均增长2.4%。201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16亿元。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83.56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5.59亿元。按规模统计,限额以上批零和住餐业零售额38.82亿元、限额以下批零和住餐业零售额180.34亿元。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日用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39.3%。

二工业

1.企业经济结构

1957年,对私有制经济改造完成后,公有制经济居主体地位。在全境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占58.4%(按当年价计算,下同)、集体所有制占34.8%、个体占6.8%。1978年,全民所有制所占比重比1957年提高32个百分点,占0.4%;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占比重下降,分别占7.8%和.8%。改革开放后,工业所有制结构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62家,总产值2248.65亿元,利税总额138.56亿元。其中,国有企业有26家;总产值8.2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3.03%;利税总额6.58亿元,占4.75%。集体企业46家;总产值59.94亿元,占2.67%;利税总额5.22亿元,占3.77%。其他所有制工业企业1590家;总产值2120.49亿元,占94.30%;利税总额126.76亿元,占91.48%。

2.产业门类

冶金工业民国时期,福建省钢铁工业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设了林田铁厂、大田县铁厂、大田县供销社和平溪铁厂、建宁县供销社里心炼铁厂等。1957年,全区铁产量360吨,总产值8.65万元。1957年10月,三明钢铁厂筹备处正式成立。1959年1月3日零时,三钢第一炉6吨钢水炼成,从此,三明成为福建省钢铁生产基地。当年,三明生铁产量24954吨、钢2729吨。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冶金工业企业有77家,工业总产值335.18亿元,利税总额8.9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67家,总产值293.90亿元,利税总额8.16亿元;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有企业10家,总产值41.28亿元,利税总额0.83亿元。

化学工业民国31~32年(1942~1943),永安县建有建安化工厂和自力化工厂,采用“苛化法”生产液体烧碱,但产量很低。1958年,三明化工厂、泰宁县供销社化肥厂、沙县商业局化肥厂和宁化菌肥厂等先后兴建。1960年5月,三明化肥厂年生产能力2万吨石灰氮生产装置建成投产。至1978年,三明境内有化肥生产企业10家,产量5.9万吨。1993年,全市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企业196家,工业总产值1.37亿元,利税总额9.25亿元。2012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155家,工业总产值达222.80亿元,利税总额2.60亿元。

纺织工业三明境域纺织始于明代,主要是农户传统手工纺织作坊。1950年,将乐县古镛镇开设群力纺织厂,年产棉布2840万米。1958年,地方国营宁化纺织厂建立。1970年,上海国营第26棉纺织印染厂的纺织车间迁到三明,成立三明纺织厂。三明市第二纺织厂、永安市纺织总厂和沙县纺织厂等相继兴办。至1993年,全市有纺织工业企业65家,工业总产值9.11亿元。2012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2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64.89亿元,利税总额10.48亿元。

建材工业民国28年(1939)5月,省赈济会在永安县筹办砖瓦厂(永安第三难民工厂),有职工124人,月产青砖000块、瓦20万片,营业额5000余元。1952年,永安县地方国营永安东坡砖瓦石灰厂开办,当年产青砖108万块、瓦3万片、石灰258吨,总产值4.46万元。1958年7月,省建设厅在福州成立福建省永安水泥厂筹备处。这是三明水泥工业历史上第一家正式纳入建设规划实施的企业。同年,三明市机砖厂创办,采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制砖生产工艺线,并配套建设36门的轮窑,轮窑以煤作燃料,是三明第一家实现以机械设备取代手工制作生产烧结黏土砖的企业。1959年,福建省建设厅决定,在三明市区翁墩筹建三明水泥厂。1960年初,永安县建新福建省永安机砖厂。1980年,三明市轻工机修厂转产筹建三明市石棉水泥制品厂,开发生产的石棉水泥波瓦产品填补福建省的空白,并列入国家建材局的定点厂家,正式纳入全国年度生产计划,从而结束福建省长期依赖从省外调运石棉瓦供应市场的历史。至1993年,三明市有建材企业241家,工业总产值7.33亿元。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建材企业147家,工业总产值188.93亿元,利税总额9.82亿元。其中,全市有规模以上水泥生产企业139家,水泥产能2789.1万吨,当年实际水泥产量2092.6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产能2330万吨,占总产能的92%。

机械工业民国以前,三明境内仅有一些个体铁器、五金作坊,未形成企业生产规模。民国时期,境内有规模的机电企业仅2家,即国民党卢兴邦部的兵工厂(有职工360人)和属省公路船舶管理局的汽车修理厂(有职工50人)。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县开始创办一批国营机电企业和集体所有制机电企业。1970年,全区有公社及公社以上机电企业78家,工业总产值3555.8万元。改革开放后,三明市机械工业有较大的发展。1993年,全市机械工业企业256家,工业总产值9.70亿元。其中,普通机械制造企业101家,工业总产值2.81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企业50家,工业总产值2.61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56家,工业总产值2.34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企业23家,工业总产值6141万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20家,工业总产值1.18亿元;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企业6家,工业总产值1519万元。2102年,全市规模以上机械工业企业有208家,实现产值211.04亿元,利润总额15.63亿元。

煤炭工业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大田广平万宅一带已有村民采煤,用于烧制石灰。民国29年(1940),由福建省银行和福建华侨实业公司等投资兴建永安曹远小溪煤矿,年产量3000余吨。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燃煤的需要,相继兴办各类煤矿企业,如清流罗口煤矿、清流长灌和煤炭部、省煤炭公司共同投资兴办的上坪煤矿等。至1993年,三明市煤炭企业43家,工业总产值1.68亿元,原煤产量325.7万吨。三明市煤炭主要产地在永安市和大田县,其中永安产量150万吨、大田产量139.85万吨。2012年,全市有规模以上煤炭企业44家,工业总产值66.73亿元,利税总额9.9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