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的心脏有节律的跳动是由窦房结启动的,有了冲动才出现心脏跳动。如果因为药物中毒。则会出现窦性静止。其他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也可出现窦性静止。这是一种危险的心律失常,发现老年妇女无脉搏或血压明显下降,应及时急救。
(5)心律失常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既可以是窦房结的起搏功能障碍。又可以是窦房结传导障碍。病人多出现头昏、眼花、乏力、失眠、反应迟钝等改变,严重时可危及病人生命。
14.冠心病
冠心病,也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这也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疾病。
冠状动脉是惟一供给心脏血液的血管,其形态似冠,故称为冠状动脉。这条血管也随同全身血管一样。硬粥样地改变,造成供养心脏的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心肌缺氧。称之为冠心病。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易发病,它严重危及生命。多数人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但若及时做心电图检查,会发现心肌缺血情况,可以尽早预防。多数冠心病的病人症状比较明显,经常出现胸骨后或左心区疼痛,持续时间较短,说明心脏已有供血不足的情况;急性发作时则心前区剧痛、脉微、大汗淋漓、口唇发乌等症状,说明有心肌梗死,应急救处理后,再到医院抢救,所以老年妇女应经常检查心电图,防止发生意外。
15.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指心肺部、胸廓和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因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肺原性心脏病的原因在肺。是肺脏的慢性损害而导致的心脏病。病人有慢性咳嗽、咯痰病史,或由长期的慢性支气管炎,或由支气管扩张症,或哮喘病的反复发作而出现的症状。这种病自己能够觉察出来,如原来有长期的咳嗽、咯痰症状,又出现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即心悸、气短症状,由于长期的肺换气功能障碍。逐渐使胸廓的前后径增大,而呈现桶状胸。
如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进一步加重或遇感冒时,则会导致心肺功能丧失。出现比较明显的紫绀、心悸和胸闷,严重时会出现头痛、紧张、烦躁不安、精神错乱等症状。若合并右心衰竭时,则紫绀加重心率增快,且浮肿、少尿。
总之,上述任何症状和体征的出现,都表明心肺功能障碍,如不能及时发现、尽早治疗,都将危及生命。
16.急性风湿热
风湿热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常侵犯心脏和关节部位。这种病在发病之前,均有两周左右时间患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呈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而后才出现心脏和关节部位的风湿性改变。
最先看到的是皮肤的改变,如发现四肢和躯干有环形红斑,初起时较小,以后迅速向周围扩大,而中心消退,周边稍隆起。这种红斑压之褪色,不痒不痛。有时也会发现肘部或膝关节附近出现皮下结节,其大小、数目不等,触之较硬,但不痛。
红斑或结节对发现风湿热有好处,能及时得到治疗。另一症状就是发热和关节痛。大部分病人会发热。同时又会出现关节痛,常有膝、肘、腕、髋等大关节痛,今天这个关节痛。过几天又出现另一个关节痛,有时再回到原来的关节处,且疼痛不定,不是始终固定在一个关节痛,这与风湿性关节炎和一般的骨关节疾病不同。另一个特点是关节肿痛之后,能恢复如初,没有后遗症。
风湿热的最大危害是侵犯心脏,引起心肌、心内膜、心瓣膜的风湿性病理损害,即使心肌炎治好了,心脏的损害也不能恢复,留有后遗症,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
17.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的铁缺乏,影响红细胞合成所引起的贫血。
铁这种元素在人体内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的组织中都含有铁,铁是人体造血不可缺少的物质。正常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0~15毫克的铁就能够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自然界中铁的分布很广泛,每天进食的食物中含铁量也相当多。但由于人体胃的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肿瘤等疾病,影响铁的吸收,所以便出现了因缺铁而引起的贫血。缺铁病人多表现面色变白,眼结膜、口唇黏膜变白,头晕,全身乏力,易出虚汗等症状;皮肤干燥,毛发干燥,无光泽,易脱落;指甲扁平、不整,脆薄易裂,甚至反甲,也是其特点。到医院做一个血化验检查就能确诊。当然老年妇女贫血的原因不止是缺铁,还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胃及消化道肿瘤引起的贫血等,都要经过详细检查才能确诊。
18.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相当高,有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患了胃病。其中多数是慢性胃炎。病因非常复杂,有很多因素可以引起,老年妇女一般都在发病后才出现临床症状。由于病理损害不同。可以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肥原性胃炎等等。但病人都有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饱胀感,吃饭后比较明显,常有嗳气、恶心等症状,也有饭后上腹部隐痛、疼痛、伴有恶心或呕吐,长此下去逐渐出现饮食不振、消瘦和营养不良,有时也可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病久了会出现贫血、头晕、乏力,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所以老年妇女有了上腹隐痛、饭后痛加重以及消化道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以便尽早确诊,尽早治疗。
19.三叉神经痛
这是一种神经功能的症状,即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阵发性剧烈疼痛,而神经功能尚正常。
三叉神经痛发病极迅速,有如闪电之势,而疼痛呈钻刺样、刀割样和火样撕裂剧烈。疼痛虽然剧烈,但其范围严格限定在三叉神经支配的区域内。一般都不超越此范围。发作时病人为了减轻症状,往往试图用手施压,用毛巾用力按压患侧面部,或用手掌按摩患病面部,以想各种办法来减轻症状。疼痛严重时,常伴有面部抽搐、口角牵向一侧,同时出现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流泪、流涎。
本病发作持续时间很短。一般几秒钟,或1~2分钟就自行停止。在间歇期无任何症状,但病人精神状态异常紧张。经过一次强烈的疼痛刺激。将给病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间歇期之后又会出现典型的疼痛症状。如此反复无常而且越发作越频,给病人造成严重的痛苦。
三叉神经痛的症状非常明显,一般人都会自测出疾病的性质。三叉神经区域内,有许多敏感点,如上唇、下唇、鼻窦外侧、舌侧缘等,如不注意,触碰这些部位时,便会引起剧烈的疼痛。
另外,三叉神经痛的发作也有许多诱发因素,如说话、洗脸、刷牙、寒冷刺激等均可引起发病。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神经功能异常,本身没有病理性损害,但也必须注意检查,排除外脑膜瘤、胆脂瘤、血管畸形等病。
20.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表面血管破裂出血,流入蛛网膜和软膜间的蛛网膜下腔,可伴颅内或椎管内其他部位出血,统统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除脑外伤原因引起之外,绝大部分是脑血管疾患,在血管破裂之前,有前期症状,如局限性头痛、眼神经麻痹和视觉障碍;另一先兆是头痛、颈痛、背痛、全身乏力、畏光。多在白天正常活动时,或大便、抬举重物或性生活时发病。最早、最突出的症状是剧烈的局限性撕裂样头痛。疼痛始于前半头部、后枕部、颈肩、背腰、四肢等处。病人可表现出面色苍白、大汗、寒战、高热、眩晕、恶吐、便秘等症状。有的病人怕光、怕声。拒绝搬动。也有的病人出现全身性抽搐。同时也可表现出表情淡漠、烦躁不安、谵妄等症状。发病后病人颈部强硬。活动受限。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能够检查出来的,但如果怀疑是这种病,千万别乱搬动病人,如果起病时就有明显颈部强硬,可能是枕骨大孔扁桃体疝存在。随时可出现呼吸停止,此时如果搬病人,将导致病人急死。这是一种危重病,应积极地救治。
21.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这种病是肠炎中最多的病,发病特别急骤,最多出现的症状是腹痛。在疾病初期,肩周或左中上腹部有阵发性绞痛,逐渐加剧,并转为全腹性疼痛。腹痛时伴有腹泻,粪便初期为糊状,以后为黄水汤便,甚至有鲜血便或血块。粪便少,呈恶臭味。腹泻和便血时间短者只1—2天,长者可达半个月以上。呕吐物呈黄水样、咖啡样或血水样。这时全身出现高热,一般体温可达39℃以上,持续一周左右,腹部胀满,肩周和上腹部有压痛,严重时腹部不敢让人触摸,呈全腹硬痛的状态。有的人发病很急,便血次数多、血量也大,再加上中毒症状,老年病人很快出现休克症状,身出大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冷。总之,若发病很久,腹痛、血便,很快陷入休克的病人。千万别以为是普通的肠炎,应该请医生检查。
22.溃疡性结肠炎
也叫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血性黏便是结肠炎的主要症状,粪便中混有脓和黏液,轻者每日泻2—3次,严重者可达10余次。腹泻的同时出现腹痛,以脐周痛和左下腹痛为重,排便后腹痛才能缓解。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时,老年妇女会有腹胀、腹部不适、食欲减低、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体力下降,日渐消瘦。
23.食道癌
食道是连接咽和胃的管道。在这里长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食道癌也与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一样,早期发现是很困难的。老年妇女患食道癌,有以下几种表现:
(1)胸骨后不适,灼热感或疼痛,多数是在食后被察觉,尤其是吃干硬的食物明显。表现有食物摩擦感,一般发作短暂、症状轻微、易被忽视。
(2)正常人进食一般通过顺利。而食道患病时,在食道有一种持续性异物感,有时与灼痛混在一起。
(3)进食时,自觉食物在食管内有停滞的感觉,口内食物要做几次吞咽动作,还觉得食物没有被咽下去。正常人有时吃过于硬的食物。黏性食物或纤维素多的食物,可能也会出现吞咽困难,但食物通过后,无任何不适感。若患食道癌,不但通过困难,通过后也会有隐痛。
食道癌出现胸骨后隐痛、不适、异物感及停滞现象并不是持续不变的。由于病变局部充血,水肿糜烂、浅溃疡水肿块会反复加重与减轻。病进展比较缓慢,一般要经过2—3年病症才明显加重。所以,食道癌早期阶段比较长,只要认真体会自觉症状,并进行详细检查,早期诊断是可能的。许多老年妇女忽略了早期症状,延误了时机,造成不良后果。
24.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即肾脏及肾盂的炎症,大都是由细菌感染所致。一般呈急性和慢性两个过程。
急性:发热、高烧、寒战,体温多在38—39℃,同时有全身酸痛和头晕、头痛不适。主要症状是:尿频、尿急、排尿痛、腰痛,腰多以酸痛为主且尿液混浊,有时尿血或脓。若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就应意识到是肾盂肾炎这种病。
慢性:症状较和缓,但仍有腰部酸痛、乏力、低热、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这些症状反反复复,多数情况是尿液混浊。当发现尿频、尿急和排尿痛时,应引起注意,尽量作出诊断。当急性期迟延,症状反复,则变成慢性期。
25.胆囊炎与胆石症
急性胆囊炎首次发作病情轻微。以后由于屡次发作,而演变为慢性胆囊炎。我们常见的急性胆囊炎,往往是慢性胆囊炎的急性发作。胆结石可能继发于胆囊的炎症,也可能是有胆结石症后又引起胆囊炎。两者可互为因果。
右上腹部疼痛伴有腹胀、恶心、呕吐是胆囊炎的常见症状。一般来说,无结石梗阻的单纯胆囊炎起病缓慢,病人常觉疼痛不剧烈,随着病情发展,疼痛逐渐加重。如有胆囊管梗阻时可有剧痛,可引起典型的右上腹部绞痛,多发于饱餐后,特别是高脂肪饮食之后。如梗阻解除,则症状随之缓解。否则绞痛如刀割样,病人辗转不安,可随呼吸运动加剧。疼痛常向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处扩散。病人呕吐有时可较频繁,呕吐物内有黄绿色胆汁,呕吐后腹胀减轻。
老年妇女可能出现体温在39℃以上的高热。伴有寒战,如果出现全身发黄、脉搏细弱甚至摸不清、意识不清等则提示病情危重,需立即去医院诊治。
胆结石症的结石如在胆囊内可无特殊症状。病人偶尔感觉上腹部有闷重感和消化不良现象。当结石进入胆管时会发生绞痛,并可向右肩背部扩散,且坐卧不安,常将身体向右侧弯曲,以减轻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黄疸等。待结石退回胆囊或排出胆囊后,疼痛缓解。还可出现高热寒战,黄疸加深,大便呈灰白色,尿色深黄等,此时也需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慢性胆囊炎病人的症状常类似慢性胃炎,自觉右上腹不适、腹胀、暖气,厌油腻食物,饱食后常感上腹部不适,经常感到肩胛下痛,右肋下或右腰部隐痛等。
“B超”对胆囊炎及胆石症的诊断准确率较高,简便、无痛,是一种较理想的诊断方法。
26.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危重的疾病。
此种病人多有长期反复发作的胆道疾病史。起病急骤、高热、寒战,体温可高达42℃,有的疼痛较剧烈。常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或不思饮食,神志淡漠,烦躁,甚至昏迷。病人的脉搏增快,每分钟可达120次以上,腹部膨胀,血压下降。
对有反复发作的胆道疾病病史的老年妇女。一旦出现高热、寒战、黄疸,右上腹部疼痛、脉搏加快、血压下降或烦躁、神志淡漠时,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27.胆道蛔虫病
胆道蛔虫病。是肠道蛔虫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胆道蛔虫病发病突然。病人突然感觉上中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多为阵发性绞痛,有向上钻顶的感觉。此时病人常屈膝捧腹、坐卧不宁、汗流满面、痛苦之极。剧痛可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有的发作频繁,间歇时间短,多数老年妇女在此期间都是疲倦欲睡,打不起精神。疼痛可向腰部、背部、右肩部或右肋部扩散,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一般为胆汁,有时可吐出蛔虫,这一点对诊断很有参考价值。
对于胆道蛔虫病,可使用中药安蛔驱虫或乌梅丸等。效果都很好。
28.急性阑尾炎
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表现,起始于上腹胃部或脐周围。多为阵发性或伴有轻度的恶心和呕吐。经过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后,疼痛即转移到右下腹的阑尾所在部位,然后疼痛持续。转移性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的特点。
腹痛的性质与轻重程度与阑尾炎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单纯阑尾炎病人常感觉隐痛或钝痛;化脓、梗阻性阑尾炎多呈阵发加剧的胀痛;坏疽性阑尾炎开始多呈持续性跳痛。病人难以忍受。腹痛突然减轻,并不一定是病情的好转,也可能是由于阑尾穿孔,而腹痛可暂时减轻。故单纯的腹痛减轻并不一定是病情好转,还要看伴有症状是否同时减轻或消退,如体温、脉搏、疼痛位置等。但最后一般都出现右下腹的固定性疼痛。
病人常因为右下腹疼痛而出现弯腰行走,而且往往以双手轻轻按在右下腹部。如果躺在床上右侧大腿常呈屈曲状。这是对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最好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