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纪实中国2
7439200000034

第34章 报告文学(34)

在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中,铜坑矿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严、细、实”管理理念为中心,以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制为主线,以继续深入细致推行“安全确认制”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为重要内容,大力开展构筑健康安全的生产环境,打造矿山安全文化,建立健全安全环保、职业卫生工作长效机制等各项工作。

安全工作直接关系着职工的家庭幸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铜坑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用“安全发展”统领全矿的安全大局。在安全生产管理上,以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为基础,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继续实施安全风险抵押和安全工资模式。与工区、车间、科室部门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单位再与各自员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层层分解安全生产任务,强调主体责任。树立了“解决问题在井下,工作重点在现场”的观念,认真落实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强化生产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

截至去年10月,矿领导下井带班近600人次,现场发现或处理生产、安全等各类问题2500多次,有效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在全矿实行安全技能考核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激励作用,把安全与经济挂钩,从而达到了促进和规范员工操作行为的目的。突出强化干部走动管理,加大干部问责力度和干部下井跟班考核力度,实现了矿级干部无盲区,区级干部无盲点,队级干部无盲班,全矿实现了人员无“三违”,现场无隐患。去年,该矿安全生产指标达到最好水平,死亡为0人、重伤为0人、千人负伤率2.5‰、粉尘浓度危害级别全部为0级,污物排放合格率为100%,达到国家标准,荣获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组织单位荣誉称号。

有了安全才有发展,铜坑矿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凭着勇于承担责任的魄力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悍然挑起了开发“锌多金属矿体”项目的担子,承担起了时代赋予铜坑矿人的重任!

在锌多金属矿体开发的过程中,铜坑矿人克服了掘进工程独头巷较多、掘进工程量大、作业条件差、温度高等多重困难,严格督促施工单位抓好安全生产、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和抓好工程施工过程的各项管理工作,并做好工程记录和掘进工程施工的验收工作。去年上半年,铜坑矿先后两次派员赶赴南宁,加班加点全力配合广西自治区环科院,高质量按时完成了锌多金属矿3000吨/日采选募投项目环评报告书审改工作,为该项目通过环境影响报告评审创造了条件。

在没有增加井口的条件下,铜坑矿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大胆打破铁饭碗实行工资二次分配制度,强化企业制度的执行力,从工程实施、物资采购、财务管理等方面严格执行“六项内控管理”制度。坚持科技兴矿的发展战略,依托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装备更新和政策激励,使年供矿量由建矿初期的30余万吨逐年提升至现在的200多万吨,产量增长7倍,供矿量一路飙升,逐步形成规模生产,可谓一年迈上一个大台阶!

在产量跨越式提升的背后,是精诚团结的矿领导班子带领全矿干部职工克服了矿量组织困难、地压活动频繁、设备老化严重、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等种种困难和不断创新企业管理所取得的。

在谈到如何创新企业管理时,吴桂才矿长深有体会地说,对一个企业来讲,管理创新的本质是既要“管得住”,又要“理得顺”。也就是说,企业发展要依靠职工,成果要惠及职工。只有依靠职工,使职工从生产者、管理者到“经营者”的转变;从被动执行指令到主动创新求变的转变;从吃大锅饭到竞争上岗的转变;从独立作战到加强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的转变;从相互推诿到严格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转变,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创新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吴桂才矿长和他的助手们不断创新企业的管理模式,从实施机构改革入手,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出台了目标管理、成本领先战略、检修制度改革、标杆管理、绩效考核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实现了企业管理工作高效率、组织高能效、经济高效益。他们围绕年度生产责任目标,矿行政领导各司其职,韦方景副矿长负责全矿生产和安全环保工作,主管车河生产线;韦敏康副矿长协助全矿生产和安全环保工作,主管长坡生产线;李刚副矿长负责全矿机动能源工作;张绍国负责锌多金属矿体开发工作;覃辉副矿长负责经营系统工作;罗先伟副矿长、总工程师负责全矿生产技术工作。

他们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做到了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各负其责又高度统一,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了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

领导是否有能力,那要看是否能按时按量按标准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于是,矿领导与矿属各单位逐一商谈,合理分配定员,分解年度生产经营责任任务。

各单位按照矿部下达的年度责任任务,落实人员和工作任务,把任务分解到班组和个人。落实分解责任后,各单位充分利用职工大会、班组会议、黑板报、广播电视等做好职代会精神的宣传和学习,使全矿上下人人了解本矿、本工区车间,以及本班组、个人年度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得到分解,形成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格局,既明确了工作责任要求,又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为确保全年工作的有效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做好取样分析、矿废分流,减少贫化损失提高品位的同时,该矿加强做好采掘、钻探、刻槽及地质储量升级工作。截至去年10月,完成细脉带、91#、92#矿体储量核实工作,提供三大矿体的储量分布真实情况,形成《2012年长坡线资源接替455水平以上地质资源分析》报告,指导采矿生产及下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

形成了锌多金属矿阶段性生产探矿成果报告,为锌多金属矿开拓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完成《铜坑矿92#矿体开采现状调查及损失贫化分析》项目并形成总结报告。

克服了地压活动频繁、SO2下窜、生产系统升级改造与正常生产之间矛盾等诸多困难。完成了505中段运输道的改造;2#盲斜井和383水平1#盲斜井主溜井运输系统改造等。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协调各采场和出矿点的矿量和出矿品位,加强技术攻关,加大垮落区的残矿回收力度。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铜坑矿在人才培养上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对《工程技术人员考核办法》、《名师带徒实施方案》等多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正;组队参加有色行业在金川举办的铲运机司机、钳工、内燃机维修工技能竞赛活动。去年10月举办了全矿职工技能竞赛,分为8个参赛工种,参赛人数300多人;对新接收的13名大学毕业生,20名铁板哨村农民工,35名大厂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10名职工残疾子女进行了培训。去年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83期,培训3559人次,其中矿内开展培训28期,人数达3068人次,矿外开展培训55个期达491人次。

铜坑矿还不断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优化人才知识结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逐步形成了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管理,是一切组织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管理创新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推动力。铜坑矿决策者在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不断创新管理,在企业稳定、发展、安全、和谐等方面创造了一流的业绩,铸就了一个又一个丰碑!

打造“快乐之家”充分发挥工会职能

工会是什么?

有人说:工会是可以组织运动会,可以发月饼,可以发苹果……工人师傅说:“工会是夏天里的一棵大树,给烈日下疲惫的我们以清凉的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