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翠珊是个不太幸运的小孩儿,至少童年的岁月是这样的。
1942年4月24日,史翠珊出生在美国纽约西南部的布鲁克林区。她带着嘹亮的啼哭开始了襁褓里的生活,偶尔也会露出纯真的笑容。
不幸发生在她15个月大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去世,她的世界也将不再完整了。父亲是一名教师,本可以当仁不让地胜任女儿成长岁月里的导师角色,可是连他的模样对史翠珊来说都是模糊的。或许父亲的死尚不能给幼小的女儿带来什么震撼,但却埋下了她一生的遗憾与伤感。在史翠珊心里,父爱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也是一种无法诉说的渴望。
父亲的离世对于母亲和家庭的打击极为巨大,一个女人带着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独自生活着实不易,寡居的女人很容易在沉重的压力之下变得冷漠而孤僻。或许史翠珊幼小的心灵还不懂得悲哀的含义,但妻子对丈夫的想念会如汹涌的波涛一样澎湃着哀痛的浪潮。其实生活还要继续,无论现实多么艰难和辛苦,都必须活下去。
生活的历练真实地摆在眼前。首先就是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由母亲独自一人支撑的家庭时刻充斥着清贫的味道。其次随着史翠珊渐渐懂事,她越来越羡慕别的孩子可以在父亲怀里撒娇。
不过,总体来说这个犹太裔的小姑娘性格还算乐观,天性里也有着一种活泼,纵然她长得不是很漂亮,却十分善于表现自己,唱歌、跳舞、表演,样样可以拿得出手。10岁的时候,史翠珊已经懂事了,并有了自己的第一个理想,她想当一名受人喜爱的表演家。她觉得自己有能力也有希望朝着这个目标迈进,最重要的是喜欢,所以就会不遗余力地为此而努力。
此时,史翠珊多么希望得到母亲的支持,可母亲却对她严肃地板起了脸,坚决地告诉她“不可以”。母亲是一位传统女性,她看出了我行我素的史翠珊骨子里的叛逆,所以才不能纵容她为所欲为。另外这也是出于保护的目的,她不希望女儿踏进纷繁复杂的娱乐圈,以至于有一天伤痕累累身心疲惫到痛哭流涕。但倔强的小姑娘已经有了坚定的决心,她要冲破母亲的阻挠朝着自己的目标勇敢地奔去。
史翠珊先去报名学了一段时间的芭蕾,这会帮助她在塑造形体和提高气质等方面达到良好的效果。后来她又参加了一个片厂组织的童星试镜活动,组织者看好了她,并且愿意为她提供训练课程,以提高她的专业素质,但在母亲的多次干预下,这个计划还是流产了。
也许史翠珊也意识到头脑里缺少知识的积淀将会使人看起来十分粗俗,为了将来的形象更加完美,她暂时放弃了试图快速进入娱乐领域的想法,转而进入了某所高校就读。在学校里,她是个有点儿冷漠的独行侠,不太喜欢跟同学交往,也不太愿意整天捧着书本埋头苦读。当时学校里有个唱诗班俱乐部,这引起了史翠珊浓厚的兴趣,她几乎是怀着狂热的激情加入其中。在这里她充分地发挥了自己在音乐上的才能,获得了很多展示的机会。
学校里的岁月在平静中滑过,当初不起眼儿的小姑娘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当演员的梦想再次在她心里萌发。17岁时她终于在曼哈顿寻觅到了一份演戏的工作,参加一出音乐剧的演出,这是她第一次站在真正的舞台上,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周时间,却激发了她无限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纵然史翠珊并不是个十分漂亮的女孩儿,但也绝对算不上丑陋。她的长相是很独特的,有一个很醒目的鼻子,不过这个鼻子有那么点儿可爱,让人忍不住想伸手去摸一摸。对于这个大鼻子,史翠珊自己调侃说:“我的鼻子是故意跟我的脸作对的。”她的眼睛虽不算大,却异常的蓝,蓝得让人着迷,里面闪着永不服输的光芒。与她略有遗憾的容貌相比,她的身形完美得无可挑剔,仅仅18岁的年纪,就已经凹凸有致、性感妖娆了。
年轻的史翠珊很接受自己独特的容貌,有人建议她去做鼻子整形手术,因为这样会让她看起来更美一些,但她断然地拒绝了。当时每一个布鲁克林的女孩在中学毕业时都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一件心仪的礼物。所以她的母亲问她,“你想要一件什么礼物?是去整鼻子还是给你买一件裘皮大衣?”
“裘皮大衣。”史翠珊毫不犹豫地作出了这个既快速又从未让她后悔过的决定。或许当时她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这个美中不足恰恰可以转变为别具一格的特色。虽然她还没有能力更深入地去理解和剖析什么,但她本能地意识到,如果去整了鼻子,就是对世俗审美观念的妥协,就是弄虚作假,就是将正直和诚实丢弃了。只有骄傲地坚持着拥有这个犹太人的特征,才证明她没有被世俗同化,没有失去自我。
带着颇为独特的风貌史翠珊离开了校园的禁锢,迈向了外面精彩的世界。18岁时她已经相当有自己的主意和想法了,她没有沿着前辈们的传统成名路线前进,也不甘心坐等别人来选择和指引她,她要主动出击,并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这种敢于挑战传统的不屈不挠的性格,实际上也是她从小就有的一种潜质。
史翠珊的演艺生涯具体是怎么开始的始终是个谜,但我们可以发现她生命中两个重要的场所,酒吧和夜总会。她想用一种非传统的策略来开启自己的事业,于是在一个同性恋酒吧参加了一场才艺比赛,美妙的歌声引起了观众们的注意,当她用清晰纯净的声音唱道:“我找到真正的爱情。”空气里有着一瞬间的沉静,然后响起了接连不断的喝彩声。
酒吧里的这场比赛可以说是史翠珊事业中的第一个转折,因为正是凭借比赛中的优异表现她得到了去第八街晚安夜总会试音的机会,并吸引了当时的钢琴伴奏师彼得·丹尼尔斯的目光。试音获得了成功,史翠珊留在了夜总会里唱歌,丹尼尔斯为她伴奏,他们合作得天衣无缝。这段时间里,她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地提升着自己的能力,用心地以一些著名歌手为榜样,学习他们的优点。她开始注重自己的举止,对每个细节都格外地关注,让观众可以看到一个优雅的形象,可以听到一个更完美的声音。
人们也的确对这个努力的少女投来了更多的关注,她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歌迷。他们忠实地拥护着史翠珊,尽可能地投入更多的时间来观看她的演出。她的歌迷里还包括一个庞大的同性恋者阵营,这是她演艺生涯里最早期最忠诚的一批崇拜者。他们之间有着最诚实的信任和理解,以至于她在成为巨星后也不无勇气地说:“我是个热情的同性恋支持者。”
这也是史翠珊生命里打破常规性格的重要表现。其实在任何社会形态下,同性恋终究是较为特殊的,并不是主流的大众化的取向。也许正是这种属于社会边缘的非主流的身份和立场,与当时同样算不得中规中矩的非主流歌手史翠珊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同样被那些世俗的人嘲笑过、贬低过,不过没有关系,倔强的姑娘不会灰心,她在这一大批歌迷的拥护下引吭高歌,唱得响亮。
娱乐圈的大门即使好进,但这水却着实不好。或许因为年轻的生命无所畏惧,或许因为史翠珊的性格里有一种天然的叛逆和勇气,虽然容貌并不突出,但凭借着优美的歌声、表演的天分、执著的明星梦想,她不但真正踏进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娱乐圈,还闯开了一小片属于自己的明亮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