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做人做事做学问
7230800000023

第23章 范一飞 许一鸣 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问题——再读许毅《改革十年的经济与财政》

近年来,面对经济发展方式过度粗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国际收支失衡、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均、医疗、教育改革弊端丛生等问题,人们再度关注起政府的职能定位。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究竟应扮演什么角色,怎样进行宏观调控等问题又一次引起重视。其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就始终面临着如何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的艰巨任务。作为素谙中国经济问题,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许毅教授对此作过系统的思考,宏观调控思想贯穿于他思考和讨论的许多问题之中。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许毅教授的著作《改革十年的经济与财政》,内容广泛,思想深刻。书中专门论及宏观调控的篇幅虽然不多,但许多地方都涉及到此,今天读来,仍觉书中的许多观点和理论深中肯綮。

宏观调控的目标

没有目标就没有调控。宏观调控的目标应包括哪些内容,在理论上各家表述不一。许毅教授的观点独成一家,概括起来,可分述如下。

1.控制货币(包括信用货币)发行,防止国民收入超分配,保证总供需平衡。“防止国民收入超分配,是加强宏观控制的首要目标。”“国民收入分配额超过国民收入生产额,其结果必然是购买力高,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改革十年的经济与财政》,第151页。以后文中凡引用此书的原文或观点,只注明页码)。我国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大国,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展速度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容易由于把握不住而走到了脱离国情、超越国力的地步。而控制速度关键就在于控制货币。历史与现实证明,这一点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可能如此。应在稳住货币投放,保持总量平衡和经济稳定的前提下安排增长速度。

2.保持投资与消费的合理比例。在控制了货币发行的基础上,宏观调控的目标就是要调节好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第129页)这是社会化大生产按比例发展的客观要求。“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而且是依靠这种手段发展的。”“生产为消费创造作为外在对象的材料;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这在经济学中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第129页)马克思揭示的这一生产规律,要求“社会对自己的劳动时间进行直接的自觉的控制”(第324页)。这是宏观管理必司的社会职能,其表现为政府按照生产力的社会性有意识地引导投资与消费,组织生产同需要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需要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

3.保证物资和资金的结构平衡。社会资金与物资的平衡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总量平衡,二是结构平衡。总量平衡的内容已涵盖于第一个目标之中。这里讲的主要是第二层次上的平衡。在宏观调控中,国家要运用各种杠杆调节各种社会资金的流量和流向,调节各项重大比例关系,调节商品供求,调节对外经济往来,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已有物资资源充分利用。(第142页)实现有效益有质量的增长。

4.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如果说第三个目标主要是从资金分配角度来谈结构的话,那么这里就是从资源配置、部门产出的角度来谈结构。“资源的合理配置、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是决定宏观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靠国家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和企业组织结构政策进行干预。”“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市场经济的‘铁笼子’,有了这个‘铁笼子’(大计划),才能真正做到活而不乱(小自由——即微观搞活)、统而不死、投资立项有依据,企业搞活才有保证,经济效益才能提高。”(第273页)结构问题始终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与难点,也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以致宏观调控的恒久目标。

5.稳定市场、控制物价。建立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要严肃市场纪律,建立市场秩序、制定市场管理制度、实行公平竞争。(第367~368页)

上述五大目标,构成一个有机体系,可概括为一句话,即“控制速度、调整结构、稳定市场”(第369页)。

宏观调控的方法与手段

从控制指令的发出者与接受者的关系来看,宏观控制方法可以分为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直接控制的典型特征是直接行政命令,其实质是通过干预微观来达到控制宏观的目的。间接控制则是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或媒介来联系和传输控制信息。其基本特征是:控制过程相对独立于微观过程之外,甚至是远离微观活动的。根据历史经验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宏观控制应逐步由单一的、传统的直接控制转向以现代的、多样化的间接控制为主。关于这一点,许毅教授的观点是很明确的。他说:“我们说国家具有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并不等于说国家要直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现在的国家各专业部门还直接管理着一部分企业。这样,虽然国务院要求各部门把经营管理权下放给企业,以集中精力来研究本行业的发展方针和经济政策,制定行业改造规划,发挥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作用。但是由于他们自己经营着一部分企业,就产生了‘亲儿子’、‘晚儿子’、‘外孙子’等等的亲疏之分。中央各部门和地区之间‘互相钓鱼’就是从这里产生出来的。”(第101页)“毫无疑问,财政要管社会总资金,管社会产品的分配。也就是说,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都要管好,都需要加以控制、制约。当然不是具体干涉,要在总量上加以控制。”(第151页)

根据权力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划分,宏观控制又分为集权型和分权型两类。前者是指控制权力全部集中于中央;后者是控制权力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层层分解。对此,在认定宏观调控应以间接形式为主的前提下,许毅教授力举集权型控制。他说,在制定宏观控制方针政策、编制规划的问题上“应实行集中领导,不容下放,这是上层建筑的责任”(第102页)。可见,许毅教授所主张的宏观控制是以间接控制为主的中央集权式宏观控制。许毅教授的这一认识是辩证的、唯物的。必须让企业、地方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与选择余地。同时,国家对主要经济政策,甚至包括各种经济要素进行必要的集中调控。只有在全国范围内,根据统一的方针政策协调生产、配置生产力,才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这是已经为历史所证明的。

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集中的还是分散的,宏观调控都得通过一定具体手段来实现。手段选择和运用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调控效果。根据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许毅教授认为,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包括社会教育等手段都是可以用于宏观调控的。重要的是各种手段运用要得当,要配合。

经济手段是实现宏观控制的主要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具有愈来愈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必要的运用条件。许毅教授认为,财政是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总枢纽,是管理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实行宏观调控是财政的重要职能。(第148、235、365页)税收对产业结构和收入分配具有调节作用,要建立多税种、多环节、多层次调节的复合税制,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第366页)银行,特别是中央银行是国家管理货币流通的职能机构。“信贷杠杆职能和财政分配杠杆职能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为,财政分配是通过分配结构来制约经济结构,但财政只能通过收支或划分收支权责来分配资金,而不能调节流通中的资金余缺,因而它代替不了信贷杠杆的职能。”(第238页)因此,应该使金融成为国家制约流通领域的总枢纽。此外,价格政策可以指导生产和消费,工资政策可以处理国家同劳动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制约国民收入分配中个人消费基金的数量和比例。(第235~236页)这些都是宏观控制中不可缺少的经济手段。

和其他论者不同,在论述宏观调控手段时,许毅教授特别强调计划控制。他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但要使微观经济保持旺盛的活力,而且要通过国家计划这只“看得见的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努力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自觉地实现宏观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第160页)他指出:“搞好综合财政信贷计划是实行宏观控制的有效方法(手段)。当然,这里强调的计划并不是那种无事不包的短期指令性计划,而是经过改革的指导性为主、中长期为主的战略性发展规划。我们不能把计划变成不顾现实需要的瞎指挥,限制死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也不能把灵活性变成放任不管,变成不要计划的借口。正确的方法应当是既有计划的严肃性,又有计划指导下的灵活性。”(第311页)例如,对反映宏观经济平衡规律的一些重要指标、比例和原则等,都应形成具体计划,并用之指导调节经济。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必须有统一的严肃的法律依据。法律手段是宏观控制不可或缺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国家手中的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的运用必须有一定的法律手段作保证,它们才能生效;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并不是仅靠经济手段便能解决的。因此,还必须有必要的行政和法律手段。(第161页)法律手段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两个方面。经济立法解决经济活动过程中有法可依的问题;而经济司法则是解决经济活动过程中有法必依、执法必准、违法必究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文件和法律很多,但缺少一样东西——有权威的、能做到令行禁止的机构。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中央执法部门的执法权,强化司法工作,真正保护合法经营,制裁非法行为。

威慑性、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有其独特的功效。在我们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国,搞改革开放难免出现乱子或失误,而我们又缺乏完备的法律体系来调整人们的行为,在新旧体制并存的条件下,市场机制尚不完善,企业行为对经济参数的变动反应敏感,而某些事物的示范效应却特别强,即错误的繁殖能力特别旺盛,“一窝蜂”、“一边倒”的现象常会给经济发展造成难堪。这些都得依靠强制性行政手段来调节。当然,威慑性、强制性行政手段的存在并不等于运用,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多有防患于未然的功效。正如许毅教授所说的,在必要的时候,为了严肃纪律,就应该请出“龙头铡”以震“官倒”,请出“虎头铡”以宰“黄牛”,请出“狗头铡”以断不正之风。(第368页)政府独断不宜提倡,权威却不可或缺。一个想有所作为但没有权威的政府,其政策再好也不一定有效。

宏观调控的决策系统

在宏观调控组织系统中,决策系统居于核心位置。决策科学化是保证宏观调控有理有据,经济运行稳健、高效的关键因素。

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宏观经济决策必须通过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来完成。如何建立这一决策体系?有人曾提出,应逐步扩大国家经委的职权,并把各个工业部门逐渐并入这个机构;国家经委应延聘企业家、专家、学者为委员、顾问,共同制定宏观决策、措施和法令。这样一种仅仅依靠站在经济制高点上的决策机构做出的决策也许能较好地体现宏观利益,但是它能切合地方与行业的实际而为决策的执行者接受吗?决策的有效性取决于其能否综合反映各方利益。而这样的决策只能建立在民主决策机制的基础上。据此,许毅教授主张依据相互制约的原则和系统工程原理建立起一个由各职能部门、综合部门、科学技术界共同组成的多层次的科学决策体系。具体包括下面三个部分:第一,职能部门的规划建议体系。即由各专业主管部门自下而上地依靠自己的专家经过科学分析后提出行业规划草案,层层审查、平衡,作为自己的部门规划和决策基础。(第142页)第二,综合部门平衡体系。上述各职能部门的规划、建议草案,首先应由当地计委、经委、财政、银行、商业、物资部门做出平衡表,提出他们的建议,然后上报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央银行、商业物资部门。再据此做出全国的综合平衡计划,提出决策建议。这是国家领导人借以做出战略决策的依据。(第219页)第三,专家咨询论证体系。经过上述各部门逐级平衡形成的规划方案、决策建议无疑已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合理性。但是,它们仍不免带有本部门、本单位、本地区的局限性。而且会受到某些本位利益或行政力量的干预和影响。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超脱于各部门和地区和行政领导之外的科学咨询论证体系。要在国务院和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直接领导下,把科协和各种经济学会的专家学者们组织起来,对国家和本地区的重要规划、项目进行严格的咨询论证,提出自己的见解,以补充和校正上述各行政部门的规划方案之不足,供领导决策参考。(第142~143页)无论是从现代管理科学还是从国内外实践看,上述决策体系的设想是科学的。至少它有三个特点:一是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二是决策程序自下而上,符合“调查研究—系统分析—拟订方案—总体权衡—实施决策”的现代科学决策程序的要求。三是决策体系的建立和运转尽可能地考虑了利用现有的决策机构与程序,具有可行性。

不难想像,如果我们能够围绕前面提到的宏观目标,坚持以这样的体系和程序进行宏观决策,并综合利用上述各种手段来执行这些决策,各项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与权威性定会大大提高。

写于2006年2月