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自然衰老是事实,身体发生了变化,心脏、肺、大脑不断地在衰退。当然每个人的衰老过程是不相同的。
一、口齿勤刷防疾病
老年妇女的牙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和松动,容易嵌塞食物。这些残留在口腔中的食物如不及时刷掉,就会很快变质,引起牙龈炎、牙周病或产生龋齿。牙齿出现毛病食物就得不充分的咀嚼,就会引起消化系统的疾病或其他疾病。
《礼记》云:“鸡初鸣,咸盥漱。”
《诸病源候论》说:“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齿禹齿。”
《老老恒言》说,“齿之患在火,惟冷水漱口中,习惯则寒冬亦不冰齿,可以永除齿患。”
古人说的漱,大都还包括刷牙,实际上漱口刷牙往往并作,这是保护牙齿的重要手段。
对老年女性来说。漱口刷牙对维护口腔卫生和身体健康。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老年人的唾液腺有不同程度的衰老性改变,唾液的分泌量减少。使口腔内的冲刷作用、自洁作用减弱,如果不好好刷牙,食物碎末存留在牙缝内容易引起龋齿;唾液内含有大量抑制细菌的溶菌酶,随着唾液的减少,溶菌酶的分泌减少,抑菌能力也将减弱,细菌就容易繁殖,这不仅会引起口腔疾病,而且细菌还容易进入腮腺内,引起化脓性腮腺炎。此外,人到老年,牙齿磨耗较重,咬合面的沟窝常常被磨平,对咀嚼食物不利;同时老年人往往有程度不同的牙齿缺失和牙齿松动,使得牙缝变宽,更易嵌塞食物。所以,老年人更应该重视漱口刷牙。
从卫生角度来看,应在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各刷一次。其中,临睡前的刷牙更为重要;因为经过一天的饮食。口腔内特别是牙缝内、牙窝内,存留了不少的食物碎末,如果不刷掉,就将成为口腔细菌的良好食物;另外,睡眠时口腔内唾液的分泌量减少,冲刷作用减弱,咀嚼、语言等口腔活动停止,口腔处于静止状态,这些都是细菌,特别是乳酸杆菌和念球菌生长繁殖的温床,它们可以使存留在牙缝、牙窝内的碳水化合物发酵变酸,酸能溶解牙齿内的钙质,使牙齿变软而发生龋齿;大量的细菌与食物碎末还可以在牙齿表面形成菌斑,而菌斑是引起龋齿和牙周病的重要原因。
经常刷牙,既能清除口腔内的污垢、齿中食物残渣和部分牙面菌斑,又能防止一部分齿龈上牙石的产生,还起到按摩齿龈的作用,这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其抗御病邪的能力。
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刷牙的方法一定要正确。刷牙时牙刷应顺着牙缝的方向竖刷,上牙由上向下刷,下牙由下向上刷。刷牙的力量不要过大,以免导致牙龈萎缩、牙根外露和牙颈部楔状缺损等疾病。有些老人习惯于横刷,这是一种不科学的方法,因为它既不可能将牙缝刷干净。又容易损伤牙龈和牙齿。造成牙龈萎缩并且在牙颈部(牙冠与牙根交界处)形成深浅的横沟。医学上叫作楔状缺损。特别是受牙刷作用力最强的几个牙齿(犬齿和前臼齿)更容易出现缺损,应引起注意。
老年人的牙刷应选择柔软的鬃毛牙刷。以利于较好地保护牙齿和齿龈。每次刷完牙后应把牙刷洗干净,牙刷头朝上。置于干燥处。
医学研究表明,并且细菌培养也发现,连续使用两个月以上的牙刷,上面沾有大量的白色念珠菌、溶血性念球菌、肺炎杆菌以及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这些细菌可引起急性扁桃体炎、咽炎、鹅口疮等病,对于免疫系统不健全的老年妇女来说,还有可能导致风湿热和急性肾炎。由此可见,污染的牙刷对人体的健康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每隔两个月换一把新的牙刷。
牙膏的成分复杂,大多数配方中含有磨擦剂、发泡剂、调味香料、湿化剂和稠化剂等,有些牙膏还含有氟和防腐剂。磨擦剂中有磷酸盐、碳酸钙和碳酸镁等,有些牙膏还用浮石、无水磷酸二钙或硅晶粒等作为磨擦剂。这其中许多物质对人的健康可能造成危害。据研究发现,摄入牙膏可以引起局部性肠炎,病症非常类似克隆病,表现为腹痛、腹泻、腹部包块,伴有发热、营养障碍、关节炎等。因此,刷牙后应多多漱口。防止牙膏下咽。
二、发宜多梳防疏落
老年妇女气弱心衰,血脉下行。年轻时的满头乌黑柔顺的头发,变得又硬又粗,而且白发丛生。每次梳头总会发现脱落的头发塞满梳齿,令人担忧。
如果我们掌握了护理和梳洗的知识,相信仍能保持满头乌发,再现青春光彩。
我们日常的梳头。有着重要的养生作用。
《诸病源候论》收录的《养生方》记载:“栉头理发,欲得多过,通流血脉,散风湿,数易栉,更番用之”;“千过梳头,头不白”,“发不落而生”。
《圣济总录·神仙导引》说:“梳欲得多,多则祛风,多过一千,少不下数百。……于是,血液不滞,发根常坚。”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说:“梳头百余梳,散头卧,熟寝至明。”
明代《摄生要录》载:“发是血之余,一日一次梳,通血脉,散风湿。”
《五杂俎》卷十二载:“每日清晨梳千下,则固发祛风,容颜悦泽。”
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说:“梳发,疏风散火也。”
据清官《起居注》记载,慈禧太后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太监用特制的梳子为她边梳头边按摩。因此,在花甲之年仍能满头黑发、精力充沛。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外上下、脏腑器官的互相联系。气血输送,全靠经络起作用。经络遍布全身,无处不到,所以气血能够通达全身,发挥其生理效应。营养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护机体。人体中有许多经络,这些经络或直接地汇集于头部,或间接地作用于头部。头顶正中央有个“百会穴”,就是因此而得名,所以,通过梳头,疏导经络,调和气血,可使精神脏腑得到修整,全身气血得以疏利,从而起到滋养和坚固头发,健脑聪耳,散风明目。防治头痛等作用。经常多梳头发,可保持头脑清醒,心情舒畅,促进睡眠,增进食欲,头发乌黑,不白不落,不患感冒,无头风之虞。
一个人约有十万根头发。老年人的头发粗细和壮年期差别不大,中年后有少量头发脱落现象,一般顶部头发容易脱落,男性比女性头发容易脱落。女性五十岁以后,会出现黑白相杂的须发,首先从两鬓开始,这是由于头发的色素腺生产逐渐缓慢的缘故。经常梳头。不仅可以除去灰尘、微生物和其他碎屑,而且可以改善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调节头部的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皮下腺体分泌,促进脱落的头发重新生长,并且能使已有的头发光润乌黑发根牢固;通过梳头,还能起到明目聪耳、缓解头痛、预防感冒的作用;还有助于降低升高的血压,预防脑溢血等疾病的发生;梳头也可促进大脑和脑神经的血液供给,增强其机能,起到健脑提神、解除疲劳等作用,从而能够保持大脑清醒,防止大脑老化,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梳头形式多样,可用梳子梳,也可以手指代梳进行;次序上,先由前到后,再由后到前,由左到右,再由右向左。循环往复,连续进行。也可结合用十指缓慢柔和地自前额发际向头顶作环状揉动,再由头顶揉向脑后至后发际,然后再由两鬓向头顶按摩,反复进行。
作者根据有关文献,结合实践。创编了一套梳头与气功按摩相结合的梳头方法,颇适宜于老年妇女运用,具体做法如下:
(1)先做气功预备式,正身站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屈,百会顶天,头正项直,含胸拔背,沉肩垂手,两眼睁开,平视前方,全身放松,平定情绪,排除杂念,意守腹部丹田。体弱老人因病不能站立的,可改用坐位。取自然呼吸,鼻吸口呼,呼吸均匀和缓。
(2)入静放松后,两手缓缓上提,两掌心轻按前额,稍用力向下,经鼻口轻擦至下颌,再转向头后颈部,往上轻轻擦过头顶。回到前额。这是一次,共擦36次。开始用力宜轻,尔后适当加重。
(3)两手十指屈成自然弓形,自,前额发际开始。经头顶向后,至颈后为止,轻抓头皮。然后,以头部前后正中点为中心,两手逐渐向两边移开,同时轻抓头皮,至两耳上部结束。这是一次,共擦36次。开始用力要轻,尔后适当加重。
(4)十指仍保持屈弓。左右手各过头顶,分别自对侧耳上部发际开始,经头顶至同侧耳上部为止,轻抓头皮。然后,以两耳经头顶的连线为中心,左手向前,右手向后,逐渐分开,同时轻抓头皮,至前后发际尽为止。这是一次,共抓36次。开始用力要轻,然后适当加重。
(5)恢复用手掌轻擦,两掌心贴头面,自前额开始,擦至下颌后,再翻向头后颈部,经头顶至前额止,共擦36次。开始用力宜稍重,尔后适当减轻。
(6)慢慢收功。收功后用梳齿整齐圆滑的木梳,轻梳头发。按所需发型,稍作梳理。
这种梳头方法,是梳头与气功按摩的有机结合,坚持习练,内练精神,激发元气,外导经络,疏通经气,能收到良好的祛病养生效果。具体练习时,要求全身放松,意念专注,呼吸均匀,两手动作柔和缓慢,不能急于求成、心躁手乱。抓擦轻重要适宜,开始时由轻到重,收功时由重到轻。轻则如鹅羽拂面,重则以不疼痛为度。
三、睡眠充足防衰竭
老年妇女受生理和年龄的限制,日常生活起居中常常觉得很不便利,连睡觉都受到生理上的制肘,不能朝左侧睡,睡后还不能立即起床,不然会导致心脏病发作。
睡眠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需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加强细胞的生长,保护大脑皮层细胞,使其免于衰竭和破坏。因此,睡眠对老年人来说,显得十分重要。
(1)随时令而眠歇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介绍了顺从四时变化而采用的摄生方法,其中也谈到了睡眠。按照其理论,融融春日。宜晚睡早起,以应春气养生;炎热的夏天。宜晚睡早起。以应夏气养长;凉爽的秋日。宜早睡早起,以应秋气养收;严寒的冬日,宜早睡晚起,以应冬气养藏。
(2)睡眠的姿势
睡眠时,可平卧,可侧卧。侧卧是睡眠的最好的姿势。侧卧也即所谓“卧如弓”,使身体的脊柱向前弯曲,好像一张弓,四肢可以放在较舒适的位置,全身肌肉能较好地放松。
《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
《老老恒言·安寝》说:“如食后必欲卧宜右侧以舒脾气。”
《混元经》说:“养生家睡不厌缩,觉不厌伸。”向右侧卧,可使对心脏的压力相对减少。有利于血液搏出,又可增加肝的供血流量,可使食物在消化道内吸收、运行畅通无阻,对血液循环的顺利运行和解毒、抗病,均较为有利。
如向左侧卧,心脏易受压,影响心脏的血液循环;而仰卧时,上下肢体处于伸直的紧张状态,肌肉得不到充分放松,不易恢复疲劳,同时仰卧时舌根部位往后坠缩,易引起呼吸不畅而发出鼾声。
如取俯卧姿势,则胸部、心肺承受较大的压力,会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使胸腹部有压迫感,尤其是体弱的老人,俯卧还会有窒息的危险,故最不宜于采用。
(3)午睡莫小视
老年妇女,一般晚上睡眠不实、易醒,早晨常多早醒,一到中午就会打瞌睡,这时适当睡一下,很有必要。
《老老恒言》设“午卧”一节,详述老人午睡有关事宜。谓老年气弱,运动久则气道涩,故寝以节之,每日时至午,阳气渐消。少息所以养阳。指出冬月昼卧,当以薄被覆其下体。因此时微阳渐长,必温暖以养之;长夏昼卧,醒后即宜进热饮,以助阳气。
进行午睡,要注意中饭不要吃得太饱。吃得太饱会影响午睡,影响胃肠消化吸收。吃过中饭后,胃里的食物尚未消化,其时应做适度活动,散散步,活动肢体,揉摩脘腹,待胃部饱胀感消除后再躺下。
午睡的时间长短,可随夜晚的睡眠状况和上午的劳累程度而定。一般以一小时左右为宜。
一小时左右的午睡时间是很短暂的,但它所产生的效应则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但有利于补足必需的睡眠时间。使机体得以充分休息。使神经机能恢复,体力增强,疲劳消除。同时在夏日经过短暂的休息,增强了防护功能,能有效地防止中暑的发生。中午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中暑大多发生在中午前后,而此时午睡休息,放松静养,避开了易发中暑的高温时间,也降低了中暑的发病率。此外,一天中在中午十二时到下午二三时这段时间内,高血压脑溢血发病数较其他时间明显降低。分析其原因,与这段时间人们恰好是午睡有关。这说明老年人午睡小歇,可以大大减少脑溢血的发病机会,有利于健康。
(4)先睡心后睡眠
“先睡心,后睡眠”这一宋代《蔡季通睡诀》告诉我们,睡觉时要先让身心安适,切勿想入非非,甚或忧愁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