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是一个性格十分内向的人,在她8岁那年,父母离婚。自幼成长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里,她过早地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冷暖。等到长大成人,她总是不喜欢和别人进行来往,对所有的人都非常冷漠、充满猜疑。有时候表现出厌烦和防备心理,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所以她的生活中,根本没有朋友的介入,而所有的人也几乎没有看到过她的笑容。
从张晶在人际交往中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孤僻心理特别严重的人。
而人是社会性的人,根本不可能摆脱社会与他人而单独存在。这样不但会损害自己的人际交往,对心理、身体健康而言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心理指导
一般来讲,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孤僻心理的主要原因有:童年的创伤经验;个人的心理、性格特点;以及在以前的交往过程中曾经遭遇过的挫折体验等。正是种种复杂的原因,使得一些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极为严重的孤僻心理,进而可能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摆脱人际交往中的孤僻心理呢?可以参考以下几种建议:
改善自己的性格:具有孤僻心理的人,往往清高孤傲、兴趣狭窄,很难融入别人的生活。因此要想消除孤僻心理,就需要不断改善自己孤僻的性格,克服清高孤傲的心理,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和周围的人进行交往,努力享受其中的乐趣。
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很多时候,有孤僻心理的人还是愿意与周围的人进行交往的,只是不知道如何与人进行交往。对于这些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其人际交往的能力,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挫折,要学会从每一次的交往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体味到人际交往带来的种种乐趣。长此以往,孤僻心理自然就消失了。
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健康的生活情趣能够有效地消除人的孤僻心理。因此要尽量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闲暇时间可以听听音乐、养花种草、学习绘画等,这都可以帮助你消除孤僻心理。
孤僻心理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最大绊脚石。因为它是冷冻心灵的冰川,而当你的心被厚厚的冰层封闭了,别人是很难进入的。但要消除这层厚厚的冰,关键在于你自己。
5.嫉妒——让你自断前程
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承认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自己技不如人。但如果因此就对别人的成绩嗤之以鼻,“妒人之能,幸人之失”,就有可能使你自断前程。工作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例子,因为嫉妒同事的业绩,结果妒火中烧,搞得自己非常疲惫,同时也很难与周围的人进行友好的交往。
在人际交往中之所以会产生嫉妒的心理,主要是来源于生活、学习、工作上的比较。有很多人一旦发现他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强,便心生嫉妒,不是想着如何来与他人一样优秀,而是思索如何来诋毁别人。结果根本就无暇再专注自己的事情,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如何攻击别人的事情上了。而嫉妒心理就如同是长在他心头的一颗毒草,不但扰乱正常的生活,还使他心烦意乱,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但如果敢于肯定他人的才华,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能力上的提升,而且会获得他人的钦佩和敬仰。着名的钢琴家李斯特就是这么一个典范:
19世纪初,肖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时,还是一文不名的小人物,而当时的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早已蜚声内外,他对肖邦的钢琴艺术深为赞赏。然而,如何让肖邦得到听众的认可呢?李斯特想了一个“偷梁换柱”的妙法。
那个年代在进行钢琴演奏时,往往把剧场的灯都熄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观众聚精会神地听音乐。李斯特坐在钢琴面前,当剧场的灯熄灭,他就让肖邦来替自己演奏。听众完全被美妙的乐曲征服了,丝毫不知道演奏者是一位新秀。演奏完毕,灯亮了,人们才发现演奏者并不是李斯特。在感叹一位新秀问世的同时,所有的人都被李斯特折服了,对他的这种行为表示由衷的敬佩。
试想:如果李斯特也一样“妒贤嫉能”,恐怕结果只会成为一个让人耻笑的小人,而不是一个德艺双馨、受人爱戴的艺术家。
在人际交往中,嫉妒是痛苦的制造者,是心灵上的恶性肿瘤。如果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缺乏正确的竞争心理,只关注别人的成绩,嫉妒别人的成就,时间一久,心中压抑聚集,对健康也将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心理指导
波普尔曾经说过:“对心胸卑鄙的人来说,他是嫉妒的奴隶;对有学问,有肚量的人来说,嫉妒可化为竞争心。”而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如此,如果能正确看待他人的优秀和出色,把他人的优秀当作自己行动上的榜样和动力,那么在人际交往中,你不仅仅会提升自身的能力,还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可是,我们应该如何消除人际交往中的嫉妒心理呢?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胸怀大度,宽厚待人。和我们自己一样,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渴望。所以在自己获得成功时一定也要尊重别人的成绩和才华。
正确评价竞争:现代社会竞争无处不在,而且非常残酷。当看到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的时候,不要盯着别人的成绩怨恨,更不要企图把别人拉下马,而应采取正当的策略和手段,在“干”字上狠下功夫。
正确看待成功:工作和学习中,当别人取得优秀成绩时,我们首先应当肯定别人的成绩,并虚心向对方学习,迎头赶上,以靠自己努力得来的成功为荣。将人之长比己之短,而不是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这样才能够在人际交往中赢得他人的尊重。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的人,胸怀是宽阔的,做人做事是光明磊落的。
而心胸狭窄的人,才容易产生嫉妒。对此我们应该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努力消除和嫉妒心理有关的不良心理,如虚荣、虚伪等。嫉妒心一经产生,就要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免其作祟。
另外,心理专家的研究证明,嫉妒心强烈的人易患心脏病,而且死亡率较高。
所以我们一定要放宽心胸,不要和别人过不去,更不要和自己过不去。而当你不再心存嫉妒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而你也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变得越来越从容、自信。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家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并在个性的塑造和能力的形成方面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但遗憾的是,许多家庭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不知道,不良的家庭氛围是引起情绪性疾病的最关键因素,为此许多人贻误终身。事实上,只要给予正确的指引,让家庭处处充满爱,这种状况就可以得到改善。
一、不良的家庭氛围会引起情绪压力
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但在这众多因素中,有一个极易被忽视但又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家庭氛围”。心理学告诉人们要想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就需要保持良好而稳定的情绪。其实,仅仅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很多时间我们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简单来说,每天至少我们都会花上一半或三分之二的时间待在家里或者与家人在一起。
我们知道,家庭是一个整体,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完全独立,所以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整体氛围的影响。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在快乐的家庭中生活,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快乐的;而在烦闷、枯燥的家庭氛围中,生活在其中的成员则很难摆脱郁闷的阴影。
的确如此,整体的家庭氛围会严重影响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的情绪。在一个情绪紧张而恶劣的家庭中,是很难做到心情舒畅、笑口常开的。一般来讲,能够引起情绪压力的家庭氛围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忧郁型家庭氛围
在容易引起情绪压力的家庭氛围中,忧郁型家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内心会常常充满消极、悲观、忧郁的情绪,认为做什么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例如,提起去旅游,他们会认为:“哎,还是不去的好,说不定会下雨呢?就算不下雨,旅途奔波,再加上出门在外吃住都不卫生,很可能会大病一场,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本来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但在他们的眼里,就如同是侵扰内心的一种毒素,根本没有快乐可言。
成长的岁月里,小松从来没有感觉到快乐过,她整个人看起来无精打采,而且皮肤没有一点光泽。原来,她来自于一个乌云密布的家庭,她所有的家人也都是这个样子的。在学校的日子里,小松总是被老师和同学们忽略掉,不是他们不喜欢她,而是她总是很消极被动,难以引起大家的关注。不管小松走到哪儿,忧郁沮丧的情绪也总是会如影随形,所以她很难融入集体。闲暇的日子里,她从来不出去找朋友玩儿,她的母亲也从不去邀请其他的小朋友来家里玩儿。最重要的是,母亲整日都是阴沉着脸,心情忧郁、情绪低落,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快乐。受母亲的感染,小松也是如此。
15岁那年,小松被确诊患有抑郁症。同时,情绪上的压力也带来了各种心理疾病,她时常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问自己哪里不舒服。从15岁那年开始,小松就再没有离开过药物,而消极忧郁的情绪让她的健康状况一日不如一日,不到四十岁,她就已经做了大大小小5次手术了。
的确如此,如果在一个充满忧郁情绪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就很难摆脱忧郁情绪的干扰,而且很难享受到家庭带来的快乐。久而久之,这种不良的情绪便会使我们变成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
心理指导
要想摆脱这种忧郁情绪对家庭成员带来的干扰,就需要家庭成员来共同努力,创造一些快乐的气氛,尤其是作为家长的,更应该想方设法调动每个家庭成员的情绪,让大家快乐起来。而快乐的情绪主要是来自自我心理需要的满足,所以一个家庭成员之间,如果能够做到互相爱护、互相关心、互相体谅,尽力满足家庭成员的合理需要,那么,这个家庭的整体情绪就会变得和谐而愉快。
2.指责性家庭氛围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会常常听到相互指责的声音,很小的一件事情,就会搞得整个家庭鸡飞狗跳、战火纷飞。而且这种指责好像是永无止境,久而久之,就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进而导致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脾气都很差,总是动不动就开始发火,开始指责其他人。
不幸的是,小洁就生活在这么一个家庭里。受这种家庭氛围的影响,她对周围所有的人、不管是家人还是老师和同学,她都是带着一种指责的态度,好像是所有的人都得罪了她似的。因此,不到10岁,她就染上了情绪性疾病。在她的家庭中,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互进行指责,好像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让家里的其他人满意,都会招到指责。而且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你根本不应该这样做”,“我知道怎么做,不需要你来指导”等。
可想而知,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是很难保证心理健康的。急躁的脾气和愤怒的情绪又常常会导致生理上的疾病。另外,家庭冷战也属于指责的一种,这给受害者带来的精神伤害更大。
心理指导
要想摆脱这种充满指责、批评的家庭氛围就需要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拥有一份宽广的胸怀,允许其他人的做法与自己不同。因为,即便是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中,每个人也都有着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对此我们应该尊重和支持。如果对方确有错误,可采取一种平和、坦诚的交流方式,真诚地提出,这样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试想:一个连家人都不尊重的人,还能指望他去尊重谁。如果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领悟到这一点,将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好处。
3.厌恶型家庭氛围
通常来讲,如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家庭中的其他成员都不喜欢自己,甚至十分厌恶。那么,定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心理,如自卑、自卑、忧郁等。因为这种氛围是致命的毒素,不但会损坏家庭良好的功能,还会带给家庭成员一些非常沉重的心理负担。
在这样的家庭中,可能父母之间是彼此厌恶的,但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他们强迫自己也待在这个家庭里,也就是所谓的“对孩子好”。其实,这种做法可能会带给孩子更大的伤害,因为成长在一个没有爱的环境里,孩子们也学不会去爱别人,包括父母。因为与这个家庭来说,他们好像都是独立的个体,谁离开谁都照样可以生活得很好,彼此之间好像没有任何需要,每个人的存在也好像是无足轻重。但是对于一个不懂得付出的人来说,也不会有人为他做出牺牲。
小静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她上面有5个姐姐。母亲怀她的时候,曾抱了很大的希望,认为肯定是个男孩,但结果又是一个女儿,为此,家里人都认为她是多余的。因此,她整日都生活在家人的白眼和不屑一顾之中,更是沦落成了全家人恶意相向的靶子。走过了痛苦的童年。她渐渐长大,并嫁给了一个与自己经历相似、同样有着严重自卑感的男孩子。当她做了母亲之后,内心还是有着极为严重的自卑情结,她认为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来照顾孩子,来经营整个家。她为此闷闷不乐、自怨自艾。年纪轻轻却感觉十分沧桑,而且身体状况非常不好。
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问题相对来说比较严重,解决起来也比较困难,因为他们的不良心理多是从小就开始形成的。正如案例中的小静,这种自卑情结是极为严重的,要想摆脱,就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心理指导
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家庭。对此,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从心底来爱自己的孩子,既然已经把他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好好地来抚养,千万不能让他们感觉自己是多余的。如果真的造成这样的结果,对谁来说,都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因为孩子会感觉自己是这个家庭、这个社会的弃儿,没人关心没人爱,不但心理会出现某些问题,更有可能做出一些危害家庭和社会的事情;而作为父母的,也肯定不会感受到孩子对自己的爱。因此,要想自己的孩子健康,就要从爱孩子开始,努力来营造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
4.自私型家庭氛围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会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如果在家庭也存在有这样的思想和观念,将不仅仅会影响到家庭中每一个成员,而且会给他们带来严重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