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危险老年·女性篇(健康自助宝典)
7458200000022

第22章 健康信箱(4)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到什么水准为宜,这应尊重医生的意见。换句话说,患者长期服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些患者自己购置了血压计和听诊器,就自己测压,长期服药。药吃完后就叫家属到医院去取,或索性到药店购买。有的患者总觉得血压降得低一些,安全系数就大一些。这些做法和想法是不妥的。血压下降过多、过急,可能加重脑血栓的危险。降压药多有副作用,有人长期服用可能出现严重的反应。有的降压药有明确的禁忌症。所有这些都应引起老年妇女的注意和警惕。

16.为什么有些老年人血压偏低,怎样注意?

老年人的高血压病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但有一部分老年人血压却偏低,有的收缩压仅85毫米汞柱。舒张压在50~60毫米汞柱之间。这种情况只要没有心、脑、肾供血不足的现象,也不被认作病理状态。所以目前对低血压,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引起老年妇女血压偏低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生理性血压偏低,老年妇女心肌萎缩,使得收缩功能下降,心排血量减少,血管内的血容量减少,血浆肾素水准下降,以及组织、器官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差等因素,均使血压偏低。生理性的血压偏低多无症状,但也应引起重视。

(2)病理性血压偏低。这一类比较多见。严重的心动过速、严重的心跳过缓、二度以上的房和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以后以及贫血和脱水等,均可能引起血压偏低。

(3)营养不良、明显消瘦。

(4)药物性血压偏低。长期服用镇静药、抗抑郁药、利尿药、血管扩张药、降压药等。可导致血压偏低,

血压偏低和高血压一样,同样可以损伤心、脑、肾等主要脏器。所以,血压偏低的老人应注意以下事项:

(1)平时做适量的体育锻炼,合理安排膳食以加强心肌收缩力,防止低血压的产生。

(2)已有低血压病状时,应避免长时间的站立;体位变换时,特别由卧位改为站立位时,一定要缓慢;病情严重老年妇女可以穿高统弹性袜,以增加心、脑、肾的血流量。

(3)有药物性低血压的患者,要经常测量血压。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4)放宽食盐的摄入量,亦可服用中药,如生脉饮,补中益气汤等。每日饮用少量的枸杞子泡酒,也会有助于病情的好转。

(5)由于出血、脱水等所致血容量不足的低血压患者,应速去医院。医生会在治疗病因的同时,输一定的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醣酐来补充血容量。

17.脑血栓、脑栓塞和脑溢血有哪些区别,怎样防治?

脑血栓、脑栓塞和脑溢血是严重威胁老年妇女健康及生命的常见病之一,大多数发病年龄存50岁以上且死亡率高。

脑血栓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或脑动脉炎所致脑动脉管狭窄,加上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血压下降、血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而逐渐形成血栓,堵塞了某一支脑血管,使该血管所供应的脑组织得不到血液供应,而发生相应部位的症状在脑血栓发病前数天或数月,可能出现阵发性眩晕、肢体无力或麻木等。对此现象如不予以治疗,常在安静状态或睡眠中发病,其特征是在早上起床时,发现半身不遂(又称偏瘫),轻者只是感到一侧肢体力弱,活动不灵便,重者一侧肢体完全瘫痪,丝毫不受自己支配,并有言语障碍。病情常在发病24小时以后,有进行性加,重的情形。

脑栓塞是来自其他部位原发病灶的栓子,经血液循环流入脑血管。使脑动脉阻塞。造成该动脉供血区脑的梗死而出现症状的现象。发生脑栓塞原因很多,常见的有心生栓子。如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或心肌梗死产生的附壁血栓。细菌性心内膜夹的赘生物脱落;非心源性栓子、肺部或盆腔感染的炎性和脓性栓子、肿瘤的瘤性栓子、寄生虫性栓子、长骨骨折或乳房手术和油剂药物注射等引起的脂肪栓、气胸和气腹,静脉输液和胸外科手术后造成的空气栓子等等。脑栓塞起病急骤,突然发生剧烈头痛、失语、口眼歪斜、肢体瘫痪,短暂的意识模糊,有时可见癫痫发作。

脑溢血系指,脑实质内出血,大多数出现存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动脉管壁可有粥样硬化性溃疡形成,或杰粒样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而其脑动脉管壁有病损之处不能耐受时,即破裂出血,这是最常见的原因。还有脑血管畸形、颅内炎症、血液病、脑瘤等。防治脑血栓、脑栓塞和脑溢血,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老年妇女在未发生脑血管疾病之前,提倡清淡饮食,多吃豆制品或蔬菜和水果,生活规律、心胸宽广、精神愉快、劳逸结合、睡眠充足并适当参加体力劳动或体育活动,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旺盛。

(2)凡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妇女,应积极治疗,服用降压药时,要防止血压骤降和骤升,因血压骤升易致脑出血,血压骤降可致脑血流缓慢易致脑血栓。必须使血压稳定在一定的安全水准上。实践证明。坚持治疗高血压者,其脑溢血发生率,比未很好治疗者要小得多,即使发生也比较轻,死亡率也低。

(3)急性期的脑血栓、脑栓塞及脑溢血患者,应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头宜平位以保证足够脑血流量。不要随便搬动病人。注意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昏迷病人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定期翻身拍背,以防止呼吸道感染及褥疮发生。

(4)脑血栓可用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等治疗。血管扩张药的疗效不很肯定,如需用者,必须在病情稳定2~3天后,适当采用缶粟龄、烟酸或肝素等。同时还可选用门服抗栓丸、维生素类等药物。如脑血栓引起范围较大的梗死,可行血栓摘除术、搭桥术等外科手术也有一定疗效。

(5)脑栓塞的治疗与脑血栓的治疗基本相同,但需要积极医治原发疾病。

(6)脑溢血治疗原则是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防止脑疝危及生命。对严重病例。为了挽救生命,应及时手术、清除血肿。

(7)脑血栓、脑栓塞、脑溢血的恢复期,可选用头针、针灸、按摩、肢体被动少动、功能锻炼及语言训练等,同时给予心理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8.常服安眠药会成瘾吗?

催眠镇静类药物,通称安眠药。安眠药常用的有苯巴比妥、安定硝基。这些药安定功效神奇、应用广泛。夜深人静,而你却辗转不安、不能入睡时,安眠药可以将你送入梦乡。熟睡以后,疲劳顿时消失。当因各种身心疾病或社会心理因素以及受到意外打击而抑郁寡欢的时候,安眠药又会使你精神安逸,好奇心增强,并能促进你的社会交往。安眠药还常用来治疗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精神病、癫痫等等。安定类药物还常被用来抢救某些危重病人。因此,安眠药素有“神药”之称。现已成为许多家庭必备的药品之一。据估计,我国有1/5的老年妇女在服用催眠镇静剂。

常服安眠药有可能产生药物依赖性。长期地单用一种安眠药。即使用的是普通剂量,也会成瘾,这一点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服用安眠药已经成瘾呢?安眠药成瘾的突出表现是所谓戒断症状,就是在停药后2~3天常常发生焦虑、紧张、激动、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意识模糊、胡言乱语、兴奋躁动、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甚至出现癫痫大发作。其次,成瘾可表现为许多慢性中毒症状,例如成瘾后,往往出现药物的耐受性,服药剂量被迫逐渐加大。安眠药的半衰期较长,如苯巴比妥为50~120小时。有些为20~90小时。其要在体内停留很长时间才可排泄出去,极易产生蓄积中毒,出现消瘦、困倦乏力、走路不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这容易酿成生产和交通事故,威胁用药者的生命安全。

发现安眠药成瘾后,必须及早进行脱瘾治疗。其原则是使用相似的药品来替代,并逐渐减量,最终全部停用成瘾药。停药后可采用音乐治疗、生物反馈、中药及针灸等方法并巩固疗效,以求安全康复。

预防安眠药成瘾比治疗更加重要。防范成瘾的关键是;千万不要忘记该类药品均不宜长期使用。如需要长期应用,应采取间歇交替用药的办法,即连用不超过6周,必要时停药两周后,再继续使用。了解各种药品的性能也十分重要,有些不上瘾,而苯巴比妥类则易成瘾。有些除催眠作用外,还有轻度欣快作用,必须防备为求其尽快而出现滥用。

安眠药成瘾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危害很大,所以在应用安眠药时,必须防范其成瘾的可能性。

19.眩晕可由哪些疾病所引起?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可表现为天旋地转或外界景物的摇动感,也可表现为自己本身的旋转、摇动或要跌倒的感觉。还可表现为两腿控制不灵或行走不稳,而且一般都伴有程度不同的恶心和呕吐。症状轻的,可能仅有头晕和站立不稳的感觉,没有恶心、呕吐等其他症状。

症状严重的,眩晕在发作时令人非常痛苦,也会使人十分恐惧。但是轻微的眩晕常易被人忽视。其实,眩晕的程度并不表示疾病的轻重。严重的眩晕,很可能并不威胁患者的生命,而轻微的眩晕却有可能是重病的信号。

眩晕由许多种疾病所引起。按照病因来分类,可有迷路性(内耳性)眩晕,包括内耳眩晕症、急性迷路炎、耳硬化症等;听神经性眩晕,包括听神经瘤等;脑干性眩晕,包括脑干肿瘤、脑干脑炎、椎动脉供血障碍(动脉硬化、颈椎病)等;小脑性眩晕,包括小脑肿瘤、小脑动脉血栓等;大脑性眩晕,包括眼肌麻痹等;药源性眩晕,包括链霉素、青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苯妥英钠等药物毒性反应;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眩晕,包括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或过缓、严重贫血、低血糖等;功能性眩晕,包括神经官能症等。

可见,能引起眩晕的疾病十分复杂,其中有的是颅内肿瘤、脑血管病变等严重疾病。而有的却是神经官能症,这类对生命健康没有多大影响的疾病;有的是局限于内耳的病,有的却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表现。而对患者来说,切不可把眩晕的轻重视作疾病的轻重,由自己来做…什么“判断”,特别对于程度轻微的眩晕,决不要轻易放过,而要及时就医,因为这种轻微的头晕,可能正是某种严重疾病的信号。

20.老年以后为什么要注意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它造成血糖升高、尿中含糖,而且可以发生心血管、眼、神经系统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而增长。年纪越大。患糖尿病的人越多。这是因为人上年纪后容易出现以下几个发病因素:首先是肥胖因素,肥胖能引起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使胰岛细胞容易出现功能障碍;其次是多年的饱食习惯,不但使人发胖,而且长期加重胰岛细胞的负担;再其次是,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包括老年人时常有的心情抑郁,可能影响大脑皮层的活动,使胰岛细胞容易出现功能障碍。

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是“三多一少”,就是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多食,是由于体内糖分不能充分利用,所以常感饥饿;多尿,是由于糖从尿里排出,而有利尿作用;多饮,是由于排尿过多而口渴;体重减少,是因为糖分丢失过多,尽管多吃也没有用。可是,老年得了糖尿病以后。有“三多一少”症状的只占病人总数的一半左右,其他半数病人没有这种典型症状,而是以糖尿病发病的症状表现出来的,像疲乏无力、四肢麻木、腰酸背痛、皮肤搔痒、视力不清、性机能障碍等。所以,年纪大了以后,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症状时。都应想到糖尿病的可能性。特别有下列情况时更要注意;有糖尿病家族史,过胖或明显消瘦,饭后三小时左右有肌饿、心慌、出汗,手指足趾麻木,浮肿和皮肤反复感染者。

正常血糖的浓度是80毫克/100毫升~120毫克/100毫升,但因年龄老化的人一般都有肾动脉硬化而尿糖并不高,甚至完全没有尿糖。这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必须定期做血糖测定。超过120毫克/100毫升就应认为是糖尿病。此外,还要注意有没有全身症状,像心血管病在老年人中本来就很多见,在患糖尿病的老年人中出现得更早更重。统计表明,约70%糖尿病人最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可见糖尿病的危害主要不在糖尿病本身,而在于它的并发症。

老年妇女发生的糖尿病比较容易控制,大多数人只要合理调节饮食就行了。只有少数病情较重的人,要用降糖药。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的,只占病人总数的20%。要达到治疗目的。主要是要控制血糖、血脂和体重在正常的水准,以防止并发症。具体的措施是:

(1)节制食量,以减轻胰岛负担,使其功能有所恢复,尤其要限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把每天的主食量限制在300克左有,肥胖的人,还要限制得更多一些。具体要求是吃低脂肪、低胆固醇、无糖、适当的碳水化合物、充分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多吃谷类、豆类和蔬菜,但节制食量时,还要保证足够的营养。

(2)体育锻炼,可以减轻体重、防止肥胖、促使糖尿病稳定或好转,还可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但运动量要适当,不可过度。采取什么运动方式,则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定。

(3)药物治疗。调节饮食仍未能控制病情的,应使用药物。如口服的优降,糖、降糖灵、甲糖宁等,都有一定的疗效,但却常有副作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使用。少数病人则要依靠胰岛素。

21.老年糖尿病容易引起哪些并发症?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如不及时恰当地治疗,病情得不到满意的控制,就会使身体许多组织器官的代谢和功能失调,使体质变弱。抵抗力下降,以至产生许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给老年妇女带来很大的痛苦,重者甚至可以致死,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

我们知道,在糖尿病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时,病人的身体对细菌的入侵简直像大开方便之门。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人体组织的糖对于细菌生长有利,但更重要的是糖尿病人抵抗力差的缘故。呼吸道感染,就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人容易反复感冒。糖尿病人还容易受结核菌的感染。常见的是肺结核。一旦得病,就广泛蔓延。病灶常为渗出性干酪样肺炎,缺少纤维化和胸膜反应,病情重而自觉症状不甚明显。糖尿病病人易有皮肤或黏膜感染,如毛囊炎、疖痛等。老年妇女糖尿病患者常发生牙周炎、齿槽脓漏等各种口腔疾病,甚至多数牙齿过早脱落。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妇科的外阴炎及阴道炎也较常见,成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而在感染发生以后,糖尿病的病情往往加重,而由于糖尿病的加重,感染情况也更加恶化,从而形成循环恶化。老年糖尿病人由于起病隐匿,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多不明显。不少人是在反复感染,而治疗效果不佳时,才被医生发现有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